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61398.7 (22)申请日 2016.09.28 (71)申请人 天津拓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 产业区物华道2号A座4079室 (72)发明人 庞建军 高星 李升 谢晓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张会雪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A23K 50/90(2016.01) A23K 10/20(2016.01) (54)发明名称 。
2、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 蜂的方法, 所使用的替代寄主为脱离豆粒的绿豆 象老熟幼虫或蛹。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 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繁育肿腿蜂的方法。 本发 明利用绿豆象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 法, 可以实现工业化繁育管氏肿腿蜂用于防治天 牛等蛀干害虫, 有利于推动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 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控制次生性害虫的蔓延, 从 而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359313 A 2017.02.01 CN 106359313 A 1.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3、 所使用的替代寄主为脱离豆 粒的绿豆象老熟幼虫或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将绿豆象老熟幼虫或蛹装入玻璃指形管中, 使绿豆象老熟幼虫或蛹平铺于管内, 将管氏肿腿蜂种蜂接入, 接入的管氏肿腿蜂种蜂与绿豆象老熟幼虫或蛹的比例为1:(10- 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 括如下步骤: 将接种了管氏肿腿蜂种蜂的玻璃指形管置于温度25-30, 相对湿度60- 80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直至子代蜂羽化。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59313 A 2。
4、 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繁育肿腿蜂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城市园林及风景区内天牛等多种蛀干性害虫对园林、 行道树木的危害非常严 重, 是林木毁灭性害虫之一。 管氏肿腿蜂作为天牛的体外寄生蜂, 是上述钻蛀性害虫的主要 天敌。 随着害虫危害地区和面积的不断扩大, 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林木、 果树、 园艺等经济作 物的蛀干性害虫的技术也逐渐受到重视, 防治效果显著、 无污染。 但是由于管氏肿腿蜂的自 然寄主须通过人工刨木采集获得, 人工饲养也较困难, 因此寻找替代寄主, 实现规模化饲养 成为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
5、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的方法, 尤其是用绿豆象幼虫作 为管氏肿腿蜂寄生的中间寄主。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利用绿豆象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所使用的替代寄主为脱离豆粒的绿豆象 老熟幼虫或蛹。 0006 进一步地,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绿豆象老熟幼虫或蛹装入玻璃指形管中, 使绿 豆象老熟幼虫或蛹平铺于管内, 将管氏肿腿蜂种蜂接入, 接入的管氏肿腿蜂种蜂与绿豆象 老熟幼虫或蛹的比例为1:(10-30)。 0007 进一步地, 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接种了管氏肿腿蜂种蜂的玻璃指形管置于 温度25-30, 相对湿度60-80的环境中。
6、进行培养, 直至子代蜂羽化。 0008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09 本发明利用绿豆象幼虫作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 绿豆象方便易得、 养殖成 本低, 且可以实现规模化饲养。 将其作为管氏肿腿蜂的替代寄主, 寄生性强, 成活率高。 本发 明所述的绿豆象幼虫为人工饲养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11 实施例1: 0012 一种利用绿豆象老熟幼虫作为寄主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主要包括如下步 骤: 0013 用毛笔刷将脱离豆粒的绿豆象老熟幼虫装入玻璃指形管中, 使绿豆象老熟幼虫平 铺于管内, 将管氏肿腿蜂种蜂接入, 该种蜂。
7、与绿豆象老熟幼虫的比例为1:10。 将管口塞紧棉 塞, 贴上标签, 置于培养箱进行培养, 温度设置为25, 相对湿度为60, 每天早晚分别开灭 菌灯半小时, 并经常检查管氏肿腿蜂寄生、 作茧、 羽化情况, 及时取出发霉的绿豆象老熟幼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359313 A 3 虫, 加入新鲜的绿豆象老熟幼虫, 使其产卵并发育至成蜂。 每只绿豆象老熟幼虫平均出蜂 1.8只。 0014 实施例2: 0015 一种利用绿豆象老熟幼虫作为寄主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主要包括如下步 骤: 0016 用毛笔刷将脱离豆粒的绿豆象老熟幼虫装入玻璃指形管中, 使绿豆象老熟幼虫平 铺于管内,。
8、 将管氏肿腿蜂种蜂接入, 该种蜂与绿豆象老熟幼虫的比例为1:20。 将管口塞紧棉 塞, 贴上标签, 置于培养箱进行培养, 温度设置为27, 相对湿度为70, 每天早晚分别开灭 菌灯半小时, 并经常检查管氏肿腿蜂寄生、 作茧、 羽化情况, 及时取出发霉的绿豆象老熟幼 虫, 加入新鲜的绿豆象老熟幼虫, 使其产卵并发育至成蜂。 每只绿豆象老熟幼虫平均出蜂 2.0只。 0017 实施例3: 0018 一种利用绿豆象蛹作为寄主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19 用毛笔刷将脱离豆粒的绿豆象蛹装入玻璃指形管中, 使绿豆象蛹平铺于管内, 将 管氏肿腿蜂种蜂接入, 该种蜂与绿豆象蛹的比例为。
9、1:30。 将管口塞紧棉塞, 贴上标签, 置于 培养箱进行培养, 温度设置为30, 相对湿度为80, 每天早晚分别开灭菌灯半小时, 并经 常检查管氏肿腿蜂寄生、 作茧、 羽化情况, 及时取出发霉的绿豆象蛹, 加入新鲜的绿豆象蛹, 使其产卵并发育至成蜂。 每只绿豆象蛹平均出蜂2.7只。 0020 对比实施例: 0021 采用光肩星天牛老熟幼虫作为替代寄主, 管氏肿腿蜂无法麻痹寄主, 其幼虫无法 寄生。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35931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