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92518.2 (22)申请日 2017.07.19 (71)申请人 姚潘涛 地址 234104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 褚兰中学 (72)发明人 姚潘涛 蒲乐乐 张丹丹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376 代理人 孔令环 (51)Int.Cl. A01K 97/18(2006.01) A01K 8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辅助渔具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 渔用自动脱。
2、钩上饵装置, 包括支架、 脱钩模块、 上 饵模块、 U型卡槽和控制器, 支架安装在U型卡槽 上, U型卡槽通过螺栓拧紧在鱼桶上, 支架用于支 撑脱钩模块和上饵模块; 脱钩模块包括脱钩杆和 夹线机构, 夹线机构用于夹紧鱼线并绕脱钩杆转 动, 脱钩杆上设有凹槽, 鱼钩钩在脱钩杆的凹槽 上里, 脱钩杆与夹线机构相互配合实现鱼的自动 脱钩; 上饵模块用于脱钩后鱼钩的自动上饵; 控 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工作。 本发明通过夹线机 构与脱钩杆的相互配合, 实现了鱼的自动脱钩, 同时, 本发明通过脱钩杆和上饵模块的相互配合 实现了对脱钩后鱼钩的自动上饵, 进而提高了人 们钓鱼的乐趣。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
3、页 附图3页 CN 107197842 A 2017.09.26 CN 107197842 A 1.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1)、 脱钩模块(2)、 上饵模块 (3)、 U型卡槽(4)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1)上安装在U型卡槽上(4)上, U型卡槽上(4)通过螺栓 拧紧在鱼桶(5)上, 支架(1)为十字型结构, 支架(1)包括水平支架(11)和竖直支架(12), 水 平支架(11)为圆筒状, 水平支架(11)水平穿过竖直支架(12); 所述脱钩模块(2)包括脱钩杆 (21)和夹线机构(22), 脱钩杆(21)可滑动穿过水平支架(11), 脱钩杆(21)左部分设置有台。
4、 阶凸起, 脱钩杆(21)台阶部分直径大于水平支架(11)的直径, 脱钩杆(21)用于将鱼脱钩, 竖 直支架(12)为圆柱状, 竖直支架(12)用于安装夹线机构(22), 夹线机构(22)用于将鱼线夹 住并绕脱钩杆(21)转动; 所述上饵模块(3)安装在支架(1)上, 上饵模块(3)用于脱钩后鱼钩 的上饵;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与鱼桶 (5)接触端设有橡胶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钩杆(21)上 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
5、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线机构(22) 包括舵机(221)、 弹性绳(222)、 Z型杆(223)、 弹簧(224)和感应器, 感应器用于感应鱼线, 感 应器与舵机(221)相连, 舵机(221)安装在竖直支架(12)上, 舵机(221)转轴与Z型杆(223)一 端相连, Z型杆(223)另一端设有弹簧(224), 弹簧(224)上套有橡胶圈, 橡胶圈能够防止弹簧 (224)夹伤鱼线, 舵机(221)用于带动Z型杆(223)绕脱钩杆(21)转动, Z型杆(223)内部设有 水平通孔, 弹性绳(222)一端连接在弹簧(224)自由端, 弹性绳(222)另一端通过Z型杆(223) 内部的水平。
6、通孔与竖直支架(12)相连, 弹性绳(222)用于拉紧弹簧(224), 弹簧(224)用于夹 紧鱼线并使鱼线随Z型杆(22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绳(222) 与竖直支架(12)连接处可调节弹性绳(222)的长度, 进而调节弹性绳(222)的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线机构(22) 的转动半径大于舵机(221)转轴到脱钩杆(21)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饵模块(3) 包括旋转电机(31)、 丝杠(32)、 左螺母(33)、。
7、 右螺母(34)、 左半模(35)、 右半模(36)、 送饵管 (37)和导向杆(38), 旋转电机(31)安装在U型卡槽上(4)上, 旋转电机(31)与丝杠(32)相连, 丝杠(32)位于脱钩杆(21)下方, 丝杠(32)两端旋向相反, 丝杠(3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丝杠 (32)相配合的左螺母(33)和右螺母(34), 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半球形的左半模(35)和右半 模(36)相固连, 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的模腔相对设置, 脱钩杆(21)可滑动的水平穿过 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的球心, 导向杆(38)一端固定在竖直支架(12)上, 导向杆(38)另 一端穿过左螺母(33)和。
8、右螺母(34), 且左螺母(33)和右螺母(34)能在导向杆(38)上滑动, 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相互配合可形成闭合腔, 右半模(36)上设置有进饵孔, 送饵管 (37)通过进饵孔将饵料送进左半模(35)与右半模(36)形成的闭合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饵管另一端 与饵料盒相连, 饵料盒里与送饵管(37)连接处设有螺旋输送机构, 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将饵 料盒中的饵料旋进送饵管(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卡槽(4)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19784。
9、2 A 2 上设有电动推杆, 竖直支架(12)与电动推杆同侧设有滑板, 滑板竖直方向上设有燕尾槽, 燕 尾槽上设置有滑块, 滑块与电动推杆相连, 同时滑块与脱钩杆(21)台阶凸起部分通过硬质 杆相连, 硬质杆两端连接处为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钩杆(21) 左端设置有手柄, 手柄可拉动脱钩杆(21)向左沿水平支架(11)滑动, 脱钩杆(21)与竖直支 架(12)上设置有两对吊耳, 每对吊耳之间通过收缩绳(40)相连接, 收缩绳(40)用于复位脱 钩杆(21)。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197842 A 3 一种渔。
10、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辅助渔具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古往今来, 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 他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生 活的激情, 走向河边、 湖畔, 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 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 深谷 的清风吹走了城市的喧嚣, 钓竿的颤动带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 只要一竿在手, 性情暴躁 的小伙子也会 “静如处子” 此中乐趣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然而在钓鱼的时候却会因为 鱼钩上的鱼不好脱钩以及频繁的上饵影响到垂钓者的心情, 鉴于此,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 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能够对鱼自动进行脱钩、 对。
11、鱼钩进行自动上饵的动作, 方便人们垂钓 使用, 其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0003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所通过舵机带动Z型杆转动, 转动时弹性绳拉弹簧, 使弹簧收缩, 进而弹簧将鱼线夹紧并绕脱钩杆转动, 实现了鱼的自动 脱钩。 0004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脱钩杆下方设置两端 不同旋向的丝杠, 丝杠由旋转电机带动, 丝杠两端设置有两个螺母, 两个螺母分别与左半模 和右半模相连, 通过丝杠的转动使左半模和右半模相互运动实现了对鱼钩的自动上饵。 0005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弹性绳一端固定, 另一 端与。
12、Z型杆端部的弹簧相连, 在Z型杆转动的同时实现了弹簧自动夹紧与放开鱼线。 0006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弹簧上套有橡胶圈, 橡胶圈能够有效地防止了弹簧在夹紧鱼线时对鱼线的损伤。 0007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螺栓与鱼桶接触端设 置橡胶垫, 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拧紧时螺栓对鱼桶损伤, 也能使U型卡槽更好的固定在鱼桶 上。 0008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了脱钩杆 的自动移动, 进一步的, 电动推杆不能工作时也能通过手柄拉动脱钩杆, 完成时直接放开便 可, 脱钩杆在收缩绳的作用上自动恢复。
13、到初始位置, 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0009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主 要用于休闲垂钓时, 鱼上钩后的自动脱钩以及脱钩后鱼钩的自动上饵, 能够减少人们因为 不方便脱钩以及频繁上饵带来的麻烦。 本发明通过夹线机构与脱钩杆的相互配合, 实现了 鱼的自动脱钩, 同时, 本发明通过脱钩杆和上饵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脱钩后鱼钩的自 动上饵, 进而提高了人们钓鱼的乐趣。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 饵装置, 包括支架、 脱钩模块、 上饵模块、 U型卡槽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上安装在U型卡槽上, 。
14、U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197842 A 4 型卡槽通过螺栓拧紧在鱼桶上, 支架为十字型结构, 支架包括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 水平支 架为圆筒状, 水平支架水平穿过竖直支架; 所述脱钩模块包括脱钩杆和夹线机构, 脱钩杆可 滑动穿过水平支架, 脱钩杆左部分设置有台阶凸起, 脱钩杆台阶部分直径大于水平支架的 直径, 脱钩杆用于将鱼脱钩, 竖直支架为圆柱状, 竖直支架用于安装夹线机构, 夹线机构用 于将鱼线夹住并绕脱钩杆转动; 所述上饵模块安装在支架上, 上饵模块用于脱钩后鱼钩的 上饵;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工作。 工作时, 鱼钩钩在脱钩杆上并拉紧鱼线, 并将带 鱼的鱼线穿。
15、过夹线机构, 此时夹线机构夹紧鱼线, 并将夹紧的鱼线带着鱼钩绕脱钩杆转动, 直至鱼脱离鱼钩, 此时上饵模块对鱼脱离后的鱼钩进行上饵, 上饵完成后夹线机构转回初 始位置并放开鱼线, 鱼线带着鱼饵离开脱钩模块, 实现对鱼钩的自动脱钩上饵。 0011 优选的, 所述螺栓与鱼桶接触端设有橡胶垫。 橡胶垫能使U型卡槽更好的卡在鱼桶 上, 并能保护鱼桶在拧螺栓时不被螺栓压坏。 0012 优选的, 所述脱钩杆上设有凹槽。 凹槽能够防止鱼带着鱼钩在脱钩杆上滑动, 也能 更准确的完成上饵过程。 0013 优选的, 所述夹线机构包括舵机、 弹性绳、 Z型杆、 弹簧和感应器, 感应器用于感应 鱼线, 感应器与舵机相。
16、连, 舵机安装在竖直支架上, 舵机转轴与Z型杆一端相连, Z型杆另一 端设有弹簧, 弹簧上套有橡胶圈, 橡胶圈能够防止弹簧夹伤鱼线, 舵机用于带动Z型杆绕脱 钩杆转动, Z型杆内部设有水平通孔, 弹性绳一端连接在弹簧自由端, 弹性绳另一端通过Z型 杆内部的水平通孔与竖直支架相连, 弹性绳用于拉紧弹簧, 弹簧用于夹紧鱼线并使鱼线随Z 型杆转动。 当感应器感应到鱼线时, 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舵机转动, 然 后舵机带动Z型杆转动, Z型杆的转动使得弹性绳拉紧弹簧, 从而实现对鱼线的夹紧。 0014 优选的, 所述弹性绳与竖直支架连接处可调节弹性绳的长度, 进而调节弹性绳的 张力。 。
17、当舵机转动, 弹簧不能够对鱼线进行夹紧时, 可在弹性绳与竖直支架的连接处进行调 节, 使弹性绳缩短, 从而弹性绳能更早的拉紧弹簧, 进而使得弹簧在转动时能够夹紧鱼线。 0015 优选的, 所述夹线机构的转动半径大于舵机转轴到脱钩杆的距离。 工作时, 弹簧带 着鱼线转动到脱钩杆水平线以下, 能够更好地将鱼脱钩 0016 优选的, 所述上饵模块包括旋转电机、 丝杠、 左螺母、 右螺母、 左半模、 右半模、 送饵 管和导向杆, 旋转电机安装在U型卡槽上, 旋转电机与丝杠相连, 丝杠位于脱钩杆下方, 丝杠 两端旋向相反, 丝杠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丝杠相配合的左螺母和右螺母, 两个螺母分别与两 个半球形的左。
18、半模和右半模相固连, 左半模和右半模的模腔相对设置, 脱钩杆可滑动的水 平穿过左半模和右半模的球心, 导向杆一端固定在竖直支架上, 导向杆另一端穿过左螺母 和右螺母, 且左螺母和右螺母能在导向杆上滑动, 左半模和右半模相互配合可形成闭合腔, 右半模上设置有进饵孔, 送饵管通过进饵孔将饵料送进左半模与右半模形成的闭合腔内, 进一步的, 所述送饵管另一端与饵料盒相连, 饵料盒里与送饵管连接处设有螺旋输送机构, 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将饵料盒中的饵料旋进送饵管。 当鱼脱钩后, 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正转 带动丝杠转动, 使两个螺母相互靠近, 直至左半模与右半模相接触形成闭合腔, 此时, 控制 器控制螺旋输送机。
19、构将饵料盒中的饵料旋进送饵管37, 进而送饵管向闭合腔内输送鱼饵, 当鱼充满闭合腔之后, 旋转电机带动丝杠继续正转, 使闭合腔空间减小, 从而压缩鱼饵, 实 现对鱼钩的上料, 上饵完成后, 控制脱钩杆向左移动, 直至脱钩杆离开左半模后, 控制器控 制旋转电机反转, 使两个螺母相互远离, 从而放开对鱼钩的包裹, 直至螺母回到初始位置,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197842 A 5 然后夹线机构回到初始位置, 完成对鱼钩的自动上饵。 0017 优选的, 所述U型卡槽上设有电动推杆, 竖直支架与电动推杆同侧设有滑板, 滑板 竖直方向上设有燕尾槽, 燕尾槽上设置有滑块, 滑块与电动推杆。
20、相连, 同时滑块与脱钩杆台 阶凸起部分通过硬质杆相连, 硬质杆两端连接处为铰接; 进一步的, 所述脱钩杆左端设置有 手柄, 手柄可拉动脱钩杆向左沿水平支架滑动, 脱钩杆与竖直支架上设置有两对吊耳, 每对 吊耳之间通过收缩绳相连接, 收缩绳用于复位脱钩杆。 上饵完成后, 电动推杆伸长, 使得脱 钩杆向左移动, 直至直至脱钩杆离开左半模, 并鱼线带着鱼饵拉开, 然后电动推杆收缩, 脱 钩杆再次穿过左半模和右半模; 进一步的, 当电动推杆无电供应时, 拉动手柄, 使得脱钩杆 离开左半模, 然后将鱼线带着鱼饵拉出, 放开手柄, 在收缩绳的作用下脱钩杆自动恢复到初 始位置, 以待下一次脱钩上饵。 001。
2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所通过舵机带动Z型杆转动, 转动时弹性绳拉弹簧, 使弹簧收缩, 进而弹簧将鱼线夹紧并绕脱钩杆转动, 实现了鱼的自动 脱钩。 0020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脱钩杆下方设置两端 不同旋向的丝杠, 丝杠由旋转电机带动, 丝杠两端设置有两个螺母, 两个螺母分别与左半模 和右半模相连, 通过丝杠的转动使左半模和右半模相互运动实现了对鱼钩的自动上饵。 0021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弹性绳一端固定, 另一 端与Z型杆端部的弹簧相连, 在Z型杆转动的同时实。
22、现了弹簧自动夹紧与放开鱼线。 0022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弹簧上套有橡胶圈, 橡胶圈能够有效地防止了弹簧在夹紧鱼线时对鱼线的损伤。 0023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螺栓与鱼桶接触端设 置橡胶垫, 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拧紧时螺栓对鱼桶损伤, 也能使U型卡槽更好的固定在鱼桶 上。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本发明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了脱钩杆的自 动移动, 进一步的, 电动推杆不能工作时也能通过手柄拉动脱钩杆, 完成时直接放开便可, 脱钩杆在收缩绳的作用上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4 下。
23、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主视图的剖视图; 0028 图中: 支架1、 水平支架11、 竖直支架12、 脱钩模块2、 脱钩杆21、 夹线机构22、 舵机 221、 弹性绳222、 Z型杆223、 弹簧224、 上饵模块3、 旋转电机31、 丝杠32、 左螺母33、 右螺母34、 左半模35、 右半模36、 送饵管37、 导向杆38、 U型卡槽4、 鱼桶5、 橡胶垫6、 电动推杆7、 滑板8、 滑 块9、 硬质杆10、 手柄20、 吊耳30、 收缩绳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发。
24、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197842 A 6 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渔用自动脱钩上饵装置, 包括支架1、 脱钩模 块2、 上饵模块3、 U型卡槽4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1上安装在U型卡槽4上, U型卡槽4通过螺栓拧 紧在鱼桶5上, 支架1为十字型结构, 支架1包括水平支架11和竖直支架12, 水平支架11为圆 筒状, 水平支架11水平穿过竖直支架12; 所述脱钩模块2包括脱钩杆21和夹线机构22, 脱钩 杆21可滑动穿过水平支架11, 脱钩杆21左部。
25、分设置有台阶凸起, 脱钩杆21台阶部分直径大 于水平支架11的直径, 脱钩杆21用于将鱼脱钩, 竖直支架12为圆柱状, 竖直支架12用于安装 夹线机构22, 夹线机构22用于将鱼线夹住并绕脱钩杆21转动; 所述上饵模块3安装在支架1 上, 上饵模块3用于脱钩后鱼钩的上饵;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模块的工作。 工作时, 鱼钩钩 在脱钩杆21上并拉紧鱼线, 并将带鱼的鱼线穿过夹线机构22, 此时夹线机构22夹紧鱼线, 并 将夹紧的鱼线带着鱼钩绕脱钩杆21转动, 直至鱼脱离鱼钩, 此时上饵模块3对鱼脱离后的鱼 钩进行上饵, 上饵完成后夹线机构22转回初始位置并放开鱼线, 鱼线带着鱼饵离开脱钩模 块2,。
26、 实现对鱼钩的自动脱钩上饵。 003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螺栓与鱼桶5接触端设有橡胶垫6。 橡胶垫6能使 U型卡槽4更好的卡在鱼桶5上, 并能保护鱼桶5在拧螺栓时不被螺栓压坏。 003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脱钩杆21上设有凹槽。 凹槽能够防止鱼带着鱼 钩在脱钩杆21上滑动, 也能更准确的完成上饵过程。 003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夹线机构22包括舵机221、 弹性绳222、 Z型杆 223、 弹簧224和感应器, 感应器用于感应鱼线, 感应器与舵机221相连, 舵机221安装在竖直 支架12上, 舵机221转轴与Z型杆223一端相连, Z型杆223另一。
27、端设有弹簧224, 弹簧224上套 有橡胶圈, 橡胶圈能够防止弹簧224夹伤鱼线, 舵机221用于带动Z型杆223绕脱钩杆21转动, Z型杆223内部设有水平通孔, 弹性绳222一端连接在弹簧224自由端, 弹性绳222另一端通过 Z型杆223内部的水平通孔与竖直支架12相连, 弹性绳222用于拉紧弹簧224, 弹簧224用于夹 紧鱼线并使鱼线随Z型杆223转动。 当感应器感应到鱼线时, 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 制器控制舵机221转动, 然后舵机221带动Z型杆223转动, Z型杆223的转动使得弹性绳222拉 紧弹簧224, 从而实现对鱼线的夹紧。 003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28、, 所述弹性绳222与竖直支架12连接处可调节弹性绳 222的长度, 进而调节弹性绳222的张力。 当舵机221转动, 弹簧224不能够对鱼线进行夹紧 时, 可在弹性绳222与竖直支架12的连接处进行调节, 使弹性绳222缩短, 从而弹性绳222能 更早的拉紧弹簧224, 进而使得弹簧224在转动时能够夹紧鱼线。 00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夹线机构22的转动半径大于舵机221转轴到脱 钩杆21的距离。 工作时, 弹簧224带着鱼线转动到脱钩杆21水平线以下, 能够更好地将鱼脱 钩 003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上饵模块3包括旋转电机31、 丝杠32、 左螺母33、 。
29、右螺母34、 左半模35、 右半模36、 送饵管37和导向杆38, 旋转电机31安装在U型卡槽4上, 旋转 电机31与丝杠32相连, 丝杠32位于脱钩杆21下方, 丝杠32两端旋向相反, 丝杠32两端分别设 置有与丝杠32相配合的左螺母33和右螺母34, 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半球形的左半模35和右 半模36相固连, 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的模腔相对设置, 脱钩杆21可滑动的水平穿过左半模 35和右半模36的球心, 导向杆38一端固定在竖直支架12上, 导向杆38另一端穿过左螺母33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197842 A 7 和右螺母34, 且左螺母33和右螺母34能在导向杆3。
30、8上滑动, 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相互配合 可形成闭合腔, 右半模36上设置有进饵孔, 送饵管37通过进饵孔将饵料送进左半模35与右 半模36形成的闭合腔内, 进一步的, 所述送饵管另一端与饵料盒相连, 饵料盒里与送饵管37 连接处设有螺旋输送机构, 螺旋输送机构用于将饵料盒中的饵料旋进送饵管37。 当鱼脱钩 后, 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31正转带动丝杠32转动, 使两个螺母相互靠近, 直至左半模35与右 半模36相接触形成闭合腔, 此时, 控制器控制螺旋输送机构将饵料盒中的饵料旋进送饵管 37, 进而送饵管37向闭合腔内输送鱼饵, 当鱼充满闭合腔之后, 旋转电机31带动丝杠32继续 正转, 使闭。
31、合腔空间减小, 从而压缩鱼饵, 实现对鱼钩的上料, 上饵完成后, 控制脱钩杆21向 左移动, 直至脱钩杆21离开左半模35后, 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31反转, 使两个螺母相互远 离, 从而放开对鱼钩的包裹, 直至螺母回到初始位置, 然后夹线机构22回到初始位置, 完成 对鱼钩的自动上饵。 003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U型卡槽4上设有电动推杆, 竖直支架12与电动 推杆同侧设有滑板, 滑板竖直方向上设有燕尾槽, 燕尾槽上设置有滑块, 滑块与电动推杆相 连, 同时滑块与脱钩杆21台阶凸起部分通过硬质杆相连, 硬质杆两端连接处为铰接; 进一步 的, 所述脱钩杆21左端设置有手柄, 手柄可。
32、拉动脱钩杆21向左沿水平支架11滑动, 脱钩杆21 与竖直支架12上设置有两对吊耳, 每对吊耳之间通过收缩绳40相连接, 收缩绳40用于复位 脱钩杆21。 上饵完成后, 电动推杆伸长, 使得脱钩杆21向左移动, 直至直至脱钩杆21离开左 半模35, 并鱼线带着鱼饵拉开, 然后电动推杆收缩, 脱钩杆21再次穿过左半模35和右半模 36; 进一步的, 当电动推杆无电供应时, 拉动手柄, 使得脱钩杆21离开左半模35, 然后将鱼线 带着鱼饵拉出, 放开手柄, 在收缩绳40的作用下脱钩杆21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以待下一次 脱钩上饵。 0038 工作时, 将鱼钩卡在脱钩杆21的凹槽里, 并使鱼线穿过Z。
33、型杆223端部的弹簧224, 感应器感应到鱼线时, 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舵机221开始转动, 弹性绳222绷紧 并使弹簧224发生收缩, 使弹簧224夹住鱼线并带着鱼线绕脱钩杆21转动, 使鱼钩钩在脱钩 杆21的凹槽里转动, 达到设定角度时, 鱼与鱼钩脱离, 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31正转带动丝杠 32转动, 使两个螺母相互靠近, 直至左半模35与右半模36相接触形成闭合腔, 此时, 送饵管 37向闭合腔内输送鱼饵, 当鱼充满闭合腔之后, 旋转电机31带动丝杠32继续正转, 使闭合腔 空间减小, 从而压缩鱼饵, 实现对鱼钩的上料, 上饵完成后, 电动推杆伸长, 使脱钩杆21向左 移动,。
34、 直至脱钩杆21离开左半模35后, 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31反转, 使两个螺母相互远离, 从而放开对鱼钩的包裹, 然后舵机221回转, 直至回到初始位置, 使Z型杆223放松弹性绳 222, 进而使得弹簧224放开鱼线, 将鱼线拉开, 完成脱钩, 电动推杆收缩, 脱钩杆21向右移 动, 使脱钩杆21再次穿过左半模35和右半模36; 进一步的, 若电动推杆没电时, 可以用手拉 动脱钩杆21左端的手柄, 使脱钩杆21向左移动, 上饵完成后直接放开, 在收缩绳40的作用下 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 以待下一次脱钩上饵。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 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 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界定。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197842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107197842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107197842 A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107197842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