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48516.5 (22)申请日 2017.11.20 (73)专利权人 中科汽车零部件 (苏州) 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通园 路208号苏化科技园17号3号楼 (72)发明人 王聪 叶鹏 王涛 李志淮 赵金顺 (51)Int.Cl. A62C 3/07(2006.01) A62C 3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 头, 包括喷管和流向调节管, 流。
2、向调节管设置于 喷管的一端, 喷管的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与流向 调节管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和第二流道腔, 喷管 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孔, 流向调节管的外 部平行设置有第一流向调节旋钮和第二流向调 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流向调节管, 当需 要进行全方位灭火时, 将第一流向调节旋钮顺时 针转动, 第二流向调节旋钮逆时针转动, 此时两 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分别向上和向下转动, 并 带着对应的凸轮转动, 使调节固定杆与 “L” 型固 定杆分离, 使液体经过流向调节管流入第一流道 腔和第二流道腔, 然后经过喷管喷出对外界进行 灭火。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694108 。
3、U 2018.08.07 CN 207694108 U 1.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包括喷管 (1) 和流向调节管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向调 节管 (2) 设置于喷管 (1) 的一端, 所述喷管 (1) 的内部通过隔板 (3) 设置有与流向调节管 (2) 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 (7) 和第二流道腔 (8) , 所述喷管 (1) 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孔 (4) , 所述流向调节管 (2) 的外部平行设置有第一流向调节旋钮 (5) 和第二流向调节旋钮 (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向调节管 (2) 的内部通过两个固定轴 (16) 。
4、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 (15) , 两个所述半圆形流 向调节齿轮 (15) 的中心处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流向调节旋钮 (5) 和第二流向调节旋钮 (6) 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向调节管 (2) 另一端的内壁处对称设置有 “L” 型固定杆 (9) , 所述 “L” 型固定杆 (9) 的一端与流向调节管 (2) 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 “L” 型固定杆 (9) 的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杆 (10) 的一端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固定杆 (10) 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
5、 (11) 一侧对应设有的凸块穿插连接, 所述调节固定杆 (10) 杆壁 的一侧通过弹簧 (12) 与固定块 (11) 弹性连接, 所述调节固定杆 (10) 杆壁的另一侧设置有凸 轮 (13)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 (13) 的厚度 大于调节固定杆 (10) 的厚度, 且凸轮 (13) 的一端设置有与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 (15) 相互啮 合的齿状凸起 (14)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 “L” 型固定杆 (9) 与调节固定杆 (10) 连接处的杆壁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
6、/1 页 2 CN 207694108 U 2 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 具体为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公交车用灭火器喷不能根据着火方位的变化快速改变喷头喷液的方向和 灭火时的喷射面积较小, 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 提出一种 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公交车用灭火器喷不能根据着火方位的变化快速改变喷 头喷液的方向和灭火时的喷射面积较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 头。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
7、005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包括喷管和流向调节管, 所述流向调节管 设置于喷管的一端, 所述喷管的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与流向调节管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和 第二流道腔, 所述喷管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孔, 所述流向调节管的外部平行设置有 第一流向调节旋钮和第二流向调节旋钮。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流向调节管的内部通过两个固定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流向调 节齿轮, 两个所述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的中心处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流向调节旋钮和 第二流向调节旋钮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流向调节管另一端的内壁处对称设置有 “L” 型固定杆, 所述 “L” 型 固定杆的一端与流向。
8、调节管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 “L” 型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调节固 定杆的一端搭接。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调节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一侧对应设有的凸块穿插 连接, 所述调节固定杆杆壁的一侧通过弹簧与固定块弹性连接, 所述调节固定杆杆壁的另 一侧设置有凸轮。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凸轮的厚度大于调节固定杆的厚度, 且凸轮的一端设置有与半圆 形流向调节齿轮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 “L” 型固定杆与调节固定杆连接处的杆壁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通过 设有流向调节管, 当需要。
9、进行全方位灭火时, 将第一流向调节旋钮顺时针转动, 第二流向调 节旋钮逆时针转动, 此时两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分别向上和向下转动, 并带着对应的凸 轮转动, 使调节固定杆与 “L” 型固定杆分离, 使液体经过流向调节管流入第一流道腔和第二 流道腔, 然后经过喷管喷出对外界进行灭火, 当需要进行单方向灭火时, 逆时针转动第一流 向调节旋钮或者顺时针转动第二流向调节旋钮, 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恢复初始状态, 调节 固定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 “L” 型固定杆重新搭接, 使液体经过流向调节管流入第一流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694108 U 3 道腔或第二流道腔内, 以对外界进行单方。
10、位灭火, 通过喷管上设有的喷孔, 液体通过喷孔处 时进行放大, 增加喷射面积, 液流通过流道腔, 增加了液流压强, 提高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喷管; 2、 流向调节管; 3、 隔板; 4、 喷孔; 5、 第一流向调节旋钮; 6、 第二流向 调节旋钮; 7、 第一流道腔; 8、 第二流道腔; 9、“L” 型固定杆; 10、 调节固定杆; 11、 固定块; 12、 弹簧; 13、 凸轮; 14、 齿状凸起; 15、 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 16、。
11、 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 如图1-2所示, 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包括喷管1和流向调节管2, 流向调节管2 设置于喷管1的一端, 喷管1的内部通过隔板3设置有与流向调节管2相连通的第一流道腔7 和第二流道腔8, 喷管1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孔4, 流向调节管2的外部平行设置有第 一流向调节旋钮5和第二流向调节旋钮6。 0017 其中, 流向调节管2的内部通过两个固定轴16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 轮15, 两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15的中心处。
12、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流向调节旋钮5和第 二流向调节旋钮6固定连接, 第一流向调节旋钮5和第二流向调节旋钮6, 便于人们通过旋动 旋钮快速改变液体流向。 0018 其中, 流向调节管2另一端的内壁处对称设置有 “L” 型固定杆9,“L” 型固定杆9的一 端与流向调节管2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L” 型固定杆9的另一端与调节固定杆10的一端 搭接, 通过 “L” 型固定杆9与流向调节管2互相配合, 可以实现对液体流向的快速调节。 0019 其中, 调节固定杆10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11一侧对应设有的凸块穿插连 接, 调节固定杆10杆壁的一侧通过弹簧12与固定块11弹性连接, 调节固定杆10杆。
13、壁的另一 侧设置有凸轮13, 当弹簧12可以帮助处于分离状态的调节固定杆10快速复位, 使调节固定 杆10与 “L” 型固定杆9重新搭接, 以封闭流道。 0020 其中, 凸轮13的厚度大于调节固定杆10的厚度, 且凸轮13的一端设置有与半圆形 流向调节齿轮15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14, 当凸轮13与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15接触时, 凸轮 13的一半厚度与调节固定杆10接触, 另一半厚度则与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15的齿轮面接 触。 0021 其中,“L” 型固定杆9与调节固定杆10连接处的杆壁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层, 提高了 “L” 型固定杆9与调节固定杆10搭接在一起时的密封性能。 0022 需要说明。
14、的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公交车用灭火器喷头, 具体工作时, 当公交车上 发生火灾时需要全方位灭火时, 工作人员将第一流向调节旋钮5顺时针转动, 第二流向调节 旋钮6逆时针转动, 此时两个半圆形流向调节齿轮15分别向上和向下转动, 并带着对应的凸 轮13转动, 使调节固定杆10与 “L” 型固定杆9分离, 此时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使液体经过流 向调节管2流入第一流道腔7和第二流道腔8, 然后经过喷管1的喷孔4喷出对外界进行灭火,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694108 U 4 当需要进行单方向灭火时, 逆时针转动第一流向调节旋钮5或者顺时针转动第二流向调节 旋钮6, 使半圆形流。
15、向调节齿轮15恢复初始状态, 调节固定杆10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与 “L” 型固定杆9重新搭接, 使液体经过流向调节管2流入第一流道腔7或第二流道腔8内, 并经 过喷管1的喷孔4喷出, 以对外界进行单方位灭火。 002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69410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69410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