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25427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985697.6

申请日:

20171020

公开号:

CN107568160A

公开日:

2018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2

主分类号:

A01K67/02

申请人:

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葛洪伟

发明人:

葛洪伟,张文明,邓彦飞,陈玥秀,谢向萌,侯太乾,夏治华,刘立强,覃子榕

地址:

5300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福禄坡后背山(柿饼山)

优先权:

CN20171098569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靳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确定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S2、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S3、通过闭锁选育后,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本发明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特性,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确定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S2、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S3、通过闭锁选育后,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闭锁选育具体为:步骤一、将第一父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将母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步骤二、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均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再分别建立N个家系,其中,第一父系及母系的世代的选育相互独立进行;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其中,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根据如下方法确定: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X:以1.25kg为最低体重,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0kg为最高体重,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繁殖性能Ⅱ最优的体重层级,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X;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Y:选取体重位于X-X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五组雌性竹鼠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1:1.15、1:1.2、1:1.25、1:1.3,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Y;其中,步骤S2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Y之间,雌性竹鼠体重在X-X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其中,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69、0.414、及0.39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一个家系的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及0.8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得到父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并饲喂第一饲料,直至完成配种后,移除祖代父本,其中,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7-9重量份的剑麻嫩叶、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6-8重量份的胡萝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葛根粉、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重5-8量份的核桃粉、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步骤b、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期间饲喂第二饲料,第二饲料由25-30重量份的竹笋、15-18重量份的竹叶、6-8重量份的芦苇、5-6重量份的剑麻嫩叶、4-5重量份的菠菜、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4-5重量份的红薯藤、9-13重量份的胡萝卜、4-5重量份的豆粕经粉碎后混合,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制得;步骤c、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c1、将2-3重量份的薜荔果、4-5重量份的野菊花、2-3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物,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然后过滤分离,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液体,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将第一液体、第二液体、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其中,第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c2、将15-18重量份的竹叶、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6-8重量份的五爪龙、4-5重量份的甘蔗粉碎、加入0.2-0.5重量份的食盐、4-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经造粒机挤出造粒得到饲料颗粒;c3、将5-7重量份的胡萝卜、25-30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打碎制成菜泥,将饲料颗粒置于菜泥中翻滚,取出后经低温干燥、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步骤d、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移除雌性竹鼠,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中直至其成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为22-27℃,相对湿度为48-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鼠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竹鼠简称竹鼠,又名竹根鼠、竹根猪、竹狸、芒狸、竹鼬、茅根鼠、芭茅鼠,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中华竹鼠身体粗状、呈圆筒形、头部钝圆、吻部较大。中华竹鼠因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但是中华竹鼠不像其他已经被驯化的畜禽那样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育种体系,人门对中华竹鼠的驯养时间还不长,尤其是中华竹鼠的育种技术还不够完善,对品种(品系)的选育还停留在初级的表型选育,如出栏体重、观察平日的活跃程度等。而竹鼠的体重和繁殖性能存在高度的遗传负相关,如果片面的追求出栏体重,竹鼠的繁殖性能就要降低,如果片面的追求竹鼠的繁殖性能,同样会导致竹鼠的体重过低。特别是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是决定后代存活率、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选用优质的父母代种鼠并对中华竹鼠进行育种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得到的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均具有抗病力强,体重较重,产仔数多,产活仔数多,出栏率高等诸多杂种优势,最终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特性,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确定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

S2、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S3、在闭锁选育后,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优选的是,步骤S2中的闭锁选育具体为:

步骤一、将第一父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将母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

步骤二、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均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再分别建立N个家系,其中,第一父系及母系的世代的选育相互独立进行;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

其中,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优选的是,在步骤S1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根据如下方法确定:

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以1.25kg为最低体重,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0kg为最高体重,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繁殖性能Ⅱ最优的体重层级,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1-X2;

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1-Y2:选取体重位于X1-X2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五组雌性竹鼠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1:1.15、1:1.2、1:1.25、1:1.3,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其中,步骤S2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1-Y2之间,雌性竹鼠体重在X1-X2之间。

优选的是,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其中,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69、0.414、及0.391。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一个家系的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及0.851。

优选的是,步骤S3中得到父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并饲喂第一饲料,直至完成配种后,移除祖代父本,其中,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7-9重量份的剑麻嫩叶、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6-8重量份的胡萝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葛根粉、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重5-8量份的核桃粉、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

步骤b、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期间饲喂第二饲料,第二饲料由25-30重量份的竹笋、15-18重量份的竹叶、6-8重量份的芦苇、5-6重量份的剑麻嫩叶、4-5重量份的菠菜、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4-5重量份的红薯藤、9-13重量份的胡萝卜、4-5重量份的豆粕经粉碎后混合,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制得;

步骤c、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c1、将2-3重量份的薜荔果、4-5重量份的野菊花、2-3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物,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然后过滤分离,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液体,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将第一液体、第二液体、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其中,第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

c2、将15-18重量份的竹叶、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6-8重量份的五爪龙、4-5重量份的甘蔗粉碎、加入0.2-0.5重量份的食盐、4-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经造粒机挤出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c3、将5-7重量份的胡萝卜、25-30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打碎制成菜泥,将饲料颗粒置于菜泥中翻滚,取出后经低温干燥、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

步骤d、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移除雌性竹鼠,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中直至其成年。

优选的是,所述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为22-27℃,相对湿度为48-52%。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采取家系选育法淘汰繁殖性能低的雌性竹鼠以及体重不达标、繁育性能差的雄性竹鼠,建立第一父系和母系两个育种群,在该两个育种群中分别经过闭锁选育(即步骤S1、S2、S3)选出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经祖代交配后的父母代种鼠的繁欲性能优异。家系选育法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后,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只),存活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终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特性,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第二、由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得到父母代种鼠时,根据竹鼠生长发育的不同,给予竹鼠不同的饲料,保证竹鼠正常营养的同时,增强整个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特别针对雌性竹鼠在孕期饲喂第二饲料,第二饲料中添加了芦苇、剑麻嫩叶等高纤维植物,制备的饲料不仅营养丰富且富含植物纤维,提升适口性,易于消化;针对雌性竹鼠在哺乳期饲喂第三饲料,第三饲料中添加了薜荔果、羊乳根等制成的初混液,与其他物质如五爪龙、竹叶等混合,哺乳期的竹鼠食用后不仅产奶量增多,而且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幼鼠健康生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所选定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均为纯繁的中华竹鼠):

以1.225kg为最低体重,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25kg为最高体重,共分别获取体重层级Ⅰ(1.225kg-1.275kg)、体重层级Ⅱ(1.275kg-1.325kg)、体重层级Ⅲ(1.325kg-1.375kg)、体重层级Ⅳ(1.375kg-1.425kg)、体重层级Ⅴ(1.425kg-1.475kg)、体重层级Ⅵ(1.475kg-1.525kg)六个体重层级,每个体重层级内包含该体重层级范围内的最小体重,不包含该体重层级范围内的最高体重,每个体重层级选取20只雌性竹鼠,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统计每个体重层级竹鼠的平均窝产仔数(只)、年平均窝数(窝)、年平均窝产活仔数(只)、年平均产仔活数(只)、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W2)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A、年平均窝产仔活数B、年平均出栏率C、及年平均存活率D为评价因子,其中,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69、0.414、及0.391,则W2=0.126A+0.069B+0.414C+0.391D,计算出体重层级Ⅳ(1.375kg-1.425kg)的繁殖性能Ⅱ的W2最高,故其为最优的体重层级,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1.375kg-1.425kg,而且,根据表1可知,雌性竹鼠随着体重的增加,其年平均窝产活仔数(只)、年平均产仔活数(只)、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均呈现1个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而且在体重层级Ⅳ时均达到了最优值,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的设置按照其数据特性,使每个评价因子结合其自身的数据特性,占繁殖性能Ⅱ(W2)的比重近似相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选取体重位于1.375kg-1.425kg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每组20只雌性竹鼠,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五组雌性竹鼠与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1:1.15、1:1.2、1:1.25、1:1.3,即对应的分别与5组雌性竹鼠配对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端点取值为四舍五入的近似值,且每个体重范围内包含该体重范围内的最小体重,不包含该体重范围内的最高体重)为1.51kg-1.57kg、1.58kg-1.64kg、1.65kg-1.71kg、1.72kg-1.78kg、1.79kg-1.85kg,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成年后代为出现体成熟特征,即其获得了成年竹鼠应有的形态和结构的后代)的体重,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经计算可知当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的体重比为1:1.2时,即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为1.65kg-1.71kg时,该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最高,即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1.65kg-1.71kg,其中,体重均匀度的计算方式按常规计算方式;

S2、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具体为:

步骤一、在第一父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180只体重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60个家系,同样,在母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180只体重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60个家系;

步骤二、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各自建立的60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W1),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E、及存活率F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0.851,则W1=0.149E+0.851F,并按照繁殖性能ⅠW1大小为各家系排序,在第一父系中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再次建立60个家系,在第一父系中繁育性能I兼顾体重达标和存活率,同理,在母系中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再次建立60个家系,在母系中繁育性能I侧重存活率,其中,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均为体重达标者,雌性竹鼠的体重在1.375kg-1.425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雄性竹鼠的体重在1.65kg-1.71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实际生产中,对于第一父系及母系分别进行的闭锁选育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在进行多个世代的选育后根据需要选择祖代父本及祖代母本,比如,当重复步骤二一次后,相当于经过了两个世代的选育,此时可将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得到父母代种鼠,也可重复重复步骤二两次后,相当于经过了三个世代的选育,此时可将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得到父母代种鼠,如此循环下去。

其中,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S3、通过闭锁选育后,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实施例2>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及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其中,X1-X2及Y1-Y2的确定以实施例1确定的数据为准,即X1-X2为1.375kg-1.425kg,Y1-Y2为1.65kg-1.71kg;

S2、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具体为:

步骤一、在第一父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180只体重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60个家系,同样,在母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180只体重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60个家系;

步骤二、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各自建立的60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W1),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E、及存活率F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0.851,则W1=0.149E+0.851F,并按照繁殖性能ⅠW1大小为各家系排序,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再次分别建立60个家系,其中,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均为体重达标者,雌性竹鼠的体重在1.375kg-1.425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雄性竹鼠的体重在1.65kg-1.71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实际生产中,对于第一父系及母系分别进行的闭锁选育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在进行多个世代的选育后根据需要选择祖代父本及祖代母本,比如,当重复步骤二一次后,相当于经过了两个世代的选育,此时可将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得到父母代种鼠,也可重复重复步骤二两次后,相当于经过了三个世代的选育,此时可将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得到父母代种鼠,如此循环下去。

其中,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S3、通过闭锁选育后,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其中,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步骤S3中得到父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并饲喂第一饲料,直至完成配种后,移除祖代父本,其中,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7-9重量份的剑麻嫩叶、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6-8重量份的胡萝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葛根粉、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重5-8量份的核桃粉、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

实际养殖生产中,选出的祖代母本和祖代父本均需符合配种的要求,符合配种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包括:祖代母本和祖代父本体格健壮,祖代母本的体重达到1.37kg-1.45kg,祖代父本的体重达到1.65kg-1.75kg,祖代母本处于发情阶段等。另外,对于祖代母本及祖代父本的数量比例根据交配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中祖代母本的体重为1.4kg-1.45kg,祖代父本的体重为1.68kg-1.74kg。

步骤b、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期间饲喂第二饲料,第二饲料由27重量份的竹笋、16重量份的竹叶、7重量份的芦苇、6重量份的剑麻嫩叶、5重量份的菠菜、14重量份的丝瓜络、5重量份的红薯藤、11重量份的胡萝卜、5重量份的豆粕经粉碎后混合,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制得;

步骤c、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c1、将3重量份的薜荔果、5重量份的野菊花、2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物,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然后过滤分离,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液体,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过滤分离,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将第一液体、第二液体、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其中,第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

c2、将16重量份的竹叶、14重量份的丝瓜络、7重量份的五爪龙、4重量份的甘蔗粉碎、加入0.4重量份的食盐、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经造粒机挤出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c3、将6重量份的胡萝卜、27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打碎制成菜泥,将饲料颗粒置于菜泥中翻滚,取出后经低温干燥、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

步骤d、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移除雌性竹鼠,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中直至其成年。

在培育子一代雌性竹鼠期间,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为22-27℃,相对湿度为48-52%。

若将第一父系定义为B系,母系定义为C系,则依据实施例1或实施例2进行的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模式如下:

其中,B系闭锁选育是第一父系经过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C系闭锁选育是母系经过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均在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竹鼠场进行,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从步骤S2进行的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结果分别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实施例1)

表3(实施例2)

由表2和表3可知,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后代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且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只)也有所增加。

将第一父系中在3世代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将母系中在3世代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分别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步骤S5的方法进行自然交配,得到子一代雌性竹鼠,即父母代种鼠。并分别选取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置于相同环境中与合格的雄性竹鼠自然交配,一年内的窝平均产仔数及平均存活率结果如下表4,为最大程度规避子一代雌性竹鼠的个体差异对后代产仔结果的影响,下表结果选择出生日期相同、成年后体重相同的子一代雌性竹鼠进行对比观察。

表4

由表4可知,如实施例1示出,由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产仔数及存活率也有所提升,繁育性能好。如实施例2示出,当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在进行自然交配时,控制养殖池的温湿度,根据祖代母本在孕期及哺乳期的不同的身体特征,饲喂不同的饲料,免疫力增强,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即子一代雌性竹鼠)继承了祖代的良好基因,身体健壮、繁育性能优异。

<对比试验>

对比例1: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选育配套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在培育子一代雌性竹鼠期间始终饲喂同一种饲料,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22份竹杆、22份玉米杆、13份胡萝卜、0.4份复合维生素、12份米糠、0.4份食盐、12份豆粕、4份甘蔗、5份菠菜。

对比例2: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其在多个世代的选育过程中,没有根据竹鼠的体重进行筛选,直接将无血亲的成年雄性竹鼠和雌性竹鼠混合饲养进行自然交配,得到子一代雌性竹鼠。

从对比例1、对比例2中选取子一代雌性竹鼠,置于相同环境中与合格的雄性竹鼠自然交配,一年内的窝平均产仔数及平均存活率结果如下表3,为最大程度规避子一代雌性竹鼠的个体差异对后代产仔结果的影响,下表结果选择出生日期相同、成年后体重相同的子一代雌性竹鼠进行对比观察。

表5

由表4和表5可知,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在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进行自然交配时,对于处于不同时期的祖代母本饲喂的饲料不进行适当调配更改时,营养物质单一,无法满足雌性竹鼠的身体需要,导致雌性竹鼠身体素质下降,产出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的繁育性能受到影响。通过对比例2对比可知,在多个世代的选育过程中,没有根据竹鼠的体重进行筛选得到的竹鼠第一父系和竹鼠母系,其繁育性能和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产出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的繁育性能也明显很差。因此,经过育种群中的闭锁选育(即步骤S1、S2、S3)选出竹鼠第一父系和母系作为繁育父母代种鼠的祖代,经祖代交配后的父母代的雌性竹鼠的繁育性能优异,最终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特性,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中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竹鼠均是中华竹鼠。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85697.6 (22)申请日 2017.10.20 (71)申请人 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300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 区三塘镇福禄坡后背山 (柿饼山) 申请人 葛洪伟 (72)发明人 葛洪伟 张文明 邓彦飞 陈玥秀 谢向萌 侯太乾 夏治华 刘立强 覃子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51)Int.Cl. A01K 6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中华竹鼠父。

2、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57)摘要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S1、 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 确定 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 准体重范围; S2、 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 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 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 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S3、 通过闭锁选育后, 将第 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 中得到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与 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本发明得 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特 性, 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

3、CN 107568160 A 2018.01.12 CN 107568160 A 1.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 确定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 准体重范围; S2、 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选择 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S3、 通过闭锁选育后, 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中得到的雌 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

4、征在于, 步骤S2中的闭锁 选育具体为: 步骤一、 将第一父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 其中, N60, 将母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N个家系, 其 中, N60; 步骤二、 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 均选取繁殖性能 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 再分别建立N个家系, 其中, 第一 父系及母系的世代的选育相互独立进行;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 其中, 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

5、特征在于, 在步骤S1中的雌 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根据如下方法确定: 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 以1.25kg为最低体重, 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 层级至1.50kg为最高体重, 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 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 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 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 繁殖性能最 优的体重层级, 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1-X2; 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1-Y2: 选取体重位于X1-X2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 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 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 五组雌性竹 鼠与其配对。

6、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 1:1.15、 1:1.2、 1:1.25、 1:1.3, 统计每组雌 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 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 体重均匀度最高者 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 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其中, 步骤S2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1-Y2之间, 雌性竹鼠体重在X1-X2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个体重层级雌 性竹鼠的繁殖性能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平均出 栏率、 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 其中, 年平均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出栏率。

7、、 及年 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 0.069、 0.414、 及0.39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中一个家 系的繁殖性能 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为评价因子, 体重达标者个数、 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 及0.8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得到父 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 并饲喂第一饲料, 直至完成配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68160 A 2 种后, 移除祖代父本, 其中。

8、, 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 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 7-9重 量份的剑麻嫩叶、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6-8重量份的胡萝 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葛根 粉、 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 重5-8量份的核桃粉、 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 步骤b、 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 期间饲喂第二饲料, 第 二饲料由25-30重量份的竹笋、 15-18重量份的竹叶、 6-8重量份的芦苇、 5-6重量份的剑麻嫩 叶、 4-5重量份的菠菜、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4-5重量份的红薯藤、 9-13重量份的胡萝 卜、 4- 5重量份的豆粕经粉碎。

9、后混合, 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 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制 得; 步骤c、 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 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c1、 将2-3重量份的薜荔果、 4-5重量份的野菊花、 2-3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物, 加 水进行第一次煎煮, 然后过滤分离, 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液体, 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行第二 次煎煮, 过滤分离, 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 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 过滤分 离, 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 将第一液体、 第二液体、 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 其中, 第 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 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 第二次煎煮 。

10、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 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 第三次煎煮时加入 水的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 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 c2、 将15-18重量份的竹叶、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6-8重量份的五爪龙、 4-5重量份的 甘蔗粉碎、 加入0.2-0.5重量份的食盐、 4-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 经造粒机 挤出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c3、 将5-7重量份的胡萝 卜、 25-30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 打碎制成菜泥, 将饲料颗粒置于 菜泥中翻滚, 取出后经低温干燥、 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 步骤d、 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 移除雌性竹鼠。

11、, 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中直 至其成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内的 温度控制为22-27, 相对湿度为48-52。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68160 A 3 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竹鼠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华竹鼠简称竹鼠, 又名竹根鼠、 竹根猪、 竹狸、 芒狸、 竹鼬、 茅根鼠、 芭茅鼠, 属于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啮齿目、 竹鼠科。 中华竹鼠身体粗状、 呈圆筒形、 头部钝圆、 吻部较 大。 中华竹鼠因为味。

12、道鲜美, 营养丰富, 毛皮绒厚柔软,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已成 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但是中华竹鼠不像其他已经被驯化的畜禽那样已经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育种体系, 人门对中华竹鼠的驯养时间还不长, 尤其是中华竹鼠的育种技术 还不够完善, 对品种(品系)的选育还停留在初级的表型选育, 如出栏体重、 观察平日的活跃 程度等。 而竹鼠的体重和繁殖性能存在高度的遗传负相关, 如果片面的追求出栏体重, 竹鼠 的繁殖性能就要降低, 如果片面的追求竹鼠的繁殖性能, 同样会导致竹鼠的体重过低。 特别 是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是决定后代存活率、 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 如何选用优质的父 母代种。

13、鼠并对中华竹鼠进行育种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较好的协调 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 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 得到的祖代父 本和祖代母本均具有抗病力强, 体重较重, 产仔数多, 产活仔数多, 出栏率高等诸多杂种优 势, 最终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 且产活仔多的特性, 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0005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 提供了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 配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

14、6 S1、 将竹鼠分为第一父系和母系, 确定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 的标准体重范围; 0007 S2、 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 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0008 S3、 在闭锁选育后, 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中得到的 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0009 优选的是, 步骤S2中的闭锁选育具体为: 0010 步骤一、 将第一父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 家系, 其中, N60, 将母系中的竹鼠按照每个家。

15、系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建立N个家 系, 其中, N60; 0011 步骤二、 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 均选取繁殖 性能 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 再分别建立N个家系, 其中, 第一父系及母系的世代的选育相互独立进行; 说 明 书 1/9 页 4 CN 107568160 A 4 0012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 0013 其中, 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系。 0014 优选的是, 在步骤S1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的标准体重范围根据如下方法确 定: 0015 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

16、-X2: 以1.25kg为最低体重, 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 体重层级至1.50kg为最高体重, 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 将其分别与体重为 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 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 繁殖性能 最优的体重层级, 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1-X2; 0016 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1-Y2: 选取体重位于X1-X2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 五组, 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 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 五组雌 性竹鼠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 1:1.15、 1:1.2、 1:1.25、 1:1.3, 。

17、统计每 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 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 体重均匀度最 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 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0017 其中, 步骤S2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1-Y2之间, 雌性竹鼠体重在X1-X2之间。 0018 优选的是, 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 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平均出栏率、 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 其中, 年平均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出栏率、 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 0.069、 0.414、 及0.391。 0019 优选的是, 步骤二中一个家系的繁殖性能 以。

18、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 及 存活率为评价因子, 体重达标者个数、 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 及0.851。 0020 优选的是, 步骤S3中得到父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 步骤a、 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 并饲喂第一饲料, 直至完 成配种后, 移除祖代父本, 其中, 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 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 7- 9重量份的剑麻嫩叶、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6-8重量份的胡萝 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 葛根粉、 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 重5-8量份的核桃粉、 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 0022 。

19、步骤b、 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 期间饲喂第二饲 料, 第二饲料由25-30重量份的竹笋、 15-18重量份的竹叶、 6-8重量份的芦苇、 5-6重量份的 剑麻嫩叶、 4-5重量份的菠菜、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4-5重量份的红薯藤、 9-13重量份的胡 萝 卜、 4-5重量份的豆粕经粉碎后混合, 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 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 菌制得; 0023 步骤c、 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 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0024 c1、 将2-3重量份的薜荔果、 4-5重量份的野菊花、 2-3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 物, 加水进行第一次煎煮, 然。

20、后过滤分离, 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液体, 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 行第二次煎煮, 过滤分离, 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 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 过滤分离, 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 将第一液体、 第二液体、 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 其 中, 第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 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 第二次 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 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 第三次煎煮时 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 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 0025 c2、 将15-18重量份的竹叶、 13-15重量份的丝瓜络、 6-8重量份的五爪龙、 4-5。

21、重量 份的甘蔗粉碎、 加入0.2-0.5重量份的食盐、 4-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 经造 说 明 书 2/9 页 5 CN 107568160 A 5 粒机挤出造粒得到饲料颗粒; 0026 c3、 将5-7重量份的胡萝 卜、 25-30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 打碎制成菜泥, 将饲料颗粒 置于菜泥中翻滚, 取出后经低温干燥、 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 0027 步骤d、 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 移除雌性竹鼠, 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 中直至其成年。 0028 优选的是, 所述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为22-27, 相对湿度为48-52。 0029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

22、0030 第一、 采取家系选育法淘汰繁殖性能低的雌性竹鼠以及体重不达标、 繁育性能差 的雄性竹鼠, 建立第一父系和母系两个育种群, 在该两个育种群中分别经过闭锁选育(即步 骤S1、 S2、 S3)选出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 经祖代交配后的父母代种鼠的繁欲性能优异。 家系 选育法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 经过多个世代的选 育后, 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只), 存活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最终得到的父母代 种鼠具有产仔数多, 且产活仔多的特性, 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 0031 第二、 由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得到父母代种鼠时, 根据竹鼠生长发育的不同, 给予 竹。

23、鼠不同的饲料, 保证竹鼠正常营养的同时, 增强整个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 特别 针对雌性竹鼠在孕期饲喂第二饲料, 第二饲料中添加了芦苇、 剑麻嫩叶等高纤维植物, 制备 的饲料不仅营养丰富且富含植物纤维, 提升适口性, 易于消化; 针对雌性竹鼠在哺乳期饲喂 第三饲料, 第三饲料中添加了薜荔果、 羊乳根等制成的初混液, 与其他物质如五爪龙、 竹叶 等混合, 哺乳期的竹鼠食用后不仅产奶量增多, 而且可以增强免疫力, 有助于幼鼠健康生 长。 0032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 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4 需要说明的是, 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所 述试剂和材料, 如无特殊说明, 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35 0036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7 S1、 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所选定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均为纯繁 的中华竹鼠): 0038 以1.225kg为最低体重, 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25kg为最高体重, 共 分别获取体重层级 (1.225kg-1.275kg)、 体重层级(1.27。

25、5kg-1.325kg)、 体重层级 (1.325kg-1.375kg)、 体重层级(1.375kg-1.425kg)、 体重层级(1.425kg-1.475kg)、 体 重层级(1.475kg-1.525kg)六个体重层级, 每个体重层级内包含该体重层级范围内的最 小体重, 不包含该体重层级范围内的最高体重, 每个体重层级选取20只雌性竹鼠, 将其分别 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 统计每个体重层级竹鼠的平均窝产仔数 (只)、 年平均窝数(窝)、 年平均窝产活仔数(只)、 年平均产仔活数(只)、 年平均出栏率()、 说 明 书 3/9 页 6 CN 107568160。

26、 A 6 及年平均存活率(),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0039 表1 0040 0041 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W2)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 A、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B、 年平均出栏率C、 及年平均存活率D为评价因子, 其中, 年平均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出栏率、 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 0.069、 0.414、 及0.391, 则 W20.126A+0.069B+0.414C+0.391D, 计算出体重层级(1.375kg-1.425kg)的繁殖性能 的W2最高, 故其为最优的体重层级, 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1.375kg-1.425kg, 而且,。

27、 根 据表1可知, 雌性竹鼠随着体重的增加, 其年平均窝产活仔数(只)、 年平均产仔活数(只)、 年 平均出栏率()、 及年平均存活率()均呈现1个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 而且在体重层级 时均达到了最优值, 年平均窝数、 年平均窝产仔活数、 年出栏率、 及年存活率的权重的设置 按照其数据特性, 使每个评价因子结合其自身的数据特性, 占繁殖性能(W2)的比重近似 相等, 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42 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0043 选取体重位于1.375kg-1.425kg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 每组20只雌性竹鼠, 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 五组雌性竹鼠。

28、与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 鼠体重比分别为1:1.1、 1:1.15、 1:1.2、 1:1.25、 1:1.3, 即对应的分别与5组雌性竹鼠配对的 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端点取值为四舍五入的近似值, 且每个体重范围内包含该体重范围 内的最小体重, 不包含该体重范围内的最高体重)为1.51kg-1.57kg、 1.58kg-1.64kg、 1.65kg-1.71kg、 1.72kg-1.78kg、 1.79kg-1.85kg, 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成年后代为 出现体成熟特征, 即其获得了成年竹鼠应有的形态和结构的后代)的体重, 计算得每组雌性 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 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

29、性竹鼠的体重范围, 经计算可知 当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的体重比为1:1.2时, 即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为1.65kg-1.71kg时, 该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最高, 即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1.65kg-1.71kg, 其 中, 体重均匀度的计算方式按常规计算方式; 0044 S2、 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中 说 明 书 4/9 页 7 CN 107568160 A 7 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具体为: 0045 步骤一、 在第一父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 180只体 重。

30、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 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 建立60个家系, 同样, 在母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 180只体重 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 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 建立60个家系; 0046 步骤二、 分别对第一父系及母系各自建立的60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 统计 各家系繁殖性能 (W1), 繁殖性能 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E、 及存活率F为评价 因子, 体重达标者个数、 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 0.851, 则W10.149E+0.8。

31、51F, 并按 照繁殖性能 W1大小为各家系排序, 在第一父系中选取繁殖性能 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 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 再次建立60个家系, 在第一父系中繁育性能I兼顾体 重达标和存活率, 同理, 在母系中选取繁殖性能 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 鼠和180只雌性竹鼠, 再次建立60个家系, 在母系中繁育性能I侧重存活率, 其中, 选取繁殖 性能 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均为体重达标者, 雌性竹鼠 的体重在1.375kg-1.425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 雄性竹鼠的体重在1.65kg-1.71kg范围内为 体重达标; 0047。

32、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 实际生产中, 对于第一父系及母系分别进行的闭锁 选育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 在进行多个世代的选育后根据需要选择祖代父本及祖代母本, 比如, 当重复步骤二一次后, 相当于经过了两个世代的选育, 此时可将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 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 得到父母 代种鼠, 也可重复重复步骤二两次后, 相当于经过了三个世代的选育, 此时可将经过了三个 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 得到父母代种鼠, 如此循环下去。 0048 其中, 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

33、个世代内无血亲关 系。 0049 S3、 通过闭锁选育后, 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中得到 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0050 0051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2 S1、 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 及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 其 中, X1-X2及Y1-Y2的确定以实施例1确定的数据为准, 即X1-X2为1.375kg-1.425kg, Y1-Y2为 1.65kg-1.71kg; 0053 S2、 在第一父系中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以及在母系。

34、中 选择符合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分别进行闭锁选育, 具体为: 0054 步骤一、 在第一父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 180只体 重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 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 建立60个家系, 同样, 在母系中选取60只体重位于1.65kg-1.71kg内的雄性竹鼠, 180只体重 位于1.375kg-1.425kg内的雌性竹鼠, 并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也 建立60个家系; 说 明 书 5/9 页 8 CN 107568160 A 8 0055 步骤二、 分别对第一父系及。

35、母系各自建立的60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 统计 各家系繁殖性能 (W1), 繁殖性能 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E、 及存活率F为评价 因子, 体重达标者个数、 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 0.851, 则W10.149E+0.851F, 并按 照繁殖性能 W1大小为各家系排序, 选取繁殖性能 排名在前50的30个家系中的60只雄性 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 再次分别建立60个家系, 其中, 选取繁殖性能 排名在前50的家系 中的60只雄性竹鼠和180只雌性竹鼠均为体重达标者, 雌性竹鼠的体重在1.375kg-1.425kg 范围内为体重达标, 雄性竹鼠的体重在1.65kg-1.。

36、71kg范围内为体重达标; 0056 步骤三、 重复步骤二至少一次; 实际生产中, 对于第一父系及母系分别进行的闭锁 选育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的, 在进行多个世代的选育后根据需要选择祖代父本及祖代母本, 比如, 当重复步骤二一次后, 相当于经过了两个世代的选育, 此时可将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 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两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 得到父母 代种鼠, 也可重复重复步骤二两次后, 相当于经过了三个世代的选育, 此时可将经过了三个 世代选育的第一父系中的雄性竹鼠和经过了三个世代选育的母系中的雌性竹鼠进行交配, 得到父母代种鼠, 如此循环下去。 0057 其中, 每个家系的。

37、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 系。 0058 S3、 通过闭锁选育后, 将第一父系中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中得到 的雌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与祖代母本自然交配后得到父母代种鼠; 0059 其中, 每个家系的雌性竹鼠与雄性竹鼠之间至少在连续的三个世代内无血亲关 系。 。 0060 步骤S3中得到父母代种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1 步骤a、 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置于一个养殖池中饲养, 并饲喂第一饲料, 直至完 成配种后, 移除祖代父本, 其中, 第一饲料由20-25重量份的竹杆、 20-25重量份的玉米杆、 7- 9重量份的剑麻嫩叶、 13-15。

38、重量份的丝瓜络、 6-8重量份的胡萝 卜经粉碎后与8-11重量份的 葛根粉、 0.3-0.5重量份的复合维生素、 重5-8量份的核桃粉、 10-15重量份的米糠混合制成; 0062 实际养殖生产中, 选出的祖代母本和祖代父本均需符合配种的要求, 符合配种的 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例如可包括: 祖代母本和祖代父本体格健壮, 祖代母本的体重达到 1.37kg-1.45kg, 祖代父本的体重达到1.65kg-1.75kg, 祖代母本处于发情阶段等。 另外, 对 于祖代母本及祖代父本的数量比例根据交配情况确定。 本实施例中祖代母本的体重为 1.4kg-1.45kg, 祖代父本的体重为1.68kg-1。

39、.74kg。 0063 步骤b、 将所述养殖池中已经配种的祖代母本饲养至幼鼠出生, 期间饲喂第二饲 料, 第二饲料由27重量份的竹笋、 16重量份的竹叶、 7重量份的芦苇、 6重量份的剑麻嫩叶、 5 重量份的菠菜、 14重量份的丝瓜络、 5重量份的红薯藤、 11重量份的胡萝 卜、 5重量份的豆粕经 粉碎后混合, 再经造粒机挤出造粒, 然后低温干燥后通过紫外线杀菌制得; 0064 步骤c、 幼鼠出生至断奶前饲喂第三饲料, 第三饲料由以下方法制得: 0065 c1、 将3重量份的薜荔果、 5重量份的野菊花、 2重量份的羊乳根混合得初混物, 加水 进行第一次煎煮, 然后过滤分离, 保留第一残渣和第一。

40、液体, 再将第一残渣加水进行第二次 煎煮, 过滤分离, 保留第二残渣和第二液体, 再将第二残渣加水进行第三次煎煮, 过滤分离, 保留第三残渣和第三液体, 将第一液体、 第二液体、 第三液体混合得到初混液, 其中, 第一次 说 明 书 6/9 页 9 CN 107568160 A 9 煎煮时加入水的量为初混物的总重量的6倍, 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90min, 第二次煎煮时加 入水的量为第一残渣的总重量的4倍, 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45min, 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 量为第二残渣的总重量的3倍, 第三次煎煮的时间为30min; 0066 c2、 将16重量份的竹叶、 14重量份的丝瓜络、 7重量份的五。

41、爪龙、 4重量份的甘蔗粉 碎、 加入0.4重量份的食盐、 5重量份的黄豆粉以及初混液混合均匀, 经造粒机挤出造粒得到 饲料颗粒; 0067 c3、 将6重量份的胡萝 卜、 27重量份的竹笋蒸熟后, 打碎制成菜泥, 将饲料颗粒置于 菜泥中翻滚, 取出后经低温干燥、 紫外线杀菌处理得到第三饲料; 0068 步骤d、 断奶后的幼鼠继续饲养30天后, 移除雌性竹鼠, 留断奶后的幼鼠于养殖池 中直至其成年。 0069 在培育子一代雌性竹鼠期间, 养殖池内的温度控制为22-27, 相对湿度为48- 52。 0070 若将第一父系定义为B系, 母系定义为C系, 则依据实施例1或实施例2进行的父母 代种鼠的配。

42、套方法模式如下: 0071 0072 其中, B系闭锁选育是第一父系经过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 C系闭锁选育是母系经 过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 007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均在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竹鼠场进行, 实施例1和 实施例2的从步骤S2进行的多个世代的闭锁选育结果分别如下表2和表3所示: 0074 表2(实施例1) 0075 0076 表3(实施例2) 说 明 书 7/9 页 10 CN 107568160 A 10 0077 0078 由表2和表3可知, 经过多个世代的选育, 第一父系及母系中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 鼠后代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且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只)也有所增加。 。

43、0079 将第一父系中在3世代得到的雄性竹鼠作为祖代父本, 将母系中在3世代得到的雌 性竹鼠作为祖代母本, 将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分别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步骤S5的方法 进行自然交配, 得到子一代雌性竹鼠, 即父母代种鼠。 并分别选取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 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置于相同环境中与合格的雄性竹鼠自然交配, 一年内的窝平均产仔数及 平均存活率结果如下表4, 为最大程度规避子一代雌性竹鼠的个体差异对后代产仔结果的 影响, 下表结果选择出生日期相同、 成年后体重相同的子一代雌性竹鼠进行对比观察。 0080 表4 0081 0082 由表4可知, 如实施例1示出, 由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自然。

44、交配后得到的子一代雌 性竹鼠的年平均窝产仔数及存活率也有所提升, 繁育性能好。 如实施例2示出, 当祖代父本 和祖代母本在进行自然交配时, 控制养殖池的温湿度, 根据祖代母本在孕期及哺乳期的不 同的身体特征, 饲喂不同的饲料, 免疫力增强, 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即子一代雌性竹鼠)继承 了祖代的良好基因, 身体健壮、 繁育性能优异。 0083 0084 对比例1: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选育配套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在培育子一代雌性竹鼠期间始终饲喂同一种饲料, 该饲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22份 竹杆、 22份玉米杆、 13份胡萝 卜、 0.4份复合维生素、 12份米糠、 0.。

45、4份食盐、 12份豆粕、 4份甘 蔗、 5份菠菜。 0085 对比例2: 一种中华竹鼠父母代种鼠的配套方法, 其在多个世代的选育过程中, 没 有根据竹鼠的体重进行筛选, 直接将无血亲的成年雄性竹鼠和雌性竹鼠混合饲养进行自然 交配, 得到子一代雌性竹鼠。 0086 从对比例1、 对比例2中选取子一代雌性竹鼠, 置于相同环境中与合格的雄性竹鼠 自然交配, 一年内的窝平均产仔数及平均存活率结果如下表3, 为最大程度规避子一代雌性 竹鼠的个体差异对后代产仔结果的影响, 下表结果选择出生日期相同、 成年后体重相同的 子一代雌性竹鼠进行对比观察。 0087 表5 说 明 书 8/9 页 11 CN 107。

46、568160 A 11 0088 0089 由表4和表5可知, 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 在祖代父本和祖代母本进行自然 交配时, 对于处于不同时期的祖代母本饲喂的饲料不进行适当调配更改时, 营养物质单一, 无法满足雌性竹鼠的身体需要, 导致雌性竹鼠身体素质下降, 产出的子一代雌性竹鼠的繁 育性能受到影响。 通过对比例2对比可知, 在多个世代的选育过程中, 没有根据竹鼠的体重 进行筛选得到的竹鼠第一父系和竹鼠母系, 其繁育性能和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产出的子一 代雌性竹鼠的繁育性能也明显很差。 因此, 经过育种群中的闭锁选育(即步骤S1、 S2、 S3)选 出竹鼠第一父系和母系作为繁育父母代种鼠的祖代, 经祖代交配后的父母代的雌性竹鼠的 繁育性能优异, 最终得到的父母代种鼠具有产仔数多, 且产活仔多的特性, 提高竹鼠养殖的 经济效益。 0090 本发明中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用的竹鼠均是中华竹鼠。 0091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 说 明 书 9/9 页 12 CN 107568160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