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人工巢穴.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26102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222763.X

申请日:

20170309

公开号:

CN206895608U

公开日:

2018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安徽师范大学

发明人:

王会梅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九华南路189号科技服务部

优先权:

CN20172022276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邹飞艳;张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巢穴本体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巢穴本体水平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空腔中,将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2‑3/4,巢穴本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4‑1/3,巢穴本体位于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该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11)、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3)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6)由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组成,所述第一部分(61)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62)的网眼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5),所述第二隔板(5)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3)中,且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12)中设置有螺栓(13),所述螺栓(13)配合所述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其特征在于,所述巢穴本体(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昆虫的人工巢穴。

背景技术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繁殖和生态环境效应。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所述昆虫 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所述巢穴本体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所述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

优选地,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

优选地,所述网格板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部分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网眼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配合所述固定孔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巢穴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为昆虫提供庇护所,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水源存储室,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是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二腔体为昆虫的栖息地,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供昆虫通行。本实用新型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的人工巢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上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巢穴本体 2第一腔体

3第二腔体 4第一隔板

5第二隔板 6网格板

61第一部分 62第二部分

8开口 9进水孔

10溢水孔 11底座

12固定孔 13螺栓

14挂环 3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底座11、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1为昆虫提供庇护所,其中,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为水源存储室,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是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2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中,所述第二腔体3为昆虫的栖息地,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供昆虫通行。本实用新型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野外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繁殖的人工巢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3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6,所述网格板6不影响昆虫的通行,但是可以阻止其他动物地进行,从而对昆虫进行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板6由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组成,所述第一部分61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62的网眼的大小,所述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可以允许不同大小的昆虫通行,从而对昆虫进行大体地分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5,所述第二隔板5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3中,且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5设置的高度与所述网格板6相配合的,从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分别进入的昆虫在所述第二隔板5的上边和下边,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昆虫的栖息地进行分类,有利于昆虫地生长和繁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在使用时需要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时,通过固定件和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有效地固定住。

对于所述底座11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但是为了方便拆卸但是又不影响固定地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孔12中设置有螺栓13,所述螺栓13配合所述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巢穴本体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14,可以通过所述挂环14将本实用新型的人工巢穴挂在树上,使用方式更广,实用性更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昆虫的人工巢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昆虫的人工巢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昆虫的人工巢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的人工巢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人工巢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22763.X (22)申请日 2017.03.09 (73)专利权人 安徽师范大学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九华南 路189号科技服务部 (72)发明人 王会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邹飞艳 张苗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昆虫的人工巢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昆虫的人工巢穴, 包括: 底座、 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 巢穴本体为沿着。

2、中 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 巢穴本体水平 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 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空腔 中, 将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第一隔 板上设置有开口, 开口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 度的1/2-3/4, 巢穴本体靠近第一腔体的一端设 置有密封盖, 密封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 的溢水孔, 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 1/4-1/3, 巢穴本体位于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 置有进水孔。 该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 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 长和繁殖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895608 U 2018.01.19 CN 2068。

3、95608 U 1.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括: 底座(11)、 巢穴本体 (1)和第一隔板(4), 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体, 所述巢穴 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将 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 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 所述开 口(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 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 (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31), 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 孔(10), 。

4、所述溢水孔(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4-1/3, 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 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 二腔体(3)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板(6)由第一部分 (61)和第二部分(62)组成, 所述第一部分(61)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62)的网眼 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 二隔板(5), 所述第二隔板(5)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

5、(3)中, 且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 第一隔板(4)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多 个固定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12)的内表面设置 有内螺纹, 所述固定孔(12)中设置有螺栓(13), 所述螺栓(13)配合所述固定孔(12)将所述 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穴本体(1)的上表面间 隔设置有多个挂环(14)。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95608 U 2 昆虫的人工巢穴 技术。

6、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昆虫的人工巢穴。 背景技术 0002 昆虫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 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 物群体, 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 真菌、 病毒)中占了超过50, 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 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 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 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 数量最大, 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最常见的有蝗 虫、 蝴蝶、 蜜蜂、 蜻蜓、 苍蝇、 草蜢、 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 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 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 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

7、与之相比, 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分有不同的 种类。 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 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0003 但是由于人类的生活, 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 繁殖和 生态环境效应。 0004 因此, 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 繁殖, 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 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 从而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 繁 殖, 对昆虫进行保护的昆虫的人工巢穴。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

8、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 所述昆虫 的人工巢 穴包括: 底座、 巢穴本体和第一隔板, 所述巢穴本体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柱 体, 所述巢穴本体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将 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开口的高度为所 述第一隔板整体高度的1/2-3/4, 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盖, 所 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 所述溢水孔的高度为第一隔板整体高 度的1/4-1/3, 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进水孔。 0007 优选地, 所述巢穴本体靠近所述第二。

9、腔体的一端设置有网格板。 0008 优选地, 所述网格板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 所述第一部分的网眼的大小小 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网眼的大小。 0009 优选地, 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第 二腔体中, 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 优选地, 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0011 优选地, 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固定孔中设置有螺栓, 所述螺栓 配合所述固定孔将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0012 优选地, 所述巢穴本体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挂环。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895608 U 3 001。

10、3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为昆虫 提供庇护所, 其中, 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 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为水源存储室, 所述巢穴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部分设置有 进水孔, 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 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溢水孔是为 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中, 所述第二腔体为昆虫的栖息地, 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 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开口供昆虫通行。 本实 用新型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 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 虫的生长和繁殖的。

11、问题, 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 繁殖的人工巢穴。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的结构示意 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上网格板的结 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巢穴本体 2第一腔体 0020 3第二腔体 4第一隔板 0021 5。

12、第二隔板 6网格板 0022 61第一部分 62第二部分 0023 8开口 9进水孔 0024 10溢水孔 11底座 0025 12固定孔 13螺栓 0026 14挂环 31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8 在本实用新型中, 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 下、 内、 外” 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 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 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 而不应视 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9 如图1-2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

13、供了一种昆虫的人工巢穴, 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包 括: 底座11、 巢穴本体1和第一隔板4, 所述巢穴本体1为沿着中心轴贯穿内部形成有空腔的 柱体, 所述巢穴本体1水平固定在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 腔中, 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 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口8, 所述开口 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2-3/4, 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腔体2的一端 设置有密封盖31, 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的溢水孔10, 所述溢水孔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895608 U 4 10的高度为第一隔板4整体高度的1。

14、/4-1/3, 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分 设置有进水孔9。 0030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昆虫的人工巢穴通过所述巢穴本体1为昆 虫提供庇护所, 其中, 所述第一隔板4竖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 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腔体2 和第二腔体3, 所述第一腔体2为水源存储室, 所述巢穴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方的部 分设置有进水孔9, 用来收集露水和雨水, 所述密封盖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 的溢水孔10是为了防止所述第一腔体2中的水过多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3中, 所述第二腔体 3为昆虫的栖息地, 里面设置有枯枝落叶构建的昆虫栖息环境, 所述第一隔板4上设置有开 。

15、口8供昆虫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昆虫的人工巢穴克服由于人类的生活, 野外生境破碎化、 环 境污染等严重影响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的问题, 提供一种可以供昆虫很好地生长、 繁殖的人 工巢穴。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巢穴本体1靠近所述第二腔体3的一 端设置有网格板6, 所述网格板6不影响昆虫的通行, 但是可以阻止其他动物地进行, 从而对 昆虫进行保护。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网格板6由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 62组成, 所述第一部分61的网眼的大小小与所述第二部分62的网眼的大小, 所述第一部分 61和第二部分62可以允许不同大小的昆虫通行, 从。

16、而对昆虫进行大体地分类。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昆虫的人工巢穴还包括第二隔板5, 所述第二隔板5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3中, 且所述第二隔板5与所述第一隔板4之间设置 有间隙, 所述第二隔板5设置的高度与所述网格板6相配合的, 从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 分别进入的昆虫在所述第二隔板5的上边和下边, 从而对不同大小的昆虫的栖息地进行分 类, 有利于昆虫地生长和繁衍。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座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12, 在使用时需要将所述底座11固定在地面上时, 通过固定件和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有 效地固定住。 0035。

17、 对于所述底座11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但是为了方便拆卸但是又不影 响固定地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固定孔12的内表面设置有 内螺纹, 所述固定孔12中设置有螺栓13, 所述螺栓13配合所述固定孔12将所述底座11固定 在地面上。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巢穴本体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 个挂环14, 可以通过所述挂环14将本实用新型的人工巢穴挂在树上, 使用方式更广, 实用性 更好。 003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18、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8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实用新型对各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9 此外,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895608 U 5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895608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89560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