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抑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用抑爆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56068A43申请公布日20130821CN103256068ACN103256068A21申请号201310203377222申请日20130528E21F5/0020060171申请人黑龙江泰安防火防爆设备有限公司地址154600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经济开发区金业路72发明人郜冶董惠邹高万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煤矿用抑爆装置57摘要一种煤矿用抑爆装置,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滑橇;机座,固定在滑橇上,在机座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喷射器固定箱,在喷射器固定箱的顶部固定火焰信号采集器,在机座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
2、电气控制箱;一组干粉喷射器,固定在喷射器固定箱背对机座的一侧;一组干粉灭火剂储罐,设在机座上,在各干粉灭火剂储罐上延伸有释放阀配接口;一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与释放阀配接口配接,且与储罐腔相通;一组引爆管,与干粉灭火剂释放阀配合,干粉喷射器与干粉灭火剂释放阀连接。避免了因设置于储罐腔内而不合理地占用储罐腔的空间的弊端;能确保干粉喷射器的干粉喷射效果;确保引爆管的工作可靠性;便于将由瓦斯引发的火焰速即扑灭于萌芽状态。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56068ACN10325606。
3、8A1/3页21一种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橇1;一机座2,该机座2固定在所述的滑橇1上,并且在该机座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喷射器固定箱21,在该喷射器固定箱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或以上的火焰信号采集器211,在机座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电气控制箱22,所述的火焰信号采集器211与该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一组干粉喷射器3,该一组干粉喷射器3以辐射形态固定在所述喷射器固定箱21背对所述机座2的一侧;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喷射器3的数量相等的干粉灭火剂储罐4,该组干粉灭火剂储罐4设置在所述的机座2上,并且位于所述喷射器固定箱21与电气控制箱22之间,在各干粉灭火剂储罐4上并且在使用。
4、状态下朝向下的一端延伸有一与储罐腔42相通的释放阀配接口41;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数量相等的用于将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储罐腔42内的干粉灭火剂向外释放而供给所述干粉喷射器3喷射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该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与所述释放阀配接口41配接,并且与所述储罐腔42相通;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所述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的引爆管6,该引爆管6与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相配合,所述的干粉喷射器3通过管路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焰信号采集器211为火焰探测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
5、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火焰探测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时,则该火焰探测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或紫外线传感器;而当火焰探测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其中一个火焰探测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而另一个则为紫外线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座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位置固设有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23,干粉灭火剂储罐4以其所述释放阀配接口41朝向下的状态支承于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2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干粉喷射器3各包括一喷嘴固定管31、一水平喷嘴32和一组倾斜喷嘴33,喷嘴固定管31与所述喷射器固定箱21背对所述机座2的一侧固。
6、定,在该喷嘴固定管31朝向喷射器固定箱21的一侧构成有与喷嘴固定管31的喷嘴固定管腔211相通的通粉管接口312,通粉管接口312通过通粉管3121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连接,水平喷嘴32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喷嘴固定管31背对喷射器固定箱21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喷嘴固定管腔311相通,一组倾斜喷嘴33在对应于水平喷嘴32的下方并且以向下倾斜的状态固定在喷嘴固定管31上,各倾斜喷嘴33与喷嘴固定管腔311相通,与所述储罐腔42相通的所述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与所述释放阀配接口41螺纹配接,与所述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的所述引爆管6为电致引爆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7、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包括阀体51、阀盖52、活塞盘53、活塞盘导向片54、缓冲圈固定盘55、缓冲圈56、承压环57、拉杆58和引爆管压帽59,阀体51朝向所述释放阀配接口41的一端构成有一窄缩连接座511,该窄缩连接座511探入到释放阀配接口41内并且与释放阀配接口41螺纹配接,在阀体51的壁体上开设有与阀体51的阀体腔512权利要求书CN103256068A2/3页3相通的喷粉接头孔513,在该喷粉接头孔513内配设有通粉管接头5131,所述的通粉管3121与通粉管接头5131连接,并且在阀体51上还开设有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该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与所述储罐腔42相通,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
8、514内设置有一通道启闭阀7,阀盖52螺纹配接在阀体51背对释放阀配接口41的一端,并且在该阀盖52的底壁上开设有一密封螺盖配合孔521,在该密封螺盖配合孔521上螺纹配接有一密封螺盖5211,在该密封螺盖52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52111,活塞盘53位于所述阀体腔512内,在该活塞盘53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导向盘腔531,在该导向盘腔531内并且位于导向盘腔5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拉杆连接座5311,而在活塞盘53背对所述导向盘腔531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引爆管座532,该引爆管座532具有一引爆管容纳腔5321,活塞盘导向片54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盘腔531内,。
9、并且与导向盘腔531的导向盘腔壁密封配合,在该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该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与所述拉杆连接座5311密封配合,缓冲圈固定盘55叠置在活塞盘53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上方,在该缓冲圈固定盘55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让位孔551,该拉杆让位孔551与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相对应,并且套置在所述拉杆连接座5311上,缓冲圈56与缓冲圈固定盘55背对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一侧固定,承压环57螺纹配设在所述的阀体腔512内,在该承压环57的中央构成有一承压帽571,该承压帽571的外壁的下部通过承压帽脆弱壁5711与承压环57连接,拉杆58的。
10、一端探入承压帽571的承压帽腔5712内,并且与承压帽腔5712螺纹连接,而拉杆58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所述的拉杆让位孔551和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后与所述的拉杆连接座5311螺纹连接,引爆管压帽59螺纹配设在所述的引爆管座532上,并且在该引爆管压帽59的底部开设有一让位孔591,所述的引爆管6置入于所述引爆管容纳腔5321内,并且由所述引爆管压帽59托护,该引爆管6由引爆管控制线61在依次途经让位孔591和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52111后与所述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塞盘53的导向盘腔531的底部并且围绕所述的拉杆连接座5311的。
11、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引爆气流泄流孔533,该组引爆气流泄流孔533与所述引爆管容纳腔5321相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拉杆58上开设有一中心泄气孔581,该中心泄气孔581位于拉杆58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并且位于拉杆58的中央位置,该中心泄气孔581通过开设在拉杆58上的侧向泄气孔5811与所述阀体腔512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启闭阀7包括弹簧座71、弹簧72和钢球73,弹簧座71螺纹配设在所述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朝向所述储罐腔42的一端的端口部位,并且在该弹簧座71上开设有二氧化氮引入孔711,弹簧72和。
12、钢球73设置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内,并且钢球73由构成于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内的钢球限位台阶5141限定,而弹簧72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71上,另一端支承在钢球73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用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活塞盘导向片54权利要求书CN103256068A3/3页4的圆周方向的侧壁上嵌设有一侧壁密封圈542,该侧壁密封圈542与所述导向盘腔531的内壁密封配合,并且在所述的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的孔壁上嵌设有一孔壁密封圈543,该孔壁密封圈543与所述的拉杆连接座5311密封配合。权利要求书CN103256068A1/8页5煤矿用抑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煤矿安。
13、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抑爆装置,主要用于抑制煤矿瓦斯、粉尘以及其它易燃气体爆炸,也可用于诸如天然气开采行业以及面粉、木粉和精细化工之类的行业抑制粉尘爆炸。背景技术0002按照消防要求,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场合必须配备诸如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手车式干粉灭火器以及相应的喷淋灭火器械,但是由于这些设施均需人为操作,因此往往会延误时机,并且动作缓慢,不足以对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保障。0003关于抑爆装置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见诸,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77056Y(储压式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该专利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喷嘴结构有失合理性,致使喷出的灭火剂呈。
14、柱状倾向,即喷射覆盖面积有限;二是移动性欠缺,在使用场所安装较为麻烦;三是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依需调整。0004CN201578778U推荐的产气式抑爆器相对于CN201277056Y而言,喷嘴的结构较为合理,形成喇叭状,对于扩大喷射面有建树,但是不具有移动性和罐体的角度可调整性系其不足。0005CN201211404Y提供的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喷嘴与CN201578778U相反,能使喷射灭火剂的覆盖面极致扩展,然而,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改变而导致使用现场的适应性差系其缺憾。此外,由于不具有机动性,例如当要移地安装时往往会受到困惑,即安装较为麻烦。CN201401189Y揭示的矿用自动喷。
15、粉抑爆装置与前述CN201211404Y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仿。0006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230398B披露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基本上能够消除前述专利的欠缺,并且客观上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8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0007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虽然各有相应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将点火机构即引爆管设置于干粉储罐的干粉储罐腔内,因而不仅给制造和装配造成一定的难度,而且因占用了干粉储罐腔的宝贵空间,致使干粉储罐腔内的干粉灭火剂的可装容量受到影响;其二,由于点火机构设置于干粉储罐腔内,因此在要对干粉储罐腔内重新灌装干粉灭火剂时存在对与引爆管相关联的部件产生影响之虞;其三,由于干粉。
16、储罐的罐口与喷射器如喷嘴之间是凭借封闭物(如CN102230398B所述的密封薄膜)隔离的,因此当在启用状态下,干粉储罐腔内的压力倾刻将封闭物冲破后,破碎的封闭物有可能对喷射器产生堵塞情形,从而影响喷射器对干粉灭火剂的喷射效果;其四,由于喷射器和干粉储罐均为唯一的一套,因而不具有集众优势(将火焰整体包围并扑灭)并且有可能出现储罐腔内的干粉灭火剂消耗殆尽后仍未将火焰扑灭的情形。0008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经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说明书CN103256068A2/8页6发明内容0。
17、009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作为点火机构的引爆管设置于干粉储罐腔外而藉以方便制造与装配并且避免占用干粉储罐腔的空间、有利于防止用于对喷粉孔封闭的封闭物在离开喷粉孔后对喷射器产生干涉影响而藉以保障喷射器的喷射效果、有益于避免在对干粉储罐腔续灌干粉灭火剂时对点火机构产生影响而藉以保障点火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和有便于发挥集成优势而藉以充分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由瓦斯引发的火焰彻底扑灭以保障安全的煤矿用抑爆装置。0010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煤矿用抑爆装置,包括一滑橇;一机座,该机座固定在所述的滑橇上,并且在该机座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一喷射器固定箱,在该喷射器固定箱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或以。
18、上的火焰信号采集器,在机座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电气控制箱,所述的火焰信号采集器与该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一组干粉喷射器,该一组干粉喷射器以辐射形态固定在所述喷射器固定箱背对所述机座的一侧;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喷射器的数量相等的干粉灭火剂储罐,该组干粉灭火剂储罐设置在所述的机座上,并且位于所述喷射器固定箱与电气控制箱之间,在各干粉灭火剂储罐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端延伸有一与储罐腔相通的释放阀配接口;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罐的数量相等的用于将干粉灭火剂储罐的储罐腔内的干粉灭火剂向外释放而供给所述干粉喷射器喷射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该干粉灭火剂释放阀与所述释放阀配接口配接,并且与所述储。
19、罐腔相通;一组数量与所述干粉灭火剂释放阀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的引爆管,该引爆管与干粉灭火剂释放阀相配合,所述的干粉喷射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连接。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火焰信号采集器为火焰探测传感器。001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火焰探测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时,则该火焰探测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或紫外线传感器;而当火焰探测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其中一个火焰探测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而另一个则为紫外线传感器。0013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罐的位置固设有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
20、,干粉灭火剂储罐以其所述释放阀配接口朝向下的状态支承于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上。0014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干粉喷射器各包括一喷嘴固定管、一水平喷嘴和一组倾斜喷嘴,喷嘴固定管与所述喷射器固定箱背对所述机座的一侧固定,在该喷嘴固定管朝向喷射器固定箱的一侧构成有与喷嘴固定管的喷嘴固定管腔相通的通粉管接口,通粉管接口通过通粉管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连接,水平喷嘴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喷嘴固定管背对喷射器固定箱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喷嘴固定管腔相通,一组倾斜喷嘴在对应于水平喷嘴的下方并且以向下倾斜的状态固定在喷嘴固定管上,各倾斜喷嘴与喷嘴固定管腔相通,与所述储罐腔相通的所述干粉灭火剂释放阀与。
21、所述释放阀配接口螺纹配接,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的所述引爆管为电致引爆管。0015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包括阀体、阀盖、活塞盘、活塞盘导向片、缓冲圈固定盘、缓冲圈、承压环、拉杆和引爆管压帽,阀体朝向所述释放阀配接口的一端构成有一窄缩连接座,该窄缩连接座探入到释放阀配接口内并且与说明书CN103256068A3/8页7释放阀配接口螺纹配接,在阀体的壁体上开设有与阀体的阀体腔相通的喷粉接头孔,在该喷粉接头孔内配设有通粉管接头,所述的通粉管与通粉管接头连接,并且在阀体上还开设有二氧化氮灌入通道,该二氧化氮灌入通道与所述储罐腔相通,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内设置有一通。
22、道启闭阀,阀盖螺纹配接在阀体背对释放阀配接口的一端,并且在该阀盖的底壁上开设有一密封螺盖配合孔,在该密封螺盖配合孔上螺纹配接有一密封螺盖,在该密封螺盖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活塞盘位于所述阀体腔内,在该活塞盘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导向盘腔,在该导向盘腔内并且位于导向盘腔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拉杆连接座,而在活塞盘背对所述导向盘腔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引爆管座,该引爆管座具有一引爆管容纳腔,活塞盘导向片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盘腔内,并且与导向盘腔的导向盘腔壁密封配合,在该活塞盘导向片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连接座配合孔,该拉杆连接座配合孔与所述拉杆连接座密封配合,缓冲圈固定盘叠置在活塞。
23、盘上,并且对应于所述活塞盘导向片的上方,在该缓冲圈固定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让位孔,该拉杆让位孔与拉杆连接座配合孔相对应,并且套置在所述拉杆连接座上,缓冲圈与缓冲圈固定盘背对活塞盘导向片的一侧固定,承压环螺纹配设在所述的阀体腔内,在该承压环的中央构成有一承压帽,该承压帽的外壁的下部通过承压帽脆弱壁与承压环连接,拉杆的一端探入承压帽的承压帽腔内,并且与承压帽腔螺纹连接,而拉杆的另一端在依次途经所述的拉杆让位孔和拉杆连接座配合孔后与所述的拉杆连接座螺纹连接,引爆管压帽螺纹配设在所述的引爆管座上,并且在该引爆管压帽的底部开设有一让位孔,所述的引爆管置入于所述引爆管容纳腔内,并且由所述引爆管压帽托护。
24、,该引爆管由引爆管控制线在依次途经让位孔和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后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0016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活塞盘的导向盘腔的底部并且围绕所述的拉杆连接座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引爆气流泄流孔,该组引爆气流泄流孔与所述引爆管容纳腔相通。0017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拉杆上开设有一中心泄气孔,该中心泄气孔位于拉杆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并且位于拉杆的中央位置,该中心泄气孔通过开设在拉杆上的侧向泄气孔与所述阀体腔相通。0018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道启闭阀包括弹簧座、弹簧和钢球,弹簧座螺纹配设在所述二氧化氮灌入通道朝向所。
25、述储罐腔的一端的端口部位,并且在该弹簧座上开设有二氧化氮引入孔,弹簧和钢球设置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内,并且钢球由构成于二氧化氮灌入通道内的钢球限位台阶限定,而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上,另一端支承在钢球上。0019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活塞盘导向片的圆周方向的侧壁上嵌设有一侧壁密封圈,该侧壁密封圈与所述导向盘腔的内壁密封配合,并且在所述的拉杆连接座配合孔的孔壁上嵌设有一孔壁密封圈,该孔壁密封圈与所述的拉杆连接座密封配合。0020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将引爆管设置在了与干粉灭火剂储罐的释放阀配接口配接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上,因而避免了因设置于储罐腔。
26、内而不合理地占用储罐腔的空间的弊端;之二,由于一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释放后不会对储罐腔的出粉产生干涉影响,因而能确保干粉喷射器的干粉喷射效果;之三,由于干粉说明书CN103256068A4/8页8灭火剂释放阀与释放阀配接口配接,因此当要向储罐腔续灌干粉灭火剂时,不会对作为点火机构的引爆管产生影响,从而确保引爆管的工作可靠性;之四,由于干粉喷射器、干粉灭火剂储罐、干粉灭火剂释放阀和引爆管各有一组,因而能发挥理想的集成优势,有便于将由瓦斯引发的火焰速即扑灭于萌芽状态。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0022图2为图1所示的干粉喷射器的详细结构图。0023图3为图1所示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的。
27、组装结构图。0024图4为图2所示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0025图5为图2所示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27实施例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滑橇1,该滑橇1的结构犹如滑雪运动所用的雪橇,这种结构十分有利于将本发明挪移至煤矿井巷内的所需场所,甚至可以配备于采煤机上。为了便于牵引,因此在滑橇1的两端端部。
28、各固定有一滑橇牵引环11。0028给出了一机座2,该机座2固定在或称搭载在前述的滑橇1上,以目前由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在机座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即左侧固定有一喷射器固定箱21,该喷射器固定箱21的顶部形成人字形的构造,由此结构而使喷射器固定箱21的顶部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形成一犹如尖顶式建筑物的屋面的倾斜面212,在各倾斜面212上并且优选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通过火焰信号采集器固定座2111而设置有一对火焰信号采集器211。当然,火焰信号采集器21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本实施例为一对),于是当火焰信号采集器211为一个时,既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也可以使用紫外线传感器;而象本实施例,由于火焰信号。
29、采集器211有两个(即一对),因此其中一个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而另一个则采用紫外线传感器。在机座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图1所示状态的右侧固设有一电气控制箱22,前述的一对火焰信号采集器211各通过其信号线2112与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在机座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23。0029前述的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23由彼此并行设置的两组立柱231、两组储罐座232和一组上压条233构成,两组立柱231中的其中一组立柱23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机座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而两组立柱231中的另一组立柱231固定在机座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在两组立柱231之间的顶部各由连接横梁2311连接,立柱。
30、231之间的空间构成干粉灭火剂储罐腔,储罐座232与立柱231的下部固定连接,上压条233通过螺钉2331与前述的连接横梁2311连接。在两组立柱23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各用挡板固定螺钉23121并且在对应于预设在立柱231上的螺钉固定孔2313的位置固定有一挡板2312,藉由挡板2312对置于说明书CN103256068A5/8页9储罐座232上的干粉灭火剂储罐4挡护。优选地,还可在前述的一组连接横梁2311上并且位于一对上压条233之间增设一补强横梁234,以及在相邻的连接横梁2311之间的端部设置插销式挡条23111,藉由插销式挡条23111对置于储罐座232上的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上端部限。
31、位。0030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组干粉喷射器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一组干粉喷射器3的数量选择为六个,因此上面已提及的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数量也相应有六个,但是不能依据该数量而限制本发明,因为既可以少至三个也可以多至八个或以上。由图所示,六个干粉喷射器3以辐射形态固定在前述喷射器固定箱21背对机座2的一侧,即固定在喷射器固定箱21的左侧(图示状态为例)。这里所讲的辐射形态是指一组干粉喷射器3由中心向外扩散。0031由于一组干粉喷射器3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择其一作如下描述,包括一喷嘴固定管31、一水平喷嘴32和一组倾斜喷嘴33,喷嘴固定管31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固定有一固定耳31。
32、3,固定耳313使用固定耳螺钉3131与喷射器固定箱21固定,在该喷射嘴固定管31朝向喷射器固定箱21的一侧构成有或称延接有一对通粉管接口312,通粉管接口312探入到喷射器固定箱21的箱腔内,通粉管接口312与喷嘴固定管31的喷嘴固定管腔311相通,并且通过通粉管3121与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连接。水平喷嘴32以水平状态焊固在喷嘴固定管31背对喷射器固定箱21的一侧,并且与喷嘴固定管腔311相通。由图所示,在水平喷嘴32上并且在对应于水平喷嘴32的出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一V形导粉槽321,由该第一V形导粉槽321对由水平喷嘴32喷出的干粉灭火剂起到良好的均匀发散作用。一组倾斜喷嘴。
33、33在对应于水平喷嘴32的下方以向下倾斜的状态焊固在喷嘴固定管31背对喷射器固定箱21的一侧,各倾斜喷嘴33与喷嘴固定管腔311相通。如同对水平喷嘴32的描述,在各倾斜喷嘴33上并且在对应于倾斜喷嘴33的出口部位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V形导粉槽331,第二V形导粉槽331的功用如同对第一V形导粉槽321的描述。0032由图2所示,由于第一V形导向槽321的第一槽壁3211对应于水平喷嘴32的出口部位并且向上倾斜,因此从水平喷嘴32喷射而出的干粉灭火剂具有向上均匀发散的效果;又,由于第二V形导向槽331的第二槽壁3311略向下倾斜,因此从倾斜喷嘴33喷射而出的干粉灭火剂具有向下均匀发散的效果,从而起。
34、到对瓦斯引发的火焰良好包围的作用,使瓦斯引发的火焰速即扑灭。0033仍请参见图1,前述的一组(六个)干粉灭火剂储罐4在对应于前述储罐座232的位置支承于干粉灭火剂储罐支架23上,在各干粉灭火剂储罐4上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端延接有一与其储罐腔42相通的释放阀配接口41,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另一端由堵头43封堵,为了便于抓捏,因此在干粉灭火剂储罐4上并且位于前述的具有堵头43的一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上端焊固有一提手44。0034请参见图3,如前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一组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数量为六个,因此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同样有六个,即每一个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释放阀配接口41上配置一个干粉灭火剂。
35、释放阀5,由于六个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仅择其一进行详细说明。0035上面提及的干粉灭火剂释放阀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阀体51、说明书CN103256068A6/8页10阀盖52、活塞盘53、活塞盘导向片54、缓冲圈固定盘55、缓冲圈56、承压环57、拉杆58和引爆管压帽59,阀体51朝向前述的释放阀配接口41的一端构成有一直径小于阀体51的直径的窄缩连接座511,在该窄缩连接座511的外壁上构成有连接座外螺纹5111,当该窄缩连接座511探入到释放阀配接口41内时将连接座外螺纹5111与与释放阀配接口41内的配接口螺纹411(图4和图5示)螺纹配接,在。
36、阀体51的壁体上开设有一组与阀体51的阀体腔512相通的喷粉接头孔513,在该喷粉接头孔513内以螺纹配接方式配接有通粉管接头5131的一端,而通粉管接头5131的另一端供前述的通粉管3121与其配接。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组喷粉管接头孔51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作为备用,并且用螺钉堵头5132封堵,而其余两个喷粉管接头孔513内均配接通粉管接头5131,以便满足前述的两个通粉管接口312上的通粉管3121的配接要求。在阀体51上还开设有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该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也可称为灌气孔,并且与储罐腔42相通。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内设有一通道启闭阀7。阀盖52通过其上的阀盖配接螺。
37、纹522与阀体51背对释放阀配接口41的一端的阀盖连接螺纹515螺纹连接,并且在该阀盖52的底壁(以图3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上开设有一密封螺盖配合孔521,在该密封螺盖配合孔521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接有一密封螺盖5211,在该密封螺盖52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52111。活塞盘53位于所述的阀体腔512内,在该活塞盘53朝向上的一侧即朝向下面即将描述的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一侧构成有一导向盘腔531,在该导向盘腔531内并且位于导向盘腔5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拉杆连接座5311,该拉杆连接座5311的内腔构成为拉杆连接螺纹孔53111,而在活塞盘53背对导向盘腔531的一侧即朝向前。
38、述阀盖52的底部的一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引爆管座532,该引爆管座532具有一引爆管容纳腔5321。在导向盘腔531的底部并且围绕拉杆连接座531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引爆气流泄流孔533,该一组引爆气流泄流孔533与前述的引爆管容纳腔5321相通。活塞盘导向片54浮动地即可移动地设置在前述的导向盘腔531内,并且在该活塞盘导向片54的圆周方向的侧壁上嵌设有一侧壁密封圈542,藉由该侧壁密封圈542与导向盘腔531的内壁(即腔壁)密封配合。又,在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该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与前述的拉杆连接座5311密封配合,具体是在拉杆连接座配合。
39、孔541的孔壁上嵌设有一孔壁密封圈543,藉由该孔壁密封圈543而使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与拉杆连接座5311密封配合。缓冲圈固定盘55叠置在活塞盘53上,并且对应于前述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上方,在该缓冲圈固定盘55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让位孔551,该拉杆让位孔551与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相对应,并且套置在拉杆连接座5311上。由图所示,在缓冲圈固定盘55朝向缓冲圈56的一侧构成有一缓冲圈座腔552,在该缓冲圈座腔552内并且围绕缓冲圈座腔552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螺钉孔5521。缓冲圈56通过其上的一组缓冲圈固定螺钉孔561并且借助于缓冲圈固定螺钉5611在对应于前述的缓冲圈座腔。
40、552的位置与螺钉孔5521固定,也就是说缓冲圈56固定在缓冲圈固定盘55背对活塞盘导向片54的一侧,在该缓冲圈56的中央构成有一压帽跌落腔562。承压环57通过其外壁上的承压环连接外螺纹572与阀体腔512的腔壁上的承压环连接内螺纹5121连接,在该承压环57的中央构成有一承压帽571,该承压帽571的外壁的下部通过承压帽脆弱壁5711与承压环57连接,之所以称为承压帽脆弱壁5711,是因为在该承压帽脆弱壁5711上开设有一易断裂槽57111,当该易断裂槽57111完全断裂时,整个承压帽脆弱壁5711便与承压环57分离,具体可参见图5所说明书CN103256068A107/8页11示。又,在。
41、承压帽571的承压帽腔5712的腔壁上设有内连接螺纹57121,拉杆58(也可称拉柱)的一端探入承压帽571的承压帽腔5712内,并且通过其上的螺套582与前述的内连接螺纹57121螺纹连接,而拉杆58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即依次途经前述的拉杆让位孔551和拉杆连接座配合孔541后通过其上的外连接螺纹583与前述的拉杆连接螺纹孔53111螺纹连接。在该拉杆58上开设有一中心泄气孔581,该中心泄气孔581位于拉杆58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并且对应于拉杆58的中央位置,该中心泄气孔581通过开设在拉杆58上的侧向泄气孔5811与阀体腔512相通。由于中心泄气孔581与承压帽腔5712相通,因此承压帽腔。
42、5712内的空气在进入中心泄气孔581后由侧向泄气孔5811泄出,以保障承压帽571在脱落后进入前述的压帽跌落腔562内(具体可参见图4和图5)。引爆管压帽59通过压帽内螺纹592与引爆管座532的外壁上的压帽连接螺纹5322螺纹配接,并且在该引爆管压帽59的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让位孔591。0036前述的通道启闭阀7包括弹簧座71、弹簧72和钢球73,弹簧座71螺纹配设在前述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朝向所述储罐腔42的一端的端口部位,并且在该弹簧座71上开设有二氧化氮引入孔711,弹簧72一钢球73设置在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内,其中钢球73由构成于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内的钢球限位台阶51。
43、41限定,而弹簧72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座71上,另一端支承在钢球73上。0037当要向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储罐腔42内灌注二氧化氮气体时,那么样只要将管子与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的二氧化氮灌气口5142连接,在压力力作用下顶启(开启)钢球73,弹簧72压缩,从而使二氧化氮气体依次经二氧化氮灌入通道514和二氧化氮引入孔711引入储罐腔42内,灌毕,在弹簧72的回复力作用下由钢球73对二氧化氮灌入通道封闭。0038由图3所示,一引爆管6被容纳于前述的引爆管腔5321内,该引爆管6为电致引爆管,所谓的电致的概念是在通电后引爆,引爆管6的引爆管控制线61在途经前述的让位孔591和引爆管控制线让位孔521。
44、11后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22电气控制连接。0039应用例请参见图4,该图4所示的结构实际上是图3装配后的剖视图,活塞盘导向片54的底部与活塞盘53的导向盘腔531之间保持一间隙,藉由该间隙构成为压爆空隙544。0040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和图3,当由瓦其爆炸引起明火时,首先由火焰信号采集器211感知,并且由火焰信号采集器211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22,由电气控制箱22将信号反馈给引爆管6,即引爆管6被点火而爆炸,爆炸时产生的气流(由装在引爆管6内的产气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体)从引爆管空纳腔5321经引爆气流泄流孔533进入活塞盘53的导向盘腔531内,由于活塞盘导向片54的底部与导向盘。
45、腔531之间保持有压爆空隙544,因此气流进入该压爆空隙544内,并且在气流的作用下使整个活塞盘53下移,由图4所示的状态变为图5所示的状态,即,由于活塞盘53的向下位移而使压爆空隙544变大。0041在上述活塞盘53向下位移的过程中,由于拉杆58既与承压环57的承压帽571连接又与活塞盘53的导向盘腔531内的拉杆连接座5311连接,因此在活塞盘53下行时带动拉杆58下行,在拉杆58下行的瞬间由拉杆58拉动承压帽571下行。此时,由于承压环57的位置是不变的,因此承压帽571与承压环57之间连接的承压帽脆弱壁5711发生断裂,由拉杆58将承压帽571从承压环57上拉脱,并且落入到压帽跌落腔5。
46、62内。此时先前被位于承压环57上的承压帽571的承压帽脆弱壁5711封堵的气道因承压帽571的脱落而开说明书CN103256068A118/8页12启,具体由图5所示,干粉灭火剂储罐4的储罐腔42内的干粉灭火剂(业界通常称ABC粉)便从阀体腔512进入配接在喷粉接头孔513上的一对通粉管接头5131,经通粉管3121(图1示)引入干粉喷射器3的喷嘴固定管31的喷嘴固定管腔311,进而从水平喷嘴32和倾斜喷嘴33同时喷向由瓦斯引爆时产生的火焰,使火焰速即扑灭于萌芽状态。004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并且客观上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的技术效果。而且,本发明还可在诸如天然气开采加工行业以及诸如面粉、木粉、精细化工之类的行业。说明书CN103256068A121/2页13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256068A132/2页14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256068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