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呼吸面罩,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部位结构精简的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以往的一种呼吸面罩包含一充气罩体10、一组合本体20、一 阀门本体30,及一阀门组件40。
该充气罩体10是用于贴覆于一使用者的呼吸处,其外观为环形,内部围绕有一 充气室100。
该组合本体20是连接于该充气罩体10的一侧,并配合形成一围绕该使用者的 呼吸处的呼吸室200,该组合本体20包括一与该充气室100相连通的阀门座21,及 一形成于该阀门座21与充气室100之间的抵制部211,该阀门座21包括一围绕一轴 线Z并与该充气室100相连通的安装孔210。
该阀门本体30是安装于该安装孔210中并靠抵于该抵制部211,该阀门本体30 包括一围绕该轴线Z并与该充气室100相连通的容置孔31、一相反于该容置孔31 且围绕于该轴线Z的通气孔32、一连通于该容置孔31与通气孔32之间的阀孔33、 一形成于该容置孔31与阀孔33之间的抵肩部34,及一延伸至该容置孔31并靠近该 充气室100的挡止部35。
该阀门组件40是设置于该容置孔31中,该阀门组件40包括一围绕该轴线Z并 自该容置孔31延伸到该阀孔33与通气孔32中的轴杆41、一套设于该轴杆41的阀 门片42,及一套设于该轴杆41的压缩弹簧43。
该轴杆41具有一沿其径向凸伸于该容置孔31中的受力部410,该压缩弹簧43 的一端是顶抵于该挡止部35,相反的另一端是顶抵于该受力部410,该阀门片42是 位于该受力部410与阀孔33之间,借此该压缩弹簧43能恒顶推该受力部410朝该 阀孔33移动,并同时挤压该阀门片42紧贴于该抵肩部34,达到封闭住该阀孔33 的效果。
因此,一般状态下,该阀门片42是封闭住该阀孔33,所以气体无法从该通气孔 32经过该阀孔33、容置孔31再流到该充气室100中,而当使用者去顶推该轴杆41 而使得该压缩弹簧43压缩时,就能开启该阀孔33,使气体在该通气孔32与充气室 100之间流动,来对该充气罩体10做充气或泄气的动作。
然而,由于该轴杆41的受力部410与压缩弹簧43的宽度都大于该阀门本体30 的抵肩部34与挡止部35,所以实际制作时,该阀门本体30是先分别成上、下两段, 当该轴杆41、阀门片42及压缩弹簧43均装好在其中一段时,再将另一段装上黏接, 以完成该阀门本体30的整个结构,而由于要先组装上述构件,然后还须要作黏接的 动作,所以实际制造上相当繁琐,并且由于上述构件的体积都相当小,于是还增加 了制造上的困难与不便,其次,因为此种组成方式,构成组件相当多,因此就制造 成本上也会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阀门部位的组成构件少,所以制造容易、 成本低的呼吸面罩。
于是,本发明呼吸面罩包含一充气罩体、一组合本体、一阀门本体,及一弹性 阀体。
该充气罩体是可贴覆于一使用者的呼吸处,内部围绕有一充气室。
该组合本体是连接于该充气罩体的一侧,并配合形成一围绕该使用者的呼吸处 的呼吸室。
该阀门本体是设置于该组合本体上,该阀门本体包括一围绕一轴线并与该充气 室相连通的容置孔、一相反于该容置孔且围绕于该轴线的通气孔、一连通于该容置 孔与通气孔之间的阀孔,及一形成于该容置孔与阀孔之间的抵肩面。
该弹性阀体是围绕该轴线并设置于该容置孔中,该弹性阀体为可挠的弹性材质, 包括一固定于该容置孔中并靠近该充气室的固定段,及一相反于该固定段并靠近该 阀孔的可动段,该可动段在未受外力挤压的第一状态下是紧贴于该抵肩面,并且借 由本身的弹性恒顶向该抵肩面以封闭住该阀孔,该可动段在受到外力挤压的第二状 态下,是可受压变形而离开该抵肩面,使得该阀孔呈与容置孔连通的状态。
借此,平常在该第一状态下,该弹性阀体是封闭住该阀孔,所以气体无法经由 该阀孔流通,而当使用者从该通气孔中向该弹性阀体挤压时,该弹性阀体就会因为 挠性形变而与该抵肩面之间产生空隙,也就是形成该第二状态,于是该阀孔就会被 开启而使得气体产生流通,直到挤压力道消失时,该弹性阀体又能借由本身的弹性 而封闭住该阀孔,所以只要使用该弹性阀体就能达到启、闭该阀孔的作用,达到组 成构件少,所以制造容易、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以往的呼吸面罩结构;
图2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上述该呼吸面罩的阀门结构;
图3是一局部分解图,说明本发明呼吸面罩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
图4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本发明上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状态;
图5是一类似于图4的示意图,说明上述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图6是一局部分解图,说明本发明呼吸面罩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
图7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上述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 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3、4所示,本发明呼吸面罩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充气罩体50、一组合 本体60、一阀门本体70,及一弹性阀体80。
该充气罩体50是可贴覆于一使用者的呼吸处,其外观为环形,内部围绕有一充 气室500。
该组合本体60是连接于该充气罩体50的一侧,并配合形成一围绕该使用者的 呼吸处的呼吸室600,该组合本体60与充气罩体50于本实施例中是借由黏合方式作 连接,该组合本体60包含一阀门座61,及一配合该充气罩体50环绕的钵型座62, 该阀门座61是与钵型座62两者是一体成型,该阀门座61具有一围绕一轴线Z并与 该充气室500相通的安装孔610、一位于该阀门座61顶部的抵接部611、一径向延 伸至该安装孔610内且靠近该充气室500的抵制部612,及多数沿该轴线X方向成 型于该抵制部612上的透气穿孔613。
该阀门本体70包括一围绕该轴线Z的容置孔71、一相反于该容置孔71且围绕 于该轴线Z的通气孔72、一于该容置孔71与该通气孔72之间径向形成的抵肩部73、 一由抵肩部73围绕该轴线Z所形成的阀孔74,及一径向朝外延伸的顶制部75,该 阀孔74是连通该容置孔71与该通气孔72,该抵肩部73具有一面向该容置孔71的 抵肩面731;该阀门本体70是可设置到该组合本体60的安装孔610中,且可借由黏 着方式达成,而于安装下该阀门本体70的顶制部75是可对应抵接于该组合本体60 的抵接部611。
该弹性阀体80是围绕该轴线Z并设置于该容置孔71中,其为可挠的弹性材质 整合成的单件式构件,包括一固定于该容置孔71中并靠近该充气室500的固定段81, 及一相反于该固定段81并靠近该阀孔74的可动段82,该固定段81具有一个与该组 合本体60抵制部612抵接的定位端面811,该可动段82具有一可穿出该阀孔74而 位于该通气孔72中的推挤端821,及一可抵接在该抵肩部73的密封面822,该可动 段82在未受外力挤压的第一状态下,该密封面822是紧贴于该抵肩面731,并且借 由本身的弹性恒顶向该抵肩面731以封闭住该阀孔74,该可动段82在受到外力挤压 的第二状态下,是可受压变形而离开该抵肩面731,使得该阀孔74呈与该容置孔71 连通的状态。
配合图5所示,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平常在该第一状态时,该 弹性阀体80是借由该密封面822封闭住该阀孔73,所以气体无法从该通气孔72经 由该阀孔74、容置孔71再流入到该充气室500中,而当使用者以充气工具(图未示) 从该通气孔72中向该弹性阀体80的推挤端821作挤压时,将使该弹性阀体80变形 而呈现该第二状态,此时该弹性阀体80就会因为挠性而使密封面822脱离该抵肩面 731,使得该阀孔74会被开启而让气体流通,气体能经由该通气孔72、阀孔74、容 置孔71、透气穿孔91流入到该充气室500中,或是以相反地从该充气室500泄出气 压,而当施压在该可动段82的挤压力量消失时,该弹性阀体80又能借由本身的弹 性封闭住该阀孔74。
所以,本发明只要使用该弹性阀体80就能达到启、闭该阀孔74的作用,相较 于以往需采用该轴杆、阀门片及压缩弹簧三个构件组合的结构还要简单,因此制造 上比以往还容易许多,而在组装方面,只要依序地将该弹性阀体80置入到该组合本 体60的安装孔610,并将该阀门本体70插设到该安装孔610,且同时限位该弹性阀 体80于该抵制部612与抵肩面731之间,就可以组装完成,所以组装上也简便许多, 可以大幅提高产能及良率。
如图6、7所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上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 本发明呼吸面罩包含有一充气罩体50、一组合本体60、一阀门本体70、一弹性阀体 80,及一抵制件90。
该阀门本体70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是设置于该组合本体60上,该阀门本体 70包括一围绕该轴线Z的容置孔71、一相反于该容置孔71且围绕于该轴线Z的通 气孔72、一于该容置孔71与该通气孔72之间径向形成的抵肩部73、一由该抵肩部 73围绕该轴线Z所形成的阀孔74,及一位于该容置孔71周面且靠近于该充气室500 成型的径向凹槽76;该阀孔74是连通该容置孔71与该通气孔72,该抵肩部73具 有一面向该容置孔71的抵肩面731。
该抵制件90包括一径向延伸的卡合部91,及多数与该容置孔71相连通的透气 穿孔92,该抵制件90是设置于该容置孔71中,且其卡合部91是可嵌合于该径向凹 槽76处。
该弹性阀体80是围绕该轴线Z并设置于该容置孔71中,其为可挠的弹性材质 整合成的单件式构件,包括一固定于该容置孔71中并靠近该充气室500的固定段81, 及一相反于该固定段81并靠近该阀孔74的可动段82,该固定段81具有一个与该抵 制件90抵接的定位端面811,该可动段82具有一可穿出该阀孔74而位于该通气孔 72的推挤端821,及一可抵接在该抵肩部73的密封面822,该可动段82在未受外力 挤压的第一状态下,该密封面822是紧贴于该抵肩面731,并且借由本身的弹性恒顶 向该抵肩面731以封闭住该阀孔74,该可动段82在受到外力挤压的第二状态下,是 可受压变形而离开该抵肩面731,使得该阀孔74呈与该容置孔71连通的状态。
所以在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同样只需要使用该弹性阀体80就能达到启、 闭该阀孔74的作用,所以使用上就不再加以赘述。
归纳上述,借由上述该第一、二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发现,本发明的组成结构确 实较以往结构简单,所以无论是在制造上、组装生产上都能较以往简单又迅速,并 且能降低产品成本,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使用目的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