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消防炮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消防炮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06793.3 (22)申请日 2016.11.16 (71)申请人 苏州市捷达消防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562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辛庄镇 双浜村工业园 (72)发明人 张建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51)Int.Cl. A62C 27/00(2006.01) A62C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重型消防炮车 (57)摘要 一种重型消防炮车, 包括底盘和车头, 车头 。
2、位于底盘的左端; 重型消防炮机构, 设在底盘上, 特点: 底盘上还设左、 右稳定舱、 前、 后水带舱, 左 稳定舱位于重型消防炮机构的左侧与车头之间, 右稳定舱位于重型消防炮机构的右侧, 前水带舱 对应于右稳定舱的前侧, 前水带舱内有前水带, 前水带的一端与重型水炮机构配接, 另一端与水 源连接, 后水带舱对应于右稳定舱的后侧, 后水 带舱内有后水带, 后水带的一端与重型水炮机构 配接, 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底盘的前后侧的左端 和右端各设底盘驻车支承腿。 体现理想的机动性 与灵活性; 保障车辆在驻车状态下的可靠性; 增 进驻车时的稳定性, 抵抗重型消防炮机构在工作 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保障消防。
3、用水的连续供应。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06512269 A 2017.03.22 CN 106512269 A 1.一种重型消防炮车, 包括一底盘(1)和一车头(2), 车头(2)位于底盘(1)的左端; 一重 型消防炮机构(3), 该重型消防炮机构(3)设置在所述底盘(1)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盘 (1)上还设置有一左稳定舱(4)、 一右稳定舱(5)、 一前水带舱(6)和一后水带舱(7), 左稳定 舱(4)位于所述重型消防炮机构(3)的左侧与所述的车头(2)之间, 右稳定舱(5)位于重型消 防炮机构(3)的右侧, 前水带舱(6)对应于右稳定舱(5)的前侧, 在该前。
4、水带舱(6)内储藏有 一前水带(8), 该前水带(8)的一端与重型水炮机构(3)配接, 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引出前水 带舱(6)与供水水源连接, 后水带舱(7)对应于右稳定舱(5)的后侧, 在该后水带舱(7)内储 藏有一后水带(9), 该后水带(9)的一端同样与重型水炮机构(3)配接, 而另一端在使用状态 下同样引出后水带舱(7)与供水水源连接, 在所述底盘(1)的前后侧的左端和右端各铰设有 底盘驻车支承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型消防炮机构(3)包括支 架(31)、 前供水导管(32)、 后供水导管(33)、 重型消防炮炮体(34)、 炮体弯管(3。
5、5)、 炮体弯管 管座(36)、 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和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 支架(31)在对应于所述 左、 右稳定舱(4)、 (5)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的底盘(1)固定, 在该支架(31)的顶部固定有一消 防炮固定板(311), 在该消防炮固定板(31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固定板通孔(3111), 在消 防炮固定板(31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三通管法兰(312), 该三通管法兰(312)的三通管 法兰出水口(3121)与固定板通孔(3111)相对应, 前供水导管(32)的一端与三通管法兰 (312)的三通管法兰前进水接口(3122)配接, 后供水导管(33)的一端与三通管法兰(3。
6、12)的 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接口(3123)配接, 所述前水带(8)的一端与前导管(32)的另一端配接, 而 所述后水带(9)的一端与后导管(33)的另一端配接, 重型消防炮炮体(34)与炮体弯管(35) 的一端连接, 并且该炮体弯管(35)的一端还与炮体倾角调整机构(38)传动连接, 而炮体弯 管(35)的另一端与炮体弯管管座(36)的一端连接, 炮体弯管管座(36)的另一端与炮体回转 角度调整装置(37)相配合, 而该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与所述消防炮固定板(311)朝 向上的一侧固定, 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固定在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消防炮。
7、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 (37)包括回转驱动油马达(371)、 回转齿轮箱(372)、 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和弯管 管座回转盘(374), 回转驱动油马达(371)与回转齿轮箱(372)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齿轮箱 (372)连同回转驱动油马达(371)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的箱体固定, 该回转齿 轮箱(372)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传动配合, 而该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 (373)固定在回转齿轮箱座(375)上并且与弯管管座回转盘(374)相配合, 弯管管座回转盘 (374)与所述的炮体弯管管座(36)的另一端固定, 而回转齿轮箱座(375。
8、)通过螺钉(3751)与 所述消防炮固定板(311)固定, 所述的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 (37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转齿轮箱(372)上连接 有一回转齿轮箱操作手轮(3721), 该回转齿轮箱操作手轮(3721)通过回转齿轮箱蜗杆轴 (3722)与所述的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包 括倾角调整油马达(381)、 倾角调整齿轮箱(382)、 蜗杆箱(383)、 小齿轮(384)和大齿轮 (385), 倾角调整油马达(381。
9、)与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传动配合并且由倾角调整齿轮箱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512269 A 2 (382)连同倾角调整油马达(381)与所述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的箱体固定, 蜗杆 箱(383)同样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的箱体固定并且该蜗杆箱(383)的蜗杆轴 (3831)与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传动配合, 而蜗杆箱(383)的蜗轮(3832)与蜗杆轴(3831)传 动配合并且与小齿轮(384)的小齿轮轴(3841)固定, 小齿轮轴(3841)转动地支承在蜗杆箱 (383)上, 大齿轮(385)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炮体弯管(35)的一端并且与。
10、小齿(384)相啮合, 所 述重型消防炮炮体(34)与大齿轮(38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上 设置有一倾角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3821), 该倾角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3821)与所述的蜗 杆轴(383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供水导管(32)上配接 有一前出水总管(321), 该前出水总管(321)对应于所述左稳定舱(4)的前侧并且在该前出 水总管(32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以间隔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 在该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上配设有前手。
11、动操作蝶阀(32111), 在使用状态下由前消 防水带与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配接; 在所述的后供水导管(33)上配设有一后出水总 管(331), 该后出水总管(331)对应于所述左稳定舱(4)的后侧并且在该后出水总管(331)的 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以间隔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 在该消防水带后 出水接口(3311)上配设有后手动操作蝶阀(33111), 在使用状态下由消防水带与消防水带 后出水接口(3311)配接, 所述前水带舱(8)、 后水带舱(9)以及右稳定舱(5)三者的长度彼此 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稳。
12、定舱(4)的顶 部配设有一左稳定舱盖(41), 在所述的右稳定舱(5)的顶部配设有一右稳定舱盖(51), 所述 的左稳定舱(4)和右稳定舱为用于储水的水舱。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前水带舱(6)的 长度方向的上部配设有一前水带舱舱盖(61), 该前水带舱舱盖(6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通过 前水带舱舱盖铰链(611)与所述右稳定舱(5)的前侧上沿铰接; 在对应于所述后水带舱(7) 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配设有一后水带舱舱盖(71), 该后水带舱舱盖(7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通 过后水带舱舱盖铰链(711)与右稳定舱(5)的后侧上沿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
13、的重型消防炮车, 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前水带舱(6)的右 端端口的位置构成有一前水带导引斜面(62); 在对应于后水带舱(7)的右端端口的位置构 成有一后水带导引斜面(72)。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512269 A 3 重型消防炮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重型消防炮车。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重型消防炮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相对较大, 因而在应对大型火灾时能起到 快速扑灭火灾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重型消防炮的质量及体积较大, 因而已有技术中对其 在消防车上的配置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将其设置在功能相对齐全如配备有水泵、 。
14、供 水管路等的大型消防车 (也称重型消防车) 的车顶上; 二是由单独的车辆以挂车般的原理将 其牵引。 就前者而言, 由于大型消防车在抵达火灾现场后需与火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也 就是说由于大型消防车不能直接进入火场, 因而致使超重型消防炮离火场较远, 影响灭火 救灾效果; 就后者而言, 由于其自身无动力, 因而需要凭借消防人员手工推行至尽可能接近 火场的位置, 如中国专利CN202802605U推荐的 “一种拖车移动式消防炮” 。 0003 中国专利CN201578784U提供有 “轻卡水炮消防车” , 该专利以轻型卡车作为消防炮 的搭载平台, 并且由于能冲入火灾现场而具有机动灵活性, 但是。
15、仅适合于小型的零星火灾, 对于重型消防炮的搭载并无可借鉴的意义。 CN204815469U介绍的 “轻型高机动水炮消防车” 同样存在前述问题。 0004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 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配置并且能以自主方式依需轻装进 入火场实施救灾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机动灵活性、 有利于保障在火灾现场驻车的可靠性而藉 以避免非正常溜动、 有益于抵抗水炮在出水过程中的反作用力而确保稳定性和有便于与供 水水源连接而藉以保障消防用水的连续供应的重型消防炮车。 0006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
16、的, 一种重型消防炮车, 包括一底盘和一车头, 车头位 于底盘的左端; 一重型消防炮机构, 该重型消防炮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特征在于在所述 的底盘上还设置有一左稳定舱、 一右稳定舱、 一前水带舱和一后水带舱, 左稳定舱位于所述 重型消防炮机构的左侧与所述的车头之间, 右稳定舱位于重型消防炮机构的右侧, 前水带 舱对应于右稳定舱的前侧, 在该前水带舱内储藏有一前水带, 该前水带的一端与重型水炮 机构配接, 另一端在使用状态下引出前水带舱与供水水源连接, 后水带舱对应于右稳定舱 的后侧, 在该后水带舱内储藏有一后水带, 该后水带的一端同样与重型水炮机构配接, 而另 一端在使用状态下同样引出后水。
17、带舱与供水水源连接, 在所述底盘的前后侧的左端和右端 各铰设有底盘驻车支承腿。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重型消防炮机构包括支架、 前供水导管、 后供水导管、 重型消防炮炮体、 炮体弯管、 炮体弯管管座、 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和炮体倾 角调整装置, 支架在对应于所述左、 右稳定舱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的底盘固定, 在该支架的顶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6512269 A 4 部固定有一消防炮固定板, 在该消防炮固定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固定板通孔, 在消防炮 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三通管法兰, 该三通管法兰的三通管法兰出水口与固定板通 孔相对应, 前供水导管的一。
18、端与三通管法兰的三通管法兰前进水接口配接, 后供水导管的 一端与三通管法兰的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接口配接, 所述前水带的一端与前导管的另一端配 接, 而所述后水带的一端与后导管的另一端配接, 重型消防炮炮体与炮体弯管的一端连接, 并且该炮体弯管的一端还与炮体倾角调整机构传动连接, 而炮体弯管的另一端与炮体弯管 管座的一端连接, 炮体弯管管座的另一端与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相配合, 而该炮体回转 角度调整装置与所述消防炮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 炮体倾角调整装置固定在炮体回转 角度调整装置上。 000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回转驱动 油马达、 回转齿轮箱、 。
19、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和弯管管座回转盘, 回转驱动油马达与回转 齿轮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齿轮箱连同回转驱动油马达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的箱 体固定, 该回转齿轮箱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传动配合, 而该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 箱固定在回转齿轮箱座上并且与弯管管座回转盘相配合, 弯管管座回转盘与所述的炮体弯 管管座的另一端固定, 而回转齿轮箱座通过螺钉与所述消防炮固定板固定, 所述的炮体倾 角调整装置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固定。 0009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回转齿轮箱上连接有一回转齿轮箱 操作手轮, 该回转齿轮箱操作手轮通过回转齿轮箱蜗杆轴与所述的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 。
20、箱传动连接。 0010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炮体倾角调整装置包括倾角调整油马 达、 倾角调整齿轮箱、 蜗杆箱、 小齿轮和大齿轮, 倾角调整油马达与倾角调整齿轮箱传动配 合并且由倾角调整齿轮箱连同倾角调整油马达与所述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的箱体固 定, 蜗杆箱同样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的箱体固定并且该蜗杆箱的蜗杆轴与倾角调整 齿轮箱传动配合, 而蜗杆箱的蜗轮与蜗杆轴传动配合并且与小齿轮的小齿轮轴固定, 小齿 轮轴转动地支承在蜗杆箱上, 大齿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炮体弯管的一端并且与小齿相啮 合, 所述重型消防炮炮体与大齿轮固定连接。 0011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21、 在所述的倾角调整齿轮箱上设置有一倾角 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 该倾角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与所述的蜗杆轴固定。 0012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前供水导管上配接有一前出水总 管, 该前出水总管对应于所述左稳定舱的前侧并且在该前出水总管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 部各以间隔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 在该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上配设有前手动操 作蝶阀, 在使用状态下由前消防水带与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配接; 在所述的后供水导管上 配设有一后出水总管, 该后出水总管对应于所述左稳定舱的后侧并且在该后出水总管的长 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以间隔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 在该消防水带后出水接。
22、口 上配设有后手动操作蝶阀, 在使用状态下由消防水带与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配接, 所述前 水带舱、 后水带舱以及右稳定舱三者的长度彼此相等。 0013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的左稳定舱的顶部配设有一左稳定 舱盖, 在所述的右稳定舱的顶部配设有一右稳定舱盖, 所述的左稳定舱和右稳定舱为用于 储水的水舱。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6512269 A 5 0014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对应于所述前水带舱的长度方向的上 部配设有一前水带舱舱盖, 该前水带舱舱盖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通过前水带舱舱盖铰链与所 述右稳定舱的前侧上沿铰接; 在对应于所述后水带舱的。
23、长度方向的上部配设有一后水带舱 舱盖, 该后水带舱舱盖的长度方向的前侧通过后水带舱舱盖铰链与右稳定舱的后侧上沿铰 接。 0015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对应于所述前水带舱的右端端口的位 置构成有一前水带导引斜面; 在对应于后水带舱的右端端口的位置构成有一后水带导引斜 面。 001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 由于在底盘的左端配置有车头并且在对 应于左、 右稳定舱之间的位置设置了重型消防炮机构以及在对应于右稳定舱的前、 后侧的 位置分别配设前、 后水带舱, 由前水带舱内的前水带以及由后水带舱内的后水带分别与重 型消防炮机构配接, 因而能以自主方式轻装进入火灾现场实施。
24、求灾而体现理想的机动性与 灵活性; 之二, 由于在底盘的前后侧均铰设有底盘驻车支承腿, 因而能保障车辆在驻车状态 下的可靠性, 避免出现非正常的溜车情形; 之三, 由于在底盘上设置了左、 右稳定舱, 因而既 可显著增进驻车时的稳定性, 又能有效地抵抗重型消防炮机构在工作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使车辆处于可靠的静止状态; 之四, 由于配备了前、 后水带, 因而能方便地与水源连接, 保障 消防用水的连续供应。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重型消防炮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
25、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 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发明构 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1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 下、 左、 右、 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 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 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 案的特别限定。 0022 请参见图1和图2并且结合图3, 示出了一底盘1和一车头2, 车头2位于底盘1的左 端; 示出了一重型消防炮机构3, 该重型消防炮机构3设置在前述底盘1上。 0023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
26、技术要点: 在前述的底盘1上还设置有一左稳定舱 4、 一右稳定舱5、 一前水带舱6和一后水带舱7, 左稳定舱4位于前述重型消防炮机构3的左侧 与前述的车头2之间, 右稳定舱5位于重型消防炮机构3的右侧, 前水带舱6对应于右稳定舱5 的前侧, 在该前水带舱6内储藏有一前水带8, 该前水带8的一端与重型水炮机构3配接, 另一 端在使用状态下引出前水带舱6与供水水源连接, 后水带舱7对应于右稳定舱5的后侧, 在该 后水带舱7内储藏有一后水带9, 该后水带9的一端同样与重型水炮机构3配接, 而另一端在 使用状态下同样引出后水带舱7与供水水源连接, 在前述底盘1的前后侧的左端和右端各铰 说 明 书 3/。
27、6 页 6 CN 106512269 A 6 设有底盘驻车支承腿11。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前述的供水水源主要有两种: 一为设立于建筑物地坪的消防设施 的消防栓; 二为专用的供水消防车。 前述的底盘驻车支承腿11依据图1的示意可知其上部与 铰链座12铰接, 而下部设有支承腿水平调整螺钉111, 铰链座12固定在底盘1上。 0025 请参见图3, 前述的重型消防炮机构3包括支架31、 前供水导管32、 后供水导管33、 重型消防炮炮体34、 炮体弯管35、 炮体弯管管座36、 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和炮体倾角调 整装置38, 支架31在对应于前述左、 右稳定舱4、 5之间的位置与前述的底。
28、盘1固定, 在该支架 31的顶部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一消防炮固定板311, 在该消防炮固定板311的中央位置开 设有一固定板通孔3111, 在消防炮固定板31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三通管法兰312 (也可 称 “三通管接口法兰” ) , 该三通管法兰312的三通管法兰出水口3121与固定板通孔3111相对 应, 前供水导管32的一端与三通管法兰312的三通管法兰前进水接口3122配接, 后供水导管 33的一端与三通管法兰312的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接口3123配接, 前述前水带8的一端 (图示 左端) 与前导管32的另一端配接, 而前述后水带9的一端 (图示的左端) 与后导管33的另一端 配接, 。
29、重型消防炮炮体34与炮体弯管35的一端连接, 并且该炮体弯管35的一端还与炮体倾 角调整机构38传动连接, 而炮体弯管35的另一端与炮体弯管管座36的一端连接, 炮体弯管 管座36的另一端与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相配合, 而该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与前述 消防炮固定板31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 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固定在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 37上。 0026 继续见图3, 前述的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包括回转驱动油马达371、 回转齿轮 箱372、 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和弯管管座回转盘374, 回转驱动油马达371与回转齿 轮箱372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齿轮箱372连同回转驱动油马。
30、达371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 箱373的箱体固定, 该回转齿轮箱372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传动配合, 而该炮体弯 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固定在回转齿轮箱座375上并且与弯管管座回转盘374相配合, 弯管 管座回转盘374与前述的炮体弯管管座36的另一端固定, 而回转齿轮箱座375通过螺钉3751 与前述消防炮固定板311固定, 前述的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 固定。 0027 优选地, 在前述的回转齿轮箱372上连接有一回转齿轮箱操作手轮3721, 该回转齿 轮箱操作手轮3721通过回转齿轮箱蜗杆轴3722与前述的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传动 连接。 。
31、0028 继续见图3, 前述的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包括倾角调整油马达381、 倾角调整齿轮 箱382、 蜗杆箱383、 小齿轮384和大齿轮385, 倾角调整油马达381与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传动 配合并且由倾角调整齿轮箱382连同倾角调整油马达381与前述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 373的箱体固定, 蜗杆箱383同样与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的箱体固定并且该蜗杆箱 383的蜗杆轴3831与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传动配合, 而蜗杆箱383的蜗轮3832与蜗杆轴3831 传动配合并且与小齿轮384的小齿轮轴3841固定, 小齿轮轴3841转动地支承在蜗杆箱383 上, 大齿轮385转动地设置在前。
32、述炮体弯管35的一端并且与小齿384相啮合, 前述重型消防 炮炮体34与大齿轮385固定连接。 0029 优选地, 在前述的倾角调整齿轮箱382上设置有一倾角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3821, 该倾角调整齿轮箱操作手轮3821与前述的蜗杆轴3831固定。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6512269 A 7 0030 由上述说明可知, 炮体回转角度调整装置37的结构体系的回转齿轮箱372既可以 由回转驱动油马达371驱动, 也可通过回转齿轮箱操作手轮3721驱动, 炮体倾角调整装置38 的结构体系的倾角调整齿轮箱382既可由倾角调整油马达381驱动, 也可通过倾角调整齿轮 箱操作。 0031。
33、 当回转驱动油马达371工作时, 由其带动回转齿轮箱372, 由回转齿轮箱372带动炮 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 由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轮箱373通过弯管管座回转盘374带动 炮体弯管管座36转动所需的角度, 从而由炮体弯管管座36的上端带动炮体弯管35相应转 动, 进而由炮体弯管35带动重型消防炮炮体34转动。 炮体弯管35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的方 向取决于回转驱动油马达371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的变化。 0032 当倾角调整油马达381工作时, 由于带动倾角调整齿轮箱382, 进而带动蜗杆箱 383, 由蜗杆轴3831带动蜗轮3832, 由蜗轮3832带动小齿轮轴3841, 由小齿轮轴3。
34、841带动小 齿轮384, 由小齿轮384带动大齿轮385, 由大齿轮385带动重型消防炮炮体34的炮头昂起或 下倾, 炮头的昂起或下倾取决于倾角调整油马达38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的变化。 0033 在图3中还示出了位于左稳定舱4的左侧 (即位于车头2的右侧) 的一油箱13, 前述 的回转驱动油马达371以及倾角调整油马达381各由油管管路与该油箱13连接。 0034 继续见图3, 在前述的前供水导管32上配接有一前出水总管321, 该前出水总管321 对应于前述左稳定舱4的前侧并且在该前出水总管32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以间隔 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 在该消防水带前。
35、出水接口3211上配设有前手动操作 蝶阀32111, 在使用状态下由前消防水带与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配接; 在前述的后供水 导管33上配设有一后出水总管331, 该后出水总管331对应于前述左稳定舱4的后侧并且在 该后出水总管33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各以间隔状态配接有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 3311, 在该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上配设有后手动操作蝶阀33111, 在使用状态下由消防 水带与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配接, 前述前水带舱8、 后水带舱9以及右稳定舱5三者的长 度彼此相等。 由此可知, 在重型消防炮炮体34灭火的同时还可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由 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与消防水。
36、带前出水接口3211和/或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配接, 以 对火灾现象实施灭火, 具有双贯齐下或三贯齐下的灭火效果。 使用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 3211时毫无疑问由消防人员开启前述的前手动操作蝶阀32111, 同例, 使用消防水带后出水 接口3311时, 则开启后手动操作蝶阀33111。 0035 继续见图3, 在前述的左稳定舱4的顶部配设有一左稳定舱盖41, 在前述的右稳定 舱5的顶部配设有一右稳定舱盖51, 前述的左稳定舱4和右稳定舱为用于储水的水舱。 打开 左、 右稳定舱盖41、 51, 便可向左、 右稳定舱4、 5的舱腔内灌水, 该水可称为压舱水, 其效果可 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
37、果栏中的陈述。 作为优选的方案, 在左、 右稳定舱4、 5的下侧部 设置排水接口。 优选地, 当车辆抵达救灾目的地后, 向左、 右稳定舱4、 5内灌水, 但并不一定 必须遵从该顺序, 例如可以预先灌水。 当然, 预先向左、 右稳定舱4、 5内灌水会浪费车辆能 源, 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重量增加, 鉴于此, 以采用前者为宜。 此外, 如果向左、 右稳定舱 4、 5内引入其它物质如沙子等, 那么应当视为等同。 0036 继续见图3, 在对应于前述前水带舱6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配设有一前水带舱舱盖 61, 该前水带舱舱盖6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通过前水带舱舱盖铰链611与前述右稳定舱5的前 侧上沿铰接; 在。
38、对应于前述后水带舱7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配设有一后水带舱舱盖71, 该后水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6512269 A 8 带舱舱盖71的长度方向的前侧通过后水带舱舱盖铰链711与右稳定舱5的后侧上沿铰接。 0037 优选地, 在对应于前述前水带舱6的右端端口的位置构成有一向外倾斜的前水带 导引斜面62; 在对应于后水带舱7的右端端口的位置构成有一同样向外倾斜的后水带导引 斜面72。 0038 还有一种方案由图3所示, 可在前述的三通管法兰312上并且在对应于三通管法兰 前进水接口3122与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挡口3123之间的位置通过销轴设置一切换阀门3124 (也可称 “转换阀门” 。
39、) 。 于是当前述的前水带8供水而后水带9不供水时, 在水的压力作用下 将切换阀门3124向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接口3123的方向偏转, 对三通管法兰后进水接口3123 封闭。 反之, 当后水带9供水而前水带8不供水时, 那么由切换阀门3124将三通管法兰前进水 接口3122封闭。 这种情形可称为前、 后水带8、 9任择其一供水。 当前、 后水带均供水时, 那么 切换阀门3124处于既不对三通管法兰前进水接口3122的封闭的状态, 也不处于对三通管法 兰后进水接口3123的封闭的状态。 0039 公安消防部门在接警后, 由消防人员将本发明随同其它车辆如供水消防车、 照明 消防车器材消防车等等驶抵火。
40、灾现场, 由于本发明重型消防炮车的结构配置具有轻便且体 积相对较小的特点, 因而可以驶抵火源附近。 在驻车后, 先由消防人员将底盘驻车支承腿11 (也可称 “车辆驻车支承腿” ) 与地坪可靠接触。 以前水带8和后水带9同时供水为例, 将前、 后 水带8、 9与消防栓配接, 当无消防栓的情形时, 那么将前、 后水带8、 9与供水消防车连接。 具 体是: 将前水带8从前水带舱6内引出 (拉出) 并且将该前水带8的前水带快速接头81与供水 消防车上的出水接口配接, 同时将后水带9从后水带舱7内引出 (拉出) 并将该后水带9的后 水带快速接头91与供水消防车上的相应的出水接口配接。 由消防人员通过与消。
41、防水带前出 水接口3211或者与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配接的消防水带向左、 右稳定舱4、 5内灌水。 由 前水带8引入的消防水依次经前供水导管32、 三通管法兰出水口3121、 炮体弯管管座回转齿 轮箱373的腔体、 炮体弯管管座36和炮体弯管35直至由重型消防炮炮体34射向火源。 后水带 9引入的消防水同例, 不再赘述。 如前述, 根据需要还可启用前出水总管321和/或后出水总 管331, 以启用前出水总管为例, 由消防人员将消防水带与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配接并 开启前手动操作蝶阀32111, 流经前供水导管32内的部分消防水依次经前出水总管321、 前 手动操作蝶阀32111和前。
42、消防水带出水接口3211直至由消防水带射向火源。 由于启用后出 水总管331的道理与前述相同, 因而不再复述。 在图3中示出了以间隔状态配接在前出水总 管32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的各六个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3211, 但并不意味着该数量 是必择的, 例如可以依需增减, 并且在使用时可依需启用相应数量的消防水带前出水接口 3211, 配接在后出水总管331上的消防水带后出水接口3311同例。 0040 救灾结束后将前水带8返回前水带舱6内并且处于有序的折叠状态, 将前水带舱舱 盖61关闭, 后水带9同例。 接着将底盘驻车支承腿11收起, 本发明的重型消防炮车返回营地。 0041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 顺利地完成了发明 任务, 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6512269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0 CN 106512269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1 CN 106512269 A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2 CN 106512269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