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锁.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256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16533.8

申请日:

2012.01.12

公开号:

CN103459737A

公开日:

2013.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17/00申请日:20120112|||公开

IPC分类号:

E05B17/00; E05B65/34

主分类号:

E05B17/00

申请人:

开开特股份公司

发明人:

L·格劳特; T·奇普斯

地址:

德国海利根豪斯

优先权:

2011.01.28 DE 102011003295.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吴鹏;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的锁定爪。该转动凹锁部包括突出的锁止面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相邻的凹曲形的凹部或凹曲部。凹曲形凹部从突出的锁止面出发弧形地延伸,由此避免了“V”字形的形状。弧形的延伸避免了其中可能会增强地积聚灰尘的区域。如果能使灰尘不增强地积聚,则使能进入到锁止面之间并会导致嘎嘎噪声的灰尘相应较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1)和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1)的锁定爪(2),其中,所述转动凹锁部(1)包括突出的锁止面(9)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9)相邻的、弧形延伸的凹曲形的凹部(17),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突出的锁止面(9)向所述凹部(17)过渡的过渡部弧形地延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弧形的延伸部不包括直线部段。

3.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140°的弧形部,优选至少一170°的弧形部,特别优选是至少一180°的弧形部(18)。

4.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18)不包括直线部段。

5.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从突出的锁止面(9)向弧形的延伸部(18)过渡的过渡部不包括角状的延伸部。

6.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18)的半径不小于1.3mm。

7.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一塑料包套一直到达突出的锁止面(9)。

8.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锁的安装状态下,凹曲形凹部(17)的开口在转动凹锁部(1)的打开和/或闭锁状态下向下或斜向下敞开,具体地尤其是以使灰尘能在重力作用下从凹部(17)掉出的方式敞开。

9.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2)在安装状态下位于转动凹锁部(1)下面。

10.
  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凹锁部(1) 和锁定爪(2)在几何结构上这样构造,使得所述转动凹锁部(1)不能将转矩传递到所述锁定爪(2)中并且所述锁定爪(2)的锁止面(10)尤其没有沉割部。

11.
  一种带有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的机动车门。

说明书

机动车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或盖板/舱盖/活盖的锁,所述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的锁定爪。该转动凹锁部包括突出的锁止面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相邻的凹曲形凹部。
背景技术
这种锁用于借助于门或盖板暂时地封闭机动车或建筑物中的开口。在这种锁的闭锁状态下,转动凹锁部环握住一般弓状设计的锁销,该锁销在机动车的情形下通常固定在车身上。如果转动凹锁部通过摆动从打开位置到达闭锁位置,则转动凹锁部最终被锁定爪卡锁。这样转动凹锁部便不再能朝打开位置的方向回转并且锁销不再能够离开锁定装置。为了打开需要使锁定爪运动离开卡锁位置。
在闭锁位置中,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在卡锁时彼此压紧。这两个锁止面通常是金属的。
现有的是具有两个不同的转动凹锁部卡锁位置的锁。这样,转动凹锁部首先可以被卡锁在所谓的预卡锁位置中,并且通过在闭锁方向上继续转动最终到达所谓的主卡锁位置。也就是说,在预卡锁位置中锁销不再能离开锁定装置。但是,相应的门或盖板还没有完全被闭锁。当转动凹锁部进一步转动到主卡锁位置并在该位置被卡锁时,这种门或盖板才完全闭锁。
在尤其是在机动车中使用的锁的使用寿命内,根据使用区域的环境条件会在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上形成或厚或薄的覆层,例如由环境中的灰尘颗粒构成的灰尘层。这种覆层是不希望的。该覆层增大了用于打开锁定装置的致动力并因此使得操纵舒适度变差。也就是说,如果用于卡 锁的两个锁止面彼此压紧并且灰尘到达它们之间,则打开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由未公开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10034770已知了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锁,其中,转动凹锁部的金属锁止面设计为弧形的突出部。从该锁止面出发,在转动凹锁部中形成一凹曲形弯部/突部(Ausbuchtung)。该凹曲形弯部整体具有大致V形的形状。此外,该锁的转动凹锁部在锁止面的一侧上具有通常塑料质的包套的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按照摩刷/摩扫的方式在进入“主卡锁”锁定位置时清理锁定爪的锁止面,从而同时清除可能存在的污物,因此例如去除灰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其中使得尤其是由于锁止面上的污物导致的、打开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提高的情况得以避免或至少得以减弱。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锁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有利的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的锁定爪。转动凹锁部具有突出的锁止面和与之相邻的凹曲形的凹部。凹曲形的凹部或者说凹曲部从突出的锁止面出发弧形地延伸,由此避免了“V”字形的形状。弧形的延伸避免了其中可能会增强地积聚灰尘的区域。如果能使灰尘不增强地积聚,则使能进入到锁止面之间并且然后通过沉积可能导致打开力提高的灰尘相应较少。由于从突出的锁止面到凹曲部的弧形的过渡,使得不存在其中会与锁止面相邻地增强灰尘积聚的角区域。
尽管由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0034770同样公开了一种基于“V”字形凹曲部的弧形延伸部。但是,该弧形部通过角状的过渡区与突出的锁止面分开。
弧形部优选不包括直线部段,以便这样能够使凹曲部的尺寸保持较小 并且使弧半径保持较大。由于灰尘积聚而在朝向突出的锁止面的方向上产生覆层,其可以过渡到突出的锁止面上。由于过渡到突出的锁定爪上的覆层而使打开力提高。在该实施形式中特别好地避免了这样作用的灰尘积聚及伴随此发生的打开力提高,而不必为此提供非常大的凹曲部,提供非常大的凹曲部会不希望地相应增大转动凹锁部。假如弧形部包括较小的半径,则该弧形部优选远离突出的锁止面。尤其是具有最小半径的最小区域位于凹曲部的与突出的锁止面相对置的侧壁中。
弧形部优选延伸经过至少100°,优选至少140°,进一步优选至少170°,尤其优选经过至少175°。弧形部优选延伸经过不超过190°。接着可以邻接一直线的延伸部或角状的过渡区,但是该过渡区距突出的锁止面足够远,在锁止面中可能由于灰尘而导致打开力提高。
弧形部的半径尤其不小于1mm,特别优选不小于1.5mm,以避免与不利的角状延伸部类似。弧形部的半径在与转动凹锁部的突出的锁止面相邻的区域中或侧壁中不小于2mm,优选不小于2.5mm。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优选至少为4mm,尤其优选至少为5mm,例如为约5.5mm。凹曲部优选至少2mm深,尤其优选至少3mm深。
凹曲形的凹部的开口在转动凹锁部的打开和/或闭锁状态下优选向下或至少斜向下敞开。这样便能使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凹部掉出。这样便没有灰尘仅由于重力就会积聚其中的盆腔状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作为对所形成的凹曲部的补充,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的几何结构这样构造,使得由转动凹锁部施加在锁定爪上的压力不会在锁定装置上引起闭锁力矩。对于不带有能够将锁定爪锁死在卡锁位置的锁死杆的锁,前述的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通常在几何结构上这样构造:使得可以从转动凹锁部将闭锁力矩传递到锁定爪。在这种常见的锁中,如果在主卡锁位置中的转动凹锁部向锁定爪施加压力,则产生导致锁定爪朝卡锁位置的方向转动的转矩。在此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表明,在转动凹锁部不能向锁定爪传递闭锁力矩的这种实施形式中,首先与按权利要求的凹曲部组合可以进一步改进地避免锁止面上的沉积,该沉积导致 打开力提高。在该实施形式中,锁定爪的锁止面尤其不具有通常设置的沉割部,因为否则转动凹锁部就能将闭锁力矩传递到锁定爪中,由此朝其卡锁位置压锁定爪。
本发明可以包括上述的以及由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只要其不是明确地与本发明描述冲突。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只要没有明确记载相反的情况,由实施例得出的特征可以单独或者以任意组合与权利要求的主题组合。在附图中示出:
图1:处于主卡锁位置中的锁定装置
图2:卡锁的放大视图。
图3: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
图4:凹曲部的局部视图;
图5:锁定爪对比
图6:一并非本发明的转动凹锁部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机动车锁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1和锁定爪2。至少部分——优选主要——为金属的转动凹锁部1被至少部分——优选主要——为金属的锁定爪2如图所示地卡锁在主卡锁位置。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的锁销3被保持在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中。转动凹锁部1和锁定爪2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在锁板5上。转动凹锁部1能围绕其轴6转动。锁定爪2可以围绕轴7转动。优选为金属的锁板5——也称为锁盒——同样具有入口8,以便锁销3能够经由该入口进入到锁中以及从该锁中离开。转动凹锁部具有突出的锁止面9,该锁止面在主卡锁位置中的卡锁状态下与锁定爪2的锁止面10相压紧。在所示的主卡锁位置中,转动凹锁部1的突出的锁止面9对锁定爪2的锁止面10施加一压力。锁定爪1 和转动凹锁部2的两个锁止面9、10这样中立地彼此对准并且实现:所施加的压力不会使得转矩被传递到锁定爪2中。
转动凹锁部1具有用于在预卡锁位置中卡锁转动凹锁部的第二卡锁面11。转动凹锁部在卡锁面11与突出的锁止面9之间包括一塑料的腹板12,当转动凹锁部1从打开位置出发顺时针朝闭锁位置转动时,该腹板能够缓冲朝转动凹锁部预紧的锁定爪2的撞击。在锁定爪2的杆端部上设置有类似作用的、形式为弧形的塑料的腹板13的缓冲元件。一方面,该缓冲元件作为在主卡锁位置中限制锁定爪2摆动的止挡起作用。同时,该弧形的腹板13在锁定爪2例如由于相应预紧的弹簧而运动到主卡锁位置中时对撞击进行缓冲。
在闭锁运动期间一起缓冲元件作用的塑料腹板14对锁销3在转动凹锁部1的触臂/掣子臂15上的碰撞进行缓冲。在所示的主卡锁位置中,负载臂16使锁销3不能离开锁定装置。
转动凹锁部1以及锁定爪2是金属的,其为了缓冲和摩擦损失最小化的目的而部分包覆有塑料外壳。
在图1中示出了处于安装在机动车门中的状态下的锁定装置。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的开口便朝下指向。在转动凹锁部1的下面设置有锁定爪2。
在图2中放大示出了图1中实现卡锁的区域。与突出的锁止面9相邻的是凹曲形的区域17相邻。凹曲形的区域17通过弧形的轮廓18形成。该弧形的轮廓是180°的弧,其轮廓完全没有其中能增大灰尘沉积的角或棱边。另外,向突出的锁止面9的与锁定爪卡锁面10相贴靠的侧向轮廓区域过渡的过渡区也没有角或棱边。弧形的轮廓曲线18使得气流或阵风可以如通过虚线箭头所示那样不受干扰地完全扫过弧形的侧向壁区域18,使得位于壁表面18上的灰尘能够可靠地被捕获并且进一步被输送。不存在使阵风越过从而使得灰尘更多地保留在角区域中的角区域。到达凹曲部17并且附着在壁区域12中的灰尘便通过这种阵风定期地被吹出,具体地主要是在转动凹锁部1不被卡锁在主卡锁位置中时进行吹出。因此避免了,在凹曲部 区域17中积聚较大灰尘量,灰尘到达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接触面之间并且然后可能导致打开力提高。这一点尤其涉及到锁定爪的卡锁面10和突出的锁止面9之间的接触区域,实验已表明,所述接触区域通过该弧形的延伸部实际上可以保持无灰状态。突出的锁止面9合适地没有塑料部,使得转动凹锁部的塑料包套例如仅仅到达边界19。
已表明的是,随着凹曲部17尺寸的增大更好地避免了打开力随使用时间的提高。因为在另一方面锁应当很小,所以凹曲部17不能设计成任意大。在这种背景下,被证明合适的是,如下地确定凹曲部的尺寸:凹曲部17的开口的宽度应当为至少4mm,优选至少5mm。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应当不大于7mm,优选不大于6mm。凹曲部的最大深度应当不大于4.5mm,优选不大于3.5mm。凹曲部17的最大深度应当为至少1.5mm,优选至少2.5mm。
图3中示出了在安装状态下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在该位置中,锁销3既可以运动到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中,也可以从锁中运动出来,如双箭头所示。凹曲部17的开口尽管主要是朝向侧面,但略微斜向下,如通过点划线20所示。凹曲部的开口这样定向,使得未附着的颗粒仅通过重力就可以从凹曲部17滚出。在所示的打开位置中,凹曲部17中的空气涡流用于使灰尘定期地从凹曲部17清出,而不会出现灰尘残留在角区域中的情况。如果打开或闭锁门或盖板,则门运动用于产生凹曲部17中的希望的空气涡流。
图4示出了凹曲部17的局部视图。凹曲部17这样示出,使得凹曲部的两个侧向的壁区域17a和17b在图4中基本上竖直地延伸。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在此情况下由在包套边界19端部处的水平虚线表示。凹曲部区域位于该水平虚线21下面。凹曲部的最大深度通过竖直延伸的虚线22表示。宽度21为5.5mm。深度22,也就是凹曲部17最深的位置为3.1mm。所述值一方面充分避免了灰尘到达突出的锁止面9。另一方面,该值这样选择,使得凹曲部9不会导致转动凹锁部1的显著变大。
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凹曲部17的半径。首先,与突出的金属锁止面 9相邻的所述半径R2.5为2.5mm。还示出了27mm的半径R27,其相邻于半径R2.5。与半径R27相接的是5mm的半径R5。从突出的金属锁止面9观察,在凹曲部的另一侧在侧壁17a的区域中有半径为1.5mm的较小半径R1.5。
在图5中出了非沉割的、相对转矩传递保持中立的锁止面10与常见的沉割的锁止面37(虚线)的对比。如果锁定爪2具有沉割的锁止面37,则当转动凹锁部的锁止面向锁定爪2的锁止面10施加压力时,闭锁的转矩被传递到锁定爪中。为了特别好地避免导致打开力提高的沉积,锁定爪2优选具有在图5中示出的、非沉割的锁止面10。
在图6中示出了一并非根据本发明的转动凹锁部31的突出的锁止面30,其用于在出现较高的力时卡锁在主卡锁位置中。突出的锁止面30与一凹曲形的弯部32相邻。从突出的卡锁面30到凹曲部32的过渡部33角状地延伸。从突出的卡锁面30观察,凹曲部32的侧向轮廓34从角状的过渡部33开始首先直线地延伸,直至约100°的弧形部35,该弧形部具有较小的直径。由于较小的直径,该弧形部35同样有类似于角状的过渡部。接着,又有一个直线的轮廓区域36,因此该凹曲部总体类似于一个“V”字形。
附图标记清单
1转动凹锁部
2锁定爪
3锁销
4转动凹锁部的入口
5锁板;锁盒
6转动凹锁部轴
7锁定爪轴
8锁盒-入口
9用于主卡锁的突出的锁止面
10锁定爪的卡锁面
11转动凹锁部用于预卡锁的锁止面
12腹板
13腹板
14腹板
15转动凹锁部的触臂
16负载臂
17:凹曲形区域或凹部;凹曲部
17a凹曲部的侧向壁区域
17b凹曲部的侧向壁区域
18:弧形的轮廓;弧形部
19包套边界
20斜向下的延伸
21凹曲部的开口宽度
22凹曲部的深度
30:突出的卡锁面
31转动凹锁部
32:凹曲形的弯部
33:角状的过渡区域
34侧向轮廓
35弧形部
36侧向轮廓区域
37:沉割的锁止面

机动车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动车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动车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车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59737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8CN103459737ACN103459737A21申请号201280016533822申请日20120112102011003295920110128DEE05B17/00200601E05B65/3420060171申请人开开特股份公司地址德国海利根豪斯72发明人L格劳特T奇普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代理人吴鹏马江立54发明名称机动车锁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的锁定爪。该转动凹锁部包括突出的锁止面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相邻。

2、的凹曲形的凹部或凹曲部。凹曲形凹部从突出的锁止面出发弧形地延伸,由此避免了“V”字形的形状。弧形的延伸避免了其中可能会增强地积聚灰尘的区域。如果能使灰尘不增强地积聚,则使能进入到锁止面之间并会导致嘎嘎噪声的灰尘相应较少。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92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DE2012/00002120120112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100767DE20120802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59737ACN10345。

3、9737A1/1页21一种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1)和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1)的锁定爪(2),其中,所述转动凹锁部(1)包括突出的锁止面(9)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9)相邻的、弧形延伸的凹曲形的凹部(17),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突出的锁止面(9)向所述凹部(17)过渡的过渡部弧形地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弧形的延伸部不包括直线部段。3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140的弧形部,优选至少一170的弧形部,特别优选是至少一180的弧形部(18)。4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18)不包括直线部段。5如前。

4、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从突出的锁止面(9)向弧形的延伸部(18)过渡的过渡部不包括角状的延伸部。6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18)的半径不小于13MM。7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一塑料包套一直到达突出的锁止面(9)。8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在锁的安装状态下,凹曲形凹部(17)的开口在转动凹锁部(1)的打开和/或闭锁状态下向下或斜向下敞开,具体地尤其是以使灰尘能在重力作用下从凹部(17)掉出的方式敞开。9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爪(2)在安装状态下位于转动凹锁部(1)下面。10如前列权利要求之一所述。

5、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凹锁部(1)和锁定爪(2)在几何结构上这样构造,使得所述转动凹锁部(1)不能将转矩传递到所述锁定爪(2)中并且所述锁定爪(2)的锁止面(10)尤其没有沉割部。11一种带有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锁的机动车门。权利要求书CN103459737A1/5页3机动车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或盖板/舱盖/活盖的锁,所述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用于卡锁转动凹锁部的锁定爪。该转动凹锁部包括突出的锁止面和与该突出的锁止面相邻的凹曲形凹部。背景技术0002这种锁用于借助于门或盖板暂时地封闭机动车或建筑物中的开口。在这种锁的闭锁状态下,转动凹锁部环握住一般。

6、弓状设计的锁销,该锁销在机动车的情形下通常固定在车身上。如果转动凹锁部通过摆动从打开位置到达闭锁位置,则转动凹锁部最终被锁定爪卡锁。这样转动凹锁部便不再能朝打开位置的方向回转并且锁销不再能够离开锁定装置。为了打开需要使锁定爪运动离开卡锁位置。0003在闭锁位置中,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在卡锁时彼此压紧。这两个锁止面通常是金属的。0004现有的是具有两个不同的转动凹锁部卡锁位置的锁。这样,转动凹锁部首先可以被卡锁在所谓的预卡锁位置中,并且通过在闭锁方向上继续转动最终到达所谓的主卡锁位置。也就是说,在预卡锁位置中锁销不再能离开锁定装置。但是,相应的门或盖板还没有完全被闭锁。当转动凹锁部进一步转。

7、动到主卡锁位置并在该位置被卡锁时,这种门或盖板才完全闭锁。0005在尤其是在机动车中使用的锁的使用寿命内,根据使用区域的环境条件会在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上形成或厚或薄的覆层,例如由环境中的灰尘颗粒构成的灰尘层。这种覆层是不希望的。该覆层增大了用于打开锁定装置的致动力并因此使得操纵舒适度变差。也就是说,如果用于卡锁的两个锁止面彼此压紧并且灰尘到达它们之间,则打开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提高。0006由未公开的德国专利申请102010034770已知了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锁,其中,转动凹锁部的金属锁止面设计为弧形的突出部。从该锁止面出发,在转动凹锁部中形成一凹曲形弯部/突部(AUSBUCHTU。

8、NG)。该凹曲形弯部整体具有大致V形的形状。此外,该锁的转动凹锁部在锁止面的一侧上具有通常塑料质的包套的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按照摩刷/摩扫的方式在进入“主卡锁”锁定位置时清理锁定爪的锁止面,从而同时清除可能存在的污物,因此例如去除灰尘。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其中使得尤其是由于锁止面上的污物导致的、打开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提高的情况得以避免或至少得以减弱。0008为解决该技术问题,锁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有利的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0009用于门或盖板的锁带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和至少一个用于卡说明书CN103459737A2/5页4锁转动凹锁部。

9、的锁定爪。转动凹锁部具有突出的锁止面和与之相邻的凹曲形的凹部。凹曲形的凹部或者说凹曲部从突出的锁止面出发弧形地延伸,由此避免了“V”字形的形状。弧形的延伸避免了其中可能会增强地积聚灰尘的区域。如果能使灰尘不增强地积聚,则使能进入到锁止面之间并且然后通过沉积可能导致打开力提高的灰尘相应较少。由于从突出的锁止面到凹曲部的弧形的过渡,使得不存在其中会与锁止面相邻地增强灰尘积聚的角区域。0010尽管由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0034770同样公开了一种基于“V”字形凹曲部的弧形延伸部。但是,该弧形部通过角状的过渡区与突出的锁止面分开。0011弧形部优选不包括直线部段,以便这样能够使凹曲部的尺寸保持较。

10、小并且使弧半径保持较大。由于灰尘积聚而在朝向突出的锁止面的方向上产生覆层,其可以过渡到突出的锁止面上。由于过渡到突出的锁定爪上的覆层而使打开力提高。在该实施形式中特别好地避免了这样作用的灰尘积聚及伴随此发生的打开力提高,而不必为此提供非常大的凹曲部,提供非常大的凹曲部会不希望地相应增大转动凹锁部。假如弧形部包括较小的半径,则该弧形部优选远离突出的锁止面。尤其是具有最小半径的最小区域位于凹曲部的与突出的锁止面相对置的侧壁中。0012弧形部优选延伸经过至少100,优选至少140,进一步优选至少170,尤其优选经过至少175。弧形部优选延伸经过不超过190。接着可以邻接一直线的延伸部或角状的过渡区,。

11、但是该过渡区距突出的锁止面足够远,在锁止面中可能由于灰尘而导致打开力提高。0013弧形部的半径尤其不小于1MM,特别优选不小于15MM,以避免与不利的角状延伸部类似。弧形部的半径在与转动凹锁部的突出的锁止面相邻的区域中或侧壁中不小于2MM,优选不小于25MM。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优选至少为4MM,尤其优选至少为5MM,例如为约55MM。凹曲部优选至少2MM深,尤其优选至少3MM深。0014凹曲形的凹部的开口在转动凹锁部的打开和/或闭锁状态下优选向下或至少斜向下敞开。这样便能使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从凹部掉出。这样便没有灰尘仅由于重力就会积聚其中的盆腔状区域。00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作为对所形。

12、成的凹曲部的补充,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锁止面的几何结构这样构造,使得由转动凹锁部施加在锁定爪上的压力不会在锁定装置上引起闭锁力矩。对于不带有能够将锁定爪锁死在卡锁位置的锁死杆的锁,前述的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通常在几何结构上这样构造使得可以从转动凹锁部将闭锁力矩传递到锁定爪。在这种常见的锁中,如果在主卡锁位置中的转动凹锁部向锁定爪施加压力,则产生导致锁定爪朝卡锁位置的方向转动的转矩。在此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表明,在转动凹锁部不能向锁定爪传递闭锁力矩的这种实施形式中,首先与按权利要求的凹曲部组合可以进一步改进地避免锁止面上的沉积,该沉积导致打开力提高。在该实施形式中,锁定爪的锁止面尤其不具有通常设置的沉。

13、割部,因为否则转动凹锁部就能将闭锁力矩传递到锁定爪中,由此朝其卡锁位置压锁定爪。0016本发明可以包括上述的以及由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只要其不是明确地与本发明描述冲突。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3459737A3/5页50017以下参照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只要没有明确记载相反的情况,由实施例得出的特征可以单独或者以任意组合与权利要求的主题组合。在附图中示出0018图1处于主卡锁位置中的锁定装置0019图2卡锁的放大视图。0020图3是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0021图4凹曲部的局部视图;0022图5锁定爪对比0023图6一并非本发明的转动凹锁部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图。

14、1示出了机动车锁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锁定装置包括转动凹锁部1和锁定爪2。至少部分优选主要为金属的转动凹锁部1被至少部分优选主要为金属的锁定爪2如图所示地卡锁在主卡锁位置。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的锁销3被保持在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中。转动凹锁部1和锁定爪2以可转动方式固定在锁板5上。转动凹锁部1能围绕其轴6转动。锁定爪2可以围绕轴7转动。优选为金属的锁板5也称为锁盒同样具有入口8,以便锁销3能够经由该入口进入到锁中以及从该锁中离开。转动凹锁部具有突出的锁止面9,该锁止面在主卡锁位置中的卡锁状态下与锁定爪2的锁止面10相压紧。在所示的主卡锁位置中,转动凹锁部1的突出的锁止面9对锁定爪2的锁止面10施加。

15、一压力。锁定爪1和转动凹锁部2的两个锁止面9、10这样中立地彼此对准并且实现所施加的压力不会使得转矩被传递到锁定爪2中。0025转动凹锁部1具有用于在预卡锁位置中卡锁转动凹锁部的第二卡锁面11。转动凹锁部在卡锁面11与突出的锁止面9之间包括一塑料的腹板12,当转动凹锁部1从打开位置出发顺时针朝闭锁位置转动时,该腹板能够缓冲朝转动凹锁部预紧的锁定爪2的撞击。在锁定爪2的杆端部上设置有类似作用的、形式为弧形的塑料的腹板13的缓冲元件。一方面,该缓冲元件作为在主卡锁位置中限制锁定爪2摆动的止挡起作用。同时,该弧形的腹板13在锁定爪2例如由于相应预紧的弹簧而运动到主卡锁位置中时对撞击进行缓冲。0026。

16、在闭锁运动期间一起缓冲元件作用的塑料腹板14对锁销3在转动凹锁部1的触臂/掣子臂15上的碰撞进行缓冲。在所示的主卡锁位置中,负载臂16使锁销3不能离开锁定装置。0027转动凹锁部1以及锁定爪2是金属的,其为了缓冲和摩擦损失最小化的目的而部分包覆有塑料外壳。0028在图1中示出了处于安装在机动车门中的状态下的锁定装置。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的开口便朝下指向。在转动凹锁部1的下面设置有锁定爪2。0029在图2中放大示出了图1中实现卡锁的区域。与突出的锁止面9相邻的是凹曲形的区域17相邻。凹曲形的区域17通过弧形的轮廓18形成。该弧形的轮廓是180的弧,其轮廓完全没有其中能增大灰尘沉积的角或棱边。另外。

17、,向突出的锁止面9的与锁定爪卡锁面10相贴靠的侧向轮廓区域过渡的过渡区也没有角或棱边。弧形的轮廓曲线18使得气流或阵风可以如通过虚线箭头所示那样不受干扰地完全扫过弧形的侧向壁区域18,使得位于壁表面18上的灰尘能够可靠地被捕获并且进一步被输送。不存在使阵风越过从而使得说明书CN103459737A4/5页6灰尘更多地保留在角区域中的角区域。到达凹曲部17并且附着在壁区域12中的灰尘便通过这种阵风定期地被吹出,具体地主要是在转动凹锁部1不被卡锁在主卡锁位置中时进行吹出。因此避免了,在凹曲部区域17中积聚较大灰尘量,灰尘到达转动凹锁部和锁定爪的接触面之间并且然后可能导致打开力提高。这一点尤其涉及到。

18、锁定爪的卡锁面10和突出的锁止面9之间的接触区域,实验已表明,所述接触区域通过该弧形的延伸部实际上可以保持无灰状态。突出的锁止面9合适地没有塑料部,使得转动凹锁部的塑料包套例如仅仅到达边界19。0030已表明的是,随着凹曲部17尺寸的增大更好地避免了打开力随使用时间的提高。因为在另一方面锁应当很小,所以凹曲部17不能设计成任意大。在这种背景下,被证明合适的是,如下地确定凹曲部的尺寸凹曲部17的开口的宽度应当为至少4MM,优选至少5MM。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应当不大于7MM,优选不大于6MM。凹曲部的最大深度应当不大于45MM,优选不大于35MM。凹曲部17的最大深度应当为至少15MM,优选至少2。

19、5MM。0031图3中示出了在安装状态下处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在该位置中,锁销3既可以运动到转动凹锁部1的入口4中,也可以从锁中运动出来,如双箭头所示。凹曲部17的开口尽管主要是朝向侧面,但略微斜向下,如通过点划线20所示。凹曲部的开口这样定向,使得未附着的颗粒仅通过重力就可以从凹曲部17滚出。在所示的打开位置中,凹曲部17中的空气涡流用于使灰尘定期地从凹曲部17清出,而不会出现灰尘残留在角区域中的情况。如果打开或闭锁门或盖板,则门运动用于产生凹曲部17中的希望的空气涡流。0032图4示出了凹曲部17的局部视图。凹曲部17这样示出,使得凹曲部的两个侧向的壁区域17A和17B在图4中基本上竖直。

20、地延伸。凹曲部的开口的宽度在此情况下由在包套边界19端部处的水平虚线表示。凹曲部区域位于该水平虚线21下面。凹曲部的最大深度通过竖直延伸的虚线22表示。宽度21为55MM。深度22,也就是凹曲部17最深的位置为31MM。所述值一方面充分避免了灰尘到达突出的锁止面9。另一方面,该值这样选择,使得凹曲部9不会导致转动凹锁部1的显著变大。0033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凹曲部17的半径。首先,与突出的金属锁止面9相邻的所述半径R25为25MM。还示出了27MM的半径R27,其相邻于半径R25。与半径R27相接的是5MM的半径R5。从突出的金属锁止面9观察,在凹曲部的另一侧在侧壁17A的区域中有半径为15。

21、MM的较小半径R15。0034在图5中出了非沉割的、相对转矩传递保持中立的锁止面10与常见的沉割的锁止面37(虚线)的对比。如果锁定爪2具有沉割的锁止面37,则当转动凹锁部的锁止面向锁定爪2的锁止面10施加压力时,闭锁的转矩被传递到锁定爪中。为了特别好地避免导致打开力提高的沉积,锁定爪2优选具有在图5中示出的、非沉割的锁止面10。0035在图6中示出了一并非根据本发明的转动凹锁部31的突出的锁止面30,其用于在出现较高的力时卡锁在主卡锁位置中。突出的锁止面30与一凹曲形的弯部32相邻。从突出的卡锁面30到凹曲部32的过渡部33角状地延伸。从突出的卡锁面30观察,凹曲部32的侧向轮廓34从角状的。

22、过渡部33开始首先直线地延伸,直至约100的弧形部35,该弧形部具有较小的直径。由于较小的直径,该弧形部35同样有类似于角状的过渡部。接着,又有一个直线的轮廓区域36,因此该凹曲部总体类似于一个“V”字形。0036附图标记清单说明书CN103459737A5/5页700371转动凹锁部00382锁定爪00393锁销00404转动凹锁部的入口00415锁板;锁盒00426转动凹锁部轴00437锁定爪轴00448锁盒入口00459用于主卡锁的突出的锁止面004610锁定爪的卡锁面004711转动凹锁部用于预卡锁的锁止面004812腹板004913腹板005014腹板005115转动凹锁部的触臂00。

23、5216负载臂005317凹曲形区域或凹部;凹曲部005417A凹曲部的侧向壁区域005517B凹曲部的侧向壁区域005618弧形的轮廓;弧形部005719包套边界005820斜向下的延伸005921凹曲部的开口宽度006022凹曲部的深度006130突出的卡锁面006231转动凹锁部006332凹曲形的弯部006433角状的过渡区域006534侧向轮廓006635弧形部006736侧向轮廓区域006837沉割的锁止面说明书CN103459737A1/5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59737A2/5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59737A3/5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59737A104/5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3459737A115/5页12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59737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