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防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消防栓.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33325.6 (22)申请日 2015.12.14 A62C 35/20(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京东郊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龙潭街道疏港路 1 号龙潭物流基地 150452 号 (72)发明人 黄其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代理人 朱玲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消防栓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消防栓, 包括安装 于地面的消防栓本体, 在消防栓本体的外部还套 设有防护罩, 防护罩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在防 护罩的外表。
2、面上还依次覆盖有保温层和加固层, 在防护罩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振动传感器、 微 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 在防护罩的外部还套设有 防撞筒体, 在防撞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筒盖上 还设有 LED 灯, 在防撞筒体的竖向内侧壁上还从 上至下均匀分布有多个沿防撞筒体的径向向内延 伸的伸缩杆, 在伸缩杆的内端还设有限位板, 在伸 缩杆的外部还套设有分别连接限位板和防撞筒体 的竖向内侧壁的螺旋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本 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升了自身的防撞性能和安全 性能。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268870 U 2016.06.01 CN 205268870 U 1.一种新型消防栓, 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消防栓本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消防栓本体的 外部还套设有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在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上还覆 盖有保温层, 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上还覆盖有加固层, 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上还分别 设有振动传感器、 微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 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 的输入端, 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发射器的输入端; 在所述防护罩的外部 还套设有防撞筒体, 在所述防撞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所述筒盖。
4、上还设有LED灯, 在所述 防撞筒体的竖向内侧壁上还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有多个沿所述防撞筒体的径向向内延伸的 伸缩杆, 在所述伸缩杆的内端还设有限位板, 在所述伸缩杆的外部还套设有分别连接所述 限位板和所述防撞筒体的竖向内侧壁的螺旋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防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 且所述弧形板 的轴线与所述防护罩的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防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撞筒体的顶端与所述防护罩 的顶端之间还连接有链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防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的下部还设有 水浸传感器, 且所述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控。
5、制器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防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盖上还设有声光报警器, 所 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防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器为ARM微处理器, 所述无 线发射器为GPRS模块或者GSM模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68870 U 2 新型消防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消防栓。 背景技术 0002 消防栓对于城市的消防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消防栓 的安装位置通常是靠近公路并裸露在外设置, 这不仅容易对消防栓造成锈蚀, 而且时常会 发生。
6、诸如汽车等误撞击消防栓的情况, 从而不仅对汽车等会造成损坏, 更会对消防栓造成 损坏, 并容易出现发生火灾时而消防栓无法正常供水的危险情况。 0003 此外, 当现有消防栓被剧烈撞击而导致损坏或出现漏水时, 该故障情况也仅能靠 消防人员的定期检修来发现, 消防栓本身并不能够将该故障信息进行实时的反馈, 从而使 得消防栓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或检修,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消防栓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 提升自身的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新型消防栓。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消防栓, 包括安装于。
7、地面的消防栓本体, 在所 述消防栓本体的外部还套设有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在所述防护罩 的外表面上还覆盖有保温层, 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上还覆盖有加固层, 在所述防护罩的 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振动传感器、 微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 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无线发射器的输入端; 在所 述防护罩的外部还套设有防撞筒体, 在所述防撞筒体的顶端设有筒盖, 在所述筒盖上还设 有LED灯, 在所述防撞筒体的竖向内侧壁上还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有多个沿所述防撞筒体的 径向向内延伸的伸缩杆, 在所述伸缩杆的内端还设有限位板, 在所述伸缩杆。
8、的外部还套设 有分别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防撞筒体的竖向内侧壁的螺旋弹簧。 0006 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 且所述弧形板的轴线与所述防护罩 的轴线重合。 0007 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所述防撞筒体的顶端与所述防护罩的顶端之间还连接有 链条。 0008 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壁的下部还设有水浸传感器, 且所述 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9 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所述筒盖上还设有声光报警器, 所述声光报警器的输入 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0 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为ARM微处理器, 所述无线发射器为G。
9、PRS模块 或者GSM模块。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误撞击消防栓 时对消防栓进行良好的防护, 避免或者大大减轻其损坏, 同时还能够将消防栓的碰撞、 漏水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68870 U 3 等故障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从而使消防栓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或检修, 这些都大大提升了 消防栓的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 图1是新型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消防栓本体1, 防护罩2,。
10、 地面3, 振动传感器4, 无线发射器5, 防撞筒体6, 筒盖 7, LED灯8, 伸缩杆9, 限位板10, 螺旋弹簧11, 链条12, 水浸传感器13, 声光报警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消防栓, 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消防栓本体1, 在消防栓本体1的 外部还套设有防护罩2, 防护罩2的底端与地面3固定连接, 在防护罩2的外表面上还覆盖有 保温层, 在保温层的外表面上还覆盖有加固层, 在防护罩2的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振动传感 器4、 微控制器和无线发射器5, 振动传感器4的输出端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微控制器 的输出端连接至无线发射器5的输入端; 在防护罩2的外部还。
11、套设有防撞筒体6, 在防撞筒体 6的顶端设有筒盖7, 在筒盖7上还设有LED灯8, 在防撞筒体6的竖向内侧壁上还从上至下均 匀分布有多个沿防撞筒体6的径向向内延伸的伸缩杆9, 在伸缩杆9的内端还设有限位板10, 在伸缩杆9的外部还套设有分别连接限位板10和防撞筒体6的竖向内侧壁的螺旋弹簧11。 0016 具体地, 对于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微控制器为ARM微处理器, 无线发射器5为GPRS 模块或者GSM模块。 0017 在上述结构下, 通过设有防护罩2, 使得消防栓有效避免了因裸露在外而导致的锈 蚀问题, 并且通过进一步设有防撞筒体6、 伸缩杆9和螺旋弹簧11, 使得当发生诸如汽车等误 撞击。
12、消防栓的情况时, 上述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和防撞作用, 从而使得消防栓避免受 到直接的硬性撞击; 此外, 当发生剧烈的碰撞时, 通过振动传感器4便可有效检测到该撞击 作用, 进而还可将该撞击信息通过无线发射器5进行对外发送 (如发送至远程的监控中心) , 从而有效地提醒消防人员及时地对消防栓进行维护或检修, 这都大大提升了消防栓的使用 性能和安全性能。 0018 作为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限位板10为弧形板, 且弧形板的轴线与防护 罩2的轴线重合。 0019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防撞筒体6的顶端与防护罩2的 顶端之间还连接有链条12, 以有效实现了防撞。
13、筒体6的防盗性能。 0020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 对于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防护罩2的内侧壁的下部还设 有水浸传感器13, 且水浸传感器13的输出端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这样, 当消防栓因受 到撞击而导致漏水时, 水浸传感器13便可检测到该故障信息, 然后可及时将该故障信息通 过无线发射器对外发送。 0021 并且进一步地, 对于上述新型消防栓, 其中在筒盖7上还设有声光报警器14, 声光 报警器14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22 综上所述,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误撞击消防栓时对消防栓进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268870 U 4 良好的防护, 避免或者大大减轻其损坏, 同时还能够将消防栓的碰撞、 漏水等故障情况及时 进行反馈, 从而使消防栓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或检修, 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消防栓的防撞性 能和安全性能。 002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 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6887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26887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