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扣.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26609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39430.7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号:

CN107258714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83/06

主分类号:

A01K83/06

申请人:

梅尔霍弗 约翰 乔治,童文芳

发明人:

童文芳,梅尔霍弗 约翰 乔治

地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罗克代尔邮政信箱589号

优先权:

201624434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财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饵扣,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一个可开关的入口以及一个侧边开口;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以及2个小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此发明是一个鱼饵扣(代表图符号1),其包括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2)、开关入口(3)、侧开口(4)、环状尖头针(5)和2个小孔。上下移动入口开关把手可以控制鱼饵扣入口的开关。在鱼饵扣入口关闭时,环状尖头针的针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此鱼饵扣在休闲钓鱼的领域中提供了一个新颖简单并可灵活运用在不同鱼饵上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个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一个可开关的入口以及一个侧边开口;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以及2个小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圆形中空环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长度作为开关入口及侧边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环状尖头针的头是尖锐的,当鱼饵扣入口关闭时,尖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环状尖头针的直径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小,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活动自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装置在圆形中空环内是顶触着环状尖头针的尾端,以施加压力在环状尖头针上来保持入口的关闭;并可藉由上下移动侧边把手来开启或关闭鱼饵扣的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其至少有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垂直或水平的分别焊接在侧边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以及焊接在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直径要比环状尖头针的直径大,以便可与多个鱼饵扣或其他工具合并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是将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部位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在鱼饵上;在鱼饵扣关闭时将鱼钩和鱼饵两者都一起紧扣在入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其特征在于:其会以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去制造,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鱼饵。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鱼饵的固定装置,特别关于一种鱼饵扣。该鱼饵扣在钓鱼过程中能有效的支撑及分配鱼饵的总重量,并加强了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

背景技术

为了让鱼饵在钓到鱼或目标之前不从鱼钩上脱落一直是钓鱼过程中的一大挑战。由于鱼钩是钓到鱼或目标的主要工具,现今大多数的人在钓鱼时仍然使用鱼钩来固定钩住鱼饵。然而,在鱼钩钩住鱼饵的过程中,鱼钩的倒钩部分在穿刺时会造成鱼饵内部的体组织分裂受损;再加上鱼饵本身只被鱼钩支撑着,整体并没有足够的支撑力量来抵抗地心引力的影响,最后导致鱼饵很快地受损或脱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固定鱼饵的方式,鱼饵在鱼钩上的可动性,鱼饵的重量分配或其他因素像是抛掷过程、恶劣环境等等都息息相关。由于没有任何鱼饵能在钓鱼过程中永远保持不损伤脱落,因此,如何能让鱼饵在钓到鱼或目标之前保持长久或最佳的状态,其所使用的方法及工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尽管先前技术试图用不同的设备和方法像是用铁丝或松紧带来固定鱼饵,但因其作用机制都只趋向于辅助鱼饵被固定在鱼钩上再连接到主线,而不是根据地心引力的原理在鱼钩上分配鱼饵的总重量。因此,先前技术的功效在实施上都并不如所预期的理想,其在于鱼饵还是很容易就从鱼钩的上部往下滑,并渐渐的从鱼钩上松脱及耗损,最终在钓到鱼之前就已分裂掉落。再者,由于先前技术仍然因花费的成本、时间、方便性和实用性所影响而无法被普遍使用。因此,如何在钓到鱼之前能有效固定并保护鱼饵的需要性仍然存在至今。本鱼饵扣是根据本文中所述的原理和目的所发明,以达到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使用鱼饵扣来保护鱼饵并使其长时间的被固定在鱼钩上直到钓到鱼或目标;以及使用鱼饵扣来分配鱼饵的总重量并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量来阻挡地心引力的影响。本发明另外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个用法简单并能灵活运用在大多数鱼饵上的鱼饵扣;在使用时并不会因其尺寸大小或连接方式而让鱼失去兴趣或是阻碍到鱼对鱼饵的可见性;兼具经济、省时、便实的效益;以及有效的强化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

一种鱼饵扣,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一个可开关的入口以及一个侧边开口;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以及2个小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圆形中空环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长度作为开关入口及侧边开口。

作为优选的,环状尖头针的头是尖锐的,当鱼饵扣入口关闭时,尖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

作为优选的,环状尖头针的直径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小,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活动自如。

作为优选的,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装置在圆形中空环内是顶触着环状尖头针的尾端,以施加压力在环状尖头针上来保持入口的关闭;并可藉由上下移动侧边把手来开启或关闭鱼饵扣的入口。

作为优选的,其至少有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垂直或水平的分别焊接在侧边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以及焊接在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作为优选的,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直径要比环状尖头针的直径大,以便可与多个鱼饵扣或其他工具合并使用。

作为优选的,其使用方法是将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部位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在鱼饵上;在鱼饵扣关闭时将鱼钩和鱼饵两者都一起紧扣在入口内。

作为优选的,其会以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去制造,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鱼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鱼饵扣的使用分担了鱼钩对鱼饵的重量支撑,并使鱼饵能紧实的固定在鱼钩上。当鱼饵扣应用在柔软易碎或大尺寸的鱼饵上,可同时使用多个鱼饵扣让鱼饵的不同部分都能被支撑到。该鱼饵扣的另一好处是能减低活体鱼饵的组织创伤并延长其存活能力。此外,本发明不但不会因其大小形状而影响或威胁到鱼的注意力,反而更可吸引鱼或目标与生俱来对结构的兴趣前去一往探索,再加上鱼饵也在那里的吸引力。本发明不仅提供了钓鱼人一个新的工具及方法去灵活运用,也大大提高了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并延长鱼饵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是鱼饵扣的正视图。

图2是鱼饵扣半开启的前视图。

图3是鱼饵扣的俯视图。

图4是鱼饵扣的侧视图。

图中1.鱼饵扣,2.圆形中空环,3.开关入口,4.侧开口,5.环状尖头

针,6.顶部连接孔,7.入口开关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此发明具体实施的描述包括一个鱼饵扣,是根据本文中所叙述之原理和目的来建构的。

该鱼饵扣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一个开关入口、一个侧开口、一个用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连接去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以及2个小孔。2个小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鱼线连接孔,另1个焊接在侧边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该鱼饵扣的入口开口及侧边开口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长度。上下移动入口开关把手可以控制鱼饵扣入口的开关。圆形中空环内部的环状尖头针尾端连接着一个小弹簧可施加压力在环状尖头针上以保持入口的关闭。环状尖头针的长度是大于入口的距离长度;并在鱼饵扣入口关闭时,其针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该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可刺穿过鱼饵和鱼钩上的连接孔,经由鱼饵扣入口的关闭,可把鱼饵和鱼钩同时锁在鱼饵扣的入口内。环状尖头针的直径应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小,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活动自如。2个小孔可以被制成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也可以是垂直的或水平的焊接在侧边作为把手以及顶部作为连接用。该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制造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鱼饵。

使用该发明的一个简单例子,是用一个鱼饵扣和一个鱼钩来固定鱿鱼饵。鱿鱼饵的头部被固定在鱼钩的弯曲底部,而鱼饵扣和鱼钩的连结则坐落在鱿鱼饵的尾部。使用此方法,首先将鱼钩的尖头部分从鱿鱼饵的身体中间朝着头部刺穿插入,接着用一点手指的拉力把鱿鱼饵的尾部在鱼钩上向上拉直到超过鱼钩的连接孔,然后再用鱼饵扣将鱼钩的连接孔和鱿鱼饵的尾部穿刺固定在一起。如此一来,鱿鱼饵的总重量就被鱼钩的弯曲底部和鱼饵扣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支撑点。最后一个步骤是将鱼饵扣连接到主线即可。

关于使用此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方法,是用一个鱼饵扣和一个鱼钩来固定活体血虫。连接方法是先将鱼饵扣穿入到鱼钩连接孔中,再用鱼钩的尖头部分从活体血虫的上半身朝着颈部刺穿过,此时活体血虫的头部是固定在鱼钩的弯曲底部上。下一步骤是将活体血虫的身体沿着鱼钩柄向上围绕,并将它的身体尾部拉过鱼饵扣的中空部位直到另一侧。然后继续在鱼钩上向下绕行活体血虫,直到将其尾部可被固定在鱼钩的尖头部分,也即是固定在活体血虫的头部上面。最后一步是将鱼饵扣连接到主线。此方法对于活体血虫来说,其支撑点是来自鱼钩的弯曲底部、柄部以及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如此一来,活体血虫就很难被地心引力所影响而轻易脱落,除了可在鱼钩上蠕动之外,没有什么机会可脱逃。

使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方法,是应用2个鱼饵扣和2个鱼钩来固定沙丁鱼饵。第1个鱼饵扣和第1个鱼钩被固定在沙丁鱼饵上半身;而第2个鱼饵扣和第2个鱼钩则被固定在沙丁鱼饵身体的中间部分。使用方法是先将第1个鱼钩的尖头部位直接穿过沙丁鱼饵的上半身,并将鱼钩的连接孔放置在沙丁鱼饵的头部,接着用轻微手指的拉力把鱼钩柄向上拉。然后再用第1个鱼饵扣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在沙丁鱼饵的头部上。第2个鱼饵扣和第2个鱼钩也以相同的方法来固定在沙丁鱼饵身体的中间部分。之后再用一根鱼线将2个鱼饵扣紧实固定的绑在一起。这种使用方式对沙丁鱼饵来说,提供了多个支撑点,分别是来自鱼钩的弯曲底部、2个鱼饵扣的入口点,以及2个鱼饵扣用鱼线连接之后的拉力。此应用方式也使沙丁鱼饵不会因为鱼饵扣和鱼钩的刺穿而使其身体组织破碎,反而是经由连接过程中的手指拉力及鱼线拉力,将其因鱼钩刺穿的体组织受损部分压缩在一起,并与鱼钩及鱼饵扣紧密的附着在一起。这2个鱼饵扣在沙丁鱼饵的使用上另有一附加功能,即是鱼线在拖曳沙丁鱼饵回来时,可避免部分沙丁鱼饵的身体因地表磨擦的影响而被直接磨损。

根据上述鱼饵扣之目的、用法及实例,可看出本发明能被灵活的运用在各种不同的鱼饵上包括活体鱼饵。它也可以看出本发明在鱼饵的总重量分配上有效的提供了额外的强度和支撑点。从鱼饵扣的设计,机制到方法,本发明显示了其新颖性且不同于先前技术。在休闲垂钓中,本发明的使用兼具了简单性、通用性、灵活实用性、成本效益性以及可应用在大多数鱼饵的普遍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鱼饵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鱼饵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鱼饵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饵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饵扣.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39430.7 (22)申请日 2016.12.12 (30)优先权数据 2016244340 2016.10.17 AU (71)申请人 梅尔霍弗 约翰 乔治 地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罗克代尔邮政 信箱589号 申请人 童文芳 (72)发明人 童文芳 梅尔霍弗 约翰 乔治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汤财宝 (51)Int.Cl. A01K 8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鱼饵扣 (57)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鱼饵扣, 包括一个具有内 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 一个可开关的入口以及一 个侧边开口; 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 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 以及2个小孔 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 手, 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此发明是一个鱼饵扣(代表图符号1), 其包括具 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2)、 开关入口(3)、 侧 开口(4)、 环状尖头针(5)和2个小孔。 上下移动入 口开关把手可以控制鱼饵扣入口的开关。 在鱼饵 扣入口关闭时, 环状尖头针的针头部分会被隐藏 在圆形中空环内。 此鱼饵扣在休闲钓鱼的领域中 提供了一个新颖简单并可灵活运用在不同鱼。

3、饵 上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258714 A 2017.10.20 CN 107258714 A 1.一个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 一个可开关的入口 以及一个侧边开口; 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 以及2个小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 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 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圆形中空环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 长度作为开关入口及侧边开。

4、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环状尖头针的头是尖锐的, 当鱼饵扣入 口关闭时, 尖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环状尖头针的直径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 小, 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活动自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装置在圆形中空环内 是顶触着环状尖头针的尾端, 以施加压力在环状尖头针上来保持入口的关闭; 并可藉由上 下移动侧边把手来开启或关闭鱼饵扣的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其至少有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 垂直 或水平的分别焊接在。

5、侧边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 以及焊接在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直径要比环状 尖头针的直径大, 以便可与多个鱼饵扣或其他工具合并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方法是将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部 位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在鱼饵上; 在鱼饵扣关闭时将鱼钩和鱼饵两者都一起紧扣在入 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饵扣, 其特征在于: 其会以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去制造, 以 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鱼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58714 A 2 鱼饵扣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

6、明系关于一种鱼饵的固定装置, 特别关于一种鱼饵扣。 该鱼饵扣在钓鱼过程 中能有效的支撑及分配鱼饵的总重量, 并加强了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让鱼饵在钓到鱼或目标之前不从鱼钩上脱落一直是钓鱼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由于鱼钩是钓到鱼或目标的主要工具, 现今大多数的人在钓鱼时仍然使用鱼钩来固定钩住 鱼饵。 然而, 在鱼钩钩住鱼饵的过程中, 鱼钩的倒钩部分在穿刺时会造成鱼饵内部的体组织 分裂受损; 再加上鱼饵本身只被鱼钩支撑着, 整体并没有足够的支撑力量来抵抗地心引力 的影响, 最后导致鱼饵很快地受损或脱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固定鱼饵的方式, 鱼饵在 鱼钩上的可动性, 鱼饵的重量。

7、分配或其他因素像是抛掷过程、 恶劣环境等等都息息相关。 由 于没有任何鱼饵能在钓鱼过程中永远保持不损伤脱落, 因此, 如何能让鱼饵在钓到鱼或目 标之前保持长久或最佳的状态, 其所使用的方法及工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0003 尽管先前技术试图用不同的设备和方法像是用铁丝或松紧带来固定鱼饵, 但因其 作用机制都只趋向于辅助鱼饵被固定在鱼钩上再连接到主线, 而不是根据地心引力的原理 在鱼钩上分配鱼饵的总重量。 因此, 先前技术的功效在实施上都并不如所预期的理想, 其在 于鱼饵还是很容易就从鱼钩的上部往下滑, 并渐渐的从鱼钩上松脱及耗损, 最终在钓到鱼 之前就已分裂掉落。 再者, 由于先前技术仍然。

8、因花费的成本、 时间、 方便性和实用性所影响 而无法被普遍使用。 因此, 如何在钓到鱼之前能有效固定并保护鱼饵的需要性仍然存在至 今。 本鱼饵扣是根据本文中所述的原理和目的所发明, 以达到克服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使用鱼饵扣来保护鱼饵并使其长时间的被固定在鱼钩上直 到钓到鱼或目标; 以及使用鱼饵扣来分配鱼饵的总重量并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量来阻挡地心 引力的影响。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还包括: 提供一个用法简单并能灵活运用在大多数鱼饵上 的鱼饵扣; 在使用时并不会因其尺寸大小或连接方式而让鱼失去兴趣或是阻碍到鱼对鱼饵 的可见性; 兼具经济、 省时、 便实的效益; 以。

9、及有效的强化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 0005 一种鱼饵扣, 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圆形中空环, 一个可开关的入口以及一个 侧边开口; 一个用内部通道中的小弹簧连接以施压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 以及2个小 孔分别为1个焊接在侧边的小孔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 另1个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连接 主线用。 0006 作为优选的, 所述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0007 作为优选的, 圆形中空环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长度作为开关入口及侧边开 口。 0008 作为优选的, 环状尖头针的头是尖锐的, 当鱼饵扣入口关闭时, 尖头部分会被隐藏 在圆形中空环内。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2。

10、58714 A 3 0009 作为优选的, 环状尖头针的直径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小, 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 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活动自如。 0010 作为优选的, 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装置在圆形中空环内是顶触着环状尖头针的尾 端, 以施加压力在环状尖头针上来保持入口的关闭; 并可藉由上下移动侧边把手来开启或 关闭鱼饵扣的入口。 0011 作为优选的, 其至少有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 垂直或水平的分别焊接在侧边作 为开关入口的把手, 以及焊接在顶部作为连接主线用。 0012 作为优选的, 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孔直径要比环状尖头针的直径大, 以便可与多 个鱼饵扣或其他工具合并使用。 0013 作为。

11、优选的, 其使用方法是将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部位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 在鱼饵上; 在鱼饵扣关闭时将鱼钩和鱼饵两者都一起紧扣在入口内。 0014 作为优选的, 其会以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去制造, 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 鱼饵。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鱼饵扣的使用分担了鱼钩对鱼饵的重量支撑, 并使鱼饵能紧 实的固定在鱼钩上。 当鱼饵扣应用在柔软易碎或大尺寸的鱼饵上, 可同时使用多个鱼饵扣 让鱼饵的不同部分都能被支撑到。 该鱼饵扣的另一好处是能减低活体鱼饵的组织创伤并延 长其存活能力。 此外, 本发明不但不会因其大小形状而影响或威胁到鱼的注意力, 反而更可 吸引鱼或目标与生俱来对结构的兴趣。

12、前去一往探索, 再加上鱼饵也在那里的吸引力。 本发 明不仅提供了钓鱼人一个新的工具及方法去灵活运用, 也大大提高了鱼钩固定鱼饵的功能 并延长鱼饵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是鱼饵扣的正视图。 0017 图2是鱼饵扣半开启的前视图。 0018 图3是鱼饵扣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鱼饵扣的侧视图。 0020 图中1.鱼饵扣, 2.圆形中空环, 3.开关入口, 4.侧开口, 5.环状尖头 0021 针, 6.顶部连接孔, 7.入口开关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此发明具体实施的描述包括一个鱼饵扣, 是根据本文中所叙述之原理和目的来建 构的。 0023 该鱼饵扣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通道的。

13、圆形中空环、 一个开关入口、 一个侧开口、 一个 用内部通道的小弹簧连接去控制入口开关的环状尖头针、 以及2个小孔。 2个小孔分别为1个 焊接在鱼饵扣的顶部作为鱼线连接孔, 另1个焊接在侧边作为开关入口的把手。 该鱼饵扣的 入口开口及侧边开口至少有其总圆周1/3-1/4的长度。 上下移动入口开关把手可以控制鱼 饵扣入口的开关。 圆形中空环内部的环状尖头针尾端连接着一个小弹簧可施加压力在环状 尖头针上以保持入口的关闭。 环状尖头针的长度是大于入口的距离长度; 并在鱼饵扣入口 关闭时, 其针头部分会被隐藏在圆形中空环内。 该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可刺穿过鱼饵和鱼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

14、7258714 A 4 钩上的连接孔, 经由鱼饵扣入口的关闭, 可把鱼饵和鱼钩同时锁在鱼饵扣的入口内。 环状尖 头针的直径应比圆形中空环的直径小, 以便使环状尖头针能在圆形中空环内执行开关时能 活动自如。 2个小孔可以被制成是圆形或椭圆形的, 也可以是垂直的或水平的焊接在侧边作 为把手以及顶部作为连接用。 该鱼饵扣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并制造多种不同的大小尺寸以 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的鱼饵。 0024 使用该发明的一个简单例子, 是用一个鱼饵扣和一个鱼钩来固定鱿鱼饵。 鱿鱼饵 的头部被固定在鱼钩的弯曲底部, 而鱼饵扣和鱼钩的连结则坐落在鱿鱼饵的尾部。 使用此 方法, 首先将鱼钩的尖头部分从鱿鱼。

15、饵的身体中间朝着头部刺穿插入, 接着用一点手指的 拉力把鱿鱼饵的尾部在鱼钩上向上拉直到超过鱼钩的连接孔, 然后再用鱼饵扣将鱼钩的连 接孔和鱿鱼饵的尾部穿刺固定在一起。 如此一来, 鱿鱼饵的总重量就被鱼钩的弯曲底部和 鱼饵扣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支撑点。 最后一个步骤是将鱼饵扣连接到主线即可。 0025 关于使用此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方法, 是用一个鱼饵扣和一个鱼钩来固定活体血 虫。 连接方法是先将鱼饵扣穿入到鱼钩连接孔中, 再用鱼钩的尖头部分从活体血虫的上半 身朝着颈部刺穿过, 此时活体血虫的头部是固定在鱼钩的弯曲底部上。 下一步骤是将活体 血虫的身体沿着鱼钩柄向上围绕, 并将它的身体尾部拉过鱼饵扣的中。

16、空部位直到另一侧。 然后继续在鱼钩上向下绕行活体血虫, 直到将其尾部可被固定在鱼钩的尖头部分, 也即是 固定在活体血虫的头部上面。 最后一步是将鱼饵扣连接到主线。 此方法对于活体血虫来说, 其支撑点是来自鱼钩的弯曲底部、 柄部以及鱼饵扣的环状尖头针。 如此一来, 活体血虫就很 难被地心引力所影响而轻易脱落, 除了可在鱼钩上蠕动之外, 没有什么机会可脱逃。 0026 使用本发明的另一实例方法, 是应用2个鱼饵扣和2个鱼钩来固定沙丁鱼饵。 第1个 鱼饵扣和第1个鱼钩被固定在沙丁鱼饵上半身; 而第2个鱼饵扣和第2个鱼钩则被固定在沙 丁鱼饵身体的中间部分。 使用方法是先将第1个鱼钩的尖头部位直接穿过沙。

17、丁鱼饵的上半 身, 并将鱼钩的连接孔放置在沙丁鱼饵的头部, 接着用轻微手指的拉力把鱼钩柄向上拉。 然 后再用第1个鱼饵扣穿过鱼钩的连接孔并固定在沙丁鱼饵的头部上。 第2个鱼饵扣和第2个 鱼钩也以相同的方法来固定在沙丁鱼饵身体的中间部分。 之后再用一根鱼线将2个鱼饵扣 紧实固定的绑在一起。 这种使用方式对沙丁鱼饵来说, 提供了多个支撑点, 分别是来自鱼钩 的弯曲底部、 2个鱼饵扣的入口点, 以及2个鱼饵扣用鱼线连接之后的拉力。 此应用方式也使 沙丁鱼饵不会因为鱼饵扣和鱼钩的刺穿而使其身体组织破碎, 反而是经由连接过程中的手 指拉力及鱼线拉力, 将其因鱼钩刺穿的体组织受损部分压缩在一起, 并与鱼钩。

18、及鱼饵扣紧 密的附着在一起。 这2个鱼饵扣在沙丁鱼饵的使用上另有一附加功能, 即是鱼线在拖曳沙丁 鱼饵回来时, 可避免部分沙丁鱼饵的身体因地表磨擦的影响而被直接磨损。 0027 根据上述鱼饵扣之目的、 用法及实例, 可看出本发明能被灵活的运用在各种不同 的鱼饵上包括活体鱼饵。 它也可以看出本发明在鱼饵的总重量分配上有效的提供了额外的 强度和支撑点。 从鱼饵扣的设计, 机制到方法, 本发明显示了其新颖性且不同于先前技术。 在休闲垂钓中, 本发明的使用兼具了简单性、 通用性、 灵活实用性、 成本效益性以及可应用 在大多数鱼饵的普遍性。 002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258714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258714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25871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