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80894.2 (22)申请日 2015.12.03 A01G 1/00(2006.01) A01C 1/00(2006.01) A01C 1/08(2006.01) (71)申请人 大禹节水 (天津) 有限公司 地址 301712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业园民旺 道 10 号 (72)发明人 韩昕君 战国隆 谭新爱 赵丽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李莉华 (54) 发明名称 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 一体化种。
2、植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选种与种 子处理 ; (2) 选地与整地 ; (3) 播种 ; (4) 滴灌带 铺设 ; (5) 田间管理 ; (6) 水肥一体化。本发明节 水、 节肥、 省劳力, 此外在缓解用水矛盾的同时, 还大幅度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度, 产量可达 10-12 吨 / 亩, 糖度可比一般的提高 2 度左右, 种植成本 比常规种植底 20-30, 节肥 40-50左右, 节水 70-90, 宿根年限增长到 5 年或者以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5393783 A 2016.0。
3、3.16 CN 105393783 A 1/2 页 2 1.一种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 (1) 选种与种子处理 良种必须具有高产、 高糖、 抗逆性强、 宿根性好、 分桑率强、 抗倒伏、 易脱叶、 大中茎等特 性, 并适宜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制糖工艺要求 ; 种茎选择 : 秋植可采用全茎作种, 冬、 春植应选用植株梢部的蔗茎作种 ; 种茎要新鲜, 蔗芽饱满健壮, 无病虫害 ; 种茎处理 : (1) 斩种, 剥去老叶鞘, 用薄利刀斩成双芽或三芽段, (2) 浸种, 新鲜种茎可 以边斩种, 边消毒, 边下种 ; 贮放时间长的种茎, 斩种后用清水或。
4、 20的石灰水浸种 1-2 天 ; (3) 清毒, 用 50可湿性多菌灵, 或甲基托布津, 或苯来特 125-1160 克, 加水 100 公斤, 浸种 消毒 5 分钟 ; (2) 选地与整地 选择具有最佳的土壤水分空气比的土地, 将土地中的硬块搅碎 ; (3) 播种 播种深度 : 地表下 30cm 以上, 深种浅盖 ; (4) 滴灌带铺设 滴灌管间距 1.8m, 且保证每一个侧面具有两行作物。滴头间距一般 0.3-0.5m, 取决于 土壤质地 ; 滴头流量 : 每小时 1.0 升、 1.2 升、 1.38 升、 1.8 升或 2.0 升, 取决于土壤质地 ; 滴灌管埋设长度 : 平地 80-。
5、100m, 坡地 : 顺坡 80-120m, 逆坡 30-80m, 具体按照坡度大小 确定 ; 在地埋滴灌系统中滴灌管的安装深度 : 0.15-0.3m ; (5) 田间管理 甘蔗芽长到 3-4 片叶时进行查苗补苗, 断垅缺苗在 30cm 以上的应及时选阴雨天补苗, 也可在下雨天进行移苗补植, 或用预植在田头的假植苗补植 ; 培土是在甘蔗生长发育期内的两到三个生育阶段内进行 : 第一次培土于种植后 45 天 进行, 第二次和第三次培土分别于种植后 120 和 180 天进行 ; 剥叶 : 定期除去底部无效的叶子, 将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甘蔗的生长, 能够使二氧化碳 肥料在作物冠层富集, 从而减少。
6、虫害发生率和芽的萌发, 并便于收割甘蔗 ; 捆叶 : 将甘蔗中部和底部的绿叶绑在一起, 这些废叶被扭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绳索, 也将 甘蔗茎捆在了一起, 从而不用从茎上进行剥叶, 捆叶可以预防寄生虫病、 减轻大风对茎的损 害, 可以对一排进行捆绑也可以将两排捆绑在一起。 (6) 水肥一体化 将计算好的肥料倒入施肥池, 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等待打开施肥阀门 ; 施肥前, 先打开要施肥区域的阀门开始灌水, 等到田间所有的灌水器都正常出水后, 再 打开施肥阀门开始施肥 ; 施肥时间控制在 30-60 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种 茎处理时的。
7、切口要平, 破裂少。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整 地时, 初耕采用铧式犁和圆盘犁, 二耕则应采用圆盘耙或旋耕机 ; 深耕深松时采用深耕铲。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93783 A 2 2/2 页 3 地甘蔗深耕深松还要深种, 植沟在 30-45 厘米之间, 采用机械作业深松深耕 50-60 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及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播种时采用双行、 大小行距种植。大行距为 1.2-1.4。
8、m, 小行距 0.4 0.5m, 株距 0.15m。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播 种方式 : 种茎以品字形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 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40cm, 种茎与土壤紧贴, 芽向两侧, 下种均匀, 不漏播, 不重播 ; 机械播种要求 : 开行沟深度 30-40cm, 盖土 3-5cm ; 砍种长度 25-35cm, 不伤芽, 摆种均 匀。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滴 灌带采用壁厚 0.4-0.8mm、 管径 16mm 经济型压力补偿滴灌管, 具备自动防负压吸泥、 防根系 。
9、入侵功能 ; 滴头流量使用 1.2 升或 1.38 升 ; 滴灌管埋深 15cm。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施 完肥后, 还需继续灌溉 10-20 分钟清水, 将管道中的肥料完全排出, 防止灌水器堵塞。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滴 灌施肥前测算田间土壤含水率, 根据土壤含水率情况进行滴灌施肥, 确保甘蔗根系周围的 肥料养分 ( 氮、 磷、 钾 ) 浓度为 0.3 -0.5, 有利于作物吸收。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0、 避 开在大雨天气施肥, 防止肥分流失, 应该在雨停一两天后施肥, 施肥时间压缩到 30 分钟以 内, 阴雨天气施肥不用进行清洗系统, 待天晴后再补洗, 防止灌水器内藻类、 青苔、 微生物等 堵塞滴头 ; 选择的肥料必须是高度可溶性的, 含杂质少酸碱度为中性至微有钙、 镁、 碳酸氢盐或其 他可能形成不可溶性盐离子的肥料需分开溶解施放, 否则会形成沉淀, 堵塞滴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93783 A 3 1/4 页 4 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滴灌施肥方法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11、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特别是在广西地区, 甘蔗生产是当地群众最主 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当地降雨丰富, 但时空分布不均, 广西蔗区仍有 60属于缺水地区, 而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 季节性缺水已越来越严重, 在甘蔗生长关键期甚至几个月未出现 有效降雨。 因此, 发展节水灌溉, 合理配置水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是缓解水 资源紧缺、 促进甘蔗生产、 实现甘蔗产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提高产量, 节省肥料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 一体化种植方法。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000。
12、5 一种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 0006 (1) 选种与种子处理 0007 良种必须具有高产、 高糖、 抗逆性强、 宿根性好、 分桑率强、 抗倒伏、 易脱叶、 大中茎 等特性, 并适宜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制糖工艺要求 ; 0008 种茎选择 : 秋植可采用全茎作种, 冬、 春植应选用植株梢部的蔗茎作种 ; 种茎要新 鲜, 蔗芽饱满健壮, 无病虫害 ; 0009 种茎处理 : (1) 斩种, 剥去老叶鞘, 用薄利刀斩成双芽或三芽段, (2) 浸种, 新鲜 种茎可以边斩种, 边消毒, 边下种 ; 贮放时间长的种茎, 斩种后用清水或 20的石灰水浸种 1-2 天。
13、 ; (3) 清毒, 用 50可湿性多菌灵, 或甲基托布津, 或苯来特 125-1160 克, 加水 100 公 斤, 浸种消毒 5 分钟 ; 0010 (2) 选地与整地 0011 选择具有最佳的土壤水分空气比的土地, 将土地中的硬块搅碎 ; 0012 (3) 播种 0013 播种深度 : 地表下 30cm 以上, 深种浅盖 ; 0014 (4) 滴灌带铺设 0015 滴灌管间距 1.8m, 且保证每一个侧面具有两行作物。滴头间距一般 0.3-0.5m, 取 决于土壤质地 ; 滴头流量 : 每小时 1.0 升、 1.2 升、 1.38 升、 1.8 升或 2.0 升, 取决于土壤质 地 ; 。
14、0016 滴灌管埋设长度 : 平地 80-100m, 坡地 : 顺坡 80-120m, 逆坡 30-80m, 具体按照坡度 大小确定 ; 在地埋滴灌系统中滴灌管的安装深度 : 0.15-0.3m ; 0017 (5) 田间管理 说 明 书 CN 105393783 A 4 2/4 页 5 0018 甘蔗芽长到3-4片叶时进行查苗补苗, 断垅缺苗在30cm以上的应及时选阴雨天补 苗, 也可在下雨天进行移苗补植, 或用预植在田头的假植苗补植 ; 0019 培土是在甘蔗生长发育期内的两到三个生育阶段内进行 : 第一次培土于种植后 45 天进行, 第二次和第三次培土分别于种植后 120 和 180 天。
15、进行 ; 0020 剥叶 : 定期除去底部无效的叶子, 将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甘蔗的生长, 能够使二氧 化碳肥料在作物冠层富集, 从而减少虫害发生率和芽的萌发, 并便于收割甘蔗 ; 0021 捆叶 : 将甘蔗中部和底部的绿叶绑在一起, 这些废叶被扭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绳索, 也将甘蔗茎捆在了一起, 从而不用从茎上进行剥叶, 捆叶可以预防寄生虫病、 减轻大风对茎 的损害, 可以对一排进行捆绑也可以将两排捆绑在一起。 0022 (6) 水肥一体化 0023 将计算好的肥料倒入施肥池, 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等待打开施肥阀门 ; 0024 施肥前, 先打开要施肥区域的阀门开始灌水, 等到田间所有的灌水器都正常。
16、出水 后, 再打开施肥阀门开始施肥 ; 施肥时间控制在 30-60 分钟。 0025 种茎处理时的切口要平, 破裂少。 0026 整地时, 初耕采用铧式犁和圆盘犁, 二耕则应采用圆盘耙或旋耕机 ; 深耕深松时采 用深耕铲。 0027 旱地甘蔗深耕深松还要深种, 植沟在 30-45 厘米之间, 采用机械作业深松深耕 50-60 厘米。 0028 播种时采用双行、 大小行距种植。大行距为 1.2-1.4m, 小行距 0.4 0.5m, 株距 0.15m。 0029 播种方式 : 种茎以品字形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 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40cm, 种茎 与土壤紧贴, 芽向两侧, 下种均匀, 不漏播, 。
17、不重播 ; 0030 机械播种要求 : 开行沟深度30-40cm, 盖土3-5cm ; 砍种长度25-35cm, 不伤芽, 摆种 均匀。 0031 滴灌带采用壁厚 0.4-0.8mm、 管径 16mm 经济型压力补偿滴灌管, 具备自动防负压 吸泥、 防根系入侵功能 ; 滴头流量使用 1.2 升或 1.38 升 ; 滴灌管埋深 15cm。 0032 施完肥后, 还需继续灌溉 10-20 分钟清水, 将管道中的肥料完全排出, 防止灌水器 堵塞。 0033 滴灌施肥前测算田间土壤含水率, 根据土壤含水率情况进行滴灌施肥, 确保甘蔗 根系周围的肥料养分 ( 氮、 磷、 钾 ) 浓度为 0.3 -0.5。
18、, 有利于作物吸收。 0034 避开在大雨天气施肥, 防止肥分流失, 应该在雨停一两天后施肥, 施肥 时间压缩 到 30 分钟以内, 阴雨天气施肥不用进行清洗系统, 待天晴后再补洗, 防止灌水器内藻类、 青 苔、 微生物等堵塞滴头 ; 0035 选择的肥料必须是高度可溶性的, 含杂质少酸碱度为中性至微有钙、 镁、 碳酸氢盐 或其他可能形成不可溶性盐离子的肥料需分开溶解施放, 否则会形成沉淀, 堵塞滴头。 0036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及方法 具有以下优势 : 0037 甘蔗地下滴灌是一项新的技术尝试, 由于地下滴灌减少了表面水分蒸发和深层渗 漏, 。
19、便于农田耕作和管理, 因此达到节水、 节肥、 省劳力的目的, 此外在缓解用水矛盾的同 说 明 书 CN 105393783 A 5 3/4 页 6 时, 还大幅度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度, 产量可达 10-12 吨 / 亩, 糖度可比一般的提高 2 度左右, 种植成本比常规种植底 20-30, 节肥 40-50左右, 节水 70-90, 宿根年限增长到 5 年或 者以上。 也就是说, 利用地埋式滴灌种植甘蔗, 产量可以在现在基础上翻一翻, 肥料省一半, 节省人工 1/3, 糖度增加 2 度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
20、合。 0039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0 一种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 包括如下步骤 : 0041 (1) 选种与种子处理 0042 良种必须具有高产、 高糖、 抗逆性强、 宿根性好、 分桑率强、 抗倒伏、 易脱叶、 大中茎 等特性, 并适宜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制糖工艺要求。 0043 甘蔗为无性繁殖, 因此在选择苗种时应当选用健康的两芽或三芽甘蔗。 0044 种茎选择 : 秋植可采用全茎作种, 冬、 春植应选用植株梢部的蔗茎作种。 种茎要新 鲜, 蔗芽饱满健壮, 无病虫害。 0045 种茎处理 : (1) 斩种, 剥去老叶鞘, 用薄利刀斩成双芽或三芽段, 。
21、切口要平, 破裂 少。(2) 浸种, 新鲜种茎可以边斩种, 边消毒, 边下种 ; 贮放时间长的种茎, 斩种后用清水 或 20的石灰水浸种 1-2 天。(3) 清毒, 用 50可湿性多菌灵, 或甲基托布津, 或苯来特 125-1160 克, 加水 100 公斤, 浸种消毒 5 分钟。 0046 (2) 选地与整地 0047 良好的耕翻地和整地碎土工作可以最大程度挖掘甘蔗的潜在产量, 合理安装地埋 滴灌系统(SDI), 同时为甘蔗生长创造最佳的土壤水分空气比。 使用凿形松土犁或深耕铲绞 碎硬块。 0048 初耕采用铧式犁和圆盘犁, 二耕则应采用圆盘耙或旋耕机。 0049 深耕深松 : 深耕深松能有。
22、效地提高蔗地土壤的保肥储水能力和抗旱能力, 是甘蔗 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0050 旱地甘蔗深耕深松还要深种, 植沟在 30-45 厘米之间, 越深越好。采用机械作业深 松深耕 50-60 厘米比人畜力传统耕作增产 20-30。 0051 (3) 播种 0052 采用双行、 大小行距种植。大行距为 1.2-1.4m, 小行距 0.4 0.5cm, 株距 0.15m。 最佳茎密度 : 收获时每公顷 130000 有效茎。 0053 两芽种苗 : 50000-60000 段 / 公顷。三芽种苗 : 35000-45000 段 / 公顷。 0054 适宜播种深度 : 地表下 30cm 以上, 深。
23、种浅盖 ( 种植深度 30cm, 盖泥 3-5cm)。 0055 播种方式 : 种茎以品字形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 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40cm, 种茎 与土壤紧贴, 芽向两侧, 下种均匀, 不漏播, 不重播。 0056 机械播种要求 : 开行沟深度 30-40cm, 盖土 3-5cm ; 滴灌管埋深 15cm ; 砍种长度 25-35cm, 不伤芽, 摆种均匀。 0057 (4) 滴灌带铺设 说 明 书 CN 105393783 A 6 4/4 页 7 0058 滴灌产品 : 建议采用壁厚 0.4-0.8mm、 管径 16mm 经济型压力补偿滴灌管, 最好具备 自动防负压吸泥、 防根系入侵功能。
24、。 滴灌管间距1.8m, 且保证每一个侧面具有两行作物。 滴 头间距一般 0.3-0.5m, 取决于土壤质地。滴头流量 : 每小时 1.0 升、 1.2 升、 1.38 升、 1.8 升、 2.0 升, 取决于土壤质地。一般使用 1.2 升、 1.38 升较好。 0059 滴灌管埋设长度 : 平地 80-100m, 坡地 : 顺坡 80-120m, 逆坡 30-80m, 具体按照坡度 大小确定。在地埋滴灌系统中滴灌管的安装深度 : 0.15-0.3m。 0060 (5) 田间管理 0061 甘蔗芽长到3-4片叶时进行查苗补苗, 断垅缺苗在30cm以上的应及时选阴雨天补 苗, 也可在下雨天进行移。
25、苗补植, 或用预植在田头的假植苗补植。 0062 培土是一般在甘蔗生长发育期内的两到三个生育阶段内进行。 第一次培土应于种 植后 45 天进行, 也称作 “局部培土” , 第二次和第三次培土分别于种植后 120 和 180 天进行, 称为 “充分培土” 。 0063 剥叶 : 定期除去底部无效的干的和绿叶, 将更多的光合产物用于甘蔗的生长, 能够 使二氧化碳肥料在作物冠层富集, 从而减少虫害发生率和芽的萌发, 并便于收割甘蔗。 0064 捆叶 : 将甘蔗中部和底部的绿叶绑在一起, 这些废叶被扭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绳索, 也将甘蔗茎捆在了一起, 从而不用从茎上进行剥叶, 捆叶可以预防寄生虫病、 减轻。
26、大风对茎 的损害, 可以对一排进行捆绑也可以将两排捆绑在一起。 0065 (6) 水肥一体化 0066 将计算好的肥料倒入施肥池, 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方可打开施肥阀门。 0067 施肥前, 先打开要施肥区域的阀门开始灌水, 等到田间所有的灌水器都正常出水 后, 再打开施肥阀门开始施肥。施肥时间控制在 30-60 分钟为宜, 越慢越好。施肥速度可 以通过施肥池的阀门控制。 0068 施完肥后, 不能立即关闭灌溉系统, 还需继续灌溉 10-20 分钟清水, 将管道中的肥 料完全排出, 防止灌水器堵塞。 0069 滴灌施肥前必须测算田间土壤含水率 ( 湿度 ), 根据土壤含水率情况进行滴灌施 肥, 。
27、确保甘蔗根系周围的肥料养分 ( 氮、 磷、 钾 ) 浓度为 0.3 -0.5, 有利于作物吸收。 0070 避开在大雨天气施肥, 防止肥分流失, 应该在雨停一两天后施肥, 施肥时间压缩到 30 分钟以内, 阴雨天气施肥不用进行清洗系统, 待天晴后再补洗, 防止灌水器内藻类、 青苔、 微生物等堵塞滴头。 0071 选择的肥料必须是高度可溶性的, 含杂质少酸碱度为中性至微有钙、 镁、 碳酸氢盐 或其他可能形成不可溶性盐离子的肥料需分开溶解施放, 否则会形成沉淀, 堵塞滴头。 0072 避免过量灌溉, 防止肥料淋浇损失, 起不到作用。 0073 分蘖期滴灌追肥时, 检测每公顷有株数达到 9 万株, 调减水肥, 控制无效分蘖, 维 持有效株数平衡。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539378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