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加热垫.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271054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36077.2

申请日:

20140623

公开号:

CN105377081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21/04,A47C27/08

主分类号:

A47C21/04,A47C27/08

申请人:

黄淳南

发明人:

黄淳南

地址:

韩国京畿道九里市长者大路

优先权:

10-2013-007383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齐晓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子主体(10),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状;多个发热部(12),以长方形(网状)配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0)的至少一面,加热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在所述垫子主体(10)的至少一面朝纵方向及横方向具备多个发热部成型部(14),所述多个发热部(12)通过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以网状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0),所述垫子主体(10)的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由至少两张垫子(11)相互接合而形成,热水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周围的所述发热部(12)的内部发热空间的方式向所述发热部(12)的表面进行热传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子主体(10),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状;多个发热部(12),以长方形配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0)的至少一面,加热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子主体(10)的至少一面具备朝纵方向及横方向的多个发热部成型部(14),所述多个发热部(12)通过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以网状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主体(10)的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由至少两张垫子(11)相互接合而形成,热水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周围的所述发热部(12)的内部发热空间向所述发热部(12)的表面进行热传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子(11)的内侧面具备树脂垫子层(13),所述两张垫子(11)的内侧面的所述树脂垫子层(13)相互熔接形成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12)的周围部根据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具备截面积相对小的多个发热线(16),所述发热部(12)具备第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12B),所述第一发热部(12A)具备所述发热线(16),所述第二发热部(12B)的体积相较于所述第一发热部(12A)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12A)与所述第二发热部(12B)在内部具备与发热线(16)连通的发热空间,在所述第一发热部(12A)与所述第二发热部(12B)的上面具备平坦面(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由具备多个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型接合部构成,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的所述角部形成为曲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主体(10)具备入水发热区域(10A)与出水发热区域(10B),入水发热区域(10A),发热部12形成为长方形,热水流入到内部的方式进行发热;出水发热区域(10B),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连通的发热部(12)形成为长方形,使得内部的热水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流出的方式进行发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所述发热部(12)与所述出水发热区域(10B)的所述发热部(12)以网状连通地形成在所述垫子主体(10),在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所述发热部(12)连接有入水导管(22),在所述出水发热区域(10B)的所述发热部(12)连接有出水导管(24),在所述入水导管(22)与所述出水导管(24)连接有水泵(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子主体(10)的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由至少两张的垫子(11)相互接合而形成,在所述垫子(11)的内侧面具备树脂垫层(13),所述两张垫子(11)的内侧面的所述树脂垫层(13)相互熔接形成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所述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管(24)介设于所述垫子(11)与所述树脂垫层(13)之间,与设置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所述发热部(12)与设置于所述出水发热区域(10B)的所述发热部(12)相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加热垫,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加热温水的方式 能够调整垫子的温度的热水加热垫。本发明涉及通过加热温水来调整温 度,从而,能以热水加热垫来使用或作为热水加热座垫来使用的热水加热 垫。

背景技术

通常,垫子分为几种,设计垫子的主要目的是带给舒适感及具有出色 的使用性。冬季天气变冷很多人使用电热垫来取暖。此时,基本上的电热 垫是直接连接电线来进行供热,但长时间使用时喉咙会干燥引发多种不舒 服的症状。

最近,研发出了冷热垫,将冷热液体注入到冷热垫的内部,利用循环 在冷热垫内部的液体的温度向垫子的表面传送温度,从而,向使用者提供 所需的温度。

但,所述冷热垫由于液体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部的软管子循环,因此, 结构比较复杂,且导热效率也不高。即,存在内部设置有软管的冷热垫子 的导热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并且,以往研发出的一种垫子为,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全部使用塑料 材料,利用热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入水口与出水口的左 右相对称,并设置入水管与出水管。

但,所述垫子为,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管较细,因此,入水速度较 慢且垫子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离,使得左右的温度均衡慢、左右入水口与 出水口到达同样温度的时间长,从而,很难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加 热液体来调整垫子及座垫的温度的热水加热垫。本发明能解决现有垫子的 喉咙干燥的问题,还能解决使用舒适、能容易地调整温度。

为了解决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子主体,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状;多个发热部,以上下 左右长方形(网状)配置于所述垫子主体的至少一面,使得加热液体通过 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与现有的连接电线来供暖的电热垫不 同,即便长期地使用喉咙也不会干燥,垫子(垫子主体部分)柔软,使得 使用者感受到更加舒适感。并且,夏天利用循环在水泵26的循环水能凉 快地调整温度。并且,比以往的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部的软管循环液体的 垫子结构简单且导热性出色。并且,以往的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全部使用 塑料模样的材料来进行热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入水口与 出水口左右相对称,设置有入水管与出水管的垫子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 管较细、入水速度慢、垫子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离,因此按此方式的垫子 左右温度均衡慢、左右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温度的时间长,从而,很 难实现均衡的热分布,但在本发明,在垫子主体上设置以网状展开的多个 发热线,发热线连接于多个发热部,从而,入水速度快且左右温度均衡快, 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温度的时间短,从而,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并且,本发明具备,多个发热部,以网形状展开形成在垫子主体;多 个发热线,与发热部连通,使得经过发热线时,热水快速经过,在发热部 热水相对慢速经过,从而由发热部与发热线的相互作用更能均衡地进行热 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沿A-A线纵截面图。

图3与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的结构与发热动作状态的概念 俯视图。

图5与图6是放大根据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入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连 接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包括:垫子主体10,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 面积的垫子形状;多个发热部12,以长方形配置在所述垫子主体10的至 少一面,使得加热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包括:垫子主体10,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 面积的垫子形状;多个发热部12,以长方形(从垫子主体10的上面看时 形成为上下左右方向的网状)配置在垫子主体10的至少一面,使得加热 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所述垫子主体10由两张的上侧垫子与下侧垫子结合而形成。相对两 张的上侧垫子与下侧垫子后朝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 发热部成型部14,然后,结合两张的上侧垫子与下侧垫子同时,以热熔 发热部成型部14的方式形成垫子主体10,从而,发热部12朝纵方向及 横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在垫子主体10的上面。相面对配置上侧垫子11与 下侧垫子11的状态下,利用热熔机沿着上侧垫子11与下侧垫子11的纵 方向及横方向按规定间隔形成热熔部,该热熔部成为接合两张上侧垫子 11与下侧垫子11时,在其周围形成发热部12的发热部成型部14。在发 热部12的内部形成发热空间,发热空间以网形状相连通地设置在垫子主 体10的一面(上面)。即,所述垫子主体10的发热部成型部14由至少两 张垫子11相接合而形成,热水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周围的发 热部12的内部的发热空间向发热部12的表面进行热传导,借助从发热部 12的热来起着供暖作用。此时,在上侧垫子11与下侧垫子11的内侧面 具备树脂垫子层13。树脂垫子层13利用粘合剂等接合工具作为媒介分别 接合于上侧垫子11的内侧面与下侧垫子11的内侧面,使得所述两张垫子 11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子层13相互熔接(热熔),从而,沿着垫子主体10 的横方向与纵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发热部成型部14。多个发热部12 根据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以网形状(纵方向及横方向)设置于垫子主体 10。并且,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由具备多个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形接合 部构成,所述发热部成型部14的角部形成为曲面部。另一方面,发热部 成型部14可形成为多种形态,若进行热封,则成为在周围形成发热部12 与发热空间的热熔部。所述两张垫子11以1mm的厚度发泡超细纤维,使 得最上层具有柔软的效果,这是为了防备撕破而加强的结构。发热部10 的内部是水通过(温水)的部分,垫子11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子层13使用 无毒性的软质材料,因此,张力出色,利用高频粘贴树脂垫子层13,使 得不会被水压等爆裂。垫子11可使用耐热性的无纺布。为了防止被热水 拉长,使用耐热的无纺布来构成垫子11的外表面层。并且,在上下部垫 子11中下部的垫子11可使用有厚度感的碳层面来保护下层。并且,垫子 11自身可使用防水结构以防水或异物渗透。并且,本发明的发热部成型 部14可具有高频压缩的结构。并且,接合上下部两张垫子11构成垫子主 体10时,用于构成发热部成型部14的垫子11之间撒热熔胶后,利用高 频压缩及熔接撒热熔胶的部分的方式接合,从而,具有在垫子主体10形 成有作为多个接合部的发热部成型部14的结构,并通过加一层织带来进 行缝纫(刻线)的方式完成所述垫子主体10的外围结束作业。

并且,在所述发热部12的周围部具备根据发热部成型部14截面相对 小的多个发热线16,所述发热部12具备第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 12B,所述第一发热部12A具备发热线16,所述第二发热部12B相较于所 述第一发热部12A体积大。发热部12为,从垫子主体10的上面看时,以 中心部为基准在放射方向周围部具备所述多个热接合结构的发热部成型 部14,根据发热部成型部14朝放射方向(从垫子主体10的上面看时, 朝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具备多个发热线16。并且,在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与所述第二发热部12B内部具备与发热线16连通的发热空间,在第 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12B的上面具备规定面积的平坦面15。

所述垫子主体10具备入水发热区域10A与出水发热区域10B,入水 发热区域10A形成为长方形,热水流入到内部的方式进行发热;出水发热 区域10B,与入水发热区域10A连通的长方形发热部12,使得内部的热水 从入水发热区域10A流出的方式进行发热。从垫子主体10的上面看时, 具备区域分隔熔接部,区域分隔熔接部在朝宽度方向延长的横向接合部 10ah(横向热熔部)的两端部设置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一对竖向接合部10av (竖向接合部10av),在竖向接合部10av的两端部中与横向接合部10ah 连接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从设置于垫子主体10的周围部的边框接合 部10ap隔开规定间隔,使得在所述竖向接合部10av的另一端部与边框接 合部10ap之间确保隔开的发热空间供给通道。边框接合部10ap可具有将 上下两张垫子11的周围附近热熔的结构。此时,在所述发热部12的周围 部设置根据发热部成型部14截面积相对小的多个发热线16,所述发热部 12具备第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12B,第一发热部12A具备发热线 16,第二发热部12B的体积相对所述第一发热部12A体积大为佳。

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发热部12与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发热部12 以网状连通地形成在垫子主体10,在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发热部12 连接有入水导管22,在所述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发热部12连接有出水导 管24。在垫子主体10的横方向的一侧端部设置有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 管24,使得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管24分别连接于入水发热区域10A的 发热部12与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发热部12。更详细而言,所述垫子主体 10的发热部成型部14由至少两张的垫子11相接合而成,在所述垫子11 的内侧面具备树脂垫层13,使得所述两张的垫子11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层 13相互熔接形成发热部成型部14,所述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管24介设 于垫子11与树脂垫层13之间与设置于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发热部12与 设置于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发热部12连通。并且,在所述入水导管22与 出水导管24可连接水泵26,在水泵2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外部设置 有温度调整开关,使得能调整热水的温度。

并且,垫子主体10在所述边框接合部10ap的外部位置具备结束接合 部10fp,使得由垫子扇形10cs构成结束接合部10fp与边框接合部10ap 之间的区域。在垫子扇形10cs的内部填充有空气,能执行垫子功能。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的结构为如下,包括温度调整水泵26、入水导 管22、出水导管24、进行热封的上层垫子11、下层垫子11。下层垫子 11与上层垫子11热封构成垫子主体10。热封部成为将下层垫子11与上 层垫子11沿着横方向与竖方向按规定间隔接合的多个发热部成型部14。

所述入水导管22连接于垫子主体10的横方向的一侧端部侧,入水导 管2与分别设置于垫子主体10的网状的发热部12(内部具备中空的发热 空间)相连通。并且,出水导管24连接于垫子主体10的横方向一侧端部 侧,配置于入水导管22的旁边。在本发明中,垫子主体10可具有入水发 热区域10A设置于中间位置,两个出水发热区域10B分别设置于入水发热 区域10A的两侧位置的结构,也可具有出水发热区域10B设置于中间位置, 两个入水发热区域10A分别设置于出水发热区域10B的两侧位置的结构。

在主体的入水发热区域10A连接入水导管22,在出水发热区域10B 连接出水导管24,使得热水通过入水导管22流入到入水发热区域10A(正 确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网状的各发热部12的部分),从出水发热区域 10B的网状的各发热部12流出。在所述网状发热部12的中间设置有热熔 的发热部成型部14,使得热水通过除了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发热部成型 部14之外的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及除了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发热部成 型部14之外的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的同时,在发热部12完成热水发热。 并且,所述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管24与水泵26连接。入水导管22与出 水导管24可利用插座或连接器等连接工具与水泵26连接。水泵26由具 备温度调整杆的温度调整水泵构成为佳。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使用垫子时,根据所需以双人用或单人用的大 小来选择上层及下层(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材料通常使用塑料 材料的能进行热封的材料。即,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的内部具备由 塑料材料制成的树脂垫子层13,使得将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内部 的各树脂垫子层13进行热封的方式形成发热部成型部14,从而,热封两 个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的结构来形成垫子主体10。

并且,所述水泵26、入水导管22及出水导管24与垫子主体10的网 状的发热部12连通,该入水导管22及出水导管24用模具按压缝合而形 成。即,将入水导管22及出水导管24介设于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 之间,利用模具缝合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内部的树脂垫子层13而 形成的。热封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时,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 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层。入水导管22与设置于垫子主体10的入水发热区域 10A的各发热部12连通,出水导管24与设置于垫子主体10的出水发热 区域10B的各发热部12连通。并且,入水导管与出水导管24与水泵26 连接。入水导管22与出水导管24利用插座等与水泵26连接,水泵26由 温度调整水泵而构成,使得能调整液体的温度,若选择水,则最经济,且 利用温度调整菜单能调整水的循环速度。

根据本发明,若热水通过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10的入水导管22进入 到入水发热区域10A,则热水散发到以网状设置在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各 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的内部的发热空间的方式在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 进行发热作用,流入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各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的热 水散发到以网状设置在出水发热区域10B的各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的内 部的发热空间的方式进行发热作用,进行发热作用的热水通过出水导管 24排出,通过热水循环在该入水导管22与入水发热区域10A与出水发热 区域10B及出水导管24之间的过程进行热水发热功能。在本发明中,热 水发热区域10A分布在垫子主体10的中间,两个出水发热区域10B设置 于入水主体区域10A的两侧位置,还可以取出水发热区域10B设置于垫子 主体10的中间,两个入水发热区域10A配置于出水发热区域10B的两侧 位置,使得发热液体(热水)进入到两个入水发热区域10A经过出水发热 区域10B循环。

因此,本发明,与连接电线进行供暖的电热垫不同,即便长期使用产 品也不会喉咙干燥,垫子(垫子主体10的部分)柔软,供使用者感受到 更加舒适。并且,夏天利用循环在水泵26的循环水能凉快地调整温度。 并且,比以往的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部的软管循环液体的垫子结构简单且 导热性出色。并且,以往的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全部使用塑料模样的材料 来进行热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入水口与出水口左右相对 称,设置有入水管与出水管的垫子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管较细、入水速 度较慢、垫子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离,由此,按此方式的垫子左右温度均 衡慢、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的温度的时间长,从而,很难实现均衡的 热分布,但在本发明,在垫子主体10上设置以网状展开的多个发热线16, 发热线16连接于多个发热部12,从而,入水速度快且左右温度均衡快, 使得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的温度的时间短,从而,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并且,本发明具备,多个发热部12,以网形状展开在垫子主体10; 多个发热线16,与发热部12连通,使得经过发热线16时,热水快速经 过,在发热部12热水相对慢速经过,使得由发热部12与发热线16的相 互作用更能均衡地进行热分布。

并且,根据本发明,垫子主体10的第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12B 在内部具备与所述发热线16连通的发热空间,同时,在上面具备平坦面 15,从而,使用者躺在垫子主体10的上面时,根据所述第一发热部12A 与第二发热部12B的规定面积的平坦面15不会被按压,在使用者在躺下 的状态下,能宽范围分散体重的负荷,因此,能防止所述第一发热部12A 与第二发热部12B局部被按压而热水被递增的现象,从而,能防止无法顺 畅地进行发热作用的现象。并且,所述发热部12包括具备发热线16的第 一发热部12A与体积相对大于第一发热部12A的第二发热部12B,使得经 过第二发热部12B内部的发热空间的热水量小于经过第一发热部12A内部 的发热空间的热水量,从而,在发热主体的表面上进行均匀的发热功能。

形成所述发热部14与发热线16的发热部成型部14以热封的方式形 成在垫子主体10,并由具备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型接合部而构成,所述 发热部成型部14的角部形成为曲面部,使得能防止发热部成型部14的角 部被通过发热部12与发热线16的热水压力解除热封,从而,更加提高产 品的坚固性与可靠性。

在本申请中“包含”、“构成”、“具有”等术语是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 载时,应理解为包含相应的构成。包含技术或科学的术语在没有其他定义 的情况下,包括技术科学术语的所有术语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范围内根据 技术人员可理解为同样的意义。通常使用的提前定义的术语被解释为文章 上具有相同的意思,不会解释为超过本申请中的意思。

以上,通过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应在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进行多种变形及修改。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 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被实施例限定。本发明 的技术范围应由权利要求范围而解释,在均等的范围内所有技术思想应包 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能解决现有垫子的喉咙干燥的问题,并具有使用 舒适、能容易地调整温度的功能。

热水加热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水加热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水加热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水加热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水加热垫.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80036077.2 (22)申请日 2014.06.23 10-2013-0073834 2013.06.26 KR A47C 21/04(2006.01) A47C 27/08(2006.01) (71)申请人 黄淳南 地址 韩国京畿道九里市长者大路 (72)发明人 黄淳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440 代理人 齐晓静 (54) 发明名称 热水加热垫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垫子主体 (10), 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 积的垫子形状 ; 多个发热。

2、部 (12), 以长方形 ( 网 状 ) 配置于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至少一面, 加热 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在所述垫子主 体 (10) 的至少一面朝纵方向及横方向具备多个 发热部成型部(14), 所述多个发热部(12)通过所 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以网状设置于所述垫子主 体(10), 所述垫子主体(10)的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由至少两张垫子(11)相互接合而形成, 热水 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周围的所述 发热部 (12) 的内部发热空间的方式向所述发热 部 (12) 的表面进行热传导。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

3、.12.2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4/005502 2014.06.23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208946 KO 2014.12.31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05377081 A 2016.03.02 CN 105377081 A 1/1 页 2 1.一种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垫子主体 (10), 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状 ; 多个发热部 (12), 以长方形配置于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至少一面, 。

4、加热液体通过内部 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至少一面 具备朝纵方向及横方向的多个发热部成型部 (14), 所述多个发热部 (12) 通过所述发热部 成型部 (14) 以网状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 (10)。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所述发热 部成型部 (14) 由至少两张垫子 (11) 相互接合而形成, 热水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周围的所述发热部 (12) 的内部发热空间向所述发热部 (12) 的表面进行热传导。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水加。

5、热垫,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垫子 (11) 的内侧面具备树 脂垫子层 (13), 所述两张垫子 (11) 的内侧面的所述树脂垫子层 (13) 相互熔接形成所述发 热部成型部 (14)。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热部 (12) 的周围部根据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具备截面积相对小的多个发热线 (16), 所述发热部 (12) 具备第一 发热部 (12A) 与第二发热部 (12B), 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具备所述发热线 (16), 所述第二 发热部 (12B) 的体积相较于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

6、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热部(12A)与所述第二 发热部 (12B) 在内部具备与发热线 (16) 连通的发热空间, 在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与所述 第二发热部 (12B) 的上面具备平坦面 (15)。 7.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由具备多 个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型接合部构成,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所述角部形成为曲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子主体 (10) 具备入水发热 区域 (10A) 与出水发热区域 (10B), 入水发热区域 (10A), 发热部 12 形成为长方形, 热水流。

7、 入到内部的方式进行发热 ; 出水发热区域 (10B), 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 (10A) 连通的发热部 (12) 形成为长方形, 使得内部的热水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 (10A) 流出的方式进行发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所述发 热部 (12) 与所述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所述发热部 (12) 以网状连通地形成在所述垫子主 体 (10), 在所述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所述发热部 (12) 连接有入水导管 (22), 在所述出水 发热区域 (10B) 的所述发热部 (12) 连接有出水导管 (24), 在所述入水导管 (22) 。

8、与所述出 水导管 (24) 连接有水泵 (26)。 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所述发热 部成型部 (14) 由至少两张的垫子 (11) 相互接合而形成, 在所述垫子 (11) 的内侧面具备树 脂垫层 (13), 所述两张垫子 (11) 的内侧面的所述树脂垫层 (13) 相互熔接形成所述发热部 成型部 (14), 所述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介设于所述垫子 (11) 与所述树脂垫层 (13)之间, 与设置于所述入水发热区域(10A)的所述发热部(12)与设置于所述出水发热区 域 (10B) 的所述发热部 (12) 相连通。

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77081 A 2 1/6 页 3 热水加热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加热垫, 更详细而言, 涉及通过加热温水的方式能够调整垫 子的温度的热水加热垫。 本发明涉及通过加热温水来调整温度, 从而, 能以热水加热垫来使 用或作为热水加热座垫来使用的热水加热垫。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 垫子分为几种, 设计垫子的主要目的是带给舒适感及具有出色的使用性。 冬 季天气变冷很多人使用电热垫来取暖。 此时, 基本上的电热垫是直接连接电线来进行供热, 但长时间使用时喉咙会干燥引发多种不舒服的症状。 0003 最近, 研发出了冷热垫, 将冷热液体注入到冷。

10、热垫的内部, 利用循环在冷热垫内部 的液体的温度向垫子的表面传送温度, 从而, 向使用者提供所需的温度。 0004 但, 所述冷热垫由于液体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部的软管子循环, 因此, 结构比较复 杂, 且导热效率也不高。即, 存在内部设置有软管的冷热垫子的导热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0005 并且, 以往研发出的一种垫子为, 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全部使用塑料材料, 利用热 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 入水口与出水口的左右相对称, 并设置入水管与出 水管。 0006 但, 所述垫子为, 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管较细, 因此, 入水速度较慢且垫子的入 水口与出水口分离, 使得左右的温度均衡慢、 左。

11、右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温度的时间长, 从而, 很难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通过加热液体来调 整垫子及座垫的温度的热水加热垫。本发明能解决现有垫子的喉咙干燥的问题, 还能解决 使用舒适、 能容易地调整温度。 0008 为了解决所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加热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垫子主体, 形 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状 ; 多个发热部, 以上下左右长方形(网状)配置于所述 垫子主体的至少一面, 使得加热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0009 发明效果 0010 根据本发明, 具有以下效果, 与现有的连。

12、接电线来供暖的电热垫不同, 即便长期地 使用喉咙也不会干燥, 垫子 ( 垫子主体部分 ) 柔软, 使得使用者感受到更加舒适感。并且, 夏天利用循环在水泵 26 的循环水能凉快地调整温度。并且, 比以往的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 部的软管循环液体的垫子结构简单且导热性出色。并且, 以往的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全部 使用塑料模样的材料来进行热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 入水口与出水口左右 相对称, 设置有入水管与出水管的垫子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管较细、 入水速度慢、 垫子的 入水口与出水口分离, 因此按此方式的垫子左右温度均衡慢、 左右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 样温度的时间长, 从而, 很难实现均衡的热。

13、分布, 但在本发明, 在垫子主体上设置以网状展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3 2/6 页 4 开的多个发热线, 发热线连接于多个发热部, 从而, 入水速度快且左右温度均衡快, 入水口 与出水口到达同样温度的时间短, 从而, 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0011 并且, 本发明具备, 多个发热部, 以网形状展开形成在垫子主体 ; 多个发热线, 与发 热部连通, 使得经过发热线时, 热水快速经过, 在发热部热水相对慢速经过, 从而由发热部 与发热线的相互作用更能均衡地进行热分布。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结构的俯视图。 0013 图 2 是图 1 的沿 A-A 。

14、线纵截面图。 0014 图 3 与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的结构与发热动作状态的概念俯视图。 0015 图5与图6是放大根据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入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连接部的立体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 包括 : 垫子主体 10, 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 状 ; 多个发热部 12, 以长方形配置在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至少一面, 使得加热液体通过内部 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0017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 包括 : 垫子主体 10, 形成为具备两面的规定面积的垫子形 状 ; 多个发热部 12, 以长方形 ( 从垫子主体 10 的上面看时形成为上下左右方向的。

15、网状 ) 配 置在垫子主体 10 的至少一面, 使得加热液体通过内部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0018 所述垫子主体 10 由两张的上侧垫子与下侧垫子结合而形成。相对两张的上侧垫 子与下侧垫子后朝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发热部成型部 14, 然后, 结合 两张的上侧垫子与下侧垫子同时, 以热熔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方式形成垫子主体 10, 从而, 发热部 12 朝纵方向及横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在垫子主体 10 的上面。相面对配置上侧垫子 11与下侧垫子11的状态下, 利用热熔机沿着上侧垫子11与下侧垫子11的纵方向及横方向 按规定间隔形成热熔部, 该热熔部成为接合两张上侧垫子11与下侧垫子。

16、11时, 在其周围形 成发热部 12 的发热部成型部 14。在发热部 12 的内部形成发热空间, 发热空间以网形状相 连通地设置在垫子主体 10 的一面 ( 上面 )。即, 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发热部成型部 14 由至 少两张垫子 11 相接合而形成, 热水通过形成在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周围的发热部 12 的内 部的发热空间向发热部 12 的表面进行热传导, 借助从发热部 12 的热来起着供暖作用。此 时, 在上侧垫子 11 与下侧垫子 11 的内侧面具备树脂垫子层 13。树脂垫子层 13 利用粘合 剂等接合工具作为媒介分别接合于上侧垫子 11 的内侧面与下侧垫子 11 的内侧面, 使得。

17、所 述两张垫子 11 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子层 13 相互熔接 ( 热熔 ), 从而, 沿着垫子主体 10 的横 方向与纵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发热部成型部 14。多个发热部 12 根据所述发热部成型 部 14 以网形状 ( 纵方向及横方向 ) 设置于垫子主体 10。并且,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由具 备多个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形接合部构成,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角部形成为曲面部。另 一方面, 发热部成型部 14 可形成为多种形态, 若进行热封, 则成为在周围形成发热部 12 与 发热空间的热熔部。所述两张垫子 11 以 1mm 的厚度发泡超细纤维, 使得最上层具有柔软的 效果, 这是为了防。

18、备撕破而加强的结构。发热部 10 的内部是水通过 ( 温水 ) 的部分, 垫子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4 3/6 页 5 11 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子层 13 使用无毒性的软质材料, 因此, 张力出色, 利用高频粘贴树脂 垫子层 13, 使得不会被水压等爆裂。垫子 11 可使用耐热性的无纺布。为了防止被热水拉 长, 使用耐热的无纺布来构成垫子11的外表面层。 并且, 在上下部垫子11中下部的垫子11 可使用有厚度感的碳层面来保护下层。并且, 垫子 11 自身可使用防水结构以防水或异物渗 透。并且, 本发明的发热部成型部 14 可具有高频压缩的结构。并且, 接合上下部两张垫子 1。

19、1 构成垫子主体 10 时, 用于构成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垫子 11 之间撒热熔胶后, 利用高频压 缩及熔接撒热熔胶的部分的方式接合, 从而, 具有在垫子主体 10 形成有作为多个接合部的 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结构, 并通过加一层织带来进行缝纫 ( 刻线 ) 的方式完成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外围结束作业。 0019 并且, 在所述发热部 12 的周围部具备根据发热部成型部 14 截面相对小的多个发 热线 16, 所述发热部 12 具备第一发热部 12A 与第二发热部 12B, 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具备 发热线 16, 所述第二发热部 12B 相较于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体积大。发热部。

20、 12 为, 从垫子 主体 10 的上面看时, 以中心部为基准在放射方向周围部具备所述多个热接合结构的发热 部成型部14, 根据发热部成型部14朝放射方向(从垫子主体10的上面看时, 朝上下方向及 左右方向 ) 具备多个发热线 16。并且, 在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与所述第二发热部 12B 内部 具备与发热线 16 连通的发热空间, 在第一发热部 12A 与第二发热部 12B 的上面具备规定面 积的平坦面 15。 0020 所述垫子主体 10 具备入水发热区域 10A 与出水发热区域 10B, 入水发热区域 10A 形成为长方形, 热水流入到内部的方式进行发热 ; 出水发热区域 10B, 与。

21、入水发热区域 10A 连通的长方形发热部 12, 使得内部的热水从入水发热区域 10A 流出的方式进行发热。从垫 子主体 10 的上面看时, 具备区域分隔熔接部, 区域分隔熔接部在朝宽度方向延长的横向接 合部 10ah( 横向热熔部 ) 的两端部设置朝长度方向延长的一对竖向接合部 10av( 竖向接合 部10av), 在竖向接合部10av的两端部中与横向接合部10ah连接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 从设置于垫子主体 10 的周围部的边框接合部 10ap 隔开规定间隔, 使得在所述竖向接合部 10av 的另一端部与边框接合部 10ap 之间确保隔开的发热空间供给通道。边框接合部 10ap 可具有将上。

22、下两张垫子 11 的周围附近热熔的结构。此时, 在所述发热部 12 的周围部设置 根据发热部成型部 14 截面积相对小的多个发热线 16, 所述发热部 12 具备第一发热部 12A 与第二发热部 12B, 第一发热部 12A 具备发热线 16, 第二发热部 12B 的体积相对所述第一发 热部 12A 体积大为佳。 0021 所述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发热部 12 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发热部 12 以网状连通 地形成在垫子主体 10, 在所述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发热部 12 连接有入水导管 22, 在所述出 水发热区域 10B 的发热部 12 连接有出水导管 24。在垫子主体 10 。

23、的横方向的一侧端部设置 有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使得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分别连接于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发热部 12 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发热部 12。更详细而言, 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发热 部成型部 14 由至少两张的垫子 11 相接合而成, 在所述垫子 11 的内侧面具备树脂垫层 13, 使得所述两张的垫子 11 的内侧面的树脂垫层 13 相互熔接形成发热部成型部 14, 所述入水 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介设于垫子 11 与树脂垫层 13 之间与设置于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发 热部 12 与设置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发热部 12 连通。并。

24、且, 在所述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 管 24 可连接水泵 26, 在水泵 26 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器, 外部设置有温度调整开关, 使得能调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5 4/6 页 6 整热水的温度。 0022 并且, 垫子主体10在所述边框接合部10ap的外部位置具备结束接合部10fp, 使得 由垫子扇形 10cs 构成结束接合部 10fp 与边框接合部 10ap 之间的区域。在垫子扇形 10cs 的内部填充有空气, 能执行垫子功能。 0023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的结构为如下, 包括温度调整水泵 26、 入水导管 22、 出水导 管 24、 进行热封的上层垫子 11、 下层垫。

25、子 11。下层垫子 11 与上层垫子 11 热封构成垫子主 体10。 热封部成为将下层垫子11与上层垫子11沿着横方向与竖方向按规定间隔接合的多 个发热部成型部 14。 0024 所述入水导管 22 连接于垫子主体 10 的横方向的一侧端部侧, 入水导管 2 与分别 设置于垫子主体 10 的网状的发热部 12( 内部具备中空的发热空间 ) 相连通。并且, 出水导 管 24 连接于垫子主体 10 的横方向一侧端部侧, 配置于入水导管 22 的旁边。在本发明中, 垫子主体 10 可具有入水发热区域 10A 设置于中间位置, 两个出水发热区域 10B 分别设置于 入水发热区域10A的两侧位置的结构,。

26、 也可具有出水发热区域10B设置于中间位置, 两个入 水发热区域 10A 分别设置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两侧位置的结构。 0025 在主体的入水发热区域 10A 连接入水导管 22, 在出水发热区域 10B 连接出水导管 24, 使得热水通过入水导管 22 流入到入水发热区域 10A( 正确地, 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网状 的各发热部 12 的部分 ), 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网状的各发热部 12 流出。在所述网状发热 部12的中间设置有热熔的发热部成型部14, 使得热水通过除了入水发热区域10A的发热部 成型部 14 之外的发热线 16 与发热部 12 及除了出水发热区域 10B 。

27、的发热部成型部 14 之外 的发热线 16 与发热部 12 的同时, 在发热部 12 完成热水发热。并且, 所述入水导管 22 与出 水导管 24 与水泵 26 连接。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可利用插座或连接器等连接工具与 水泵 26 连接。水泵 26 由具备温度调整杆的温度调整水泵构成为佳。 0026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为, 使用垫子时, 根据所需以双人用或单人用的大小来选择上 层及下层(上层垫子11与下层垫子11), 材料通常使用塑料材料的能进行热封的材料。 即, 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的内部具备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树脂垫子层 13, 使得将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28、 内部的各树脂垫子层 13 进行热封的方式形成发热部成型部 14, 从而, 热 封两个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的结构来形成垫子主体 10。 0027 并且, 所述水泵 26、 入水导管 22 及出水导管 24 与垫子主体 10 的网状的发热部 12 连通, 该入水导管 22 及出水导管 24 用模具按压缝合而形成。即, 将入水导管 22 及出水导 管 24 介设于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之间, 利用模具缝合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内 部的树脂垫子层 13 而形成的。热封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子 11 时, 上层垫子 11 与下层垫 子 11 为至少一个以上的层。。

29、入水导管 22 与设置于垫子主体 10 的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各 发热部 12 连通, 出水导管 24 与设置于垫子主体 10 的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各发热部 12 连 通。并且, 入水导管与出水导管 24 与水泵 26 连接。入水导管 22 与出水导管 24 利用插座 等与水泵26连接, 水泵26由温度调整水泵而构成, 使得能调整液体的温度, 若选择水, 则最 经济, 且利用温度调整菜单能调整水的循环速度。 0028 根据本发明, 若热水通过设置于所述垫子主体 10 的入水导管 22 进入到入水发热 区域 10A, 则热水散发到以网状设置在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各发热线 16 与发。

30、热部 12 的内 部的发热空间的方式在发热线 16 与发热部 12 进行发热作用, 流入到入水发热区域 10A 的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6 5/6 页 7 各发热线 16 与发热部 12 的热水散发到以网状设置在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各发热线 16 与 发热部 12 的内部的发热空间的方式进行发热作用, 进行发热作用的热水通过出水导管 24 排出, 通过热水循环在该入水导管 22 与入水发热区域 10A 与出水发热区域 10B 及出水导管 24 之间的过程进行热水发热功能。在本发明中, 热水发热区域 10A 分布在垫子主体 10 的 中间, 两个出水发热区域10B设置于。

31、入水主体区域10A的两侧位置, 还可以取出水发热区域 10B 设置于垫子主体 10 的中间, 两个入水发热区域 10A 配置于出水发热区域 10B 的两侧位 置, 使得发热液体 ( 热水 ) 进入到两个入水发热区域 10A 经过出水发热区域 10B 循环。 0029 因此, 本发明, 与连接电线进行供暖的电热垫不同, 即便长期使用产品也不会喉咙 干燥, 垫子 ( 垫子主体 10 的部分 ) 柔软, 供使用者感受到更加舒适。并且, 夏天利用循环在 水泵 26 的循环水能凉快地调整温度。并且, 比以往的通过设置在冷热垫内部的软管循环液 体的垫子结构简单且导热性出色。并且, 以往的下部材料与上部材料。

32、全部使用塑料模样的 材料来进行热封的方式在内部形成入水口与出水口, 入水口与出水口左右相对称, 设置有 入水管与出水管的垫子由于缝合在垫子上的软管较细、 入水速度较慢、 垫子的入水口与出 水口分离, 由此, 按此方式的垫子左右温度均衡慢、 入水口与出水口到达同样的温度的时间 长, 从而, 很难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但在本发明, 在垫子主体 10 上设置以网状展开的多个发 热线16, 发热线16连接于多个发热部12, 从而, 入水速度快且左右温度均衡快, 使得入水口 与出水口到达同样的温度的时间短, 从而, 实现均衡的热分布。 0030 并且, 本发明具备, 多个发热部 12, 以网形状展开在垫子。

33、主体 10 ; 多个发热线 16, 与发热部 12 连通, 使得经过发热线 16 时, 热水快速经过, 在发热部 12 热水相对慢速经过, 使得由发热部 12 与发热线 16 的相互作用更能均衡地进行热分布。 0031 并且, 根据本发明, 垫子主体 10 的第一发热部 12A 与第二发热部 12B 在内部具备 与所述发热线 16 连通的发热空间, 同时, 在上面具备平坦面 15, 从而, 使用者躺在垫子主体 10的上面时, 根据所述第一发热部12A与第二发热部12B的规定面积的平坦面15不会被按 压, 在使用者在躺下的状态下, 能宽范围分散体重的负荷, 因此, 能防止所述第一发热部 12A 。

34、与第二发热部 12B 局部被按压而热水被递增的现象, 从而, 能防止无法顺畅地进行发热作 用的现象。并且, 所述发热部 12 包括具备发热线 16 的第一发热部 12A 与体积相对大于第 一发热部12A的第二发热部12B, 使得经过第二发热部12B内部的发热空间的热水量小于经 过第一发热部 12A 内部的发热空间的热水量, 从而, 在发热主体的表面上进行均匀的发热 功能。 0032 形成所述发热部 14 与发热线 16 的发热部成型部 14 以热封的方式形成在垫子主 体 10, 并由具备角部的规定面积的板型接合部而构成, 所述发热部成型部 14 的角部形成为 曲面部, 使得能防止发热部成型部 。

35、14 的角部被通过发热部 12 与发热线 16 的热水压力解除 热封, 从而, 更加提高产品的坚固性与可靠性。 0033 在本申请中 “包含” 、“构成” 、“具有” 等术语是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时, 应理解为 包含相应的构成。包含技术或科学的术语在没有其他定义的情况下, 包括技术科学术语的 所有术语在本发明的所属技术范围内根据技术人员可理解为同样的意义。 通常使用的提前 定义的术语被解释为文章上具有相同的意思, 不会解释为超过本申请中的意思。 0034 以上, 通过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应在本发明的技 术范围可进行多种变形及修改。 因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

36、明的技术思想, 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7 6/6 页 8 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被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由权利要求范围而解释, 在均等 的范围内所有技术思想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35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36 本发明的热水加热垫能解决现有垫子的喉咙干燥的问题, 并具有使用舒适、 能容 易地调整温度的功能。 说 明 书 CN 105377081 A 8 1/4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77081 A 9 2/4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77081 A 10 3/4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77081 A 11 4/4 页 12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77081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