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58911.5 (22)申请日 2017.05.19 (71)申请人 贵州师范大学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 路116号 (72)发明人 喻阳华 盈斌 秦仕忆 杨苏茂 蓝家程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龙 程新敏 (51)Int.Cl. A01B 79/02(2006.01) A01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
2、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 生态恢复的方法, 包括穴状整地, 整地时保护好 种植穴周边原有林草植被; 在2-5月时, 进行点播 播种, 随整随播, 每穴播种1-2粒, 播种后采用原 土进行覆盖; 播种时浇足水, 播种1周后补充土壤 水分, 后期根据土壤含水状况进行水分管理; 根 据匍匐情况不定期进行修枝, 实行不间断抚育管 护, 修枝范围视匍匐面积而定, 控制覆盖率大于 90。 以解决现有石漠化治理方法进展缓慢且后 劲不足等问题。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领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7155438 A 2017.09.15 CN 107155438 A 1.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
3、恢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地、 播种、 水分管 理、 修枝四个步骤, 具体如下: 采用穴状整地, 整地时保护好种植穴周边原有林草植被; 在2-5月时, 进行点播播种, 随 整随播, 每穴播种1-2粒, 播种后采用原土进行覆盖; 播种时浇足水, 播种1周后补充土壤水 分, 后期根据土壤含水状况进行水分管理; 根据匍匐情况不定期进行修枝, 实行不间断抚育 管护, 修枝范围视匍匐面积而定, 控制覆盖率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 方法用于石山、 石面生境的生态恢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4、 其特征在于: 整 地时, 整地规格为15cm15cm20cm, 穴状整地并与原有灌丛植被形成带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播 种的初播密度为5m5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55438 A 2 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漠化生态恢复方法, 属于石漠化生态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西北沙漠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并列为我国的三大生态灾 害,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地区喀斯特强烈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 受人为活动的干 扰破坏, 造成。
5、水土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出露, 生产力严重下降的土地退化现象。 截止2011 年底, 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1200.2hm2, 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6.5, 占区域国土面积 的11.2。 石漠化问题是喀斯特地区最为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分布有土面、 石面、 石 沟、 石缝、 石槽、 石洞等小生境, 环境异质性较高, 恢复难度很大,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地 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十三五” 建设规划 , 强化林草植被恢复和保护, 提高植被质量成为主要建设内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6、 以解决 现有石漠化治理方法进展缓慢且后劲不足等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拟采用这样一种利用喙荚云实进行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方法, 包 括整地、 播种、 水分管理、 修枝四个步骤, 具体如下: 0005 采用穴状整地, 整地时保护好种植穴周边原有林草植被; 在2-5月时, 进行点播播 种, 随整随播, 每穴播种1-2粒, 播种后采用原土进行覆盖; 播种时浇足水, 播种1周后补充土 壤水分, 后期根据土壤含水状况进行水分管理; 根据匍匐情况不定期进行修枝, 实行不间断 抚育管护, 修枝范围视匍匐面积而定, 控制覆盖率大于90。 0006 前述方法可优先用于石山、 石面生境的生态恢复; 00。
7、07 前述方法中整地时, 整地规格为15cm15cm20cm, 穴状整地并与原有灌丛植被 形成带状分布; 0008 前述方法中播种的初播密度为5m5m。 0009 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为藤本植物, 蔷薇目豆科云实属, 海拔200-1100米 均有分布, 繁殖较为迅速, 主要分布在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和四川等地。 各部被短柔毛, 有 钩刺, 托叶锥状, 二回羽状复叶。 种子入药, 有活血散淤、 止痛、 清热、 除湿的功效, 我国民间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痢疾、 淋浊、 痈肿、 跌打损伤等症, 其根、 苗也可用于外感发热、 痧症、 疮 疡肿毒、 瘰疠、 风湿骨痛、。
8、 跌打损伤。 喙荚云实具有较强的固氮功能, 可调节石漠化地区的有 机碳、 总氮、 总磷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实现养分动态平衡。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优点如下: 0011 1.生态效益: 栽培喙荚云实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 尤其是石山、 石面的生态恢复效 果较好; 可以实现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固氮改土、 生境改良的生态功能, 提高生态系统的服 务功能; 通过喙荚云实的栽培, 可以有效改善小生境的氮、 磷、 碳等养分状况, 创造适宜植物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155438 A 3 生长的小生境, 可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石漠化扩展的趋势。
9、得 到根本控制。 营造的植被可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 0012 2.经济效益: 通过栽培喙荚云实, 1年左右即可开始收获种子, 产量水平为(75- 150)kg/亩。 种子可以作为中药材的原料, 市场价格在40元/kg左右, 收入介于(3000-6000) 元/亩, 较其他经济作物, 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收入。 0013 3.社会效益: 通过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脱贫, 符合大生态、 大扶 贫的发展战略; 提高了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识和积极性, 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 平, 群众乐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1)整地: 针对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 肥。
10、力较低、 蓄水功能低效的特征, 选取喙荚云 实作为石面植被恢复的物种。 首先清除杂草, 然后采用穴状整地, 规格约为15cm15cm 20cm。 整地时未破坏周围灌丛植被, 尽量保护种植穴周边林草植被, 与原有灌丛植被形成带 状分布; 0016 (2)播种: 选取成熟、 饱满的种子, 采用点播的方式, 一穴一粒, 播种后采用原土进 行覆盖, 播种时未施肥; 0017 (3)水分管理: 播种时浇足水分, 播种后1周视其天气状况补足土壤水分, 后期根据 土壤含水状况进行水分管理; 0018 (4)修枝: 根据匍匐情况不定期进行修枝, 保证覆盖度, 以充分获取水分、 养分和光 照等支持, 实行不间断。
11、抚育管护, 修枝范围视匍匐面积而定, 控制覆盖率大于90。 0019 实施例2: 0020 (1)整地: 在2-5月时, 清除杂草后, 采用穴状整地, 规格约为15cm15cm20cm。 整 地时未破坏周围灌丛植被, 保护好种植穴周边原有林草植被; 0021 (2)播种: 选取成熟、 饱满的种子, 采用点播的方式, 一穴一粒, 播种后采用原土进 行覆盖。 整地后即播种, 播种时未施底肥; 0022 (3)水分管理: 播种时浇足水分, 播种后1周视其天气状况补足土壤水分, 之后未补 充水分; 0023 (4)修枝: 根据匍匐情况不定期进行修枝, 控制覆盖率在90左右, 使其能够获得 充足的水分、 养分和光照资源。 0024 实施例1实施例2是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栽培的喙荚云实, 播种后15-20天即可出 苗, 1年即挂果, 亩产约为100kg, 按照当年市场价格40元/kg计算, 收入达到4000元/亩, 由于 投入不高, 利润较为可观, 而且实现了石漠化地区尤其是石面、 石山的恢复。 实验期间肉眼 观察到种子可以实现自然繁殖, 在种子掉落的地方能够长出幼苗, 表明喙荚云实对喀斯特 石漠化生境的适应性较强, 可以作为植被恢复的物种。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155438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