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26265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75371.9

申请日:

20170621

公开号:

CN107125008A

公开日:

201709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郭达伟,曾军,虞天龙,陈红玉,林成岗

地址: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洋宝竹南路62号

优先权:

CN201710475371A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大而饱满、颜色黄褐色、成熟度高、不带病斑的健康朔果,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晒干,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留下纯净的成熟健康的种子;在播种前一天,将种子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或赤霉素溶液在常温下浸泡24h后备用;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田块,每平米的畦上加入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的土壤充分拌匀整平,浇透水备用;将种子滤干水分,种子拌入潮湿细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育苗期进行浇水施肥管理后成苗移栽。本发明简单易行,便于为药农掌握,提高育苗效率、节约人工、土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在竹林地种植的生长旺盛的细梗香草中选择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于每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进行朔果的采收,选择大而饱满、颜色黄褐色、成熟度高、不带病斑的健康朔果;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晒干,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留下纯净的成熟健康的种子,种子参数为:发芽率≥75%,净度≥90%,千粒重≥0.2g,水分≤10%;步骤二:种子的处理:在播种前一天,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种子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或150-450ppm的赤霉素溶液在常温下浸泡24h后备用;步骤三:苗床的处理: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田块,亩施复合肥30-60kg,利用小型起垄机起垄,垄宽90-110m,垄高20-30cm,在整畦的最后阶段,每平米的畦上加入3-6kg的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5-10cm的土壤充分拌匀整平,浇透水备用;步骤四:播种:在11月中下旬,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种子滤干水分,每50g种子拌入10-20kg的潮湿细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每亩用种量100-200g;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湿畦面,搭盖塑料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步骤五:育苗期管理:出苗前,每隔10天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透气并浇水;出苗后根据天气条件,阳光强烈时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透气,保持拱棚内气温不高于30℃,控制湿度在50%-60%左右,每隔10天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浇施0.8%-1%的尿素,施肥后及时喷施少量的清水;每隔30天进行一次杂草的清除,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步骤六:成苗移栽:在次年三月的中下旬移栽,在拨苗前一天傍晚浇透水,拔苗时尽量带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又名排草、香排草、香草、毛柄珍珠菜,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江西、福建、广州、贵州、浙江、河南、台湾等地。细梗香草作为药材标准,目前仅见江西省地方以“满山香”为正名收载,未收载于《中国药典》。细梗香草性甘、味平,全草入药。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神经衰弱、补虚、驱蛔、抗肿瘤。

浙江大学田景奎教授通过对细梗香草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共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皂苷和黄酮是该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并对细梗香草单体皂苷进行抗肿瘤体外活性筛选,发现细梗香草所含的皂苷B有非常强的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细胞的作用(IC50<0.1g/ml),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以细梗香草皂苷B为单体抗肿瘤新药已经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候选药物的资助,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东南师范大学纷纷开展了有关细梗香草抗肿瘤有效成分的提取、抗肿瘤活性等研究。

现有细梗香草药材多为野生,且零星分布,资源蕴藏量非常有限,难以形成规模。为确保细梗香草的研究顺利进行,从1995年开始,龙岩市农科所在全国率先开展细梗香草野生驯化、种苗繁育、GAP示范种植研究,从中掌握了适宜的育苗技术,为今后大面积规范化种植细梗香草生产提供优质种苗、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关资料显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姜宗庆等人研究了一种细梗香草扦插育苗方法,通过该方法扦插苗生根率高达93.1%,萌芽率达83.7,并确保细梗香草有效药用含量,但目前未见有应用于生产的报道。

目前尚未有细梗香草种子育苗的报道,现有的研究都为龙岩市农科所所做,部分药农也有采取扦插的方式进行繁苗,但扦插繁苗存在着以下缺点:1、扦条来源不易,繁殖系数小,每亩繁苗不超过3万;2、劳时耗力、人力成本高;3、占用田地多,租金成本高;4、扦插苗属于无性繁殖手段,不能避免种苗带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

在竹林地种植的生长旺盛的细梗香草中选择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于每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进行朔果的采收,选择大而饱满、颜色黄褐色、成熟度高、不带病斑的健康朔果;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晒干,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留下纯净的成熟健康的种子,种子参数为:发芽率≥75%,净度≥90%,千粒重≥0.2g,水分≤10%;

步骤二:种子的处理:

在播种前一天,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种子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或150-450ppm的赤霉素溶液在常温下浸泡24h后备用;

步骤三:苗床的处理:

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田块,亩施复合肥30-60kg,利用小型起垄机起垄,垄宽90-110m,垄高20-30cm,在整畦的最后阶段,每平米的畦上加入3-6kg的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5-10cm的土壤充分拌匀整平,浇透水备用;

步骤四:播种:

在11月中下旬,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种子滤干水分,每50g种子拌入10-20kg的潮湿细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每亩用种量100-200g;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湿畦面,搭盖塑料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

步骤五:育苗期管理:

出苗前,每隔10天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透气并浇水;出苗后根据天气条件,阳光强烈时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透气,保持拱棚内气温不高于30℃,控制湿度在50%-60%左右,每隔10天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浇施0.8%-1%的尿素,施肥后及时喷施少量的清水;每隔30天进行一次杂草的清除,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

步骤六:成苗移栽:

在次年三月的中下旬移栽,在拨苗前一天傍晚浇透水,拔苗时尽量带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培育的种苗得到的细梗香草药材的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高达3%以上,明显高于野生细梗香草药材中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2、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为药农掌握。提高育苗效率、节约人工、土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本发明的育苗方法产生的细梗香草种苗一致性高,健康不带病毒,繁殖系数高,每亩可繁育种苗30万苗,产值可达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的选择:

在竹林地种植的生长旺盛的细梗香草中选择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于11月上旬进行朔果的采收,选择大而饱满、颜色黄褐色、成熟度高、不带病斑的健康朔果;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晒干,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留下纯净的成熟健康的种子,种子参数为:发芽率≥75%,净度≥90%,千粒重≥0.2g,水分≤10%;

步骤二:种子的处理:

在播种前一天,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种子装入纱布袋中,用清水或300ppm的赤霉素溶液在常温下浸泡24h后备用;

步骤三:苗床的处理:

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土壤疏松、团粒结构好的田块,亩施复合肥50kg,NPK比例为20:15:15,利用小型起垄机起垄,垄宽100m,垄高20-30cm,在整畦的最后阶段,每平米的畦上加入5kg的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8cm的土壤充分拌匀整平,浇透水备用;

步骤四:播种:

在11月中下旬,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种子滤干水分,每50g种子拌入15kg的潮湿细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每亩用种量150g;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湿畦面,搭盖塑料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

步骤五:育苗期管理:

出苗前,每隔10天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透气并浇水;出苗后根据天气条件,阳光强烈时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透气,保持拱棚内气温不高于30℃,控制湿度在50%-60%左右,每隔10天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浇施0.8%-1%的尿素,施肥后及时喷施少量的清水;每隔30天进行一次杂草的清除,采用人工拨除的方式;

步骤六:成苗移栽:

在次年三月的中下旬移栽,在拨苗前一天傍晚浇透水,拨苗时尽量带土。

以下两试验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

1.1试验材料

从野生及原人工种植留下的细梗香草植株上收集种子,选取粒大饱满,成熟度好的种子。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三个因数,分别为A不同时间(A1:2009年10月、A2:2010年1月、A3:2010年2月三个时间)、B不同方式(B1:覆土、B2:不覆土)、C不同的苗床(C1:菜园土、C2:基质﹤草炭土+黄泥﹥、C3:天然腐质土)进行了播种试验,共18个处理,每个处理播种100粒种子,3次重复。播种后60天内持续观察出苗情况,记录出苗时间、出苗数。

表一: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方式、不同苗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从表一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平均发芽率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个因数对细梗香草种子播种发芽率影响差别极大,最高发芽率为处理A1B2C3的78.67%,而最低发芽率为A3B1C2的9.67%。

2.2三个因数中A(不同的播种时间)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B(不同方式)覆土与否对种子的发芽率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覆土的处理种子发芽率极低;C(不同的苗床)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挺大,其中天然腐质土最适宜种子的发芽,而基质<草炭土+黄泥>不适宜作为细梗香草的播种基质。

试验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试验于2011年11月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所试验室进行,材料来源于2011年11月初在龙岩市江山镇前村村采收的细梗香草种子。

1.2方法

1.2.1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随机选取供试种子21份,每份100粒,装入玻璃瓶中。将种子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用1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2用3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3用4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4用6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5用7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6用9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处理7用清水中浸泡24h;处理8对照(未浸种)。以上8种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将发芽所用培养皿洗净,上面垫一层滤纸,每处理播100粒种子,分别均匀摆放于培养皿滤纸上。置于25℃光照培养箱内。每天观察一次种子萌发情况,并保持培养皿内的湿度。

发芽率的计算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1.2.2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随机选取供试种子8份,每份100粒,进行上述的8种不同处理后,11月29日播种于装有基质(草炭土+细土)的育苗穴盘中,各处理100粒种子播2盘,置于室内常温下,保持一定湿度,观察不同处理种子的出苗及种苗生长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细梗香草种子于11月29日在25℃光照培养箱内第5d开始萌发后,每隔2天统计不同处理的发芽数(见表1)。

表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从表二可以看出,用不同处理即不同浓度的(150-900ppm)GA3和清水处理后均可促进细梗香草种子发芽,不同浓度GA3处理的种子在第15天(12月14日)达到发芽高峰,此后GA3处理的发芽数不再增加;清水和对照处理的种子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数略有增加。在上述8个不同处理中,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处理的发芽率高,其中以450ppm GA3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15天发芽率最高,达到94%,其次是30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达到90%,这两种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15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7%,60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0%,75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6%,90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2%,清水处理的发芽率为72%,对照(未浸种)的发芽率为最低,第15天的发芽率仅为16%。说明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比清水处理种子发芽效果好,赤霉素处理种子以450ppm的浓度最好。

2.2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细梗香草种子于11月29日播种育苗穴盘后,到第二年的2月1日(播种后60天)统计出苗率,4月20日(播种后140天)观察记载种苗生长情况,见表三。

表三: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三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种子播于基质后60天,处理3(450ppm)GA3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达88%,处理7清水处理的种子出苗率与其它不同浓度GA3处理的出苗率差别不大,对照未浸种的种子出苗率最低,只有32%。不同处理种子播于基质后140天,6种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种苗均长势不齐,苗高2-11㎝,2-10片叶,有明显徒长,总体表现苗长势弱;对照的种苗也表现长势差,苗弱;而清水处理的种苗均长势整齐,苗高6-8㎝,7-10片叶,苗粗壮。由此可以说明虽然赤霉素处理的种子最高出苗率比清水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要高出12个百分点,但清水处理的种子在后期种苗的生长表现长势齐,苗粗壮,而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在后期种苗的生长均表现长势不齐,有明显徒长,苗弱。

从试验二可以得出:细梗香草种子的催芽处理,赤霉素处理种子和清水处理种子均能促进种子发芽。在本试验中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以450ppm的浓度最好,15天发芽率可达到94%,比清水处理种子发芽效果更好。通过观察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可以得出,清水处理的种子在种苗的生长势方面比赤霉素处理的要强,表现长势齐,苗粗壮。所以尽管赤霉素处理种子在发芽率和出苗率上比清水处理要高些,但在生产上也可以采用以清水浸泡细梗香草种子24h的方法,既简单便捷,又对细梗香草的种苗生长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表四:本发明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对比

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培育的种苗得到的细梗香草药材的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高达3%以上,明显高于野生细梗香草药材中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为药农掌握。提高育苗效率、节约人工、土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的育苗方法产生的细梗香草种苗一致性高,健康不带病毒,繁殖系数高,每亩可繁育种苗30万苗,产值可达3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用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75371.9 (22)申请日 2017.06.21 (71)申请人 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洋宝 竹南路62号 (72)发明人 郭达伟 曾军 虞天龙 陈红玉 林成岗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51)Int.Cl. A01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57)摘要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包括 如下步骤: 。

2、选择大而饱满、 颜色黄褐色、 成熟度 高、 不带病斑的健康朔果, 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 晒干, 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 留 下纯净的成熟健康的种子; 在播种前一天, 将种 子装入纱布袋中, 用清水或赤霉素溶液在常温下 浸泡24h后备用; 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 土壤疏松、 团粒结构好的田块, 每平米的畦上加 入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的土壤充分 拌匀整平, 浇透水备用; 将种子滤干水分, 种子拌 入潮湿细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 育苗期进行浇水 施肥管理后成苗移栽。 本发明简单易行, 便于为 药农掌握, 提高育苗效率、 节约人工、 土地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7页 CN 107125008 A 2017.09.05 CN 107125008 A 1.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种子的选择: 在竹林地种植的生长旺盛的细梗香草中选择抗肿瘤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 于每年10 月底至11月上旬进行朔果的采收, 选择大而饱满、 颜色黄褐色、 成熟度高、 不带病斑的健康 朔果; 采收后及时进行充分晒干, 轻轻碾压并吹去果壳及不成熟的种子, 留下纯净的成熟健 康的种子, 种子参数为: 发芽率75, 净度90, 千粒重0.2g, 水分10; 步骤二: 种子的处理: 在播种前一天, 将步骤一中选取的种子装入纱布袋中,。

4、 用清水或150-450ppm的赤霉素 溶液在常温下浸泡24h后备用; 步骤三: 苗床的处理: 选择塑料大棚内或露天大田中土壤疏松、 团粒结构好的田块, 亩施复合肥30-60kg, 利 用小型起垄机起垄, 垄宽90-110m, 垄高20-30cm, 在整畦的最后阶段, 每平米的畦上加入3- 6kg的商品有机肥或天然腐质土与畦面5-10cm的土壤充分拌匀整平, 浇透水备用; 步骤四: 播种: 在11月中下旬, 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种子滤干水分, 每50g种子拌入10-20kg的潮湿细 沙充分拌匀进行撒播, 每亩用种量100-200g;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湿畦面, 搭盖塑料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 步骤五。

5、: 育苗期管理: 出苗前, 每隔10天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透气并浇水; 出苗后根据天气条件, 阳光强烈时 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透气, 保持拱棚内气温不高于30, 控制湿度在50-60左右, 每隔10 天结合浇水进行施肥, 浇施0.8-1的尿素, 施肥后及时喷施少量的清水; 每隔30天进行 一次杂草的清除, 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 步骤六: 成苗移栽: 在次年三月的中下旬移栽, 在拨苗前一天傍晚浇透水, 拔苗时尽量带土。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25008 A 2 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香草的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药材细梗。

6、香草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 又名排草、 香排草、 香草、 毛柄珍珠 菜, 系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植物,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 江西、 福建、 广州、 贵 州、 浙江、 河南、 台湾等地。 细梗香草作为药材标准, 目前仅见江西省地方以 “满山香” 为正名 收载, 未收载于 中国药典 。 细梗香草性甘、 味平, 全草入药。 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咳喘、 风湿 痛、 月经不调、 神经衰弱、 补虚、 驱蛔、 抗肿瘤。 0003 浙江大学田景奎教授通过对细梗香草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中共分离得到了1。

7、6 个化合物, 皂苷和黄酮是该植物中的主要成分, 并对细梗香草单体皂苷进行抗肿瘤体外活 性筛选, 发现细梗香草所含的皂苷B有非常强的抑制卵巢癌细胞A2780细胞的作用(IC50不适 宜作为细梗香草的播种基质。 0049 试验二: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7125008 A 6 0050 1材料与方法 0051 1.1材料 0052 本试验于2011年11月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所试验室进行, 材料来源于 2011年11月初在龙岩市江山镇前村村采收的细梗香草种子。 0053 1.2方法 0054 1.2.1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0055 随机选取供试种。

8、子21份, 每份100粒, 装入玻璃瓶中。 将种子进行如下处理: 处理1 用1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2用3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3 用4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4用6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5 用75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6用900ppm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24h; 处理7 用清水中浸泡24h; 处理8对照(未浸种)。 以上8种处理, 每个处理3次重复。 将发芽所用培养 皿洗净, 上面垫一层滤纸, 每处理播100粒种子, 分别均匀摆放于培养皿滤纸上。 置于。

9、25光 照培养箱内。 每天观察一次种子萌发情况, 并保持培养皿内的湿度。 0056 发芽率的计算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0057 1.2.2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0058 随机选取供试种子8份, 每份100粒, 进行上述的8种不同处理后, 11月29日播种于 装有基质(草炭土+细土)的育苗穴盘中, 各处理100粒种子播2盘, 置于室内常温下, 保持一 定湿度, 观察不同处理种子的出苗及种苗生长情况。 0059 2结果与分析 0060 2.1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0061 细梗香草种子于11月29日在25光照培养箱内第5d开始萌发后, 每隔2。

10、天统计不 同处理的发芽数(见表1)。 0062 表二: 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0063 0064 从表二可以看出, 用不同处理即不同浓度的(150-900ppm)GA3和清水处理后均可 促进细梗香草种子发芽, 不同浓度GA3处理的种子在第15天(12月14日)达到发芽高峰, 此后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7125008 A 7 GA3处理的发芽数不再增加; 清水和对照处理的种子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数略有增加。 在上述8个不同处理中, 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处理的发芽率高, 其中以 450ppm GA3处理效果最好, 处理后15天发芽率最高, 达。

11、到94, 其次是300ppm GA3处理的发 芽率达到90, 这两种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 150ppm GA3处理 的发芽率为87, 60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0, 75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6, 900ppm GA3处理的发芽率为82, 清水处理的发芽率为72, 对照(未浸种)的发芽率为最 低, 第15天的发芽率仅为16。 说明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比清水处理种子发芽效果好, 赤霉 素处理种子以450ppm的浓度最好。 0065 2.2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0066 不同处理的细梗香草种子于11月29日播种育苗穴盘后, 到第二年的2月1日。

12、(播种 后60天)统计出苗率, 4月20日(播种后140天)观察记载种苗生长情况, 见表三。 0067 表三: 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0068 0069 从表三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种子播于基质后60天, 处理3(450ppm)GA3处理的出苗 率最高达88, 处理7清水处理的种子出苗率与其它不同浓度GA3处理的出苗率差别不大, 对照未浸种的种子出苗率最低, 只有32。 不同处理种子播于基质后140天, 6种不同浓度赤 霉素处理的种苗均长势不齐, 苗高2-11, 2-10片叶, 有明显徒长, 总体表现苗长势弱; 对照 的种苗也表现长势差, 苗弱; 而清水处理的种苗均长势整齐, 苗高。

13、6-8, 7-10片叶, 苗粗壮。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7125008 A 8 由此可以说明虽然赤霉素处理的种子最高出苗率比清水处理的种子出苗率要高出12个百 分点, 但清水处理的种子在后期种苗的生长表现长势齐, 苗粗壮, 而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在后 期种苗的生长均表现长势不齐, 有明显徒长, 苗弱。 0070 从试验二可以得出: 细梗香草种子的催芽处理, 赤霉素处理种子和清水处理种子 均能促进种子发芽。 在本试验中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以450ppm的浓度最好, 15天发芽 率可达到94, 比清水处理种子发芽效果更好。 通过观察不同处理对种子出苗及种苗生长 的影响可以得出, 清。

14、水处理的种子在种苗的生长势方面比赤霉素处理的要强, 表现长势齐, 苗粗壮。 所以尽管赤霉素处理种子在发芽率和出苗率上比清水处理要高些, 但在生产上也 可以采用以清水浸泡细梗香草种子24h的方法, 既简单便捷, 又对细梗香草的种苗生长起良 好的促进作用。 0071 表四: 本发明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对比 0072 0073 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培育的种苗得到的细梗香草药材的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高 达3以上, 明显高于野生细梗香草药材中抗肿瘤成分(皂苷B)含量。 本发明的育苗方法简 单易行, 便于为药农掌握。 提高育苗效率、 节约人工、 土地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育 苗方法产生的细梗香草种苗一致性高, 健康不带病毒, 繁殖系数高, 每亩可繁育种苗30万 苗, 产值可达3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用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7125008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