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726377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53647.0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号:

CN105380539A

公开日:

2016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43/046,A47J43/07

主分类号:

A47J43/046,A47J43/07

申请人:

深圳市正品元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武月龙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李朗社区布澜路31号中宝工业厂区A2栋601

优先权:

CN20151095364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曾少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的轴套与面粉桶底部连接,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上搅拌刀与中心轴连接,下搅拌刀与轴套连接,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连接,其中下搅拌刀的拨刀A、拨刀B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且拨刀A、拨刀B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1和α2,α1与α2倾斜方向相反。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搅拌过程干面粉颗粒小、经常处于搅拌桶的下层,湿面团由于体积大、常常处于上层,难以有效完成和面;以及和面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和面过程中搅拌、翻滚、挤压等一体化和自动化,有效减少人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粉桶、上搅拌刀、下搅拌刀、中心轴、同轴心外轴、轴套、螺杆,轴套与面粉桶底部连接,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上搅拌刀与中心轴连接,下搅拌刀与轴套连接,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连接,其中下搅拌刀包括拨刀A、拨刀B,拨刀A、拨刀B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且拨刀A、拨刀B与同轴心外轴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和α,α与α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搅拌刀还可以包括拨刀C、拨刀D,拨刀C、拨刀D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且拨刀C、拨刀D与同轴心外轴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和α,α与α倾斜方向相反,拨刀C、拨刀D与拨刀A、拨刀B在下搅拌刀轴套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拨刀A与拨刀C同向,拨刀B与拨刀D同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搅拌刀包括剪切刀A、剪切刀B,剪切刀A由上搅拌刀轴套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剪切刀B由上搅拌刀轴套下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套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A,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B,轴套与面粉桶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α、α倾斜角倾斜角度为2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α、α倾斜角倾斜角度分别为30°或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分别是通过轴承A、轴承B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厨师和面或其他粉类搅拌过程中由于面粉的粘性、蛋白含量、麦子 生长周期等原因使面粉在和面过程中,根据固体颗粒团在搅动中处于大上小下 原理,常常会出现湿面团在上层,干面粉在下层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一次性联 动和面、挤面机械会产生致命性伤害,通过简单的加水很难把控水量的多少, 造成面团过软或过干。但是,现有技术中,如附图1所示,采用在容器中用圆 柱式搅拌棒完成拌面、搅面过程;该技术方案存在搅拌难于产生上下翻滚,根 据粉料颗粒上浮原理,干面粉由于颗粒小,经常处于搅桶的下层,湿面团由体 积大,常常处于上层,如果不参与人工调整,很难有效的完成和面,占用人工 时间长、用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使面团拌面、搅面过程中实现 自动翻滚、挤压,减少人工用时、成本低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包 括面粉桶、上搅拌刀、下搅拌刀、中心轴、同轴心外轴、轴套、螺杆,轴套与 面粉桶底部连接,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上搅拌 刀与中心轴连接,下搅拌刀与轴套连接,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连接, 其中下搅拌刀包括拨刀A、拨刀B,拨刀A、拨刀B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 且拨刀A、拨刀B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1和α2,α1与α2倾斜 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下搅拌刀还可以包括拨刀C、拨刀D,拨刀C、拨刀D分别与 下搅拌刀轴套连接,且拨刀C、拨刀D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1和α2,α1与α2倾斜方向相反,拨刀C、拨刀D与拨刀A、拨刀B在下搅拌刀 轴套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拨刀A与拨刀C同向,拨刀B与拨刀D同向。

进一步地,上搅拌刀包括剪切刀A、剪切刀B,剪切刀A由上搅拌刀轴套 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剪切刀B由 上搅拌刀轴套下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进一步地,在轴套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A,在中心轴与同轴 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B,在轴套与面粉桶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C。

进一步地,α1、α2倾斜角倾斜角度为20°~70°。

进一步地,α1、α2倾斜角倾斜角度分别为30°或45°。

进一步地,在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套筒。

进一步地,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分别是通过 轴承A、轴承B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上搅拌刀、下搅拌刀、中心轴、同轴心外 轴、轴套、螺杆等特定技术特征,使得本发明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在面粉 和面、搅拌过程中有效实现了翻滚、剪切、挤压等系列连续动作;有效解决了 面粉固体颗粒搅拌过程中干面粉由于颗粒小、经常处于搅桶的下层,湿面团由 于体积大、常常处于上层,难以有效完成和面;以及和面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 有效减少人工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经济经济效益,本发明具体积极 的推广意义和潜在的市场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实施方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搅拌刀、下搅拌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搅拌刀四个拨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与动力装置连接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 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包括面粉桶1、上搅拌刀 2、下搅拌刀3、中心轴4、同轴心外轴5、轴套6、螺杆7,轴套6与面粉桶1 的底部连接,同轴心外轴5与轴套6连接,中心轴4与同轴心外轴5连接,上 搅拌刀2与中心轴4连接,下搅拌刀3与轴套6连接,螺杆7与面粉桶1的底 部的面粉搅拌腔8连接。更为具体地,如附图4所示,下搅拌刀3包括拨刀A9、 拨刀B10,拨刀A9、拨刀B10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11连接,且拨刀A9、拨刀 B10与同轴心外轴5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1和α2,α1与α2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面粉搅拌过程中对面粉的挤压、翻滚,使得面粉搅拌 更充分,有效解决了面粉固体颗粒搅拌过程中干面粉由于颗粒小、经常处于搅 桶的下层,湿面团由于体积大、常常处于上层,难以有效完成和面;以及和面 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如附图5所示,下搅拌刀3还可以包括拨刀C12、拨刀 D13,拨刀C12、拨刀D13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11连接,且拨刀C12、拨刀D13 与同轴心外轴5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α1和α2,α1与α2倾斜方向相反,拨 刀C12、拨刀D13与拨刀A9、拨刀B10在下搅拌刀轴套11的外圆周上均匀分 布,拨刀A9与拨刀C12同向,拨刀B10与拨刀D13同向。该技术方案能使面 粉团在搅拌过程中翻滚、挤压更充分,有效提高对面粉团和面的质量和效果。 如附图4所示,上搅拌刀2包括剪切刀A14、剪切刀B15,剪切刀A14由上搅 拌刀轴套16的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轴套16的圆柱面形成圆弧 过渡面,剪切刀B15由上搅拌刀轴套16的下端面向外延伸形成、并与上搅拌刀 轴套16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将下搅拌刀3翻滚上来的面 粉团剪切打散,使湿面粉和干面粉更容易融合、和融合更充分。如附图3所示, 在轴套6与同轴心外轴5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A17;在中心轴4与同轴心外轴5 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B18;在轴套6与面粉桶1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C19; 该技术方案能有效保证面粉桶里面的水分不流失,以及面粉不会进入同轴心双 轴的机构,有效避免了面粉残留可能引起的面粉变质、腐烂等不卫生的现象, 以及可能对人体健康引起的危害。更为具体的,α1、α2倾斜角倾斜角度为20 °~70°,本发明具体实施中选择了α1、α2倾斜角倾斜角度为30°或45°; 该方案能使面团翻滚、挤压效果更好,在中心轴4与同轴心外轴5之间还连接 有套筒20;同轴心外轴5与轴套6连接、中心轴4与同轴心外轴5连接分别是 通过轴承A21、轴承B22连接;该技术方案使同轴心的中心轴4、和同轴心外轴 5运行更平稳和可靠,有效解决了搅拌不充分、面团残留等问题、提高了下料速 度,提高产品的运行性能和质量。

如附图6所示,本发明具体应用时,将螺杆7与驱动电机23连接,同轴心 的中心轴4、同轴心外轴5与同轴心双轴输出电机24连接,运行时启动驱动电 机23,使驱动电机23反转,驱动电机23带动螺杆7反转对面粉进行搅拌;启 动同轴心双轴输出电机24,将面粉桶一侧经过搅拌的面粉在下搅拌刀3的作用 下进行翻滚、以及将面粉桶其他位置的面粉进行挤压、推进面粉桶的面粉搅拌 腔进行搅拌,当面粉形成团状的面粉团时,下搅拌刀3翻滚起来的面粉团向上 运动时,上搅拌刀2就会将面粉团进行剪切,将团状的面粉剪切、打散,使湿 面粉和干面粉更容易混合,提高搅拌的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 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 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内。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53647.0 (22)申请日 2015.12.16 A47J 43/046(2006.01) A47J 43/07(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正品元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 下李朗社区布澜路 31 号中宝工业厂区 A2 栋 601 (72)发明人 武月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54) 发明名称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

2、装置的轴套与面粉桶底部连 接, 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 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 连接, 上搅拌刀与中心轴连接, 下搅拌刀与轴套连 接, 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连接, 其中下 搅拌刀的拨刀 A、 拨刀 B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 接, 且拨刀 A、 拨刀 B 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 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相反。本 发明有效解决了搅拌过程干面粉颗粒小、 经常处 于搅拌桶的下层, 湿面团由于体积大、 常常处于上 层, 难以有效完成和面 ; 以及和面质量不好的技 术问题 ; 实现了和面过程中搅拌、 翻滚、 挤压等一 体化和自动化, 有效减少人工使用、 降低生产成 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3、。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5380539 A 2016.03.09 CN 105380539 A 1/1 页 2 1.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粉桶、 上搅拌刀、 下搅拌刀、 中心轴、 同轴心外轴、 轴套、 螺杆, 轴套与面粉桶底部连接, 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 中心轴与同轴心 外轴连接, 上搅拌刀与中心轴连接, 下搅拌刀与轴套连接, 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 连接, 其中下搅拌刀包括拨刀 A、 拨刀 B, 拨刀 A、 拨刀 B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 且拨刀 。

4、A、 拨刀 B 与同轴心外轴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下搅拌刀还可以包括拨 刀 C、 拨刀 D, 拨刀 C、 拨刀 D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 且拨刀 C、 拨刀 D 与同轴心外轴的轴 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相反, 拨刀 C、 拨刀 D 与拨刀 A、 拨刀 B 在 下搅拌刀轴套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 拨刀 A 与拨刀 C 同向, 拨刀 B 与拨刀 D 同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搅拌刀包括剪切刀A、 剪切刀 B, 剪切刀 A 由上搅拌。

5、刀轴套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 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 弧过渡面, 剪切刀 B 由上搅拌刀轴套下端面向外延伸形成、 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 圆弧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 1 3 其中之一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轴套与 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A, 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B, 轴套与面 粉桶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C。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 1、 2倾斜角倾斜角 度为 20 70。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 1、 2倾斜角倾斜角 度分别为 30或 45。 7.根据权利要。

6、求 6 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 之间还连接有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其特征在于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 接、 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分别是通过轴承 A、 轴承 B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80539 A 2 1/3 页 3 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厨师和面或其他粉类搅拌过程中由于面粉的粘性、 蛋白含量、 麦子生长周 期等原因使面粉在和面过程中, 根据固体颗粒团在搅动中处于大上小下原理, 常常会出现 湿。

7、面团在上层, 干面粉在下层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一次性联动和面、 挤面机械会产生致命性 伤害, 通过简单的加水很难把控水量的多少, 造成面团过软或过干。 但是, 现有技术中, 如附 图 1 所示, 采用在容器中用圆柱式搅拌棒完成拌面、 搅面过程 ; 该技术方案存在搅拌难于产 生上下翻滚, 根据粉料颗粒上浮原理, 干面粉由于颗粒小, 经常处于搅桶的下层, 湿面团由 体积大, 常常处于上层, 如果不参与人工调整, 很难有效的完成和面, 占用人工时间长、 用工 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使面团拌面、 搅面过程中实现自动翻 滚、 挤压, 减少人工用时、 成本低的。

8、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包括面 粉桶、 上搅拌刀、 下搅拌刀、 中心轴、 同轴心外轴、 轴套、 螺杆, 轴套与面粉桶底部连接, 同轴 心外轴与轴套连接, 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 上搅拌刀与中心轴连接, 下搅拌刀与轴套连 接, 螺杆与面粉桶底部的面粉搅拌腔连接, 其中下搅拌刀包括拨刀 A、 拨刀 B, 拨刀 A、 拨刀 B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连接, 且拨刀 A、 拨刀 B 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相反。 0005 进一步地, 下搅拌刀还可以包括拨刀C、 拨刀D, 拨刀C、 拨刀D分别。

9、与下搅拌刀轴套 连接, 且拨刀 C、 拨刀 D 与同轴心外轴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 相反, 拨刀 C、 拨刀 D 与拨刀 A、 拨刀 B 在下搅拌刀轴套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 拨刀 A 与拨刀 C 同向, 拨刀 B 与拨刀 D 同向。 0006 进一步地, 上搅拌刀包括剪切刀A、 剪切刀B, 剪切刀A由上搅拌刀轴套上端面向外 延伸形成、 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剪切刀 B 由上搅拌刀轴套下端面向 外延伸形成、 并与上搅拌刀轴套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0007 进一步地, 在轴套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A, 在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 间还连接有密封。

10、件 B, 在轴套与面粉桶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C。 0008 进一步地, 1、 2倾斜角倾斜角度为 20 70。 0009 进一步地, 1、 2倾斜角倾斜角度分别为 30或 45。 0010 进一步地, 在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之间还连接有套筒。 0011 进一步地, 同轴心外轴与轴套连接、 中心轴与同轴心外轴连接分别是通过轴承 A、 轴承 B 连接。 说 明 书 CN 105380539 A 3 2/3 页 4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使用了上搅拌刀、 下搅拌刀、 中心轴、 同轴心外轴、 轴套、 螺杆等特定技术特征, 使得本发明的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在面粉和面、 搅拌过程中有效 实现。

11、了翻滚、 剪切、 挤压等系列连续动作 ; 有效解决了面粉固体颗粒搅拌过程中干面粉由于 颗粒小、 经常处于搅桶的下层, 湿面团由于体积大、 常常处于上层, 难以有效完成和面 ; 以及 和面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 ; 有效减少人工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成本, 提高了经济经济效益, 本 发明具体积极的推广意义和潜在的市场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现有技术实施方案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3 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示意图 ; 0016 图 4 为本发明上搅拌刀、 下搅拌刀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5 为本发明下搅拌刀四个拨刀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12、 6 为本发明与动力装置连接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 如附图 2 和附图 3 所示, 该帮厨机器人的搅拌装置包括面粉桶 1、 上搅拌刀 2、 下搅 拌刀 3、 中心轴 4、 同轴心外轴 5、 轴套 6、 螺杆 7, 轴套 6 与面粉桶 1 的底部连接, 同轴心外轴 5 与轴套 6 连接, 中心轴 4 与同轴心外轴 5 连接, 上搅拌。

13、刀 2 与中心轴 4 连接, 下搅拌刀 3 与 轴套 6 连接, 螺杆 7 与面粉桶 1 的底部的面粉搅拌腔 8 连接。更为具体地, 如附图 4 所示, 下搅拌刀 3 包括拨刀 A9、 拨刀 B10, 拨刀 A9、 拨刀 B10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 11 连接, 且拨刀 A9、 拨刀 B10 与同轴心外轴 5 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面粉搅拌过程中对面粉的挤压、 翻滚, 使得面粉搅拌更充分, 有效 解决了面粉固体颗粒搅拌过程中干面粉由于颗粒小、 经常处于搅桶的下层, 湿面团由于体 积大、 常常处于上层, 难以有效完成和面 ; 以及和面质。

14、量不好的技术问题。 如附图5所示, 下 搅拌刀 3 还可以包括拨刀 C12、 拨刀 D13, 拨刀 C12、 拨刀 D13 分别与下搅拌刀轴套 11 连接, 且拨刀 C12、 拨刀 D13 与同轴心外轴 5 的轴线垂直平面分别倾斜 1和 2, 1与 2倾斜 方向相反, 拨刀C12、 拨刀D13与拨刀A9、 拨刀B10在下搅拌刀轴套11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 拨刀 A9 与拨刀 C12 同向, 拨刀 B10 与拨刀 D13 同向。该技术方案能使面粉团在搅拌过程中 翻滚、 挤压更充分, 有效提高对面粉团和面的质量和效果。如附图 4 所示, 上搅拌刀 2 包括 剪切刀 A14、 剪切刀 B15, 剪切。

15、刀 A14 由上搅拌刀轴套 16 的上端面向外延伸形成、 并与上搅 拌刀轴套 16 的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剪切刀 B15 由上搅拌刀轴套 16 的下端面向外延伸 形成、 并与上搅拌刀轴套 16 圆柱面形成圆弧过渡面 ; 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将下搅拌刀 3 翻滚 上来的面粉团剪切打散, 使湿面粉和干面粉更容易融合、 和融合更充分。如附图 3 所示, 在 轴套 6 与同轴心外轴 5 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A17 ; 在中心轴 4 与同轴心外轴 5 之间还连接 有密封件 B18 ; 在轴套 6 与面粉桶 1 底面之间还连接有密封件 C19 ; 该技术方案能有效保证 说 明 书 CN 105380539。

16、 A 4 3/3 页 5 面粉桶里面的水分不流失, 以及面粉不会进入同轴心双轴的机构, 有效避免了面粉残留可 能引起的面粉变质、 腐烂等不卫生的现象, 以及可能对人体健康引起的危害。更为具体的, 1、 2倾斜角倾斜角度为 20 70, 本发明具体实施中选择了 1、 2倾斜角倾斜角度 为 30或 45; 该方案能使面团翻滚、 挤压效果更好, 在中心轴 4 与同轴心外轴 5 之间还连 接有套筒 20 ; 同轴心外轴 5 与轴套 6 连接、 中心轴 4 与同轴心外轴 5 连接分别是通过轴承 A21、 轴承 B22 连接 ; 该技术方案使同轴心的中心轴 4、 和同轴心外轴 5 运行更平稳和可靠, 有效。

17、解决了搅拌不充分、 面团残留等问题、 提高了下料速度, 提高产品的运行性能和质量。 0021 如附图 6 所示, 本发明具体应用时, 将螺杆 7 与驱动电机 23 连接, 同轴心的中心轴 4、 同轴心外轴5与同轴心双轴输出电机24连接, 运行时启动驱动电机23, 使驱动电机23反 转, 驱动电机 23 带动螺杆 7 反转对面粉进行搅拌 ; 启动同轴心双轴输出电机 24, 将面粉桶 一侧经过搅拌的面粉在下搅拌刀 3 的作用下进行翻滚、 以及将面粉桶其他位置的面粉进行 挤压、 推进面粉桶的面粉搅拌腔进行搅拌, 当面粉形成团状的面粉团时, 下搅拌刀 3 翻滚起 来的面粉团向上运动时, 上搅拌刀 2 。

18、就会将面粉团进行剪切, 将团状的面粉剪切、 打散, 使 湿面粉和干面粉更容易混合, 提高搅拌的效果。 0022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5380539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80539 A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80539 A 7 3/4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80539 A 8 4/4 页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80539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