一种破窗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75524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193896.9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号:

CN206549014U

公开日:

201710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3/00

主分类号:

A62B3/00

申请人:

曾斌

发明人:

曾斌

地址: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河东商贸街37号腾飞汽车修理厂

优先权:

2016208757531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窗器,包括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件、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所述扳手部件连接;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尖锥形撞击头;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拉动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通过转轴所述扳手部件相对所述底座部件旋转,同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达到一定角度时,两者脱离,因脱离时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通过底座部件的通孔迅速撞击并击碎玻璃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件、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所述扳手部件连接;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尖锥形撞击头;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相对,并且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所述撞击头顺利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弹片至少由一片弹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部件能够通过转轴机构相对所述底座部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未启用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起定位功能,使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保持一定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部件通过转轴机构相对所述底座部件旋转的同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能够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达到一定角度时,两者能够脱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窗器,主要适用于各种场所及交通工具的紧急疏散逃生的快速破窗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等场地,各种车辆,尤其是人员密集度高的公共交通工具等,所使用的紧急疏散逃生用的破窗工具主要是安全锤。安全锤随身携带的几率微乎其微,公共的安全锤如果遇到需要破窗的紧急情况,则需要到指定地点取下,况且这种安全锤很容易丢失,同时受环境空间和使用者的局限性较大,如未成年人特别是老弱病残更无力操作使用。

而现有的一些专利技术要么结构复杂要么操作不易,可能还会出现误操作;有的设计电控破窗器,但凡在遇突发事件时,按操作流程首先是要关闭电源的,这样就会造成电控破窗器失效,而且电路电器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不强,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破窗迅速省力、不受任何限制而且安全可靠的破窗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包括,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件、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转轴座且在底面开有一个通孔;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一个尖锥形撞击头;

所述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相对;

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所述撞击头顺利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面;

所述扳手部件的一端设有转轴座和拨舌,另一端为手柄;

所述扳手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部件连接,并且所述扳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部件旋转,两者之间的旋转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在未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起定位功能,使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保持一定间距,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靠拢贴合;

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拉动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通过转轴所述扳手部件与所述底座部件中间的夹角变大,同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达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脱离,所述弹性撞击部件因脱离时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迅速撞击玻璃件,从而达到击碎玻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弹片至少由一片弹性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可以通过螺丝或胶粘等方式将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面固定在玻璃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在未启用时,可以通过保险插销或封贴等方式起到提醒警示和误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巧妙的运用了弹力、杠杆力等达到了使用方便、迅速省力、不受限制等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破窗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等优势,极具推广潜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破窗器的外形结构图(立体图)

图2为破窗器的主要部件示意图(拆解图)

图3为破窗器的截面图

图4为破窗器启用效果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部件,101-螺杆,102-转轴孔,103-通孔,2-弹性撞击部件,201-弹片,202-螺丝孔,203-尖锥形撞击头,3-扳手部件,301-转轴孔,302-拨舌,303-手柄,4-螺帽,5-转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部件1、弹性撞击部件2和扳手部件3。例如,底座部件1包括有螺杆101、转轴孔102和通孔103;弹性撞击部件2包括有弹片201、螺丝孔202和尖锥形撞击头203;扳手部件3包括转轴孔301、拨舌302和手柄303;用于固定连接底座部件1和弹性撞击部件2的螺帽4;用于活动连接底座部件1和扳手部件3的转轴销5。

如图2至图4所示,底座部件1与弹性撞击部件2通过螺杆101和螺帽4固定连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螺丝来固定连接底座部件1与弹性撞击部件2,此外可以采用任意的固定件或固定方式方法来连接底座部件1和弹性撞击部件2,并且这些固定件或固定方式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销5、转轴孔102和转轴孔301组成转轴结构,扳手部件3与底座部件1通过该转轴结构连接,并且扳手部件3可以通过该转轴结构相对底座部件1旋转,两者之间的旋转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此外,可以采用任意的转轴结构来实现扳手部件3与底座部件1的连接,并且这些转轴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撞击部件2由弹片201和尖锥形撞击头203构成,弹片201的一端开有一个螺丝孔202,螺丝孔202的孔径大于螺杆101的直径,尖锥形撞击头203固定在弹片201的另一端。弹片201至少由一片弹性钢片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撞击头203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硬化钢、淬火钢或者硬质合金材料等,采用何种材料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撞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303的形状结构不是固定的,采用何种形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便捷快速有效的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此外,拨舌302的形状结构也不是固定的,采用何种形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中对弹性撞击部件2的定位和撬起功能。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在未启用时,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起定位作用,使弹性撞击部件2的撞击头203与底座部件1的通孔103保持一定间距,扳手部件3的手柄303与底座的另一端靠拢贴合;撞击头203与底座部件的通孔103相对;通孔103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撞击头203顺利通过底座部件1的底面104。

如图4所示,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拉动扳手部件3的手柄303一端,通过转轴扳手部件3与底座部件1中间的夹角变大,同时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撬起弹性撞击部件2有撞击头的一端,达到一定角度时,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与弹性撞击部件2脱离,弹性撞击部件2因脱离时弹片201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203通过底座部件1的通孔103迅速撞击玻璃件,从而达到击碎玻璃的目的。

如上所述,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或者替换,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一种破窗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破窗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破窗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破窗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破窗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93896.9 (22)申请日 2017.03.01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620875753.1 2016.08.15 CN (73)专利权人 曾斌 地址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河东 商贸街37号腾飞汽车修理厂 (72)发明人 曾斌 (51)Int.Cl. A62B 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破窗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破窗器, 包括设有通 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

2、件、 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 头的弹性撞击部件、 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 手部件。 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 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所述 扳手部件连接;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另一端固定 尖锥形撞击头;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 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在启用本实用新型 的破窗器时, 拉动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 通过转 轴所述扳手部件相对所述底座部件旋转, 同时所 述扳手部件的拨舌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 击头的一端, 达到一定角度时, 两者脱离, 因脱离 时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通过底座部件的通孔 迅速撞击并击碎玻璃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3、 206549014 U 2017.10.13 CN 206549014 U 1.一种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件、 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 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 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 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 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机构与所述扳手部件连接;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尖锥形撞击头;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 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 部件的通孔相对, 并且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所述撞击头顺利通过所述底 座。

4、部件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弹片至少由一片弹 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扳手部件能够通过转轴机构相对所 述底座部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未启用时,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起定位 功能, 使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保持一定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破窗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扳手部件通过转轴机构 相对所述底座部件旋转的同时,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能够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 的一端, 达到一定角度时, 两者能够脱离。 权 利 要 求 书 。

5、1/1 页 2 CN 206549014 U 2 一种破窗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窗器, 主要适用于各种场所及交通工具的紧急疏散逃生的 快速破窗需求。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各种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等场地, 各种车辆, 尤其是人员密集度高的公共交通 工具等, 所使用的紧急疏散逃生用的破窗工具主要是安全锤。 安全锤随身携带的几率微乎 其微, 公共的安全锤如果遇到需要破窗的紧急情况, 则需要到指定地点取下, 况且这种安全 锤很容易丢失, 同时受环境空间和使用者的局限性较大, 如未成年人特别是老弱病残更无 力操作使用。 0003 而现有的一些专利技术要么结构复杂要么操作不易, 。

6、可能还会出现误操作; 有的 设计电控破窗器, 但凡在遇突发事件时, 按操作流程首先是要关闭电源的, 这样就会造成电 控破窗器失效, 而且电路电器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不强, 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 便、 破窗迅速省力、 不受任何限制而且安全可靠的破窗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包括, 设有通孔和转轴座的底座部 件、 设有弹片和尖锥形撞击头的弹性撞击部件、 以及设有拨舌和转轴座的扳手部件, 其特征 在于: 0006 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另一端设有转轴。

7、座且 在底面开有一个通孔; 0007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另一端固定一个尖锥 形撞击头; 0008 所述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相对; 0009 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的大小至少能保证所述撞击头顺利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底 面; 0010 所述扳手部件的一端设有转轴座和拨舌, 另一端为手柄; 0011 所述扳手部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部件连接, 并且所述扳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 底座部件旋转, 两者之间的旋转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 0012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勾住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击头的一端。 0013 在未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起定位功能。

8、, 使所述弹性 撞击部件的撞击头与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保持一定间距, 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一端与所述 底座的另一端靠拢贴合; 0014 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 拉动所述扳手部件的手柄, 通过转轴所述扳手部 件与所述底座部件中间的夹角变大, 同时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撬起所述弹性撞击部件有撞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49014 U 3 击头的一端, 达到一定角度时, 所述扳手部件的拨舌与所述弹性撞击部件脱离, 所述弹性撞 击部件因脱离时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通过所述底座部件的通孔迅速撞击玻璃件, 从而达 到击碎玻璃的目的。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 所述弹性撞击部件的弹片。

9、至少由一片弹性材料构成。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 可以通过螺丝或胶粘等方式将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面固 定在玻璃表面上。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 在未启用时, 可以通过保险插销或封贴等方式起到提 醒警示和误操作。 001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窗器巧妙的运用了弹力、 杠杆力等达到了使用方 便、 迅速省力、 不受限制等目的;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破窗器具有结构简单、 制造容 易、 成本低廉等优势, 极具推广潜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破窗器的外形结构图(立体图) 0020 图2为破窗器的主要部件示意图(拆解图) 0021 图3为破窗器的截面图 0022 图4。

10、为破窗器启用效果的截面图 0023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部件, 101-螺杆, 102-转轴孔, 103-通孔, 2-弹性撞击部件, 201-弹片, 202-螺丝孔, 203-尖锥形撞击头, 3-扳手部件, 301-转轴孔, 302-拨舌, 303-手柄, 4-螺帽, 5-转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 底座部件1、 弹性撞击部件2和扳手部件3。 例 如, 底座部件1包括有螺杆101、 转轴孔102和通孔103; 弹性撞击部件2包括有弹片201、 螺丝 孔202和尖锥形撞击头203; 。

11、扳手部件3包括转轴孔301、 拨舌302和手柄303; 用于固定连接底 座部件1和弹性撞击部件2的螺帽4; 用于活动连接底座部件1和扳手部件3的转轴销5。 0026 如图2至图4所示, 底座部件1与弹性撞击部件2通过螺杆101和螺帽4固定连接。 这 里, 需要注意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螺丝来固定连接底座部件1与弹性撞击部件2, 此外 可以采用任意的固定件或固定方式方法来连接底座部件1和弹性撞击部件2, 并且这些固定 件或固定方式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转轴销5、 转轴孔102和转轴孔301组成转轴结构, 扳手部件3与底座 部件1通过该转轴结构连接, 。

12、并且扳手部件3可以通过该转轴结构相对底座部件1旋转, 两者 之间的旋转夹角在0度至180度之间; 此外, 可以采用任意的转轴结构来实现扳手部件3与底 座部件1的连接, 并且这些转轴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弹性撞击部件2由弹片201和尖锥形撞击头203构成, 弹片201的一 端开有一个螺丝孔202, 螺丝孔202的孔径大于螺杆101的直径, 尖锥形撞击头203固定在弹 片201的另一端。 弹片201至少由一片弹性钢片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 撞击头203的 制作材料可以是硬化钢、 淬火钢或者硬质合金材料等, 采用何种材料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 说 明 书 。

13、2/3 页 4 CN 206549014 U 4 更好的撞击效果。 0029 在本实施例中, 手柄303的形状结构不是固定的, 采用何种形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 为了能够便捷快速有效的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 此外, 拨舌302的形状结构也不是固定 的, 采用何种形状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中对弹性撞击 部件2的定位和撬起功能。 0030 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在未启用时, 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起定位 作用, 使弹性撞击部件2的撞击头203与底座部件1的通孔103保持一定间距, 扳手部件3的手 柄303与底座的另一端靠拢贴合; 撞击头203与底座部件的通。

14、孔103相对; 通孔103的大小至 少能保证撞击头203顺利通过底座部件1的底面104。 0031 如图4所示, 在启用本实用新型的破窗器时, 拉动扳手部件3的手柄303一端, 通过 转轴扳手部件3与底座部件1中间的夹角变大, 同时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撬起弹性撞击部件 2有撞击头的一端, 达到一定角度时, 扳手部件3的拨舌302与弹性撞击部件2脱离, 弹性撞击 部件2因脱离时弹片201产生的势能驱使撞击头203通过底座部件1的通孔103迅速撞击玻璃 件, 从而达到击碎玻璃的目的。 0032 如上所述, 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但是本实用新 型不限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 组 合、 子组合或者替换, 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4901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54901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54901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