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2735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30956.6

申请日:

2013.06.09

公开号:

CN103410078A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9/48申请日:20130609|||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9/48

主分类号:

E01C19/48

申请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竹新; 刘兵华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张永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板节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体底板,熨平板还包括对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容纳腔置于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箱体底板接触,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容纳腔连通,驱动导热流体在循环装置和容纳腔之间循环。根据本发明加快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摊铺机的熨平板,所述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所述板节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所述熨平板还包括对所述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
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所述箱体底板接触,所述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所述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流体;
循环装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驱动所述导热流体在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循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与一个所述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各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且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所述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加热所述加热箱体内所述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与该加热装置相邻的所述板节内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液体。

11.
  一种摊铺机,包括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平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

说明书

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 
背景技术
在摊铺机正式摊铺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要用熨平板加热系统加热熨平板,其目的是保证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及与夯锤冲头接触的耐磨板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使凝结在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及夯锤冲头、刮板等处的沥青软化,便于夯锤的启动,并保证摊铺路面的质量,从而保证摊铺机起步阶段沥青混凝土不降温凝结,不影响施工质量,另外,加热熨平板还可在摊铺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保温,防止其降温过快,降低摊铺质量。 
目前对摊铺机熨平板的加热方式有气加热和电加热两种形式。 
图1至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包括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300。板节包括箱体底板100和箱体200。熨平板加热系统300具体包括气体管路310、加热器喷头320、通火管330、燃烧室340和隔热层350。该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是利用丙烷等燃气燃烧后产生的热气对箱体底板100加热。燃烧室340设置在熨平板的板节的箱体200内部,隔热层350均布于箱体底板100之上的箱体200周边,以减少甚至避免热气流对熨平板的箱体200及安装在其上面的其他装置(如振动器)的影响。 
图3至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包括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400。板节同样包括箱体底板100和箱体200。熨平板加热系统400包括电加热管410、压板420、垫块430和紧固件440。电加热形式是利用发电机产生的220V电压,通过布置在箱体底板100之上的电加热管410产生的热量对箱体底板100加热。电加热管410紧贴在箱体底板100上的导热板450上面,并辅以垫块430用压板420和紧固件440将电加热管410压紧于箱体底板100。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熨平板中熨平板加热系统的设置方式使得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加热程度不均,而由于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造成了熨平板的箱体底板易因热应力而产生变形,影响路面的摊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该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使得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加热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摊铺机的熨平板,所述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所述板节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所述熨平板还包括对所述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所述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所述箱体底板接触,所述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所述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 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驱动所述导热流体在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与一个所述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各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且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所述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加热所述加热箱体内所述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和与该加热装置相邻的所述板节内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液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摊铺机,包括熨平板,其中,所述熨平板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 
根据本发明的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由于设置了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并采用了循环装置使对熨平板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导热流体进行强制循环,加快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摊铺机的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摊铺机的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中容纳腔和分散式加热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中容纳腔和内部加热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产生前述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主要原因。 
无论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加热形式还是电加热形式,气加热火焰喷头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电加热加热管紧贴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均存在对熨平板箱体底板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导致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进而整个熨平板产生热应力变形,从而影响路面的摊铺质量,并且每节板节之间热量不能快速交换,也难以达到整个熨平板温度基本一致。 
而且,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受燃气质量、气压和气候、水份杂质等影响大,气压低时,不易点着火;喷火式加热过程中,当有风时,喷头处容易灭火;当燃烧室内的气压较大时,易产生回火现象;当熨平板长度较长或气温较低时,由于多节熨平板共用同一气瓶,导致气瓶远端的喷头压力较低,火力较小或者容易灭火,进一步增加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 
另外,电加热形式的电加热管直接用压板压紧在箱体底板上,当电加热管发热后膨胀,电加热管容易损坏,这一方面导致电加热管损坏处的部分箱体底板难以得到有效的加热,增加了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受热不均程度,而且易产生漏电的安全隐患。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了加热熨平板的新的技术思路。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摊铺机的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板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熨平板还包括对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容纳腔置于板节的箱体200内部,且与箱体底板接触,容纳腔内容纳有用于加热箱体底板100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加热腔连通,循环装置驱动导热流体在循环装置和容纳腔之间循环。 
由于设置了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并采用了循环装置使对熨平板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导热流体进行强制循环,加快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从而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另外,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 
其中,熨平板的板节通常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至少两个相邻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此时优选地,将循环装置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每个循环泵与一个 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也可以使各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此时优选地,将循环装置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 
加热装置优选地位于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例如,加热装置可以为设置于容纳腔内部的电加热装置,且电加热装置与形成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再例如,加热装置也可以包括与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包括加热加热箱体内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 
以下将对照图6至图9分别对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熨平板示出了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600。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熨平板加热系统600包括设置于每个中间板节的箱体200内的容纳腔610和加热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板节内包括一个由单独的壳体围成的容纳腔,为了更好地对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如图7所示,形成容纳腔610的壳体的底壁与所在板节的箱体底板100的上表面抵接配合。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由容纳腔610所在板节的箱体底板100的上表面形成容纳腔的底壁。另外,为了使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流体布满箱体200的底面,以对箱体底板100的各部位同时加热,其中各容纳腔610的底壁优选地设置为与所在板节的相应箱体200的底面形状和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流体优选地采用导热液体,更优选地采用导热油作为导热流体。导热油被加热装置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将热量传递至容纳腔610的底壁,并传导至箱体底板100。由于液体比气体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因此,可以使热量更快速地传递,利于箱体底板100均匀受热。 
在第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容纳腔加热器,容纳腔加热器与一个容纳腔对应设置以加热该容纳腔内的导热流体。容纳腔加热器可以设置于相应的容纳腔的内部或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与每个容纳腔对应的设置一个容纳腔加热器,每个容纳腔加热器仅包括设置于相应的容纳腔的内部的加热器,具体地为电加热器620。优选地,电加热器620与容纳腔的底壁具有间隔。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加热器也可以仅包括设置在相应的容纳腔610外部的加热器;或者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每个容纳腔同时对应设置两个容纳腔加热器,一个设置于相应的容纳腔610的内部,另一个设置在容纳腔610的外部。另外,除了采用电加热器620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加热器如流体加热器作为容纳腔加热器的加热器。 
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导热油作为介质对熨平板的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导热油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100均匀受热。而且因减少了箱体底板100的受热不均也减小了箱体底板100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另外,与现有技术中气加热方式相比,摒弃了喷头加燃烧室的加热方式,因此也克服了因气加热方式带来的不易点火、喷头处易灭 火、易产生回火等缺点,箱体200上部也不需要布置隔热材料。而与现有技术的电加热方式相比,由于引入了导热流体对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不需要将电加热器620固定于箱体底板100上,电加热器620可以与容纳腔的各壁面之间具有间隔地设置,因而电加热器620不会由于受热膨胀而发生损坏导致加热不均和漏电现象,从而加热性能和安全性能均得到提高。 
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630,每个容纳腔6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通过另外的容纳腔610至少与一个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610仅与一个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 
在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节都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630,每个板节的容纳腔610通过作为连接管路的对流管640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具体地如图6所示,对流管640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对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泵630的泵出口和容纳腔610,另一部分对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容纳腔610。从而,通过循环泵630,可以对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油进行强制循环,增强对流传热,使导热油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熨平板箱体底板100的受热更加均匀。 
当摊铺路面较宽时,熨平板由左右两侧的多节板节拼装而成,即熨平板包括沿熨平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板节,多个板节形成对称布置的两组板节组。也就是说,在附图6所示的两个中间板节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增加板节,从而形成两组板节组,例如左右两侧各加一节,从而由四个板节形成熨平板。增加的各板节也包括箱体、箱体底板和相应的容纳腔。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处各设置一个循环泵630,两个中间板节以外的其它板节均利用同侧的中间板节的循环泵630进行导热油的循环。即每组板节组内的各容纳腔6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该组板节组的另外的容纳腔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这种情况下,增加板节后,每组板节组的中间板节的容纳腔610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出口通过一根对流管连通,该组板节组中其余各板节的容纳腔610通过一根对流管连接下一板节的容纳腔610,最后一节板节的再通过一根对流管与循环泵630的泵入口连通,即可实现每个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油的循环。当熨平板包括多节板节时,由于有循环泵630对导热流体进行循环,当与某个容纳腔610对应的容纳腔加热器发生故障时仍可利用与其它容纳腔610对应的容纳腔加热器的热量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不需立即维修更换,可临时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各容纳腔内导热油的循环,还可以为每个板节均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其中每个循环泵仅供相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内的导热油循环之用。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循环泵,左右两侧的两组板节组共用一个循环泵。 
第二实施例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熨平板示出了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700。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 
熨平板加热系统700包括设置于每个板节的箱体200内的容纳腔710以及包括加热装置、循环装置、和作为连接管路的对流管740。 
第二实施例中,各容纳腔710内容纳作为导热流体的导热油。 
第二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各容纳腔外部的、设置于导热流体的循环路径上的加热箱体720和箱体加热器。这种加热装置的设置方式,使导热流体得到集中加热,在采用电加热方式时可以减少电加热器中电缆线的布置,在采用流体加热方式时,可以减少流体加热装置中流体加热管路的布置,因此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而言可以节约成本、方便控制、方便维修、提高安全性。 
加热箱体720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流体的加热腔。加热箱体720还包括与加热腔分别连通的加热箱体入口和加热箱体出口,该加热腔通过加热箱体入口和加热箱体出口与循环装置连通,循环装置驱动导热流体经循环装置、容纳腔和加热箱体的加热腔循环。箱体加热器用于对加热腔内的导热流体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加热器为设置于加热箱体720的加热腔内部的电加热器。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箱体加热器也可以设置在加热箱体720的外部,或者在加热箱体720的加热腔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一个箱体加热器。另外,箱体加热器也可以包括流体加热器。 
第二实施例中循环装置具体地包括两个循环泵730。每个循环泵730的泵入口与加热箱体出口连通,每个容纳腔7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通过另外的容纳腔与加热箱体720的加热箱体入口和至少一个循环泵730的泵出口分别连通。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710通过对流管740与对应的循环泵730的泵出口连通。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容纳腔710内的导热油通过容纳腔710与加热箱体入口之间的对流管740进入加热箱体720,在加热箱体720内的箱体加热器对加热箱体720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好的导热油通过循环泵730和循环泵730的泵出口与容纳腔710之间的对流管740送入容纳腔710。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第二实施例中,熨平板可以包括沿熨平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板节,多个板节形成对称布置的两组板节组。在图8所示的两个板节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分别加节,从而形成两组板节组,例如左右两侧各加一节,从而由四个板节形成熨平板。 
在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处各设置一个循环泵730,两个中间板节以外的其它板节均利用与其同侧的中间板节的循环泵730进行导热油的循环。增加板节后,只需将两侧每组板节组内的各节板节的容纳腔通过对流管串联,即可实现每个容纳腔710内的导热油的循环,从而每组板节组通过一个循环泵730就能使该组板节组的各板节之间的导热流体进行热交换,让各节熨平板板节的箱体底板100快速均匀升温。 
优选地,加热箱体720位于两组板节组之间,更优选地,位于两个循环泵730之间,这样设置可以简化对流管的布置,也使熨平板左右两侧的板节组加热均匀。 
当然,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每个板节均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或者所有板节共用一个循环泵。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上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对本发明并不构成限制,例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各特征也可以组合,例如,可以同时使用容纳腔加热器和加热箱体配合箱体加热器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另外,导热流体也不限于导热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导热液体也可以不是导热油,而是采用其它形式的沸点较高,导热性较好的导热液体,例如防冻液。另外, 本发明的每个板节内可以设置多个容纳腔共同对该板节进行加热。以上实施例中,与同一循环泵的泵出口和泵入口分别连通和各容纳腔串联设置,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与同一循环泵的泵出口和泵入口分别连通和各容纳腔也可以并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摊铺机,包括前述的熨平板。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和循环装置的设置使整个熨平板的加热均匀性提高; 
采用电加热器作为内部加热装置时,电加热器可悬浮在导热液体中,即保证了热传导效率又保证了电加热器不会因发热膨胀损坏而漏电,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当熨平板包括多节板节时,在设置循环泵的情况下由于有循环泵对导热液体进行循环,当某节熨平板板节的内部加热装置发生故障时仍可利用其他熨平板板节的内部加热装置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送入发生故障的容纳腔,从而不需立即维修更换、可临时作业; 
导热油比热大于空气或钢铁,熨平板箱体底板的温度变化相对平缓,有利于提高摊铺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10078A43申请公布日20131127CN103410078ACN103410078A21申请号201310230956622申请日20130609E01C19/4820060171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1001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72发明人苏竹新刘兵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吴贵明张永明54发明名称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板节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箱体底板,熨平板还包括对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熨平板加热系统包。

2、括容纳腔,容纳腔置于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箱体底板接触,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容纳腔连通,驱动导热流体在循环装置和容纳腔之间循环。根据本发明加快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10078ACN103410078A1/1页21一种摊铺机的熨平板,所述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所述板节包。

3、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所述熨平板还包括对所述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所述箱体底板接触,所述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所述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驱动所述导热流体在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与一个所述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所述板节对应设置,。

4、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各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且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

5、所述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加热所述加热箱体内所述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与该加热装置相邻的所述板节内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液体。11一种摊铺机,包括熨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平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权利要求书CN103410078A1/7页3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背景技术0002在摊铺机正式摊铺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要用熨平板加热系统加热熨。

6、平板,其目的是保证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及与夯锤冲头接触的耐磨板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使凝结在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及夯锤冲头、刮板等处的沥青软化,便于夯锤的启动,并保证摊铺路面的质量,从而保证摊铺机起步阶段沥青混凝土不降温凝结,不影响施工质量,另外,加热熨平板还可在摊铺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进行保温,防止其降温过快,降低摊铺质量。0003目前对摊铺机熨平板的加热方式有气加热和电加热两种形式。0004图1至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包括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300。板节包括箱体底板100和箱体200。熨平板加热系统300具体包括气体管路310、加热器喷头320、通火管33。

7、0、燃烧室340和隔热层350。该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是利用丙烷等燃气燃烧后产生的热气对箱体底板100加热。燃烧室340设置在熨平板的板节的箱体200内部,隔热层350均布于箱体底板100之上的箱体200周边,以减少甚至避免热气流对熨平板的箱体200及安装在其上面的其他装置(如振动器)的影响。0005图3至图5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包括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400。板节同样包括箱体底板100和箱体200。熨平板加热系统400包括电加热管410、压板420、垫块430和紧固件440。电加热形式是利用发电机产生的220V电压,通过布置在箱体底板100之上的。

8、电加热管410产生的热量对箱体底板100加热。电加热管410紧贴在箱体底板100上的导热板450上面,并辅以垫块430用压板420和紧固件440将电加热管410压紧于箱体底板100。0006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熨平板中熨平板加热系统的设置方式使得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加热程度不均,而由于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造成了熨平板的箱体底板易因热应力而产生变形,影响路面的摊铺质量。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该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使得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加热更加均匀。0008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摊铺机的熨平板,所。

9、述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所述板节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所述熨平板还包括对所述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所述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置于所述板节的箱体内部,且与所述箱体底板接触,所述容纳腔内部容纳有用于加热所述箱体底板的导热流体;加说明书CN103410078A2/7页4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驱动所述导热流体在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循环。0009进一步地,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0010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与一个所述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所。

10、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0011进一步地,所述板节为多个且并排设置,各所述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0012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所述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所述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0014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部,且与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所述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加热所述加热箱体内所述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和与该加热装置。

11、相邻的所述板节内所述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0017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流体为导热液体。0018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摊铺机,包括熨平板,其中,所述熨平板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平板。0019根据本发明的熨平板及具有该熨平板的摊铺机,由于设置了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并采用了循环装置使对熨平板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导热流体进行强制循环,加快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附图说明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12、,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1图1是现有技术的摊铺机的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2是图1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0023图3是现有技术的摊铺机的电加热形式的熨平板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4是图3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0025图5是图3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0026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0027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中容纳腔和分散式加热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0028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结构示意图;0029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摊铺机的熨平板。

13、的熨平板加热系统中容纳腔和内部加热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410078A3/7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31本申请的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产生前述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主要原因。0032无论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加热形式还是电加热形式,气加热火焰喷头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电加热加热管紧贴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均存在对熨平板箱体底板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导致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进而整个熨平板产生热应力变形,从而影响路面的摊铺质量,并且每节板节之间热量不能快。

14、速交换,也难以达到整个熨平板温度基本一致。0033而且,气加热形式的熨平板受燃气质量、气压和气候、水份杂质等影响大,气压低时,不易点着火;喷火式加热过程中,当有风时,喷头处容易灭火;当燃烧室内的气压较大时,易产生回火现象;当熨平板长度较长或气温较低时,由于多节熨平板共用同一气瓶,导致气瓶远端的喷头压力较低,火力较小或者容易灭火,进一步增加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程度。0034另外,电加热形式的电加热管直接用压板压紧在箱体底板上,当电加热管发热后膨胀,电加热管容易损坏,这一方面导致电加热管损坏处的部分箱体底板难以得到有效的加热,增加了整个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受热不均程度,而且易产生漏电的安全隐患。003。

15、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了加热熨平板的新的技术思路。0036如图6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摊铺机的熨平板包括至少一个板节,板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熨平板还包括对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的熨平板加热系统。熨平板加热系统包括容纳腔、加热装置和循环装置。容纳腔置于板节的箱体200内部,且与箱体底板接触,容纳腔内容纳有用于加热箱体底板100的导热流体。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导热流体。循环装置与加热腔连通,循环装置驱动导热流体在循环装置和容纳腔之间循环。0037由于设置了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并采用了循环装置使对熨平板箱体底板进行加热的导热流体进行强制循环,加快。

16、了导热流体的传热效率,从而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均匀受热。另外,因减少了箱体底板的受热不均也减小了箱体底板的热应力变形,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0038其中,熨平板的板节通常为多个且并排设置。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至少两个相邻板节的容纳腔相互连通,此时优选地,将循环装置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每个循环泵与一个板节或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相邻的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也可以使各板节的容纳腔相互不连通,此时优选地,将循环装置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每个循环泵只与一个板节对应设置,且与对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相连通。0039加热装置优选地位于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内。例如,加热装置可以为。

17、设置于容纳腔内部的电加热装置,且电加热装置与形成容纳腔的壁面具有间隔。再例如,加热装置也可以包括与导热流体的循环线路相连通且内置有导热流体的加热箱体,以及包括加热加热箱说明书CN103410078A4/7页6体内导热流体的箱体加热器。0040以下将对照图6至图9分别对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0041第一实施例0042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熨平板示出了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600。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熨平板加热系统600包括设置于每个中间板节的箱体200内的容纳腔610和加热装置。004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板节内包括一。

18、个由单独的壳体围成的容纳腔,为了更好地对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如图7所示,形成容纳腔610的壳体的底壁与所在板节的箱体底板100的上表面抵接配合。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由容纳腔610所在板节的箱体底板100的上表面形成容纳腔的底壁。另外,为了使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流体布满箱体200的底面,以对箱体底板100的各部位同时加热,其中各容纳腔610的底壁优选地设置为与所在板节的相应箱体200的底面形状和大小相同。0044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流体优选地采用导热液体,更优选地采用导热油作为导热流体。导热油被加热装置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将热量传递至容纳腔610的底壁,并传导至箱体底板100。由于液体比。

19、气体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因此,可以使热量更快速地传递,利于箱体底板100均匀受热。0045在第一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容纳腔加热器,容纳腔加热器与一个容纳腔对应设置以加热该容纳腔内的导热流体。容纳腔加热器可以设置于相应的容纳腔的内部或外部。0046在本实施例中,与每个容纳腔对应的设置一个容纳腔加热器,每个容纳腔加热器仅包括设置于相应的容纳腔的内部的加热器,具体地为电加热器620。优选地,电加热器620与容纳腔的底壁具有间隔。0047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加热器也可以仅包括设置在相应的容纳腔610外部的加热器;或者为了提高加热效率,每个容纳腔同时对应设置两个容纳腔加热器,一个设置于相应的容。

20、纳腔610的内部,另一个设置在容纳腔610的外部。另外,除了采用电加热器620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加热器如流体加热器作为容纳腔加热器的加热器。0048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导热油作为介质对熨平板的箱体底板100进行加热,导热油使得熨平板的箱体底板100均匀受热。而且因减少了箱体底板100的受热不均也减小了箱体底板100的热应力变形,从而提高路面的摊铺质量。另外,与现有技术中气加热方式相比,摒弃了喷头加燃烧室的加热方式,因此也克服了因气加热方式带来的不易点火、喷头处易灭火、易产生回火等缺点,箱体200上部也不需要布置隔热材料。而与现有技术的电加热方式相比,由于引入了导热流体对箱体底板100。

21、进行加热,不需要将电加热器620固定于箱体底板100上,电加热器620可以与容纳腔的各壁面之间具有间隔地设置,因而电加热器620不会由于受热膨胀而发生损坏导致加热不均和漏电现象,从而加热性能和安全性能均得到提高。0049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循环泵630,每个容纳腔6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通过另外的容纳腔610至少与一个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610仅与一个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0050在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节都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630,每说明书CN103410078A5/7页7个板节的容纳腔610通过作为连接管路的对流。

22、管640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具体地如图6所示,对流管640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对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泵630的泵出口和容纳腔610,另一部分对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容纳腔610。从而,通过循环泵630,可以对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油进行强制循环,增强对流传热,使导热油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熨平板箱体底板100的受热更加均匀。0051当摊铺路面较宽时,熨平板由左右两侧的多节板节拼装而成,即熨平板包括沿熨平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板节,多个板节形成对称布置的两组板节组。也就是说,在附图6所示的两个中间板节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增加板节,从而形成两组板节组。

23、,例如左右两侧各加一节,从而由四个板节形成熨平板。增加的各板节也包括箱体、箱体底板和相应的容纳腔。0052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处各设置一个循环泵630,两个中间板节以外的其它板节均利用同侧的中间板节的循环泵630进行导热油的循环。即每组板节组内的各容纳腔6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该组板节组的另外的容纳腔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入口和泵出口分别连通。这种情况下,增加板节后,每组板节组的中间板节的容纳腔610与对应的循环泵630的泵出口通过一根对流管连通,该组板节组中其余各板节的容纳腔610通过一根对流管连接下一板节的容纳腔610,最后一节板节的再通过一根对流管与循环泵630的泵入。

24、口连通,即可实现每个容纳腔610内的导热油的循环。当熨平板包括多节板节时,由于有循环泵630对导热流体进行循环,当与某个容纳腔610对应的容纳腔加热器发生故障时仍可利用与其它容纳腔610对应的容纳腔加热器的热量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不需立即维修更换,可临时作业。005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各容纳腔内导热油的循环,还可以为每个板节均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其中每个循环泵仅供相应的板节内的容纳腔内的导热油循环之用。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循环泵,左右两侧的两组板节组共用一个循环泵。0054第二实施例0055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熨平板示出了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和熨平板加热系统700。两个中间板节中每个板。

25、节包括箱体200,箱体200包括箱体底板100。0056熨平板加热系统700包括设置于每个板节的箱体200内的容纳腔710以及包括加热装置、循环装置、和作为连接管路的对流管740。0057第二实施例中,各容纳腔710内容纳作为导热流体的导热油。0058第二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位于各容纳腔外部的、设置于导热流体的循环路径上的加热箱体720和箱体加热器。这种加热装置的设置方式,使导热流体得到集中加热,在采用电加热方式时可以减少电加热器中电缆线的布置,在采用流体加热方式时,可以减少流体加热装置中流体加热管路的布置,因此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加热装置而言可以节约成本、方便控制、方便维修、提高安全性。005。

26、9加热箱体720包括用于容纳导热流体的加热腔。加热箱体720还包括与加热腔分别连通的加热箱体入口和加热箱体出口,该加热腔通过加热箱体入口和加热箱体出口与循环装置连通,循环装置驱动导热流体经循环装置、容纳腔和加热箱体的加热腔循环。箱体加热器用于对加热腔内的导热流体进行加热。0060在本实施例中,箱体加热器为设置于加热箱体720的加热腔内部的电加热器。在说明书CN103410078A6/7页8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箱体加热器也可以设置在加热箱体720的外部,或者在加热箱体720的加热腔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一个箱体加热器。另外,箱体加热器也可以包括流体加热器。0061第二实施例中循环装置具体地包括两个循。

27、环泵730。每个循环泵730的泵入口与加热箱体出口连通,每个容纳腔710通过连接管路和/或通过另外的容纳腔与加热箱体720的加热箱体入口和至少一个循环泵730的泵出口分别连通。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容纳腔710通过对流管740与对应的循环泵730的泵出口连通。0062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容纳腔710内的导热油通过容纳腔710与加热箱体入口之间的对流管740进入加热箱体720,在加热箱体720内的箱体加热器对加热箱体720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好的导热油通过循环泵730和循环泵730的泵出口与容纳腔710之间的对流管740送入容纳腔710。0063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第二实施例中,熨平。

28、板可以包括沿熨平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板节,多个板节形成对称布置的两组板节组。在图8所示的两个板节的左右两侧也可以分别加节,从而形成两组板节组,例如左右两侧各加一节,从而由四个板节形成熨平板。0064在熨平板的两个中间板节处各设置一个循环泵730,两个中间板节以外的其它板节均利用与其同侧的中间板节的循环泵730进行导热油的循环。增加板节后,只需将两侧每组板节组内的各节板节的容纳腔通过对流管串联,即可实现每个容纳腔710内的导热油的循环,从而每组板节组通过一个循环泵730就能使该组板节组的各板节之间的导热流体进行热交换,让各节熨平板板节的箱体底板100快速均匀升温。0065优选地,加热箱体7。

29、20位于两组板节组之间,更优选地,位于两个循环泵730之间,这样设置可以简化对流管的布置,也使熨平板左右两侧的板节组加热均匀。0066当然,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每个板节均对应设置一个循环泵或者所有板节共用一个循环泵。006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以上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对本发明并不构成限制,例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各特征也可以组合,例如,可以同时使用容纳腔加热器和加热箱体配合箱体加热器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另外,导热流体也不限于导热液体,也可以为气体,导热液体也可以不是导热油,而是采用其它形式的沸点较高,导热性较好的导热液体,例如防冻液。另外,本发明的每个板节内可以设置多个容纳腔共同对该板节进行加热。

30、。以上实施例中,与同一循环泵的泵出口和泵入口分别连通和各容纳腔串联设置,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与同一循环泵的泵出口和泵入口分别连通和各容纳腔也可以并联设置。006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摊铺机,包括前述的熨平板。006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0070容纳导热流体的容纳腔和循环装置的设置使整个熨平板的加热均匀性提高;0071采用电加热器作为内部加热装置时,电加热器可悬浮在导热液体中,即保证了热传导效率又保证了电加热器不会因发热膨胀损坏而漏电,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0072当熨平板包括多节板节时,在设置循环泵的情况下由于有循环泵对导热液体进行循环,当某节熨平板板节的内部。

31、加热装置发生故障时仍可利用其他熨平板板节的内部加热装置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通过循环泵将导热油送入发生故障的容纳腔,从而不需立即维修更换、可临时作业;说明书CN103410078A7/7页90073导热油比热大于空气或钢铁,熨平板箱体底板的温度变化相对平缓,有利于提高摊铺质量。007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410078A1/3页10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10078A102/3页11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10078A113/3页12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410078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