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58745.3 (22)申请日 2017.07.11 (71)申请人 陕西稻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25100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 长窖村二组 (72)发明人 张德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51)Int.Cl. A01H 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 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 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该。
2、方法在玉米植株的雌穗 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的网袋 套在玉米植株上, 网袋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 上, 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 将网袋通过袋底的 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上, 袋底与雄穗之间 留有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透 光性透气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 结构简单, 使 用方便, 使用效果好; 能完全隔离花粉, 不易造成 外源污染, 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 普通的人 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 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袋套 在玉米植株上, 所以本方法较省时, 省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7173218 A 20。
3、17.09.19 CN 107173218 A 1.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网袋隔离外 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在玉米植株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 径的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 网袋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 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 将网袋 通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上, 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网袋的网眼密度为300目。 权 利 要 求。
4、 书 1/1 页 2 CN 107173218 A 2 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玉米育种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 雄穗着生在植株茎秆的顶端, 雌穗着生在茎秆中部的节上, 异花授粉率在95以上。 为了玉米品种进行自交授粉, 不受其它类型花粉混杂, 通常采用人 工套袋方法隔离其它来源的花粉, 以便得到较纯的自交种子。 普通的人工套袋方法是: 当进 入开花期, 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常的植株进行套袋自交。 在当选的植株的雌穗即将吐丝而 未吐丝时, 用硫酸钠纸袋将雌穗套上; 当。
5、雌穗吐丝第一天下午, 再用较大的硫酸钠纸袋把雄 花序套上, 起隔离作用, 避免异花粉污染。 在雄花序套袋后的次日上午, 在露水干燥后, 用雄 花袋收集新鲜花粉, 迅速授于同株的雌穗花丝上, 又立即把已授粉的雌穗套袋隔离。 在操作 过程中, 若雌穗吐丝时期选取不当, 以及授粉时操作缓慢很容易造成混种的现象。 0003 普通的人工授粉操作繁琐, 费工费时; 纸袋难固定, 风吹时易脱落; 若套袋后下雨, 纸袋易被打湿而且不透气, 从而会影响花粉的质量影响授粉情况; 并且纸袋不能重复利用, 导致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袋隔离外源花粉实现玉米植株自交的方法, 旨在解 。
6、决普通的人工授粉操作繁琐, 费工费时; 纸袋难固定, 风吹时易脱落; 若套袋后下雨, 纸袋易 被打湿而且不透气, 会影响花粉的质量影响授粉情况; 并且纸袋不能重复利用, 使用成本高 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玉米植株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 的网袋套在玉米植株上, 网袋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 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 将网袋通 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上, 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网袋的网眼密度为300目。 0008 效果汇总 0009 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透光性透气性。
7、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 便, 使用效果好; 能完全隔离花粉, 不易造成外源污染, 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 普通的人 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 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 袋套在玉米植株上, 所以本方法较省时, 省力。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袋的使用示意图; 0011 图中: 1、 铁架; 2、 网袋; 3、 玉米植株。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73218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
8、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在玉米植株3的雌穗吐丝之前将网孔直径小于玉米花粉直径 的网袋2套在玉米植株3上, 网袋2的袋口固定在玉米茎秆上, 固定的位置在雌穗下方, 将网 袋2通过袋底的绳子固定在网袋上方的铁架1上, 袋底与雄穗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0014 进一步, 所述的网袋2为尼龙材料。 0015 进一步, 所述的网袋2的网眼密度为300目。 0016 实施例一、 对网袋隔离花粉的效果进行试验 0017 试验材料: 供试的玉米品种有3种, 共60株。 当进入开花期, 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常 的植株进行试验。 选用4种不同。
9、规格的尼龙网袋, 分别是120目,200目,300目,400目四种规 格网眼密度。 0018 试验方法: 试验在自交试验地中进行。 在玉米植株长出雌穗后于花丝吐出前, 每个 玉米品种的雌穗分别用4种规格网袋各自套袋5株, 袋口用绳子扎紧。 待雌穗吐丝后, 每株玉 米在网袋外面雌穗的上方撒大量的用纸袋收集来的花粉。 待玉米植株结实后, 分别统计结 实粒数。 0019 结果与分析: 0020 0021 对不同规格网袋隔离的单株结实粒数统计结果表明, 400目的隔离效果最好, 单株 平均结实数为粒, 说明可以隔离外源花粉。 300目, 单株平均结实数为粒, 200目的。 经过试验 比较, 将网眼密度。
10、提高到300目, 几乎能完全隔离外源花粉, 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 0022 实施例二、 对网袋自交的效果进行试验 0023 试验材料: 供试的玉米品种有三种。 共90株。 当进入开花期, 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正 常的植株进行试验。 300目的花粉隔离网袋45个以及硫酸钠纸袋90个。 0024 试验方法: 试验在自交试验地中进行。 三个品种的玉米植株每个品种15株, 分两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73218 A 4 进行试验, 一组采用本方法进行自交, 即采用网袋, 在玉米雌穗吐丝之前, 将网袋套于玉米 植株上。 当雄穗开始散粉, 雌穗也开始吐丝时, 定期摇晃玉米植株。 另一。
11、组采用普通的人工 套袋方法进行自交, 即纸袋, 在当选的植株的雌穗即将吐丝而未吐丝时, 用硫酸钠纸袋将雌 穗套上; 当雌穗吐丝第一天下午, 再用较大的硫酸钠纸袋把雄花序套上, 起隔离作用, 避免 异花粉污染。 在雄花序套袋后的次日上午, 在露水干燥后, 用雄花袋收集新鲜花粉, 迅速授 于同株的雌穗花丝上, 又立即把已授粉的雌穗套袋隔离。 待玉米植株结实后, 同一天取果 穗, 分别统计结实粒数。 0025 结果与分析: 0026 0027 对以上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 判断两种方法单株结实粒数的差异显 著性。 0028 F检验(LSD法): 0029 0030 方差分析表: 003。
12、1 0032 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在3个玉米品种中, 网袋的单株结实情况与普通纸袋的显著 性差异不大。 0033 本发明的网袋为尼龙材料, 透光性透气性好而且可以重复利用, 结构简单, 使用方 便, 使用效果好; 能完全隔离花粉, 不易造成外源污染, 显著提高自交系繁殖质量; 普通的人 工套袋方法需要观察玉米植株雌穗的吐丝情况, 而本发明可以在雌穗吐丝之前较早的将网 袋套在玉米植株上, 所以本方法较省时, 省力。 0034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 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7321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717321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