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逃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空逃生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080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07 CN 203108023 U *CN203108023U* (21)申请号 201220731808.3 (22)申请日 2012.12.27 A62B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沈阳建筑大学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沈阳建筑 大学 (72)发明人 杨磊 王征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刘燕丽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设备, 特别涉及一 种高空逃生装置。该高空逃生装置, 包。
2、括固定支 架、 减速机构以及缆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缆绳穿 过固定支架绕接于一双向滑轮上, 并形成封闭循 环移动结构 ; 所述缆绳错位绕过减速机构。该高 空逃生装置, 所述减速机构为两个相同的固定滑 轮对接组成。所述缆绳上设有借力装置。本实用 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该高空逃生装置, 结构简单, 体积小, 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所需楼层外侧, 操作安 全可靠, 简单牢固。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授权。
3、公告号 CN 203108023 U CN 203108023 U *CN203108023U* 1/1 页 2 1.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包括固定支架 (1) 、 减速机构 (2) 以及缆绳 (3) ,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缆绳 (3) 穿过固定支架 (1) 绕接于一双向滑轮 (4) 上, 并形成封闭循环移动结构 ; 所述缆 绳 (3) 错位绕过减速机构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逃生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减速机构 (2) 为两个相同的固 定滑轮对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空逃生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缆绳 (3) 上设有借力装置 (5) 。 权 利 要 。
4、求 书 CN 203108023 U 2 1/1 页 3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0001 (一)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0003 (二) 背景技术 0004 近年来, 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涉及高层建筑的火灾也时有发生, 当发生火灾 或遇到紧急情况时, 这时的电梯会因停电而不能使用, 楼梯通道也会因人多拥挤而堵塞。 人 们可供选择的逃生方式包括爬到最高处等特消防人员或直升机的营救, 或利用简单的逃生 装置从阳台或窗户往下降落。简单的逃生装置包括救护圈和救护绳索, 人手抓住绳子从高 楼滑落, 但该形式需要人员经过专业训练, 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5、, 且目前所使用的逃生器结构 比较复杂, 组装困难, 下降速度不稳定, 操作不方便。 0005 (三)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 使用方法简单, 安全 稳定的高空逃生装置。 0007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8 一种高空逃生装置, 包括固定支架、 减速机构以及缆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缆绳穿 过固定支架绕接于一双向滑轮上, 并形成封闭循环移动结构 ; 所述缆绳错位绕过减速机构。 0009 该高空逃生装置, 所述减速机构为两个相同的固定滑轮对接组成。 0010 所述缆绳上设有借力装置。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6、: 该高空逃生装置, 结构简单, 体积小, 可根据需要安装 在所需楼层外侧, 操作安全可靠, 简单牢固。 0012 (四)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中, 1 外盖, 2 内盖, 3 内盖盖柄, 4 活动连杆, 5 橡胶皮碗, 6 橡胶垫。 0016 (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高空逃生装置, 包括固定支架 1、 减速机 构 2 以及缆绳 3,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缆绳 3 穿过固定支架 2 绕接于一双向滑轮 4 上, 并形成 封闭循环移动结构 ; 所述缆绳。
7、 3 错位绕过减速机构 2 ; 该高空逃生装置, 所述减速机构 2 为 两个相同的固定滑轮对接组成 ; 所述缆绳 3 上设有借力装置 5。 0018 该高空逃生装置, 固定支架 1 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所需楼层外侧, 缆绳 3 绕过支架, 先绕接于一双向滑轮 4 上, 形成封闭循环移动结构, 双向滑轮 4 起到绳索导向的作用, 同时 与减速机构 2 通过缆绳 3 连接, 使缆绳 3 滑动更顺畅, 减速机构 2 为两个相同的固定滑轮对 接组成, 缆绳 3 错位绕过两个固定滑轮, 并在两个固定滑轮之间, 当有外力下拉时, 固定滑 轮向内收缩, 挤紧缆绳3, 起到限速的作用。 同时考虑到多数人未经专业训练, 体力会有所不 足, 在缆绳 3 上设置了借力装置 5, 可间隔分布于缆绳 3 上, 间隔距离为 1.6m 至 2.2m 之间, 以做手攀或脚蹬使用。 说 明 书 CN 203108023 U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08023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