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26180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8205.1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105340504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隽加香,高照亮

发明人:

隽加香,高照亮,魏伟,刘海英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木材街59号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217-218室

优先权:

CN20141041820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对水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方法。水稻病害叶龄诊断防治方法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施药防病。水稻立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2叶期;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2叶期;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3叶期;鞘腐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本发明方法用于水稻病害的防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利用水稻叶龄期确定水稻病害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立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2叶期;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2叶期;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3叶期;鞘腐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秧苗2叶期施用30%瑞苗清水剂1.5ml/m,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9.2叶期施用2%加收米液剂90毫升/亩,喷液量20升/亩,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对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在水稻9.3叶期,施用2%加收米液剂90毫升/亩,防治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鞘腐病;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3%多抗霉素水剂9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褐变穗;在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施用24%满穗悬浮剂2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纹枯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病害的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和重要手段。目前在水稻植保技术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药 剂选择不当、施药时期不准确,导致药剂防治效果不好,会使药剂有效用量和次数增加,使水稻抗病 性下降、病原菌抗药性增加等,最后造成水稻减产。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演变和改进,水稻的生长环 境、病原菌生态环境都发生变化,加上农户对水稻栽培技术掌握的不好,致使寒地稻区病害种类增多、 面积扩大、危害加剧,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可估量损失。现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在 防治过程中没有注意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初期进行诊断、防治。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按照水稻主 茎叶龄生育进行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以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按照水稻主茎 叶龄生育对水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利用水稻叶龄 期确定水稻病害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立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2叶期;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 期在水稻9.2叶期;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3叶期;

鞘腐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 期;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

在水稻秧苗2叶期施用30%瑞苗清水剂1.5ml/m2,防治水稻立枯病(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好, 秧苗素质好);在水稻9.2叶期施用2%加收米液剂90毫升/亩,喷液量20升/亩,防治水稻胡麻叶斑 病(对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在水稻9.3叶期,施用2%加收米液剂90毫升/亩,防治叶瘟和细菌 性褐斑病;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43%好力克悬浮剂2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鞘腐病;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3%多抗霉素水剂9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褐变穗;在水稻10.1 叶期和孕穗期施用24%满穗悬浮剂2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防治纹枯病。

本发明方法的基理如下:水稻主茎叶龄反映水稻的生育进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查,可推测出各 器官的生育进程,这就是生育进程的诊断;也可根据当时的叶龄进程,推测以后一段时间的叶龄进程, 从而推测出幼穗分化、拔节、减数分裂、抽穗等关键时期。为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必 须对其群体适时进行施肥、灌溉、植保等方面的管理至关重要。不同叶龄期的管理措施,所产生的效 果也将表现在特定的叶龄期。因此,按主茎叶龄进行管理,是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最好方法。

叶龄计算方法:N叶从露尖到叶枕露出过程的叶龄计算,首先估算N叶的长度。方法是:以N叶 下一叶的长度加5厘米,为N叶长度,然后测量N叶抽出的实际长度,再除以估算的N叶长度,作为 N叶长度的比例。如计算第5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5叶的长度,如4叶的定型长度为11厘米, 加上5厘米,即5叶的估算长度为16厘米,如果5叶已抽出2厘米,用2除以16,等于0.12,约等 于0.1,即第5叶已抽0.1个叶龄、此时调查的叶龄为4.1个叶龄值。做好记录,如此计算至倒数三 叶(11叶品种为9叶、12叶品种为10叶)均按此法。倒2叶及剑叶,按前一叶的定长减5厘米为估 算值,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求出当时叶龄值。叶龄记录的时间均以插秧期为调查始期,以后每 五天调查一次,一直调查到齐穗期。

水稻病害发生与水稻叶龄相关性:以11叶水稻立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出苗前、立针期、2叶期和 3叶期,胡麻叶斑病分别在水稻5叶期和10叶展开期发生,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始发期主要在水稻10 叶展开期,穗颈瘟始发期在水稻抽穗后8天(齐穗期),鞘腐病主要发生在孕穗期,褐变穗主要发生在 齐穗期,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剑叶伸展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施药防病,改变过去农民靠经验、见病施药习惯。水稻叶龄诊 断法防治水稻病害就是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施药防病,减少施药次数,达 到防治效果,改变过去农民靠经验、见病施药习惯,使农民逐渐从过去的老方法(看日历)中解脱出 来,而科学地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对水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防治效果参见本发明的实施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水稻立枯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5-2.5叶期,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 用30%瑞苗清(恶霉灵·甲霜灵)水剂1-1.5ml/m2,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好,秧苗素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二: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1-9.5叶期。在水稻9.1-9.5叶期施 用2%加收米(春雷霉素)液剂80-10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三:水稻叶瘟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1-9.5叶期。在水稻9.1-9.5叶期、孕穗末 期和齐穗期施用2%加收米(春雷霉素)液剂80-10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四:穗颈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 用2%加收米(春雷霉素)液剂9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

具体实施方式五: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1-9.5叶期。在水稻9.1-9.5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2%加收米(春雷霉素)液剂9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细菌性褐斑病防 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六:水稻鞘腐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 期施用43%好力克(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鞘腐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七:水稻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 用3%多抗霉素水剂90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褐变穗有一定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八:水稻纹枯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在水稻10.1叶期和孕 穗期施用24%满穗(噻呋酰胺)悬浮剂15毫升/亩,喷液量15升/亩,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好。

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 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在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示范防病技术内容: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用30%(质量百分浓度)瑞苗清(恶霉灵·甲霜 灵)水剂1.3ml/m2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9.1-9.5叶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分别施用2%加收米(春 日霉素)液剂100毫升/亩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褐斑病;在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分别 施用24%满穗(噻呋酰胺)悬浮剂18毫升/亩防治纹枯病;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43%好力克(戊 唑醇)悬浮剂18毫升/亩防治鞘腐病;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3%多抗霉素水剂100毫升/亩防治褐 变穗,喷液量15升/亩。

以现有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二、在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示范防病技术内容: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用30%瑞苗清(恶霉灵·甲霜灵)水剂1.5ml/m2 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9.1-9.5叶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2%加收米(春日霉素)液剂100毫升 /亩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褐斑病;在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施用24%满穗(噻呋酰胺) 悬浮剂20毫升/亩防治纹枯病;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43%好力克(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 防治鞘腐病;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3%多抗霉素水剂100毫升/亩防治褐变穗。喷液量15升/亩。

以传统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三、在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示范防病技术内容: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用30%瑞苗清(恶霉灵·甲霜灵)水剂1.2ml/m2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9.1-9.5叶期、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2%加收米(春雷霉素)液剂90毫升/ 亩防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褐斑病;在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施用24%满穗(噻呋酰胺)悬 浮剂20毫升/亩防治纹枯病;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43%好力克(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亩防 治鞘腐病;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3%多抗霉素水剂90毫升/亩防治褐变穗。喷液量15升/亩。

以传统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示范技术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18205.1 (22)申请日 2014.08.22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隽加香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 路木材街 59 号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 217-218 室 申请人 高照亮 (72)发明人 隽加香 高照亮 魏伟 刘海英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57) 摘要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涉及植物病害防 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取叶龄 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 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对 水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的方法。水稻病害叶龄诊 断防治方法。

2、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 根据 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施药防病。水稻立枯病最 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2 叶期 ; 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 治时期在水稻 9.2 叶期 ; 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 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3 叶期 ; 鞘腐病最佳防治时 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 ; 褐变穗的最佳防 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 ; 纹枯病最佳防 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 本发明方法用 于水稻病害的防治。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340504 A 2016.02.24 CN 105340504 A 。

3、1/1 页 2 1.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方法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 ; 利用水稻叶龄期确定水稻病害最佳防治时期为 : 水稻立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2 叶期 ; 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2 叶期 ; 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3 叶期 ; 鞘腐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 ; 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 末期和齐穗期 ; 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10.1 叶期和孕穗期。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水稻秧苗 2 叶期 施用 30瑞苗清水剂 1.5ml/m2, 防治水稻立枯病。

4、 ; 在水稻 9.2 叶期施用 2加收米液剂 90 毫升/亩, 喷液量20升/亩, 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对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 ; 在水稻9.3 叶期, 施用 2加收米液剂 90 毫升 / 亩, 防治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 ; 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 施用 43好力克悬浮剂 2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鞘腐病 ;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 施用 3多抗霉素水剂 9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褐变穗 ; 在水稻 10.1 叶期和孕 穗期施用 24满穗悬浮剂 2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纹枯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

5、0504 A 2 1/4 页 3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病害的防治是保证水稻高产和重要手段。 目前在水稻植保技术应用上仍存在 一些问题, 如药剂选择不当、 施药时期不准确, 导致药剂防治效果不好, 会使药剂有效用量 和次数增加, 使水稻抗病性下降、 病原菌抗药性增加等, 最后造成水稻减产。随着栽培技术 的不断演变和改进, 水稻的生长环境、 病原菌生态环境都发生变化, 加上农户对水稻栽培技 术掌握的不好, 致使寒地稻区病害种类增多、 面积扩大、 危害加剧, 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可估 量损失。现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

6、的需要, 在防治过程中没有注意在病害发生前 期或初期进行诊断、 防治。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行防治。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以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 害, 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对水稻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方法采取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 ; 利用水稻叶龄期确定水稻病害最佳防治时期为 : 水稻立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2 叶期 ; 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2 叶期 ; 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

7、3 叶期 ; 0006 鞘腐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 ; 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 ; 纹枯病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10.1 叶期和孕穗期。 0007 在水稻秧苗 2 叶期施用 30瑞苗清水剂 1.5ml/m2, 防治水稻立枯病 ( 对水稻立枯 病防治效果好, 秧苗素质好 ) ; 在水稻 9.2 叶期施用 2加收米液剂 90 毫升 / 亩, 喷液量 20 升 / 亩, 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 ( 对胡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 ) ; 在水稻 9.3 叶期, 施用 2加收 米液剂 90 毫升 / 亩, 防治叶瘟和细菌性褐斑病 ; 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 43好力克悬 浮剂。

8、 2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鞘腐病 ;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3多抗霉素 水剂 9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褐变穗 ; 在水稻 10.1 叶期和孕穗期施用 24满 穗悬浮剂 2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防治纹枯病。 0008 本发明方法的基理如下 : 水稻主茎叶龄反映水稻的生育进程。通过叶龄进程的调 查, 可推测出各器官的生育进程, 这就是生育进程的诊断 ; 也可根据当时的叶龄进程, 推测 以后一段时间的叶龄进程, 从而推测出幼穗分化、 拔节、 减数分裂、 抽穗等关键时期。 为实现 水稻生产的优质、 高产、 高效, 。

9、必须对其群体适时进行施肥、 灌溉、 植保等方面的管理至关重 要。不同叶龄期的管理措施, 所产生的效果也将表现在特定的叶龄期。因此, 按主茎叶龄进 行管理, 是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的最好方法。 0009 叶龄计算方法 : N 叶从露尖到叶枕露出过程的叶龄计算, 首先估算 N 叶的长度。方 说 明 书 CN 105340504 A 3 2/4 页 4 法是 : 以 N 叶下一叶的长度加 5 厘米, 为 N 叶长度, 然后测量 N 叶抽出的实际长度, 再除以 估算的 N 叶长度, 作为 N 叶长度的比例。如计算第 5 叶抽出过程的叶龄, 首先估算 5 叶的长 度, 如 4 叶的定型长度为 11 厘米,。

10、 加上 5 厘米, 即 5 叶的估算长度为 16 厘米, 如果 5 叶已抽 出 2 厘米, 用 2 除以 16, 等于 0.12, 约等于 0.1, 即第 5 叶已抽 0.1 个叶龄、 此时调查的叶龄 为 4.1 个叶龄值。做好记录, 如此计算至倒数三叶 (11 叶品种为 9 叶、 12 叶品种为 10 叶 ) 均按此法。倒 2 叶及剑叶, 按前一叶的定长减 5 厘米为估算值, 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 求出当时叶龄值。 叶龄记录的时间均以插秧期为调查始期, 以后每五天调查一次, 一直调查 到齐穗期。 0010 水稻病害发生与水稻叶龄相关性 : 以 11 叶水稻立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出苗前、 立。

11、 针期、 2 叶期和 3 叶期, 胡麻叶斑病分别在水稻 5 叶期和 10 叶展开期发生, 叶瘟和细菌性褐 斑病始发期主要在水稻10叶展开期, 穗颈瘟始发期在水稻抽穗后8天(齐穗期), 鞘腐病主 要发生在孕穗期, 褐变穗主要发生在齐穗期,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剑叶伸展期。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2 本发明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施药防病, 改变过去农民靠经验、 见病施药习 惯。水稻叶龄诊断法防治水稻病害就是根据水稻主茎叶龄生育进程, 选择最佳防治时期施 药防病, 减少施药次数, 达到防治效果, 改变过去农民靠经验、 见病施药习惯, 使农民逐渐从 过去的老方法 ( 看日历 ) 中解脱。

12、出来, 而科学地按照水稻主茎叶龄生育对水稻病害进行有 效防治。防治效果参见本发明的实施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具体实施方式一 : 水稻立枯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 1.5-2.5 叶期, 在水稻秧苗 1.5-2.5 叶期施用 30瑞苗清 ( 恶霉灵甲霜灵 ) 水剂 1-1.5ml/m2, 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 果好, 秧苗素质好。 0014 具体实施方式二 : 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1-9.5 叶期。在水稻 9.1-9.5 叶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雷霉素 ) 液剂 80-10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胡 麻叶斑病防治效果好。 0015 具体实施。

13、方式三 : 水稻叶瘟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9.1-9.5叶期。 在水稻9.1-9.5 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雷霉素 ) 液剂 80-10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稻瘟病防治效果好 ; 0016 具体实施方式四 : 穗颈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在水稻孕穗 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雷霉素 ) 液剂 9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0017 具体实施方式五 :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水稻 9.1-9.5 叶期。在水 稻 9.1-9.5 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雷霉素 ) 液剂 9。

14、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效果好。 0018 具体实施方式六 : 水稻鞘腐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在孕 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 43好力克 ( 戊唑醇 ) 悬浮剂 2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鞘 腐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0019 具体实施方式七 : 水稻褐变穗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在孕穗 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3多抗霉素水剂 90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褐变穗有一定防治 说 明 书 CN 105340504 A 4 3/4 页 5 效果。 0020 具体实施方式八 : 水稻纹枯病的。

15、最佳防治时期是水稻10.1叶期和孕穗期。 在水稻 10.1 叶期和孕穗期施用 24满穗 ( 噻呋酰胺 ) 悬浮剂 15 毫升 / 亩, 喷液量 15 升 / 亩, 对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好。 0021 在实际使用中, 上述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使用。 002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以下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4 一、 在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0025 示范防病。

16、技术内容 : 在水稻秧苗 1.5-2.5 叶期施用 30 ( 质量百分浓度 ) 瑞苗清 ( 恶霉灵 甲霜灵 ) 水剂 1.3ml/m2防治水稻立枯病 ; 在水稻 9.1-9.5 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 期分别施用 2加收米 ( 春日霉素 ) 液剂 100 毫升 / 亩防治稻瘟病、 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 褐斑病 ; 在水稻 10.1 叶期和孕穗期分别施用 24满穗 ( 噻呋酰胺 ) 悬浮剂 18 毫升 / 亩防 治纹枯病 ; 在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施用 43好力克 ( 戊唑醇 ) 悬浮剂 18 毫升 / 亩防治鞘 腐病 ;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3多抗霉素水剂 100 毫升 / 亩防治褐变穗, 喷。

17、液量 15 升 / 亩。 0026 以现有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 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0027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0028 二、 在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0029 示范防病技术内容 : 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用30瑞苗清(恶霉灵 甲霜灵) 水剂 1.5ml/m2 防治水稻立枯病 ; 在水稻 9.1-9.5 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日霉素 ) 液剂 100 毫升 / 亩防治稻瘟病、 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褐斑病 ; 在水稻 10.1 叶 期和孕穗期施用 24满穗 ( 噻呋酰胺 ) 悬浮剂 20 毫升 / 亩防治纹枯病 ; 在孕穗初。

18、期和孕 穗末期施用 43好力克 ( 戊唑醇 ) 悬浮剂 20 毫升 / 亩防治鞘腐病 ;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 施用 3多抗霉素水剂 100 毫升 / 亩防治褐变穗。喷液量 15 升 / 亩。 0030 以传统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 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0031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0032 三、 在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某农场的示范 0033 示范防病技术内容 : 在水稻秧苗1.5-2.5叶期施用30瑞苗清(恶霉灵 甲霜灵) 水剂 1.2ml/m2防治水稻立枯病 ; 在水稻 9.1-9.5 叶期、 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用 2加收米 ( 春雷霉素 ) 液剂 90 毫升 / 。

19、亩防治稻瘟病、 胡麻叶斑病和细菌性褐斑病 ; 在水稻 10.1 叶期 和孕穗期施用 24满穗 ( 噻呋酰胺 ) 悬浮剂 20 毫升 / 亩防治纹枯病 ; 在孕穗初期和孕穗 末期施用 43好力克 ( 戊唑醇 ) 悬浮剂 20 毫升 / 亩防治鞘腐病 ; 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施 用 3多抗霉素水剂 90 毫升 / 亩防治褐变穗。喷液量 15 升 / 亩。 0034 以传统病害防治方法作为常规对照, 所使用药剂与示范防病技术内容相同。 0035 以不施药为空白对照。 0036 示范技术调查结果与分析。 0037 说 明 书 CN 105340504 A 5 4/4 页 6 说 明 书 CN 105340504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