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缓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液压缓降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4382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9 CN 102743825 B (21)申请号 201210243259.X (22)申请日 2012.07.13 A62B 1/12(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地址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 200 号 (72)发明人 钱雪松 钱子凡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CN 201445715 U,2010.05.05,说明书第1页 第 0011 段 - 第 2 页第 0012 段, 图 1-2. CN 2017。
2、68280 U,2011.03.23,说明书第2页 第 0014-0016 段, 图 1-2. CN 202100780 U,2012.01.04,说明书第1页 第 0013 段, 图 1. CN 102068771 A,2011.05.25,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液压缓降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缓降器, 主要由单向 节流阀组、 液压泵和绞轮组件组成。 单向节流阀组 固定安装在液压泵上, 单向节流阀组的上油口与 液压泵的上油口相连通 ; 单向节流阀组的下油口 与液压泵的下油口相连通。液压泵安装法兰通过 螺钉与绞轮组件的绞轮架相连接 ; 液压泵的输出 轴通过键与绞轮。
3、的一端连接 ; 绞轮的另一端通过 键与支撑轴连接。绞轮架可以通过其上方的耳座 及上固定绳索与固定体连接。绞轮上的绳索通过 其下端的人体连接绳索与人体相连接。使用本发 明提出的液压缓降器, 可以实现人体高空平稳、 安 全缓降, 尤其在高层建筑的人员救援中可以起到 很大的作用, 如果作为消防器械, 其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杨威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43825 B CN 102743825 。
4、B 1/1 页 2 1. 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单向节流阀组 (1) 、 液压泵 (2) 和绞轮组件 (3) ;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包括阀体 (1-14) 、 单向阀芯 (1-5) 、 弹簧 (1-10) 和堵头 (1-12) ; 所述阀体 (1-14) 内开设有阀组上油口 (1-1) 、 阀组上油腔 (1-2) 、 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 节流孔上油口 (1-4) 、 节流孔 (1-6) 、 节流孔下油口 (1-7) 、 阀组下油腔 (1-8) 、 堵头腔 (1-9) 和阀组下油口 (1-13) ; 所述单向阀芯 (1-5) 安装在阀体 (1-14) 内的。
5、阀组下油腔 (1-8) 中 ; 所述堵头 (1-12) 通过密封垫与阀体 (1-14) 螺纹连接 ;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安装在液压泵 (2)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的阀组上油口 (1-1) 与液压泵 (2) 的上油口 (2-1) 相连通,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的阀组下油口 (1-13) 与 液压泵 (2) 的下油口 (2-2) 相连通 ; 所述绞轮组件 (3) 包括绞轮架 (3-4) 、 绞轮 (3-5) 、 支撑轴 (3-9) 、 绳索 (3-12) , 所述绞 轮架 (3-4) 的上方设置有耳座 (3-2) , 所述耳座 (3-2) 上开设有耳座孔 (3-3) , 所述耳。
6、座孔 (3-3) 上设置上固定绳索 (3-1) 与绞轮架 (3-4) 连接, 所述上固定绳索 (3-1) 的另一端可以 连接在房屋或其他固定体上 ; 所述绞轮架 (3-4) 的左侧开设有左轴孔 (3-14) , 所述液压泵 (2) 通过液压泵安装法兰 (2-3) 用液压泵安装螺钉 (2-4) 安装在绞轮架 (3-4) 的左侧, 所 述液压泵 (2) 的液压泵输出轴 (2-5) 从左轴孔伸出, 并且通过液压泵连接键 (2-6) 与绞轮 (3-5) 的中心孔左侧內键槽相连接 ; 所述绞轮架 (3-4) 的右轴孔设置支撑轴 (3-9) , 通过位 于其左部的支撑轴连接键 (3-6) 与绞轮 (3-5。
7、) 的中心孔右侧內键槽相连 ; 所述支撑轴 (3-9) 的右侧有支撑轴端盖 (3-7) , 所述支撑轴端盖 (3-7) 通过螺钉 (3-8) 安装在绞轮架 (3-4) 的 右侧, 所述支撑轴 (3-9) 可以随着绞轮 (3-5) 、 液压泵输出轴 (2-5) 实现相对于绞轮架 (3-4) 及支撑轴端盖 (3-7) 的转动 ; 所述支撑轴 (3-9) 的右端内部开设有支撑轴内孔 (3-11) , 所述 支撑轴内孔 (3-11) 上开设有支撑轴内键槽 (3-10) , 所述支撑轴内键槽 (3-10) 外置手柄来 与支撑轴内键槽 (3-10) 连接 ; 所述绞轮 (3-5) 上绕有绳索 (3-12)。
8、 , 所述绳索 (3-12) 的下端 人体连接绳索 (3-13) 可以与人体相连接, 通过绞轮 (3-5) 的旋转实现人体的缓降及绳索的 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压泵 (2) 可以是液压马 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向阀芯 (1-5) 的锥面端 与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和阀组下油腔 (1-8) 形成的台阶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单向阀芯 (1-5) 的另一端 开设有弹簧座孔, 并与放置在内的弹簧 (1-10) 相抵。 5. 根据权利要求 1、 3 。
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堵头 (1-12) 上开设有弹簧座腔 (1-11) , 弹簧 (1-10) 的下端放置在弹簧座腔 (1-11) 内, 并与堵头 (1-12) 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缓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压泵 (2) 的液压泵输出 轴 (2-5) 通过平键、 花键、 轴套紧配合的方式与绞轮 (3-5) 的中心孔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43825 B 2 1/4 页 3 一种液压缓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缓降器, 尤其是一种利用液压泵、 单向节流阀、 绞轮组件组成 的液压缓降器。 背景技术 。
10、0002 目前, 高层办公楼及住宅楼等高层建筑已经普遍存在, 在发生火灾、 地震等紧急事 件时, 需要采用合理的人员自救和救援方式, 现在采用的普遍的救援方法是通过救援通道 撤离, 或者使用消防车灭火和救援等, 即便如此, 在发生以上紧急事件仍然经常发生人员的 伤亡事件, 加强紧急事件的处理及人员自救, 可以极大的减少甚至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事 件。 如果高层建筑能够配置一定的人员自救装备, 在发生紧急事件, 可以选择更多的逃生方 法自救。比如, 采用缓降器从窗户逃生等。现有的缓降器的使用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 下降 速度需要自己调节和控制, 需要通过大量的培训才能够正确使用, 对于普通人员短时间。
11、掌 握缓降技术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 发明一种缓降速度稳定, 操作简单的缓降器, 作为高层 建筑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的自救装备,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 速度稳定的液压缓降器, 作为高层建筑在 发生紧急事件时的自救装备。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一种液压缓降器, 包括单向节流阀组 (1) 、 液压泵 (2) 和绞轮组件 (3) ; 0006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包括阀体 (1-14) 、 单向阀芯 (1-5) 、 弹簧 (1-10)和堵头 (1-12) ; 所述阀体 (1-14) 内开设有阀组上油。
12、口 (1-1) 、 阀组上油腔 (1-2) 、 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 节流孔上油口 (1-4) 、 节流孔 (1-6) 、 节流孔下油口 (1-7) 、 阀组下油腔 (1-8) 、 堵头腔 (1-9) 和阀组下油口 (1-13) ; 所述单向阀芯 (1-5) 安装在阀体 (1-14) 内的阀组下油腔 (1-8) 中 ; 所述堵头 (1-12) 通过密封垫与阀体 (1-14) 螺纹连接 ; 0007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安装在液压泵 (2) 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的阀组上油口 (1-1) 与液压泵 (2) 的上油口 (2-1) 相连通,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的。
13、阀组下油口 (1-13) 与 液压泵 (2) 的下油口 (2-2) 相连通 ; 0008 所述绞轮组件 (3) 包括绞轮架 (3-4) 、 绞轮 (3-5) 、 支撑轴 (3-9) 、 绳索 (3-12) , 所述 绞轮架 (3-4) 的上方设置有耳座 (3-2) , 所述耳座 (3-2) 上开设有耳座孔 (3-3) , 所述耳座 孔 (3-3) 上设置上固定绳索 (3-1) 与绞轮架 (3-4) 连接, 所述上固定绳索 (3-1) 的另一端可 以连接在房屋或其他固定体上 ; 所述绞轮架 (3-4) 的左侧开设有左轴孔 (3-14) , 所述液压 泵 (2) 通过液压泵安装法兰 (2-3) 用。
14、液压泵安装螺钉 (2-4) 安装在绞轮架 (3-4) 的左侧, 所 述液压泵 (2) 的液压泵输出轴 (2-5) 从左轴孔伸出, 并且通过液压泵连接键 (2-6) 与绞轮 (3-5) 的中心孔左侧內键槽相连接 ; 所述绞轮架 (3-4) 的右轴孔设置支撑轴 (3-9) , 通过位 于其左部的支撑轴连接键 (3-6) 与绞轮 (3-5) 的中心孔右侧內键槽相连 ; 所述支撑轴 (3-9) 说 明 书 CN 102743825 B 3 2/4 页 4 的右侧有支撑轴端盖 (3-7) , 所述支撑轴端盖 (3-7) 通过螺钉 (3-8) 安装在绞轮架 (3-4) 的 右侧, 所述支撑轴 (3-9) 。
15、可以随着绞轮 (3-5) 、 液压泵输出轴 (2-5) 实现相对于绞轮架 (3-4) 及支撑轴端盖 (3-7) 的转动 ; 所述支撑轴 (3-9) 的右端内部开设有支撑轴内孔 (3-11) , 所述 支撑轴内孔 (3-11) 上开设有支撑轴内键槽 (3-10) , 所述支撑轴内键槽 (3-10) 可以外置手 柄来与支撑轴内键槽 (3-10) 连接 ; 所述绞轮 (3-5) 上绕有绳索 (3-12) , 所述绳索 (3-12) 的 下端人体连接绳索 (3-13) 可以与人体相连接, 通过绞轮 (3-5) 的旋转实现人体的缓降及绳 索的收起。 0009 上述液压泵 (2) 可以是液压马达。 001。
16、0 上述单向阀芯 (1-5) 的锥面端与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和阀组下油腔 (1-8) 形成 的台阶相抵。 0011 上述单向阀芯 (1-5) 的另一端开设有弹簧座孔, 并与放置在内的弹簧 (1-10) 相 抵。 0012 上述堵头 (1-12) 上开设有弹簧座腔 (1-11) , 弹簧 (1-10) 的下端放置在弹簧座腔 (1-11) 内, 并与堵头 (1-12) 相抵。 0013 上述液压泵 2 的液压泵输出轴 (2-5) 可以通过平键、 花键、 轴套紧配合等方式与绞 轮 (3-5) 的中心孔相连接。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 : 0015 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液压。
17、缓降器, 可以实现人体高空平稳、 安全缓降, 尤其在高层建 筑的人员救援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作为消防器械,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7 图 1 是液压缓降器结构图 ; 0018 图 2 是图 1 中 A 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液压缓降器, 包括单向节流阀组 1、 液压泵 2 和绞轮组件 3 ; 0020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包括阀体 1-14、 单向阀芯 1-5、 弹簧 1-10 和堵头 1-12 ; 所述 阀体 1-14 内开设有阀组上油口 1-1、 阀。
18、组上油腔 1-2、 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节流孔上油口 1-4、 节流孔 1-6、 节流孔下油口 1-7、 阀组下油腔 1-8、 堵头腔 1-9 和阀组下油口 1-13 ; 所述 单向阀芯 1-5 安装在阀体 1-14 内的阀组下油腔 1-8 中 ; 所述堵头 1-12 通过密封垫与阀体 1-14 螺纹连接 ; 0021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安装在液压泵 2 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的阀组上油口 1-1 与液压泵 2 的上油口 2-1 相连通, 所述单向节流阀组 1 的阀组下油口 1-13 与液压泵 2 的下 油口 2-2 相连通 ; 0022 所述绞轮组件3包括绞轮架3-4、 。
19、绞轮3-5、 支撑轴3-9、 绳索3-12, 所述绞轮架3-4 的上方设置有耳座 3-2, 所述耳座 3-2 上开设有耳座孔 3-3, 所述耳座孔 3-3 上设置上固定 绳索 3-1 与绞轮架 3-4 紧紧连接, 所述上固定绳索 3-1 的另一端可以紧紧连接在房屋或其 他固定体上 ; 所述绞轮架 3-4 的左侧开设有左轴孔 3-14, 所述液压泵 2 通过液压泵安装法 说 明 书 CN 102743825 B 4 3/4 页 5 兰2-3用液压泵安装螺钉2-4安装在绞轮架3-4的左侧, 所述液压泵2的液压泵输出轴2-5 从左轴孔伸出, 并且通过液压泵连接键2-6与绞轮3-5的中心孔左侧內键槽相。
20、连接 ; 所述绞 轮架3-4的右轴孔设置支撑轴3-9, 通过位于其左部的支撑轴连接键3-6与绞轮3-5的中心 孔右侧內键槽相连 ; 所述支撑轴 3-9 的右侧有支撑轴端盖 3-7, 所述支撑轴端盖 3-7 通过螺 钉 3-8 安装在绞轮架 3-4 的右侧, 所述支撑轴 3-9 可以随着绞轮 3-5、 液压泵输出轴 2-5 实 现相对于绞轮架 3-4 及支撑轴端盖 3-7 的转动 ; 所述支撑轴 3-9 的右端内部开设有支撑轴 内孔 3-11, 所述支撑轴内孔 3-11 上开设有支撑轴内键槽 3-10, 所述支撑轴内键槽 3-10 可 以外置手柄来与支撑轴内键槽3-10连接 ; 所述绞轮3-5上。
21、绕有绳索3-12, 所述绳索3-12的 下端人体连接绳索3-13可以与人体相连接, 通过绞轮3-5的旋转实现人体的缓降及绳索的 收起。 0023 上述液压泵 2 可以是液压马达。 0024 上述单向阀芯 1-5 的锥面端与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和阀组下油腔 1-8 形成的台 阶相抵。 0025 上述单向阀芯 1-5 的另一端开设有弹簧座孔, 并与放置在内的弹簧 1-10 相抵。 0026 上述堵头 1-12 上开设有弹簧座腔 1-11, 弹簧 1-10 的下端放置在弹簧座腔 1-11 内, 并与堵头 1-12 相抵。 0027 上述液压泵2的液压泵输出轴2-5可以通过平键、 花键、 轴套。
22、紧配合等方式与绞轮 3-5 的中心孔相连接。 0028 当人员需要缓降时, 液压缓降器可以通过其上方的耳座 3-2 及上固定绳索 3-1 与 固定体 (如办公桌、 床及其他墙体可靠固定体) 连接, 缓降人员用绞轮 3-5 上的绳索 3-12 下 端的人体连接绳索 3-13 与人体可靠连接, 或与穿着在人体上的救援背带可靠连接, 人体从 窗户、 阳台等爬出, 即可实现平稳、 安全缓降。 当液压缓降器缓降时, 人体的重量作用在液压 缓降器的绳索 3-12 上, 在绞轮 3-5 上产生相应的旋转力矩, 此力矩通过绞轮 3-5 与液压泵 输出轴 2-5 上的键 2-6 连接, 传递给液压泵输出轴 2-。
23、5。液压泵 2 的内部及单向节流阀组 1 的内部事先充满油液, 当液压缓降器缓降时, 液压泵 2 内的油液从液压泵下油口 2-2 流出, 从液压泵的上油口 2-1 流回。如果液压泵 2 的进、 出油口直接相连接, 即液压泵 2 的油液从 液压泵下油口 2-2 流出后直接从液压泵上油口 2-1 流回, 此时液压泵输出轴 2-5 无法产生 反向力矩平衡人体重力在绞轮 3-5 上产生的旋转力矩, 绞轮 3-5 及液压泵的输出轴 2-5 会 加速旋转, 导致人体快速下坠, 发送人员伤亡事故。 所以, 在本发明中, 使用了单向节流阀组 1, 保证人体平稳、 安全缓降。当液压缓降器缓降时, 人体的重量作用。
24、在液压缓降器的绳索 3-12 上, 在绞轮 3-5 上产生相应的旋转力矩, 此力矩通过绞轮 3-5 与液压泵 2 的键 2-6 连 接, 传递给液压泵 2 的输出轴 2-5。液压泵 2 的内部及单向节流阀组 1 的内部事先充满油 液, 当液压缓降器缓降时, 液压泵 2 内部的油液从液压泵下油口 2-2 流出, 并通过阀组下油 口 1-13、 节流孔下油口 1-7、 节流孔 1-6、 节流孔上油口 1-4、 阀组上油口 1-1、 液压泵上油口 2-1, 流回液压泵 2。油液流经节流孔 1-6 时, 由于节流孔 1-6 的阻尼作用, 节流孔 1-6 的进、 出油口之间会形成压力差, 此压力差通过液。
25、压泵的下油口 2-2 和上油口 2-1 作用于液压泵 2 内, 使得液压泵输出轴 2-5 在旋转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反向力矩, 平衡人体重力在绞轮 3-5 上产生的旋转力矩。并且, 节流孔 1-6 的进、 出油口之间形成的压力差与节流孔 1-6 通过的 油液的流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也就是说, 液压泵输出轴 2-5 上形成的反向力矩与液压泵输 说 明 书 CN 102743825 B 5 4/4 页 6 出轴 2-5 的转速存在一定的关系, 人体重力在绞轮 3-5 上产生的旋转力矩与液压泵输出轴 2-5 上形成的反向力矩是平衡的, 绞轮 3-5 的转速和液压泵输出轴 2-5 的转速是一致的, 所 以。
26、, 一定体重的人员的缓降速度是一定的, 只要节流孔 1-6 设计合理, 就可以把不同体重的 人员的缓降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保证缓降人员平稳、 安全着落。 0029 利用外置手柄与支撑轴内键槽3-10的连接, 并用手动方式等驱动支撑轴3-9与缓 降方向相反方向旋转, 绞轮 3-5 也随之反向旋转, 液压缓降器的绳索会被逐步收起。当绞轮 3-5 反向旋转时, 液压泵输出轴 2-5 也反向旋转, 液压泵 2 内部的油液从液压泵上油口 2-1 流出, 经过阀组上进油口 1-1、 阀组上油腔 1-2、 阀组上、 下连通道 1-3, 克服弹簧 1-10 对单 向阀芯 1-5 的作用力, 把单向阀芯 。
27、1-5 推离阀座, 油液再通过阀组下油腔 1-8、 阀组下油口 1-13、 液压泵下油口 2-2, 流回液压泵 2。由于油液流经单向阀等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差, 同时, 反向转动时, 已经不存在人体重力对绞轮 3-5 产生的负载力矩, 所以, 当收起液压缓 降器绳索 3-12 时会比较轻松。 003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743825 B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43825 B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43825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