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649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33498.4

申请日:

2013.04.17

公开号:

CN103216148A

公开日:

2013.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5B 31/00申请公布日:201307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31/00申请日:20130417|||公开

IPC分类号:

E05B31/00

主分类号:

E05B31/00

申请人:

严宗炜

发明人:

严宗炜

地址: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同和镇官垌村三二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孙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为圆柱形,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所述锁芯在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有卡键;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为圆柱形,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所述锁芯在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有卡键;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包括前叶片、后叶片以及夹在该前叶片和后叶片中间的隔片;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在同一侧有V形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后端有卡槽,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拨块,所述卡槽和拨块对应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块,所述后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脚,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支撑脚之间有第三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底端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支撑台,导向槽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与该倾斜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应的角度,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与卡键的后端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弹珠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至少为1个。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键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有凸棱,该凸棱和V形槽对应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内有3根第二弹簧与卡键垂直接触。

说明书

一种锁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锁已经广泛用于各种保险柜、防盗门、室外通讯设施以及交通工具上,随着锁具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开锁工具层出不穷,但是现有的机械锁锁芯内的锁定棒均可由钥匙通过弹珠或弹片间接接触,这就使得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原钥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复试验等方式开启锁具,就有可能被万能钥匙或其他开锁工具开启的可能性,不管出于怎样的密码、排列组合,只要锁孔开放和锁芯内的锁定棒可由钥匙通过弹珠或弹片直接或间接接触,就可以用反复试验等方式开启。因此一种锁具上市不久,就有各种各样的开锁工具面世。即使结构精密的密码锁,也会被资深的锁匠,借助其它的相关设备来将锁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具,防止被技术开启,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对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套底端有第一弹簧;所述锁芯为圆柱形,锁芯内部沿径向中空,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该叶片组中有孔;所述锁芯在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打通锁芯的侧壁,该导向槽中有卡键,导向槽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与该导向槽倾斜的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同的角度;所述锁芯套内有3根第二弹簧与卡键垂直接触;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所述锁芯的后端有卡槽,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拨块和支撑台,所述卡槽和拨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与卡键的后端接触。
开锁时,将钥匙从锁孔插入弹珠锁定卡,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叶片组运动,叶片组与卡键的空隙变大,弹珠锁定卡锁定弹珠,卡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在导向槽中向着叶片滑动,填充叶片组产生的空隙,卡键全部落入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
在开锁的过程中,钥匙不与卡键直接接触且不能通过弹珠或叶片组与卡键间接接触。当叶片组被弹珠锁定卡全完封闭且与钥匙完全隔离开时,卡键才会与叶片接触。在开启的过程中,由钥匙齿的高度转换成弹珠的个数,钥匙齿的高度决定弹珠高出U形槽的个数,钥匙齿越高,高出U形槽的个数越多,反之则越少,弹珠的个数转换成叶片位移长度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当钥匙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此时抽出钥匙的同时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L形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与导向槽前端面是对应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向外滑动,同时离开所述叶片组,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叶片组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叶片组在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同时推动弹珠回到U形槽中,锁芯被锁定。 
本说明书中,前端是指靠近锁孔的一端,后端和底端是指远离锁孔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包括前叶片、后叶片以及夹在该前叶片和后叶片中间的隔片,隔片和锁芯侧壁挡住弹珠,防止弹珠被钥匙齿挤出后前后滚动;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在同一侧有V形槽。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和后叶片侧面的V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离开卡键,第二弹簧通过弹片推动卡键,卡键接触V形槽,卡键全部落入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回到U形槽中,叶片组中的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V形槽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V形槽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前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块,所述后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脚,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支撑脚之间有第三弹簧。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钥匙被抽出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该第三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推动所述前叶片复位,通过所述支撑脚推动所述后叶片复位,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后,V形槽错位,不在一条直线上,此前,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V形槽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弹珠锁定卡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在弹珠锁定卡两侧的边缘设置U型槽,增加了叶片组排列的复杂程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弹珠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中。圆柱体的弹珠只有两个滚动方向,在使用时便于控制,另外,钥匙与圆柱的表面相切,便于钥匙齿及时有效地推动弹珠,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珠至少为1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卡键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有凸棱,该凸棱和V形槽对应设置。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和后叶片侧面的V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离开卡键,第二弹簧通过弹片推动卡键,卡键接触V形槽,卡键上的凸棱全部落入V形槽内,卡键全部滑到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凸棱离开所述V形槽,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回到U形槽中,叶片组中的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V形槽错位,与此同时,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有益效果:钥匙齿通过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运动,使得前叶片和后叶片同一侧的V形槽在一条线上,凸棱落入V形槽内,卡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滑入导向槽内,钥匙带动锁芯转动,锁便被打开;抽出钥匙后,在第三弹簧的推动下,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 V形槽错位,凸棱离开所述V形槽,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锁芯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叶片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叶片组的安装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卡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弹珠锁定卡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1‑锁芯套;101‑第一弹簧;102‑第二弹簧;2‑锁芯;201‑卡槽;3‑叶片孔;4‑导向槽;5‑叶片组;501‑前叶片;502‑后叶片;503‑隔片;504‑V型槽;505‑支撑块;506‑支撑脚;6‑卡键;601‑凸棱;7‑弹珠锁定卡;8‑U形槽;9‑弹珠;10‑拨块;11‑支撑台,12‑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列实施例中,前端是指靠近锁孔12的一端,后端和底端是指远离锁孔12的一端。
实施例1,参见图1至4和8,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1、嵌套在该锁芯套1内部的锁芯2以及嵌套在该锁芯2内部的弹珠锁定卡7,其中,所述锁芯套1底端有第一弹簧101;所述锁芯2为圆柱形,锁芯2内部沿径向中空,该锁芯2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4个叶片孔3,每个叶片孔3中嵌套一个叶片组5,该叶片组5中有孔;所述锁芯2在径向上有导向槽4,该导向槽4打通锁芯2的侧壁,该导向槽4中有卡键6,导向槽4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6与该导向槽4倾斜的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同的角度;所述锁芯套1内有3根第二弹簧102与卡键6垂直接触;所述弹珠锁定卡7嵌套在锁芯2内叶片组5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7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12;该弹珠锁定卡7的侧面边缘有8个U形槽8,该U形槽8中有弹珠9,所述弹珠9与叶片组5接触。所述锁芯2的后端有卡槽201和支撑台11,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有拨块10,所述卡槽201和拨块1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01与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11与卡键6的后端接触。
开锁时,将钥匙从锁孔12插入弹珠锁定卡7,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叶片组5运动,此时,由于弹珠锁定卡7上的支撑台 11与导向槽4 前端内壁是倾口的支撑使得卡键6与叶片组5无法接触。钥匙插满时,叶片组5与卡键6的空隙变大,此时卡键6与叶片组5仍然没法接触,钥匙继续推进,带动弹珠锁定卡7把超出了弹珠锁定卡7侧边上U形槽的弹珠隔离于弹珠锁定卡7外,此时,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卡键6在第二弹簧102的推动下,在导向槽4中向着叶片组5滑动,填充叶片组5产生的空隙,卡键6全部落入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6与叶片组5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此时抽出钥匙的同时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L形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与导向槽前端面是对应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向外滑动,同时离开所述叶片组5,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叶片组5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叶片组5在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同时推动弹珠9回到U形槽8中,锁芯被锁定。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2,参见图1至4和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锁芯2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5个叶片孔3,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侧面边缘有10个U形槽8。
实施例3,参见图2至6和8,与实施例1至2的不同的是:所述叶片组5包括前叶片501、后叶片502以及夹在该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中间的隔片503,隔片503和锁芯2侧壁挡住弹珠9,防止弹珠9被钥匙齿挤出后前后滚动;所述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在同一侧有V形槽504。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侧面的V形槽504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101被压缩,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第二弹簧102通过弹片推动卡键6,卡键6接触V形槽504,卡键6全部落入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9回到U形槽8中,叶片组5中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V形槽504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4,参见图2至6和8,与实施例1至3的不同的是:所述前叶片501在没有V形槽504的一侧有支撑块505,所述后叶片502在没有V形槽504的一侧有支撑脚506,所述支撑块505和所述支撑脚506之间有第三弹簧。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钥匙被抽出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该第三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505推动所述前叶片501复位,通过所述支撑脚506推动所述后叶片502复位,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后,V形槽504错位,不在一条直线上,此前,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5,参见图2,与实施例1至4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在弹珠锁定卡7两侧的边缘设置U型槽,增加了叶片组5排列的复杂程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6,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至5的不同的是:弹珠9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8中。圆柱体的弹珠9只有两个滚动方向,在使用时便于控制,另外,钥匙与圆柱的表面相切,便于钥匙齿及时有效地推动弹珠9,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实施例7,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至6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9为1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8,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至7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9为,3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9,参见图3至8,与实施例1至8的不同的是:所述卡键6在靠近导向槽4的一侧有凸棱601,该凸棱601和V形槽504对应设置。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侧面的V形槽504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101被压缩,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 第二弹簧102通过弹片推动卡键6,卡键6接触V形槽504,卡键6上的凸棱601全部落入V形槽504内,卡键6全部滑到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
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9回到U形槽8中,叶片组5中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V形槽504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锁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锁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锁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锁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锁具.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16148A43申请公布日20130724CN103216148ACN103216148A21申请号201310133498422申请日20130417E05B31/0020060171申请人严宗炜地址537300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同和镇官垌村三二屯6号72发明人严宗炜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代理人胡吉科孙伟54发明名称一种锁具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为圆柱形,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所述锁芯。

2、在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有卡键;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16148ACN103216148A1/1页2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

3、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为圆柱形,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所述锁芯在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中有卡键;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包括前叶片、后叶片以及夹在该前叶片和后叶片中间的隔片;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在同一侧有V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后端有卡槽,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拨块,所述卡槽和拨块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

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块,所述后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脚,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支撑脚之间有第三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底端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支撑台,导向槽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与该倾斜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应的角度,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与卡键的后端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弹珠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珠至少为1个。9根据权利要求。

5、8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键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有凸棱,该凸棱和V形槽对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套内有3根第二弹簧与卡键垂直接触。权利要求书CN103216148A1/6页3一种锁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固定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机械锁已经广泛用于各种保险柜、防盗门、室外通讯设施以及交通工具上,随着锁具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开锁工具层出不穷,但是现有的机械锁锁芯内的锁定棒均可由钥匙通过弹珠或弹片间接接触,这就使得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原钥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复试验等方式开启锁具,就有可能被万能钥匙或其他开锁工具开启的可能性,不。

6、管出于怎样的密码、排列组合,只要锁孔开放和锁芯内的锁定棒可由钥匙通过弹珠或弹片直接或间接接触,就可以用反复试验等方式开启。因此一种锁具上市不久,就有各种各样的开锁工具面世。即使结构精密的密码锁,也会被资深的锁匠,借助其它的相关设备来将锁打开。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具,防止被技术开启,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04对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嵌套在该锁芯套内部的锁芯以及嵌套在该锁芯内部的弹珠锁定卡,其中,所述锁芯套底端有第一弹簧;所述锁芯为圆柱形,锁芯内部沿径向中空,该锁芯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至少一个叶片孔,每个叶片孔中嵌套一个叶片组,该叶片组中有孔;所述锁芯在。

7、径向上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打通锁芯的侧壁,该导向槽中有卡键,导向槽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与该导向槽倾斜的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同的角度;所述锁芯套内有3根第二弹簧与卡键垂直接触;所述弹珠锁定卡嵌套在锁芯内叶片组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该弹珠锁定卡的侧面边缘有至少一个U形槽,该U形槽中有弹珠,所述弹珠与叶片组接触。所述锁芯的后端有卡槽,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有拨块和支撑台,所述卡槽和拨块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弹珠锁定卡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与卡键的后端接触。0005开锁时,将钥匙从锁孔插入弹珠锁定卡,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叶片组运动,叶片组与卡键的空隙变大,弹珠锁。

8、定卡锁定弹珠,卡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在导向槽中向着叶片滑动,填充叶片组产生的空隙,卡键全部落入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0006在开锁的过程中,钥匙不与卡键直接接触且不能通过弹珠或叶片组与卡键间接接触。当叶片组被弹珠锁定卡全完封闭且与钥匙完全隔离开时,卡键才会与叶片接触。在开启的过程中,由钥匙齿的高度转换成弹珠的个数,钥匙齿的高度决定弹珠高出U形槽的个数,钥匙齿越高,高出U形槽的个数越多,反之则越少,弹珠的个数转换成叶片位移长度。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

9、,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07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说明书CN103216148A2/6页4当钥匙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此时抽出钥匙的同时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L形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与导向槽前端面是对应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向外滑动,同时离开所述叶片组,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叶片组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叶片组在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同时推动弹珠回到U形槽中,锁芯被锁定。0008本说明书中,前端是指靠近锁孔的一端,后端和底。

10、端是指远离锁孔的一端。0009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包括前叶片、后叶片以及夹在该前叶片和后叶片中间的隔片,隔片和锁芯侧壁挡住弹珠,防止弹珠被钥匙齿挤出后前后滚动;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在同一侧有V形槽。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和后叶片侧面的V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离开卡键,第二弹簧通过弹片推动卡键,卡键接触V形槽,卡键全部落入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

11、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10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回到U形槽中,叶片组中的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V形槽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V形槽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用户。

12、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块,所述后叶片在没有V形槽的一侧有支撑脚,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支撑脚之间有第三弹簧。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钥匙被抽出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该第三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推动所述前叶片复位,通过所述支撑脚推动所述后叶片复位,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后,V形槽错位,不在一条直线上,此前,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处于悬空状态。

13、,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V形槽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珠锁定卡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在弹珠锁定卡两侧的边缘设置U型槽,增加了叶片组排列的复杂程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13进一步地,弹珠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中。圆柱体的弹珠只有两个滚动方向,在使用时便于控制,另外,钥匙与圆柱的表面相切,便于钥匙齿及时有效地推动弹珠,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珠至少为1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15进一步地,所述卡键在靠。

14、近导向槽的一侧有凸棱,该凸棱和V形槽对应设置。钥说明书CN103216148A3/6页5匙插满弹珠锁定卡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和后叶片侧面的V形槽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离开卡键,第二弹簧通过弹片推动卡键,卡键接触V形槽,卡键上的凸棱全部落入V形槽内,卡键全部滑到导向槽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通过拨块带动锁芯旋转,同时拨块转动,锁即打开。0016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通过卡槽带动锁芯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对准锁芯套内的长槽,第一弹簧顶住弹珠锁定卡的后端,该。

15、弹珠锁定卡后端的支撑台顶住卡键,卡键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卡键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此时卡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凸棱离开所述V形槽,与V形槽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回到U形槽中,叶片组中的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V形槽错位,与此同时,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17有益效果钥匙齿通过弹珠推动前叶片和后叶片运动,使得前叶片和后叶片同一侧的V形槽在一条线上,凸棱落入V形槽内,卡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滑入导向槽内,钥匙带动锁芯转动,锁便被打开。

16、;抽出钥匙后,在第三弹簧的推动下,前叶片和后叶片复位,V形槽错位,凸棱离开所述V形槽,卡在导向槽和长槽之间。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与叶片组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锁芯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叶片组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叶片组的安装结构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卡键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弹珠锁定卡的立体图。0019图中。

17、标记1锁芯套;101第一弹簧;102第二弹簧;2锁芯;201卡槽;3叶片孔;4导向槽;5叶片组;501前叶片;502后叶片;503隔片;504V型槽;505支撑块;506支撑脚;6卡键;601凸棱;7弹珠锁定卡;8U形槽;9弹珠;10拨块;11支撑台,12锁孔。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中,前端是指靠近锁孔12的一端,后端和底端是指远离锁孔12的一端。0021实施例1,参见图1至4和8,一种锁具,包括锁芯套1、嵌套在该锁芯套1内部的锁芯2以及嵌套在该锁芯2内部的弹珠锁定卡7,其中,所述锁芯套1底端有第一弹簧101;说明书CN103216。

18、148A4/6页6所述锁芯2为圆柱形,锁芯2内部沿径向中空,该锁芯2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4个叶片孔3,每个叶片孔3中嵌套一个叶片组5,该叶片组5中有孔;所述锁芯2在径向上有导向槽4,该导向槽4打通锁芯2的侧壁,该导向槽4中有卡键6,导向槽4的前端内壁是倾斜的,所述卡键6与该导向槽4倾斜的内壁接触的端面倾斜相同的角度;所述锁芯套1内有3根第二弹簧102与卡键6垂直接触;所述弹珠锁定卡7嵌套在锁芯2内叶片组5的孔中,所述弹珠锁定卡7为长条形,中间有锁孔12;该弹珠锁定卡7的侧面边缘有8个U形槽8,该U形槽8中有弹珠9,所述弹珠9与叶片组5接触。所述锁芯2的后端有卡槽201和支撑台11,所述弹珠锁。

19、定卡7的后端有拨块10,所述卡槽201和拨块1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弹簧101与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接触,所述支撑台11与卡键6的后端接触。0022开锁时,将钥匙从锁孔12插入弹珠锁定卡7,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叶片组5运动,此时,由于弹珠锁定卡7上的支撑台11与导向槽4前端内壁是倾口的支撑使得卡键6与叶片组5无法接触。钥匙插满时,叶片组5与卡键6的空隙变大,此时卡键6与叶片组5仍然没法接触,钥匙继续推进,带动弹珠锁定卡7把超出了弹珠锁定卡7侧边上U形槽的弹珠隔离于弹珠锁定卡7外,此时,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卡键6在第二弹簧102的推动下,在导向槽4中向着叶片组5滑。

20、动,填充叶片组5产生的空隙,卡键6全部落入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在开锁的拔码过程中,由于卡键6与叶片组5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23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此时抽出钥匙的同时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L形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与导向槽前端面是对应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

21、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向外滑动,同时离开所述叶片组5,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叶片组5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叶片组5在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复位同时推动弹珠9回到U形槽8中,锁芯被锁定。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24实施例2,参见图1至4和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锁芯2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上有5个叶片孔3,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侧面边缘有10个U形槽8。0025实施例3,参见图2至6和8,与实施例1至2的不同的是所述叶片组5包括前叶片501、后叶片502以及夹在该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中间的隔片5。

22、03,隔片503和锁芯2侧壁挡住弹珠9,防止弹珠9被钥匙齿挤出后前后滚动;所述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在同一侧有V形槽504。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侧面的V形槽504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101被压缩,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第二弹簧102通过弹片推动卡键6,卡键6接触V形槽504,卡键6全部落入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0026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

23、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第一弹簧101顶说明书CN103216148A5/6页7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9回到U形槽8中,叶片组5中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V形槽504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

24、具更安全可靠。0027实施例4,参见图2至6和8,与实施例1至3的不同的是所述前叶片501在没有V形槽504的一侧有支撑块505,所述后叶片502在没有V形槽504的一侧有支撑脚506,所述支撑块505和所述支撑脚506之间有第三弹簧。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弹簧被压缩;当钥匙被抽出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复位,该第三弹簧通过所述支撑块505推动所述前叶片501复位,通过所述支撑脚506推动所述后叶片502复位,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后,V形槽504错位,不在一条直线上,此前,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

25、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28实施例5,参见图2,与实施例1至4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锁定卡7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都有U型槽。在弹珠锁定卡7两侧的边缘设置U型槽,增加了叶片组5排列的复杂程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29实施例6,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

26、至5的不同的是弹珠9为圆柱体,水平放置在U形槽8中。圆柱体的弹珠9只有两个滚动方向,在使用时便于控制,另外,钥匙与圆柱的表面相切,便于钥匙齿及时有效地推动弹珠9,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0030实施例7,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至6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9为1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31实施例8,参见图2、6和8,与实施例1至7的不同的是所述弹珠9为,3个。提高了复杂度,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32实施例9,参见图3至8,与实施例1至8的不同的是所述卡键6在靠近导向槽4的一侧有凸棱601,该凸棱601和V形槽504对应设置。钥匙插满弹珠锁定卡7时,钥匙上的齿推动弹珠9,弹珠9推动前叶。

27、片501和后叶片50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侧面的V形槽504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第一弹簧101被压缩,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1离开卡键6,第二弹簧102通过弹片推动卡键6,卡键6接触V形槽504,卡键6上的凸棱601全部落入V形槽504内,卡键6全部滑到导向槽4内,然后转动钥匙,弹珠锁定卡7通过拨块10带动锁芯2旋转,同时拨块10转动,锁即打开。0033要将锁具锁住时,沿着与开锁相反的方向旋转钥匙,拨块10通过卡槽201带动锁芯2转动,当旋转到设定的关锁位置时,导向槽4对准锁芯套1内的长槽,第一弹簧101顶住弹珠锁定卡7的后端,该弹珠锁定卡7后端的支撑台1。

28、1顶住卡键6,卡键6的前端面是倾斜的,在第一弹簧101的推动下,卡键6沿着斜面向前滑动,同时离开所述V形槽504,此时说明书CN103216148A6/6页8卡键6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与V形槽504不接触,最终卡在导向槽4和长槽之间。钥匙抽出后,弹珠9回到U形槽8中,叶片组5中的前叶片501和后叶片502复位,V形槽504错位,抽出钥匙后,由于卡键6与V形槽504不接触,只要没有和锁具匹配的钥匙,无论用什么样的开锁工具,无论做多少次试验,都不能开锁,使锁具更安全可靠。003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216148A1/4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216148A2/4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216148A103/4页11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216148A114/4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3216148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