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式皮带机尾.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2745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7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51797.5

申请日:

2013.08.14

公开号:

CN103410561A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3/00申请日:20130814|||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3/00

主分类号:

E21F13/00

申请人: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

发明人:

李鑫; 李红利; 张立新; 郑祥举; 范红斌; 范惠波; 郑云龙; 杨全兴; 王健; 李高峰

地址:

046102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潞安常村煤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部上安装有升降机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能自己固定,可防止运输工作时机尾错位,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可解决皮带跑偏问题,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可解决机尾滚筒偏斜问题。它能自行移动,每次移动最大1.8米,升降机构和推移油缸,可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还可使轨道沿机尾部两铡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部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摆角油缸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铰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组成,调偏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铰接,两个调偏油缸的方向相反。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组成,滚筒调偏油缸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滚筒轴的一端铰接。

说明书

自移式皮带机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提高,采掘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可伸缩式输送机是井下顺槽的主要运输设备,其主产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相对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掘进机械化技术显得相对落后。
在实际巷道掘进过程中,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要对工作面的设备进行移动。然而转载机的机头与带式输送机的机尾相接,皮带机尾的移动靠机头方向的绞车拉动,速度缓慢,需投入很大的人力,而且受煤矿井下地理条件限制,故带式输送机移动空间狭窄,造成移动困难,因而在移动时,出现皮带跑偏和转载机机头倾斜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还存在不安全隐患。由于上述原因,如何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这一过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自行移动的自移式皮带机尾。
本发明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
上述的中间部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
上述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摆角油缸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铰接。
上述的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组成,调偏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铰接,两个调偏油缸的方向相反。
上述的在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组成,滚筒调偏油缸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滚筒轴的一端铰接。可对机尾滚筒进行调偏。
移动时,升降油缸伸出,能将机尾和中间部升起座落在轨道上,再通过推移油缸伸出,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移动轨道时,使机尾和中间部落在地面上,将轨道提起,收回推移油缸,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使轨道沿机尾部两侧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自移式皮带机尾移到位时,将斜支承油缸转动一定角度,顶住巷道顶部,紧密接触,使之形成固定状态,起防滑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能自行移动,每次移动最大1.8米;减少了拆除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比普通皮带机提高6—10倍;
2.有防滑固定机构,能自己固定,可防止运输工作时机尾错位;
3.有机尾滚筒调偏装置,可解决机尾滚筒偏斜问题;
4.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可解决皮带跑偏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防滑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调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滚筒调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尾,2.机尾底座,3.梁,4.中间部5.液压系统,6.中间部底座,7.推移油缸,8.驱动部,9.驱动部的底座,10.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11.斜支承油缸,12.活动支耳,13.摆角油缸,14.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15.双向行走轮架,16.升降油缸,17.升降油缸架,18.支承架,19.轨道,20.支耳,21.调偏油缸,22.支座,23.滚筒调偏油缸,24.机尾底座上的支座,25.滚筒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机尾1、中间部4、驱动部8、液压系统5,还包括推移油缸7,推移油缸7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9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6铰接,中间部底座6上安装的梁3与机尾底座2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1和中间部4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9相连接;中间部4和机尾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15、升降油缸16、升降油缸架17、支承架18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15安装在轨道19上,升降油缸16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15上,升降油缸16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17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17与梁上的支承架18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17与机尾底座2上的支承架18连接。
上述的中间部4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
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11、摆角油缸13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10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14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12铰接。
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21组成,调偏油缸21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20、支座22铰接,两个调偏油缸21的方向相反。
在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23组成,滚筒调偏油缸23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24上,另一端与滚筒轴25的一端铰接。可对机尾滚筒进行调偏。
移动时,升降油缸伸出,能将机尾和中间部升起座落在轨道上,再通过推移油缸伸出,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移动轨道时,使机尾和中间部落在地面上,将轨道提起,收回推移油缸,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使下行走导轨沿机尾部两铡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自移式皮带机尾移到位时,将斜支承油缸转动一定角度,顶住巷道顶部,紧密接触,使之形成固定状态,起防滑作用。

自移式皮带机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移式皮带机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移式皮带机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移式皮带机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移式皮带机尾.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10561A43申请公布日20131127CN103410561ACN103410561A21申请号201310351797522申请日20130814E21F13/0020060171申请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地址046102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潞安常村煤矿72发明人李鑫李红利张立新郑祥举范红斌范惠波郑云龙杨全兴王健李高峰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代理人李毅54发明名称自移式皮带机尾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

2、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部上安装有升降机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能自己固定,可防止运输工作时机尾错位,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可解决皮带跑偏问题,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可解决机尾滚筒偏斜问题。它能自行移动,每次移动最大18米,升降机构和推移油缸,可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还可使轨道沿机尾部两铡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

3、N103410561ACN103410561A1/1页21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

4、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部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摆角油缸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铰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组成,调偏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铰接,两个调偏油缸的方向相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移式皮带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机尾上安装有。

5、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组成,滚筒调偏油缸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滚筒轴的一端铰接。权利要求书CN103410561A1/3页3自移式皮带机尾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机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移式皮带机尾。背景技术0002目前,煤矿井下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提高,采掘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可伸缩式输送机是井下顺槽的主要运输设备,其主产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相对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掘进机械化技术显得相对落后。0003在实际巷道掘进过程中,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要对工作面的设备进行移动。然而转载机的机头与带式输送机。

6、的机尾相接,皮带机尾的移动靠机头方向的绞车拉动,速度缓慢,需投入很大的人力,而且受煤矿井下地理条件限制,故带式输送机移动空间狭窄,造成移动困难,因而在移动时,出现皮带跑偏和转载机机头倾斜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还存在不安全隐患。由于上述原因,如何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这一过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自行移动的自移式皮带机尾。0005本发明包括机尾、中间部、驱动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移油缸,推移油缸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铰接,中间部底座上安装的梁与机尾底座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和中间部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

7、座相连接;中间部和机尾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升降油缸、升降油缸架、支承架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安装在轨道上,升降油缸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梁上的支承架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与机尾部底座上的支承架连接。0006上述的中间部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0007上述的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摆角油缸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铰接。0。

8、008上述的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组成,调偏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铰接,两个调偏油缸的方向相反。0009上述的在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组成,滚筒调偏油缸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上,另一端与滚筒轴的一端铰接。可对机尾滚筒进行调偏。0010移动时,升降油缸伸出,能将机尾和中间部升起座落在轨道上,再通过推移油缸伸出,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移动轨道时,使机尾和中间部落在地面上,将轨道提起,收回推移油缸,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使轨道沿机尾部说明书CN103410561A2/3页4两侧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自。

9、移式皮带机尾移到位时,将斜支承油缸转动一定角度,顶住巷道顶部,紧密接触,使之形成固定状态,起防滑作用。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能自行移动,每次移动最大18米;减少了拆除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比普通皮带机提高610倍;2有防滑固定机构,能自己固定,可防止运输工作时机尾错位;3有机尾滚筒调偏装置,可解决机尾滚筒偏斜问题;4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可解决皮带跑偏问题。附图说明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0015图3是本发明防滑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4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5是本。

10、发明调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6是本发明滚筒调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机尾,2机尾底座,3梁,4中间部5液压系统,6中间部底座,7推移油缸,8驱动部,9驱动部的底座,10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11斜支承油缸,12活动支耳,13摆角油缸,14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15双向行走轮架,16升降油缸,17升降油缸架,18支承架,19轨道,20支耳,21调偏油缸,22支座,23滚筒调偏油缸,24机尾底座上的支座,25滚筒轴。具体实施方式0020本发明包括机尾1、中间部4、驱动部8、液压系统5,还包括推移油缸7,推移油缸7一端与驱动部的底座9铰接,另一端和中间部底座6铰接,中间部底座6上安装的。

11、梁3与机尾底座2相连接;还包括轨道,轨道位于机尾1和中间部4的两侧,后端与驱动部的底座9相连接;中间部4和机尾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双向行走导轮架15、升降油缸16、升降油缸架17、支承架18组成,双向行走导轮架15安装在轨道19上,升降油缸16底部铰接在双向行走导轮架15上,升降油缸16的活塞杆与升降油缸架17铰接,中间部上的升降油缸架17与梁上的支承架18连接;机尾上的升降油缸架17与机尾底座2上的支承架18连接。0021上述的中间部4安装有四组升降机构,共八个升降机构;机尾部安装有一组升降机构,共两个升降机构。0022驱动部上安装有防滑固定机构,防滑固定机构由斜支承油缸11、摆角。

12、油缸13组成,斜支承油缸底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耳10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摆角油缸一端与驱动部底座上的支座14铰接,另一端与斜支承油缸缸体上的活动支耳12铰接。0023中间部安装有调偏机构,调偏机构由两个调偏油缸21组成,调偏油缸21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底座上的支耳20、支座22铰接,两个调偏油缸21的方向相反。说明书CN103410561A3/3页50024在机尾上安装有滚筒调偏机构,滚筒调偏机构由滚筒调偏油缸23组成,滚筒调偏油缸23一端铰接在机尾底座上的支座24上,另一端与滚筒轴25的一端铰接。可对机尾滚筒进行调偏。0025移动时,升降油缸伸出,能将机尾和中间部升起座落在轨道上,再通过推移油缸伸出,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将机尾和中间部沿轨道移动;移动轨道时,使机尾和中间部落在地面上,将轨道提起,收回推移油缸,通过双向行走导轮架上的导轮使下行走导轨沿机尾部两铡向掘进方向顺利移动。自移式皮带机尾移到位时,将斜支承油缸转动一定角度,顶住巷道顶部,紧密接触,使之形成固定状态,起防滑作用。说明书CN103410561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10561A2/3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10561A3/3页8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105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