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煮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34371.5 (22)申请日 2016.05.13 (73)专利权人 嘉兴市小英斋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 镇经济开发区正原北路333号 (72)发明人 张锋岭 (51)Int.Cl. A23L 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蒸煮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煮罐, 其技术方案 要点是所述罐身外设有第一固定环, 罐身上设有 环形凸起, 罐盖与罐身配合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 合的环形凹槽, 罐盖上设有与第一。
2、固定环相对的 第二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 孔, 第二固定环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对的第二 限位孔, 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分别贯穿第一 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第一固定环与罐身的端口 平齐侧的另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板, 两固定板之 间形成活动通道, 所述活动通道与第一限位孔连 通, 两固定板之间铰接有定位杆, 定位杆上设有 与固定螺纹配合的锁紧环扣,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强、 蒸气效率高和拆盖效率高 且省力的蒸煮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794728 U 2016.12.14 CN 205794728 U 1.一种蒸煮罐, 包括罐体, 其。
3、特征是: 所述罐体包括内设有置物腔的罐身和密封置物腔 与罐身配合的罐盖, 所述罐身外设有第一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与罐身的端口平齐, 所述罐身上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罐盖与罐身配合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槽, 所述 罐盖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环相对的第二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 所述 第二固定环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对的第二限位孔, 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分别贯穿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罐身 的端口平齐侧的另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板, 所述两固定板之间形成活动通道, 所述活动通 道与第一限位孔连通, 所述两固定板之间铰接有。
4、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固定在固定板端的另 一端外壁上设有固定螺纹, 所述固定杆置于固定板上可180度转动, 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与固 定螺纹配合的锁紧环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罐, 其特征是: 所述锁紧环扣包括与固定螺纹相配合的限 位块和拉环, 限位块呈圆柱状, 所述拉环固定在限位块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794728 U 2 蒸煮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蒸煮罐。 背景技术 0002 蒸煮罐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使产品变熟的设备, 将大量的食品放入蒸 煮罐内, 进行蒸气加温或者对内部的水进行。
5、煮沸, 从而来达到使产品变熟的效果, 然而传统 的蒸煮罐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盖子和罐体之间的闭合处出现蒸气泄露, 导致, 蒸煮效 率低, 而且很多蒸煮罐密封复杂, 拆盖较为麻烦, 本身蒸煮罐大, 需要的力气也大, 密封的效 果必须要, 所以拆除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强、 蒸气效率 高和拆盖效率高且省力的蒸煮罐。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煮罐, 包括罐体, 所述 罐体包括内设有置物腔的罐身和密封置物腔与罐身配合的罐盖, 所述罐身外设有第一固定 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一侧与罐身的端口。
6、平齐, 所述罐身上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罐盖与罐身配 合端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的环形凹槽, 所述罐盖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环相对的第二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 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对的第二限 位孔, 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分别贯穿第一固 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罐身的端口平齐侧的另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板, 所 述两固定板之间形成活动通道, 所述活动通道与第一限位孔连通, 所述两固定板之间铰接 有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固定在固定板端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固定螺纹, 所述固定杆置于固 定板上可180度转动, 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与固定螺。
7、纹配合的锁紧环扣。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在罐身和罐盖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 环, 并且通过在第一固定环上设有定位杆, 通过定位环铰接可180度的旋转, 使得在闭合密 封的时候, 能够直接通过旋转定位杆卡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 通过锁紧环扣与固 定螺纹的配合, 旋转锁紧环扣, 通过固定螺纹的配合, 使得能够进行拧紧, 通锁紧环扣进行 旋转挤压, 保证密封性, 以及通过罐身上还设有环形凸起和罐盖上的环形凹槽配合, 通过凹 凸配合, 使得中间形成一个阻隔, 很好的减少气体的流出, 保证密封性, 也使得内部蒸气能 够在最短时间内, 保证在内部的温度, 从而保证蒸煮效率,。
8、 不用的时候, 直接旋开锁紧环扣, 通过定位杆铰接固定板, 直接放下, 便捷快速。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锁紧环扣包括与固定螺纹相配合的限位块和拉 环, 限位块呈圆柱状, 所述拉环固定在限位块上。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圆柱状的限位块, 能够更好的抵触, 使得在锁紧的时 候的增加接触面积, 使得抵触更加彻底, 也便于旋转, 再配合拉环, 更好的拿取, 也可以通过 其他工具, 利用杠杆原理, 来进行锁紧和拆除, 进一步的保证拆卸效率。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794728 U 3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罐身示意图。 0010 图中附图标记: 101、 罐体; 102、 置物腔; 201、 罐身; 202、 第一固定环; 203、 第一限位 孔; 301、 罐盖; 302、 第二固定环; 303、 第二限位孔; 401、 固定板; 501、 定位杆; 502、 固定螺纹; 601、 锁紧环扣; 602、 限位块; 603、 拉环; 701、 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2 一种蒸煮罐, 包括罐体101, 所述罐体101包括内设有置物腔102的罐身201和密封 置物腔102与罐身201配合的罐盖301, 所述。
10、罐身201外设有第一固定环202, 所述第一固定环 202一侧与罐身201的端口平齐, 所述罐身201上设有环形凸起701, 所述罐盖301与罐身201 配合端设有与环形凸起701配合的环形凹槽, 所述罐盖301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环202相对的 第二固定环302, 所述第一固定环20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03, 所述第二固定环302上设有 与第一限位孔203相对的第二限位孔303, 第一限位孔203和第二限位孔303相互连通, 所述 第一限位孔203和第二限位孔303分别贯穿第一固定环202和第二固定环302, 所述第一固定 环202与罐身201的端口平齐侧的另一侧上设有两个固定板401, 所述。
11、两固定板401之间形成 活动通道, 所述活动通道与第一限位孔203连通, 所述两固定板401之间铰接有定位杆501, 所述定位杆501固定在固定板401端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固定螺纹502, 所述固定杆置于固 定板401上可180度转动, 所述定位杆501上设有与固定螺纹502配合的锁紧环扣601。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在罐身201和罐盖301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环202和 第二固定环302, 并且通过在第一固定环202上设有定位杆501, 通过定位环铰接可180度的 旋转, 使得在闭合密封的时候, 能够直接通过旋转定位杆501卡于第一限位孔203和第二限 位孔303内, 通过锁。
12、紧环扣601与固定螺纹502的配合, 旋转锁紧环扣601, 通过固定螺纹502 的配合, 使得能够进行拧紧, 通锁紧环扣601进行旋转挤压, 保证密封性, 以及通过罐身201 上还设有环形凸起701和罐盖301上的环形凹槽配合, 通过凹凸配合, 使得中间形成一个阻 隔, 很好的减少气体的流出, 保证密封性, 也使得内部蒸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 保证在内部 的温度, 从而保证蒸煮效率, 不用的时候, 直接旋开锁紧环扣601, 通过定位杆501铰接固定 板401, 直接放下, 便捷快速。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锁紧环扣601包括与固定螺纹502相配合的限位块 602和拉环603, 。
13、限位块602呈圆柱状, 所述拉环603固定在限位块602上。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圆柱状的限位块602, 能够更好的抵触, 使得在锁紧 的时候的增加接触面积, 使得抵触更加彻底, 也便于旋转, 再配合拉环603, 更好的拿取, 也 可以通过其他工具, 利用杠杆原理, 来进行锁紧和拆除, 进一步的保证拆卸效率。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79472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79472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