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共轭亚油酸的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共轭亚油酸的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892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2 CN 103689238 A (21)申请号 201310661716.1 (22)申请日 2013.12.09 A23K 1/16(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地址 402460 重庆市荣昌县昌州大道中段 770 号 (72)发明人 黄金秀 齐仁立 肖融 王瑞生 刘作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8 代理人 黎昌莉 (54) 发明名称 含有共轭亚油酸的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 特别涉及饲料组合物, 所述饲料组合物。
2、由质量百分比为 1 2共轭 亚油酸和余量的基础饲料组成 ; 所述基础饲料包 括玉米、 豆粕、 小麦麸、 大豆油、 石粉、 磷酸氢钙、 食 盐等 ; 本饲料的系列配方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配 套使用, 保证了猪肉的良好品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89238 A CN 103689238 A 1/1 页 2 1. 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由质量百分比为 1 2共轭亚油酸和余量的基础饲料 组成。 2. 根据权利。
3、要求 1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共轭亚油酸的质量百分比为 1、 1.5或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础饲料为基础饲料 A, 按照 重量份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 : 玉米 70.30 份 ; 豆粕 14.00 份 ; 小麦麸 11.50 份 ; 大豆油 2.00 份 ; 石粉 0.71 份 ; 磷酸氢钙 0.50 份 ; 食盐 0.30 份 ; 预混料 0.69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础饲料为基础饲料 B, 按照 重量份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 : 玉米 72.60 份, 豆粕 11.00 份。
4、, 小麦麸 12.50 份, 大豆油 2.00 份, 石粉 0.71 份, 磷酸氢钙 0.10 份, 食盐 0.30 份, 赖氨酸 0.10 份, 预混料 0.69 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共轭亚油酸为CLA-60, 所述共 轭亚油酸的纯度按质量百分比算为 6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饲料组合物分为饲料组合物A 和饲料组合物B, 所述饲料组合物A专用于30-60公斤猪, 所述饲料组合物B专用于60-90公 斤猪, 所述饲料组合物 A 中含有所述基础饲料 A, 所述饲料组合物 B 中含有所述基础饲料。 7. 权利要。
5、求 1 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约 60 公斤级猪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量的饲料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数为1.5的 共轭亚油酸。 9.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约 90 公斤级猪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量的饲料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质量百分 数为2.0 的共轭亚油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89238 A 2 1/19 页 3 含有共轭亚油酸的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 。
6、特别涉及饲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亚油酸是组成脂肪的多种脂肪酸中的一种。 亚油酸既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脂肪 酸之一, 又是人和动物无法合成的一种物质,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共轭亚油酸 (Conjugated linoleicacid,以下简称CLA)是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 是一系列在碳9、 11或10、 12位具有 双键的亚油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 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的科学 研究证明, 共轭亚油酸具有抗肿瘤、 抗氧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 提高免疫力、 提高骨骼密度、 防治糖尿病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 而且还能降低动物和人体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和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 。
7、还可以降低动物和人体脂肪、 增加肌肉。关于 CLA 调控猪肉品质的机制,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脂肪沉积方面。CLA 降低体脂沉积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 降低前脂 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脂肪的合成, 主要通过影响脂肪合成过程中一些代谢酶活性 ( 如脂肪酸合成酶等 ) 及关键调节因子 ( 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 等 ) 的基因表达来实 现。促进脂肪的分解。通过抑制硬脂酰 -CoA 去饱和酶的基因表达来降低 SCD 活性、 抑 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以改变肉中脂肪酸组成。 0003 然而, 肉质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概念, 其内涵非常广, 因此可以推测 CLA 调控猪肉 品质的作用机制不是单方面。
8、的, 而是多方面的。肉品质主要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态结构和 化学组成。肌纤维作为肌肉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类型及组成是肌肉生长和肉品质的生 化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它不仅决定猪骨骼肌的生长发育, 而且还影响猪肉的生理生化特性、 感官品质及宰后鲜肉的品质。由此可见, 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密切相关。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饲料组合物, 其对猪背最长肌 I 型 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量影响显著。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0006 饲料组合物, 由质量百分比为 1 2共轭亚油酸和余量的基础饲料组成。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
9、饲料组合物, 所述共轭亚油酸的质量百分比为 1、 1、 5和 2。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所述基础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 : 玉米 70.30 份 ; 豆粕 14.00 份 ; 小麦麸 11.50 份 ; 大豆油 2.00 份 ; 石粉 0.71 份 ; 磷酸氢 钙 0.50 份 ; 食盐 0.30 份 ; 预混料 a0.69 份 ; 其中, 预混料 a 是按照如下比例配制的 : 铜 (CuSO45H2O)80mg, 铁 (FeSO47H2O)100mg, 锌 (ZnSO47H2O)100mg, 锰 (MnSO4H2O)40mg, 硒 (Na2SeO3)0.3mg,。
10、 碘 (KI)0.3mg, 维生素 A1750IU, 维生素 D3200IU, 维生素 11IU, 维生素 K30.5mg, 烟酸 20mg, 维生素 B59mg, 叶酸 0.3mg, 维生素 B11mg, 维生素 B23mg, 维生素 B61.5mg, 维生素 B1215g, Biotin0.05mg, 氯化胆碱 1.0g, Phytaso0.1mg, 抗氧化剂 0.5mg。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所述基础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算由以下组分组成 : 玉米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3 2/19 页 4 72.60 份, 豆粕 11.00 份, 小麦麸 12.50 。
11、份, 大豆油 2.00 份, 石粉 0.71 份, 磷酸氢钙 0.10 份, 食盐 0.30 份, 赖氨酸 0.10 份, 预混料 a0.69 份。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所述共轭亚油酸由棕榈酸 C16 : 016.4 份, 硬脂酸 C18 : 03.4 份,油 酸 C18 : 1C917.4 份,亚 油 酸 C18 : 2C9, C121.6 份, c9t11-CLA28.5 份, t10c12-CLA30.0 份。所述共轭亚油酸的纯度按质量百分比算为 61.2。 0011 进一步, 所述的饲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饲料组合物分为饲料组合物 A 和饲 料组合物 B,。
12、 所述饲料组合物 A 专用于 30-60 公斤猪, 所述饲料组合物 B 专用于 60-90 公斤 猪, 所述饲料组合物 A 中含有所述基础饲料 A, 所述饲料组合物 B 中含有所述基础饲料 ?。 0012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新应用, 该应用为制备猪饲料提供了新 的思路。 0013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0014 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约 60 公斤级猪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 量的饲料中的应用。 0015 进一步, 所述的应用,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数为 1.5的共轭亚油酸。 0016 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约 90 公斤级猪。
13、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 量的饲料中的应用。 0017 进一步, 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数为 2.0的共轭亚油酸。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0019 从理化指标来看 : 1) 本发明根据猪的体重阶段设计了系列饲料配方, 均能显著影 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但该作用与猪生长阶段有关, 在3060kg阶段主要影响F/G, 而 在 60 90kg 阶段则主要影响 ADG 和 ADFI。2) 系列配方显著降低了 90kg 猪血清高密度脂 蛋白和载脂蛋白 A1 浓度 ; 同时降低了血清甲状腺素 (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和皮质 醇浓度。 3)系列配方显。
14、著影响了90kg猪10肋处的膘皮厚、 屠宰率、 板油重和瘦肉率的影响 显著。4) 系列配方能提高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 而降低肉色 b 值 ( 黄度 )。5) 系 列配方能显著改变了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含量, 即显著增加了 SFA 和 CLA 的 沉积, 且 c9t11-CLA 的沉积能力显著高于 t10c12-CLA。 0020 从分子角度来看 : 1) 各配方显著提高了 60kg 猪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量, 而饲粮添加 2.0 CLA 显著提高了 90kg 猪背最长肌 I 型和 2a 型肌纤维 mRNA 表达 量。 2)背最长肌中MyHC I 。
15、mRNA表达量在体重60kg时, 与肌内脂肪和大理石纹评分呈正相 关, 而与失水率呈负相关 ; 在体重90kg时, 与pH下降速度、 肉色a值和大理石纹评分呈正相 关。3) 背最长肌中 MyHC2a mRNA 表达量在体重 60kg 时, 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正相关, 在体重 90kg时, 与肉色a值、 pH下降速度和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与肌内脂肪含量有一定正 相关。4) 背最长肌中 MyHC2b mRNA 表达量在体重 90kg 时, 与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 量呈显著负相关, 与肉色 a 值也有一定负相关。5) 饲粮添加 CLA 对 60kg 猪背最长肌 MyoG、 MYST、 Ca。
16、3、 CaN 和 PGC-1 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影响, 但添加 1.5 -2.0 CLA 显著提高了 90kg 猪背最长肌 MyoG、 CaN 和 PGC-1 基因表达, 提示这些功能基因可能参与了 CLA 调控肌纤维类 型转化过。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4 3/19 页 5 0021 图 1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60kg 猪 MyHC I mRNA 水平的影响。 0022 图 2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90kg 猪 MyHC I mRNA 水平的影响。 0023 图 3 为 CLA 对 60kg 猪 MyHC2a mRNA 水平的影响。 0024 图 4 为。
17、不同水平 CLA 对 90kg 猪 MyHC2a mRNA 水平量的影响。 0025 图 5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60kg 猪 MyHC2b mRNA 表达量的影响。 0026 图 6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90kg 猪 MyHC2b mRNA 水平的影响。 0027 图 7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60kg 猪 MyHC2x mRNA 水平的影响。 0028 图 8 为不同水平 CLA 对 90kg 猪 MyHC2x mRNA 水平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第一部分 0030 实施例一 0031 采用单因子试验安排。 选择日龄相近、 体重约26.761.78kg、 健康趋势的长。
18、荣 杂交猪 160 头 ( 公母各半 ) 随机分为 5 个处理组, 分别添加配方一至五。CLA-60 油的脂肪 酸组成详见表 1, 其纯度为 61.2。 0032 每组8个重复, 每个重复4头猪, 饲养于一圈栏中。 分别配制3060及6090kg 两个阶段的基础饲料, 所述基础饲料的配比详见表 2。各处理组的 CLA-60 油等量替代表 2 中基础饲粮中的大豆油, 各基础饲料的其他组分和营养水平一致。 0033 猪只自由采食与饮水, 饲养管理按常规进行。分别于平均体重接近 60kg 和 90kg 时, 空腹称重后, 从每个重复中选取 1 头接近于平均体重的猪进行颈静脉采血, 置于离心管 中, 。
19、静置 2-3 小时后离心得血清, 于 -20下保存备用 ; 采血后立即屠宰, 进行胴体性状和肉 质指标测定。 0034 表 1CLA-60 油的脂肪酸组成 0035 0036 表 2 基础饲料组成与营养水平 0037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5 4/19 页 6 0038 a 每 千 克 饲 粮 中 添 加 : 铜 (CuSO45H2O)80mg,铁 (FeSO47H2O)100mg,锌 (ZnSO4 7H2O)100mg, 锰 (MnSO4 H2O)40mg, 硒 (Na2SeO3)03mg, 碘 (KI)03mg, 维生素 A1750IU, 维生素 D3200IU, 维生。
20、素 11IU, 维生素 K305mg, 烟酸 20mg, 维生素 B59mg, 叶酸 03mg, 维生 素 B11mg, 维生素 B23mg, 维生素 B615mg, 维生素 B1215g, Biotin005mg, 氯化胆碱 10g, Phytase01mg, 抗氧化剂 05mg。 0039 b 实测值 0040 30 60kg 和 60 90kg 两个阶段的饲料组合物的脂肪酸组成分别见表 3 和表 4。 由表可知, 两个阶段试验的饲料组合物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各阶段的 5 个 配方中试验饲粮中的亚油酸、 - 亚麻酸、 c9t11-CLA、 t10c12-CLA 的组成差异明显。
21、, 其中亚 油酸和 - 亚麻酸的含量随饲粮 CLA 添加量增加逐渐减少 ; 而 c9t11-CLA 和 t10c12-CLA 的 含量则随饲粮 CLA 添加量增加不断增加, 符合试验设计的目的。其他各项指标在每个饲料 配方中变化不大。 0041 表 330 60kg 阶段各试验饲粮的脂肪酸组成 0042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6 5/19 页 7 0043 表 460 90kg 阶段各试验饲粮的脂肪酸组成 0044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7 6/19 页 8 0045 实施例二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0046 实施例一中的饲料组合物的各配。
22、方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 5。由表可知,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8 7/19 页 9 试验猪的初始体重在各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 (P=0.7186)。饲粮添加 CLA 对 30 60kg 猪 的 ADG 和 ADFI 均无显著影响 (P 0.3856), 但 ADG 随 CLA 添加量增加有不断提高趋势, 比 对照组约高 2.26 3.72, 当所述 CLA 添加量增至 2.0时又呈下降趋势。所以, 所述 CLA 可显著影响 30 60kg 猪的 F/G(P=0.0488), 其中 1.0添加组最低, 显著低于对照组 和 2.0添加组, 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CLA 对 。
23、60 90kg 猪的 F/G 无显著影响, 但显著 影响 ADG 和 ADFI(P 0.0203), 随 CLA 添加量增加, ADG 和 ADFI 不断下降。2.0添加组 的 ADG 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0.5添加组, 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添加 0.5 CLA 对 60 90kg猪ADFI无显著影响, 但1.02.0CLA则显著降低了6090kg猪ADFI, 比对照组 约低 3.60 13.44。由上可知, 饲粮添加 CLA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与猪的生长阶段有关, 在 30 60kg 阶段主要影响 F/G, 而在 60 90kg 阶段则主要影响 ADG 和 ADFI。但从 30 90kg 阶段。
24、的结果来看, 饲粮添加 CLA 对猪 ADG 无显著影响 (P=0.4171), 但显著影响 ADFI 和 F/G(P 0.0212)。随 CLA 添加量增加, ADFI 不断下降, 其中 2.0添加组最低, 显著低于对 照组, 低了 9.89 (P=0.0009)。而对于 F/G, 1.0添加组最低, 显著低于对照组和 0.5添 加组。 0047 表 5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畜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 0048 0049 0050 AD : , ADFI, F/G 分别代表平均 H 增重、 平均 H 米食量、 料重比 0051 综合以上结果说明, 饲料组合物中的各配方均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25、 综合 全期生长性能指标考虑, 配方三和配方八的效果最佳。 0052 实施例三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9 8/19 页 10 0053 实施例一中的饲料组合物的各配方对60kg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6。 由 表可知, 饲料组合物的各配方对 60kg 猪血清葡萄糖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039), 其中配方 一的浓度最低, 显著低于其它组(P0.0070)。 饲料组合物的各配方对60kg猪血清尿素氮、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 A1、 载脂蛋白 B、 总蛋白、 白蛋 白、 球蛋白。
26、、 白球比都没有显著影响 (P 0.1323), 但血清尿素氮有降低趋势, 而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有增加趋势。 0054 表 6 各配方对 60kg 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0055 0056 0057 实施例一中的饲料组合物的不同配方对 90kg 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 7。 由表 7 可知, 各配方对 90kg 猪血清葡萄糖、 尿素氮、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载 脂蛋白 B、 总蛋白都没有显著影响 (P 0.2477), 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 蛋白 A1 浓度 (P 0.0477), 随饲粮 CLA 添加量增加, 血清。
27、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 A1 浓 度不断下降。与配方六组比, 配方九组和配方十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了 约 15.1 (P 0.0155) ; 对于血清载脂蛋白 A1, 除配方七组外, 其他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51)。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至肝 脏, 而载脂蛋白 A1 作用主要有运载脂类物质以及稳定脂蛋白结构, 在脂蛋白的代谢中起到 促进脂类的运输、 调节酶活性以及引导血浆脂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等重要作用。 0058 表 7 不同饲料配方对 90kg 长 荣猪血清生化及激素指标的影响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
28、10 9/19 页 11 0059 0060 0061 血清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液正常渗透压或作为脂肪酸的载体参与运送脂 肪酸等。 由表7可知, 各配方组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有一定影响(P=0.0686), 其中配方九组和 配方十组显著低于配方六组 (P 0.0279)。 0062 血清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免疫系统遇到外来的入侵物时会根据入侵物的 不同产生不同数量的球蛋白, 如果入侵物比较难以消灭, 免疫系统刺激淋巴以后就会产生 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灭为止, 故造成球蛋白偏高。由表 7 可知, 配方十组的 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提高了 28.72 (P=0.0067)。 006。
29、3 甲状腺素是甲状腺的主要激素, 能促进物质代谢和动物生长发育。三碘甲状腺原 氨酸 (T3) 主要是由 T4 内环脱碘转变而成的。由表 7 可知, 饲粮添加 CLA 对血清甲状腺素 (T4) 浓度无显著影响 (P=0.4870), 但有降低趋势。配方八至十显著降低了血清三碘甲状腺 原氨酸 (T3) 浓度, 比配方六约低 18.86 23.43 (P 0.0284)。 0064 皮质醇是从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的是对糖类代谢具有最强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 素, 通常被成为 “应激激素” 。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 血清皮质醇浓度增加, 以维持正常的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1 10/1。
30、9 页 12 生理机能。由表 7 可知, 各配方显著降低了血清皮质醇浓度, 比配方六组约低 21.59 27.84 (P 0.0037), 本饲料组合物能缓解猪的应激状态。 0065 实施例四不同配方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0066 猪 60kg 的胴体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8。由表可知, 各饲料配方对 60kg 猪的胴体直 长、 斜长、 肩腰荐结合处和 6-7 肋间的背膘厚、 10 肋处和最后肋处的膘皮厚、 眼肌面积、 板油 重及屠宰率均无显著影响 (P 0.1803), 但配方三和配方四对肩腰荐结合处和 6-7 肋间的 背膘厚及 10 肋处和最后肋处的膘皮厚有降低趋势, 而眼肌面积则呈增加。
31、趋势。配方二对 60kg猪瘦肉率无显著影响, 但配方三至五则显著提高了60kg猪瘦肉率(P=0.0002), 比配方 一约高 4.58 7.29。 0067 表 8 不同水平 CLA 对 60kg 猪胴体指标的影响 0068 0069 猪 90kg 的胴体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9。由表可知, 配方六至十对胴体直长和斜长无 显著影响 (P 0.2124), 对肩腰荐结合处的背膘厚也无显著影响 (P=0.0827), 但配方八至 十有降低趋势, 比配方六组约低 12.22 13.92。各配方对 6-7 肋间的背膘厚和 10 肋 处的膘皮厚有显著影响 (P 0.0017)。对于 6-7 肋间的背膘厚, 。
32、配方八至十组均低于配方 六组, 分别降低了 21.84 (P=0.0004)、 7.76 (P=0.1841) 和 15.80 (P=0.0093)。配方 八至十组显著降低了 10 肋处的膘皮厚, 降低了约 15.20 20.95 (P 0.0200)。各配 方对最后肋处的膘皮厚的影响虽不显著 (P=0.1407), 但配方八至十组有降低趋势, 比对照 组约低了 12.73 16.00。CLA 对眼肌面积的影响也不显著 (P=0.1100), 但配方八至十 组有增加趋势, 比配方六组约高 7.70 10.95。配方八至十组显著降低了屠宰率和板 油重 (P 0.0217)。CLA 对瘦肉率的影响。
33、显著 (P=0.0157), 其中配方八和配方十著高于对 照组 (P 0.0244), 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0529)。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2 11/19 页 13 0070 综合以上结果说明, 综合考虑以配方三和配方八效果最佳。 0071 表 9 不同水平 CLA 对 90kg 猪胴体指标的影响 0072 0073 实施例五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育肥猪肉质指标的影响 0074 猪 60kg 的肉质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10。由表可知, 各配方对猪肉 pH24的影响不显 著 (P=0.1596), 却显著影响了猪肉 pH45(P=0.0090), 与对照组比, 配。
34、方三、 配方四和配方五 的 pH45分别降低了 4.53 (P=0.0344)、 2.34 (P=0.2636) 和 5.26 (P=0.0130)。各配方 对猪肉嫩度、 肉色评分、 L 值和 a 值均无显著影响 (P 0.1117), 但显著影响 b 值、 大理石纹 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P0.0456)。 对于b值, 配方三组最低, 显著低于配方一组和配方二 组 (P 0.0304), 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配方二至四使大理石纹评分提高了 10.82 32.47, 其中配方四组最高, 显著高于配方一组 (P=0.0031)。配方二至四显著提高了肌内 脂肪含量, 提高约 44.77 52.33。
35、 (P 0.0110)。 0075 猪90kg的肉质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1。 由表可知, 各配方对猪肉pH45、 pH24、 失水率、 滴水损失、 嫩度、 肉色评分、 L 值和 a 值均无显著影响 (P 0.2135), 但显著影响 b 值、 大理 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 (P 0.0239)。配方七至十使 b 值降低了 7.61 15.96, 其 中配方八组最低, 显著低于配方六组 (P=0.0013)。配方七至十组的大理石纹评分均高于配 方一组, 约提高了 3.29 25.65, 其中配方九组和配方十组达显著水平 (P 0.0080)。 配方七至十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 提高约 33.79。
36、 46.58 (P 0.0204)。 0076 表 10 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对 60kg 猪肉质指标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3 12/19 页 14 0077 0078 表 11 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对 90kg 猪肉质指标的影响 0079 0080 0081 综合以上结果说明, 各饲料配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肉品质, 主要表现为提高 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 而降低肉色 b 值 ( 黄度 )。 0082 实施例六不同饲料配方对猪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4 13/19 页 15 0083 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 。
37、12。由表可知, 各饲料配方显著影响了背 最长肌饱和脂肪酸 (SFA) 总含量 (P=0.0413), 背最长肌 SFA 总量不断增加, 其中配方九和 配方十显著高于配方六组 (P 0.0146)。在 SFA 中, C12 : 0、 C14 : 0、 C15 : 0 和 C16 : 0 四种 SFA 含量均随饲粮 CLA 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 (P 0.0328), 而 C17 : 0、 C18 : 0、 C20 : 0、 C21 : 0、 C22 : 0、 C24 : 0的含量在各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P0.0813)。 各配方对背最长肌单不饱 和脂肪酸 (MUFA)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
38、A) 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 0.3316)。但 MUFA 中的 C14 : 1、 C16 : 1 和 C18 : 1n9t 含量随饲粮 CLA 浓度加大而不断增加, 而 C20 : 1 含量的变 化规律正完全相反。在试验所观测的 PUFA 中, C18 : 2n6t、 C18 : 2n6c、 C18 : 3n6、 C20 : 3n3、 C20 : 5n3 和 C22 : 6n3 的含量均未受饲粮 CLA 添加的显著影响, C18 : 3n3、 C20 : 2、 C20 : 4n6 则 随饲粮 CLA 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 但 c9t11-CLA 和 t10c12-CLA 含量在对照组均未。
39、检测 出, 之后随饲粮 CLA 添加量的加大不断增加, 且 c9t11-CLA 增加幅度比 t10c12-CLA 的大。 以上结果表明, 配方七至十能改变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 主要表现为 SFA 总量显著增加, 同时显著增加背最长肌 c9t11-CLA 和 t10c12-CLA 含量, 且 c9t11-CLA 的沉积能力显著高于 t10c12-CLA。 0084 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 13。由表可知, 各配方对脂肪 组织中 SFA 总量显著增高, 其中配方九组 SFA 总量最高。在 SFA 中, C12 : 0、 C14 : 0、 C15 : 0、 C16 : 0、 。
40、C18 : 0、 C22 : 0 的含量均出现显著增加 (P 0.0043), 而 C20 : 0 和 C24 : 0 含量显著 降低 (P 0.0001)。脂肪组织中的 MUFA 总量则随 CLA 添加量增加而降低, 其中配方十组 的 MUFA 含量最低, 比配方六组约低 37.92 (P 0.0001)。在 MUFA 中, C17 : 1、 C18 : 1n9c、 C20 : 1和C24 : 1的含量均随饲粮CLA浓度增加而呈不同程度下降 ; 而C14 : 1和C18 : 1n9t含 量在 CLA 处理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012) ; C16 : 1 和 C22 : 1n9 含。
41、量则在各处理间未 见显著差异。脂肪组织中的 PUFA 总含量在各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 但随饲粮 CLA 浓度升高 而呈下降趋势, 当 CLA 添加量至 1.5时达到最低。在 PUFA 中, C18 : 2n6c、 C18 : 3n3、 C20 : 2、 C20 : 4n6、 C20 : 5n3 和 C22 : 6n3 的含量在 CLA 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减少, C18 : 2n6t、 C18 : 3n6 和 C20 : 3n3 在各处理组未见显著差异 (P 0.3551)。与背最长肌的结果相似, c9t11-CLA 和 t10c12-CLA 含量在对照组未检测出, 而在 CLA 处理组的含量随饲。
42、粮 CLA 添加量的增加呈 显著增加 (P 0.0001)。以上结果表明, 饲粮添加 CLA 能改变猪背部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 组成, 即 SFA 总量增加, 而 MUFA 和 PUFA 降低, 但 SFA 总量的增加主要由 MUFA 总量的降低 引起 ; 饲粮添加 CLA 还能显著增加背部脂肪组织中的 c9t11-CLA 和 t10c12-CLA 含量, 其中 c9t11-CLA 的增加量比 t10c12-CLA 的增加量更多。 0085 表 12 各配方对 90kg 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单位 : mg/g) 0086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5 14/19 页。
43、 16 0087 0088 表 13 各配方对 90kg 猪背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单位 : mg/g) 0089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6 15/19 页 17 0090 0091 第二部分配方对生长育肥猪肌纤维类型及其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0092 实施例七不同配方对生长育肥猪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0093 一不同水平 CLA 对猪背最长肌 MyHCs 基因 mRNA 水平的影响 0094 不同水平 CLA 对猪背最长肌 MyHC I mRNA 水平的影响见图 1 和图 2。由图 1 可知,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7 16/19 页 18 在体重。
44、 60kg 时, 配方二至五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 MyHC I mRNA 水平, 其中配方四组显著高 于配方一组 (P 0.05), 其他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由图 2 可知, 在体重 90kg 时, 配方十组 的 MyHC I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 0095 不同配方对猪背最长肌 MyHC2a mRNA 水平的影响见图 3-4。由图 3 可知, 在体重 60kg 时, 配方二至四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 MyHC2a mRNA 水平, 其中配方四组显著高于配方 一组 (P 0.05), 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由图 4 可知, 在体重 90kg 时, 配方。
45、十组的 MyHC2a mRNA 水平显著高于配方六组和配方八组 (P 0.05), 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0096 各配方对猪背最长肌MyHC2b mRNA水平的影响见图5-6。 由图可知, 在体重60kg和 90kg 时, 饲料组合物中 CLA 的添加量变化对 MyHC2b mRNA 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P 0.05)。 0097 不同水平 CLA 对猪背最长肌 MyHC2x mRNA 水平的影响见图 6-7。由图 6 可知, 在体 重 60kg 时, 各配方加 CLA 对 MyHC2x mRNA 水平影响不显著 (P 0.05)。由图 7 可知, 在体 重 90kg 时, 配方七组 My。
46、HC2x mRNA 水平显著低于配方六组和配方十组 (P 0.05)。 0098 实施例八 0099 一 MyHCs mRNA 表达量与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0100 MyHCs mRNA 表达量与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 14。 0101 其中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P 0.05) 的有 : 在体重 60kg 时, 背最长肌中 MyHC I mRNA 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呈显著正相关 (r=0.901, P=0.037), 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 (r=-0.941, P=0.017), 与大理石纹评分呈一定正相关 (r=0.851, P=0.068)。MyHC2a mRNA 表 达量与大理石纹评分呈。
47、一定正相关 (r=0.830, P=0.082)。MyHC2x mRNA 表达量与肉色 L 值 呈显著正相关 (r=0.949, P=0.014)。 0102 表 14 背最长肌 MyHCs mRNA 表达量与肉品质的相关性 1) 0103 0104 说 明 书 CN 103689238 A 18 17/19 页 19 0105 1)* 表不 P 0.05 0106 在体重 90kg 时, 背最长肌中 MyHC I mRNA 表达量与 pH 下降速度呈显著正相 关 (r=0.917, P=0.028), 与肉色 a 值和大理石纹评分呈一定正相关 (r=0.849, P=0.069 ; r=0.。
48、779, P=0.120)。MyHC2a mRNA 表达量与肉色 a 值、 pH 下降速度和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 正相关 (r=0.936, P=0.019 ; r=0.889, P=0.044 ; r=0.946, P=0.015), 与肌内脂肪含量呈一定 正相关 (r=0.875, P=0.052)。MyHC2b mRNA 表达量与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 负相关 (r=-0.947, P=0.015 ; r=-0.953, P=0.012), 与肉色 a 值呈一定负相关 (r=-0.867, P=0.057)。 0107 实施例九调控肌纤维类型的相关功能基因表达 0108 肌纤维的发育与类型转化受到许多相关功能基因的调控, 如生肌蛋白 (Myogenin, MyoG)、 肌肉生长抑制素 (Myostatin, MYST)、 钙激活蛋白酶 3(Calpain3, Ca3)、 钙调神经 磷酸酶 (Caicineurin, CaN) 和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 协同激活物 (Perox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