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2542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36191.4

申请日:

2013.08.05

公开号:

CN103422884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5/00申请日:20130805|||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5/00

主分类号:

E21F15/00

申请人: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宋乃彬; 李鹏飞; 李小芳; 赵景富; 郭佳林; 张小斌

地址:

048006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晋煤集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巷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上安装支护架,然后在支护架及两个支架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填充作业。本发明利用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代替了传统木垛支护,消除了顶板来压时推到支护木垛的隐患,提高了制模及充填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再使用板粱等生产用料,节约了生产用料;降低了充填料凝固对割煤的影响,提高了工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1)、支架(3)上安装支护架(2),然后在支护架(2)及两个支架(1)、支架(3)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4)填充作业。

说明书

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巷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过程中,沿空留巷工艺可以减少巷道掘进量,节约掘进费用,缓解衔接紧张,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强的使用推广价值。留巷充填时的制模方法及工艺关系到充填墙体的强度及接顶能力、整个工艺的复杂程度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所以对制模方法及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板支架制模,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简单,但前期准备工程量大、接顶效果不佳。使用柔模袋制模充填,该工艺顶板采用板梁棚进行支护,模具靠老塘侧的顶板采用木垛、木点柱和支设密集柱的方式进行支护,该制模充填工艺克服了模板支架制模前期准备工程量大、接顶效果不佳的缺点,但其在顶板维护上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费工费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沿空留巷施工工艺中存在的,支护滞后,而且支护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上安装支护架,然后在支护架及两个支架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填充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质上是在正规工作面布置支架,取掉留巷处个一个支架,并调整支架之间的宽度,以达到制模工艺的要求,在两支架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制模充填作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代替了传统木垛支护,消除了顶板来压时推到支护木垛的隐患,提高了制模及充填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再使用板粱等生产用料,节约了生产用料;降低了充填料凝固对割煤的影响,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现场布置图;
图中:1-支架、2-支护架、3-支架、4-模、5-混凝土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1、3上安装支护架2,然后在支护架2及两个支架1、3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4填充作业。
制模完成后进行充填作业,充填结束后开始正常割煤作业,当采煤工作面推进够制模距离且充填料凝固后开始脱模进行下一模的制模作业。当采煤机割够4个循环,达到足够制模空间时及时制模、充填;充填结束后继续割煤,如此循环作业。随着工作面的前移,支柱也随着前移。

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884A43申请公布日20131204CN103422884ACN103422884A21申请号201310336191422申请日20130805E21F15/0020060171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048006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晋煤集团72发明人宋乃彬李鹏飞李小芳赵景富郭佳林张小斌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代理人郑晋周54发明名称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巷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

2、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上安装支护架,然后在支护架及两个支架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填充作业。本发明利用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代替了传统木垛支护,消除了顶板来压时推到支护木垛的隐患,提高了制模及充填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再使用板粱等生产用料,节约了生产用料;降低了充填料凝固对割煤的影响,提高了工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884ACN103422884A1/1页21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

3、位的两边的支架(1)、支架(3)上安装支护架(2),然后在支护架(2)及两个支架(1)、支架(3)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4)填充作业。权利要求书CN103422884A1/2页3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巷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背景技术0002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过程中,沿空留巷工艺可以减少巷道掘进量,节约掘进费用,缓解衔接紧张,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很强的使用推广价值。留巷充填时的制模方法及工艺关系到充填墙体的强度及接顶能力、整个工艺的复杂程度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所以对制模方法及工艺的。

4、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板支架制模,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简单,但前期准备工程量大、接顶效果不佳。使用柔模袋制模充填,该工艺顶板采用板梁棚进行支护,模具靠老塘侧的顶板采用木垛、木点柱和支设密集柱的方式进行支护,该制模充填工艺克服了模板支架制模前期准备工程量大、接顶效果不佳的缺点,但其在顶板维护上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费工费料。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沿空留巷施工工艺中存在的,支护滞后,而且支护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

5、两边的支架上安装支护架,然后在支护架及两个支架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填充作业。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质上是在正规工作面布置支架,取掉留巷处个一个支架,并调整支架之间的宽度,以达到制模工艺的要求,在两支架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制模充填作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代替了传统木垛支护,消除了顶板来压时推到支护木垛的隐患,提高了制模及充填过程中的安全性;不再使用板粱等生产用料,节约了生产用料;降低了充填料凝固对割煤的影响,提高了工效。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现场布置图;图中1支架、2支护架、3支架、4模、5混凝土填料。具体实施方式0007如图1所示意,一种沿空留巷架间制模充填施工工艺,步骤是在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组中,需要留设支护的位置处留出空位,在该空位的两边的支架1、3上安装支护架2,然后在支护架2及两个支架1、3之间形成的安全空间内进行制模4填充作业。0008制模完成后进行充填作业,充填结束后开始正常割煤作业,当采煤工作面推进够制模距离且充填料凝固后开始脱模进行下一模的制模作业。当采煤机割够4个循环,达到足够制模空间时及时制模、充填;充填结束后继续割煤,如此循环作业。随着工作面的前移,说明书CN103422884A2/2页4支柱也随着前移。说明书CN10342288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228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