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25001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381984.0

申请日:

20180426

公开号:

CN108432808A

公开日:

2018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03,A01N37/36,A01N43/16,A01N59/14,A01N43/38,A01N25/0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A01P3/00,A01P7/00,C09K17/40,C09K17/08,A01C1/06,A01C1/08,C09K101/00

主分类号:

A01N65/03,A01N37/36,A01N43/16,A01N59/14,A01N43/38,A01N25/0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A01P3/00,A01P7/00,C09K17/40,C09K17/08,A01C1/06,A01C1/08,C09K101/00

申请人: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利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丰乐社区

优先权:

CN201810381984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闫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0~20份、蒙脱石8~13份、凹凸棒土15~25份、乳酸5~15份、壳聚糖7~14份、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荔枝壳6~10份、聚天冬氨酸0.01~0.03份、吲哚乙酸0.02~0.04份、赤霉素0.01~0.02份、硼砂3~6份、保水剂2~3份、增稠剂1~4份、杀虫剂1~2份、杀菌剂1~3份、水20~30份。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壮根、提高产量、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同时,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0~20份、蒙脱石8~13份、凹凸棒土15~25份、乳酸5~15份、壳聚糖7~14份、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荔枝壳6~10份、聚天冬氨酸0.01~0.03份、吲哚乙酸0.02~0.04份、赤霉素0.01~0.02份、硼砂3~6份、保水剂2~3份、增稠剂1~4份、杀虫剂1~2份、杀菌剂1~3份、水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2~17份、蒙脱石10~12份、凹凸棒土18~23份、乳酸6~11份、壳聚糖10~13份、改性纳米竹炭粉6~8份、荔枝壳7~9份、聚天冬氨酸0.015~0.024份、吲哚乙酸0.029~0.032份、赤霉素0.013~0.015份、硼砂4~5份、保水剂2.2~2.8份、增稠剂2~3份、杀虫剂1.2~1.8份、杀菌剂1.5~2.1份、水23~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5份、蒙脱石11份、凹凸棒土20份、乳酸8份、壳聚糖12份、改性纳米竹炭粉7份、荔枝壳8份、聚天冬氨酸0.02份、吲哚乙酸0.03份、赤霉素0.014份、硼砂4.5份、保水剂2.6份、增稠剂2.6份、杀虫剂1.7份、杀菌剂1.9份、水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4~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00~450℃煅烧4~6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60~80℃,保温并快速搅拌2~4小时,再超声分散5~10分钟,即得海带浆;(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2小时,得混合液;(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00~500℃环境中煅烧1~2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45~55℃,保温搅拌20~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23分钟,分散速度为1750~2230r/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衣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豆又叫青仁乌豆、大豆、泥豆、马料豆、秣食豆,品种有冬豆,秋豆,四季豆,我国主产于东北地区。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的作物。豆科植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现在大豆种植时,采用饱满的大豆颗粒直接种植的方式进行,种子成活率低,造成大豆种植时需要二次补栽,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量,还会造成大豆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壮根、提高产量、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同时,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0~20份、蒙脱石8~13份、凹凸棒土15~25份、乳酸5~15份、壳聚糖7~14份、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荔枝壳6~10份、聚天冬氨酸0.01~0.03份、吲哚乙酸0.02~0.04份、赤霉素0.01~0.02份、硼砂3~6份、保水剂2~3份、增稠剂1~4份、杀虫剂1~2份、杀菌剂1~3份、水20~30份。

优选的,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2~17份、蒙脱石10~12份、凹凸棒土18~23份、乳酸6~11份、壳聚糖10~13份、改性纳米竹炭粉6~8份、荔枝壳7~9份、聚天冬氨酸0.015~0.024份、吲哚乙酸0.029~0.032份、赤霉素0.013~0.015份、硼砂4~5份、保水剂2.2~2.8份、增稠剂2~3份、杀虫剂1.2~1.8份、杀菌剂1.5~2.1份、水23~28份。

优选的,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5份、蒙脱石11份、凹凸棒土20份、乳酸8份、壳聚糖12份、改性纳米竹炭粉7份、荔枝壳8份、聚天冬氨酸0.02份、吲哚乙酸0.03份、赤霉素0.014份、硼砂4.5份、保水剂2.6份、增稠剂2.6份、杀虫剂1.7份、杀菌剂1.9份、水25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00~450℃煅烧4~6 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优选的,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60~80℃,保温并快速搅拌2~4小时,再超声分散5~10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2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00~500℃环境中煅烧1~2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45~55℃,保温搅拌20~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23分钟,分散速度为1750~2230r/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壮根、提高产量、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同时,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具体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等作为原料,原料之间相互协同作用,制备出的产品可以激活大豆伸张因子,促进大豆种子萌发,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

(2)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蒙脱石、凹凸棒土作为原料,蒙脱石和凹凸棒土为多孔矿物质,具有透气性好和吸附性,得到的产品能够改善大豆种植坑附近的土壤通透性,利用大豆的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并且可以吸附营养物质,提高肥效的持久性;

(3)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海带作为原料,海带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够满足大豆生长需求,促进大豆生长;

(4)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的原料在自然界中可自行降解,不会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0份、蒙脱石8份、凹凸棒土15份、乳酸5份、壳聚糖7份、改性纳米竹炭粉5份、荔枝壳6份、聚天冬氨酸0.01份、吲哚乙酸0.02份、赤霉素0.01份、硼砂3份、保水剂2份、增稠剂1份、杀虫剂1份、杀菌剂1份、水20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00℃煅烧4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60℃,保温并快速搅拌2小时,再超声分散5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00℃环境中煅烧1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45℃,保温搅拌2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中,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分钟,分散速度为1750r/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20份、蒙脱石13份、凹凸棒土25份、乳酸15份、壳聚糖14份、改性纳米竹炭粉9份、荔枝壳10份、聚天冬氨酸0.03份、吲哚乙酸0.04份、赤霉素0.02份、硼砂6份、保水剂3份、增稠剂4份、杀虫剂2份、杀菌剂3份、水30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50℃煅烧6 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80℃,保温并快速搅拌4小时,再超声分散10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2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500℃环境中煅烧2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55℃,保温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中,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3分钟,分散速度为2230r/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2份、蒙脱石10份、凹凸棒土18份、乳酸6份、壳聚糖10份、改性纳米竹炭粉6份、荔枝壳7份、聚天冬氨酸0.015份、吲哚乙酸0.029份、赤霉素0.013份、硼砂4份、保水剂2.2份、增稠剂2份、杀虫剂1.2份、杀菌剂1.5份、水23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10℃煅烧4.5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65℃,保温并快速搅拌2.5小时,再超声分散6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2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20℃环境中煅烧1.3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48℃,保温搅拌23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中,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8分钟,分散速度为1900r/min。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7份、蒙脱石12份、凹凸棒土23份、乳酸11份、壳聚糖13份、改性纳米竹炭粉8份、荔枝壳9份、聚天冬氨酸0.024份、吲哚乙酸0.032份、赤霉素0.015份、硼砂5份、保水剂2.8份、增稠剂3份、杀虫剂1.8份、杀菌剂2.1份、水28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20℃煅烧5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70℃,保温并快速搅拌3小时,再超声分散7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5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50℃环境中煅烧1.5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50℃,保温搅拌25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中,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0分钟,分散速度为2000r/min。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带15份、蒙脱石11份、凹凸棒土20份、乳酸8份、壳聚糖12份、改性纳米竹炭粉7份、荔枝壳8份、聚天冬氨酸0.02份、吲哚乙酸0.03份、赤霉素0.014份、硼砂4.5份、保水剂2.6份、增稠剂2.6份、杀虫剂1.7份、杀菌剂1.9份、水25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取出水洗,再于440℃煅烧5.5 小时,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其中,所述杀虫剂为姜黄、丁香、苍耳、石灰的混合粉末。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蒙脱石、凹凸棒土、乳酸、壳聚糖、改性纳米竹炭粉、荔枝壳、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硼砂、保水剂、增稠剂、杀虫剂、杀菌剂、水,备用;

(2)将海带风干,然后剪碎、研磨成粉末,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75℃,保温并快速搅拌3.5小时,再超声分散9分钟,即得海带浆;

(3)将壳聚糖、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2)所得的海带浆中,然后置于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快速搅拌1.8小时,得混合液;

(4)将蒙脱石、凹凸棒土置于470℃环境中煅烧1.8小时,冷却至常温,将荔枝壳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凹凸棒土、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研磨成纳米粉末,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5)将聚天冬氨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置于步骤(3)所得的混合液中,加热至52℃,保温搅拌28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依次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粉末、保水剂、杀虫剂及杀菌剂,高速分散均匀,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中,所述步骤(5)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2分钟,分散速度为2100r/min。

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对同一批次的大豆种子进行包衣,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批次的种子,不进行包衣处理,将实验组的种子和对照组的种子分别播种在同一块土壤上,观察其发芽率和亩产量,记录结果如下表:

组别 发芽率 亩产量 实施例1 98.5% 600斤 实施例2 98.6% 570斤 实施例3 99% 580斤 实施例4 98.7% 610斤 实施例5 99% 620斤 对照组 95% 500斤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能提高大豆的发芽率,提升大豆的产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81984.0 (22)申请日 2018.04.26 (71)申请人 合肥慧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 丰乐社区 (72)发明人 刘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30 代理人 闫艳艳 (51)Int.Cl. A01N 65/03(2009.01) A01N 37/36(2006.01) A01N 43/16(2006.01) A01N 59/14(2006.01) A01N 43/38(20。

2、06.01) A01N 25/00(2006.01) A01N 43/12(2006.01) A01N 45/00(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7/00(2006.01) C09K 17/40(2006.01) C09K 17/08(2006.01) A01C 1/06(2006.01) A01C 1/08(2006.01) C09K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 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020份、 蒙脱石81。

3、3 份、 凹凸棒土1525份、 乳酸515份、 壳聚糖7 14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 荔枝壳610份、 聚天冬氨酸0.010.03份、 吲哚乙酸0.020.04 份、 赤霉素0.010.02份、 硼砂36份、 保水剂2 3份、 增稠剂14份、 杀虫剂12份、 杀菌剂1 3份、 水2030份。 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 大豆种子的萌发率, 壮根、 提高产量、 防治作物病 虫害的同时, 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 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8432808 A 2018.08.24 CN 108432808 A 1.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 海带1020份、 蒙脱石8 13份、 凹凸棒土1525份、 乳酸515份、 壳聚糖714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 荔枝壳 610份、 聚天冬氨酸0.010.03份、 吲哚乙酸0.020.04份、 赤霉素0.010.02份、 硼砂3 6份、 保水剂23份、 增稠剂14份、 杀虫剂12份、 杀菌剂13份、 水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 1217份、 蒙脱石1012份、 凹凸棒土1823份、 乳酸611份、 壳聚糖1013份、 改性纳米 竹炭粉68份、 荔枝壳79份、 聚天冬氨酸0.0150.024份、 吲哚乙酸0.02。

5、90.032份、 赤 霉素0.0130.015份、 硼砂45份、 保水剂2.22.8份、 增稠剂23份、 杀虫剂1.21.8份、 杀菌剂1.52.1份、 水23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 15份、 蒙脱石11份、 凹凸棒土20份、 乳酸8份、 壳聚糖12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7份、 荔枝壳8份、 聚天冬氨酸0.02份、 吲哚乙酸0.03份、 赤霉素0.014份、 硼砂4.5份、 保水剂2.6份、 增稠剂2.6 份、 杀虫剂1.7份、 杀菌剂1.9份、 水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纳。

6、米竹炭粉的制备方 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00450煅烧46 小 时, 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 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7、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6080, 保温并快速搅拌24小时, 再超声分散510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2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00500环境中煅烧12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 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 匀, 研磨成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

8、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4555, 保温搅拌2030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 及杀菌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 23分钟, 分散速度为17502230r/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32808 A 2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包衣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

9、2 黄豆又叫青仁乌豆、 大豆、 泥豆、 马料豆、 秣食豆, 品种有冬豆, 秋豆, 四季豆, 我国 主产于东北地区。 中国古称菽, 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的作物。 豆科植大豆呈椭圆 形、 球形, 颜色有黄色、 淡绿色、 黑色等。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 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 提取蛋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0003 现在大豆种植时, 采用饱满的大豆颗粒直接种植的方式进行, 种子成活率低, 造成 大豆种植时需要二次补栽, 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量, 还会造成大豆减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 题, 所述。

10、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 壮根、 提高产量、 防治作物病虫害的 同时, 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020份、 蒙脱石813份、 凹凸棒 土1525份、 乳酸515份、 壳聚糖714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59份、 荔枝壳610份、 聚天 冬氨酸0.010.03份、 吲哚乙酸0.020.04份、 赤霉素0.010.02份、 硼砂36份、 保水剂2 3份、 增稠剂14份、 杀虫剂12份、 杀菌剂13份、 水2030份。 0006 优选的, 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

11、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217份、 蒙脱石10 12份、 凹凸棒土1823份、 乳酸611份、 壳聚糖1013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68份、 荔枝 壳79份、 聚天冬氨酸0.0150.024份、 吲哚乙酸0.0290.032份、 赤霉素0.0130.015 份、 硼砂45份、 保水剂2.22.8份、 增稠剂23份、 杀虫剂1.21.8份、 杀菌剂1.52.1 份、 水2328份。 0007 优选的, 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5份、 蒙脱石11份、 凹 凸棒土20份、 乳酸8份、 壳聚糖12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7份、 荔枝壳8份、 聚天冬氨酸0.02份、 吲 哚乙酸0.。

12、03份、 赤霉素0.014份、 硼砂4.5份、 保水剂2.6份、 增稠剂2.6份、 杀虫剂1.7份、 杀菌 剂1.9份、 水25份。 0008 优选的,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00450煅烧46 小 时, 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0009 优选的,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0010 优选的,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11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说 明 书 。

13、1/6 页 3 CN 108432808 A 3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6080, 保温并快速搅拌24小时, 再超声分散510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2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00500环境中煅烧12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 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

14、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 匀, 研磨成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4555, 保温搅拌2030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 及杀菌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12 优选的,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23分钟, 分散速度为17502230r/ min。 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 壮根、 。

15、提高产量、 防治作物病 虫害的同时, 又不对人畜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具体如下: (1)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 米竹炭粉等作为原料, 原料之间相互协同作用, 制备出的产品可以激活大豆伸张因子, 促进 大豆种子萌发, 提高大豆种子的萌发率; (2)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蒙脱石、 凹凸棒土作为原料, 蒙脱石和凹凸棒土 为多孔矿物质, 具有透气性好和吸附性, 得到的产品能够改善大豆种植坑附近的土壤通透 性, 利用大豆的生长, 提高大豆的产量, 并且可以吸附营养物质, 提高肥效的持久性; (3)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

16、海带作为原料, 海带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能够满 足大豆生长需求, 促进大豆生长; (4)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采用的原料在自然界中可自行降解, 不会对人畜和 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 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0份、 蒙脱石8份、 凹 凸棒土15份、 乳酸5份、 壳聚糖7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5份、 荔枝壳6份、 聚天冬氨酸0.01份、 吲 哚乙酸0.02份、 赤霉素0.01份、 硼砂3份、 保水剂2份、 增稠剂1份。

17、、 杀虫剂1份、 杀菌剂1份、 水 20份。 0016 其中,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00煅烧4小时, 而后研磨成 纳米粉末即得。 0017 其中,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8432808 A 4 0018 其中,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19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

18、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60, 保温并快速搅拌2小时, 再超声分散5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00环境中煅烧1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干燥至含 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 研磨成 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19、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45, 保温 搅拌20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及杀菌 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20 其中,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7分钟, 分散速度为1750r/min。 002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20份、 蒙脱石13份、 凹凸棒土25份、 乳酸15份、 壳聚糖14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9份、 荔枝壳10份、 聚天冬氨酸0.03 份、 吲哚乙酸0.04份、 赤霉素0.02份、 硼。

20、砂6份、 保水剂3份、 增稠剂4份、 杀虫剂2份、 杀菌剂3 份、 水30份。 0022 其中,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50煅烧6 小时, 而后研磨 成纳米粉末即得。 0023 其中,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0024 其中,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25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21、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80, 保温并快速搅拌4小时, 再超声分散10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2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500环境中煅烧2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干燥至含 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 研磨成 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

22、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55, 保温 搅拌30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及杀菌 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26 其中,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3分钟, 分散速度为2230r/min。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8432808 A 5 002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2份、 蒙脱石10份、 凹凸棒土18份、 乳酸6份、 壳聚糖10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6份、 荔枝壳7份、 聚天冬氨酸0.015 份、 吲哚乙酸。

23、0.029份、 赤霉素0.013份、 硼砂4份、 保水剂2.2份、 增稠剂2份、 杀虫剂1.2份、 杀 菌剂1.5份、 水23份。 0028 其中,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10煅烧4.5小时, 而后研 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0029 其中,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0030 其中,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31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24、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65, 保温并快速搅拌2.5小时, 再超声分散6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2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20环境中煅烧1.3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干燥至 含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 研磨 成纳米粉末, 再和改。

25、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48, 保温 搅拌23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及杀菌 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32 其中,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18分钟, 分散速度为1900r/min。 003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7份、 蒙脱石12份、 凹凸棒土23份、 乳酸11份、 壳聚糖13份、 改性纳米竹炭粉8份、 荔枝壳9份、 聚天冬氨酸0.024 份、 。

26、吲哚乙酸0.032份、 赤霉素0.015份、 硼砂5份、 保水剂2.8份、 增稠剂3份、 杀虫剂1.8份、 杀 菌剂2.1份、 水28份。 0034 其中,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20煅烧5小时, 而后研磨 成纳米粉末即得。 0035 其中,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0036 其中,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37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

27、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70, 保温并快速搅拌3小时, 再超声分散7分钟, 即得海带浆;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8432808 A 6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5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50环境中煅烧1.5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干燥至 含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凹凸棒土。

28、、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 研磨 成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50, 保温 搅拌25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及杀菌 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38 其中,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0分钟, 分散速度为2000r/min。 003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海带15份、 蒙脱石11份、 凹凸棒土20份、 乳酸8份、 壳聚糖12份、 改性。

29、纳米竹炭粉7份、 荔枝壳8份、 聚天冬氨酸0.02份、 吲哚乙酸0.03份、 赤霉素0.014份、 硼砂4.5份、 保水剂2.6份、 增稠剂2.6份、 杀虫剂1.7份、 杀 菌剂1.9份、 水25份。 0040 其中,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竹炭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 4.5小时后, 取出水洗, 再于440煅烧5.5 小时, 而后 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0041 其中, 所述保水剂为高吸水性树脂。 0042 其中, 所述杀虫剂为姜黄、 丁香、 苍耳、 石灰的混合粉末。 0043 一种制备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配方称取海带、 蒙脱石、 凹凸棒土、。

30、 乳酸、 壳聚糖、 改性纳米竹炭粉、 荔枝壳、 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硼砂、 保水剂、 增稠剂、 杀虫剂、 杀菌剂、 水, 备用; (2) 将海带风干, 然后剪碎、 研磨成粉末, 置于反应釜中, 加入水, 搅拌混合均匀, 然后加 热至75, 保温并快速搅拌3.5小时, 再超声分散9分钟, 即得海带浆; (3) 将壳聚糖、 乳酸和增稠剂置于步骤 (2) 所得的海带浆中, 然后置于反应釜中, 通入氮 气, 升温至50, 快速搅拌1.8小时, 得混合液; (4) 将蒙脱石、 凹凸棒土置于470环境中煅烧1.8小时, 冷却至常温, 将荔枝壳干燥至 含水量低于5%, 然后将煅烧后的蒙脱石、。

31、 凹凸棒土、 干燥后的荔枝壳和硼砂混合均匀, 研磨 成纳米粉末, 再和改性纳米竹炭粉混合均匀, 得混合粉末; (5) 将聚天冬氨酸、 吲哚乙酸、 赤霉素置于步骤 (3) 所得的混合液中, 加热至52, 保温 搅拌28分钟, 然后冷却至常温, 依次加入步骤 (4) 所得的混合粉末、 保水剂、 杀虫剂及杀菌 剂, 高速分散均匀, 即得所述大豆种子包衣剂。 0044 其中, 所述步骤 (5) 中高速分散的时间为22分钟, 分散速度为2100r/min。 0045 采用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对同 一批次的大豆种子进行包衣, 作为实验组, 再选取。

32、同一批次的种子, 不进行包衣处理, 将实 验组的种子和对照组的种子分别播种在同一块土壤上, 观察其发芽率和亩产量, 记录结果 如下表: 组别发芽率亩产量 实施例198.5%600斤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8432808 A 7 实施例298.6%570斤 实施例399%580斤 实施例498.7%610斤 实施例599%620斤 对照组95%500斤 从上表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能提高大豆的发芽率, 提升大豆的产 量。 004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8432808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