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24934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436089.4

申请日:

20180509

公开号:

CN108450472A

公开日:

2018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3/64,A01N43/16,A01N37/02,A01P1/00,A01P3/00,A01G13/00,A01G18/00

主分类号:

A01N43/64,A01N43/16,A01N37/02,A01P1/00,A01P3/00,A01G13/00,A01G18/00

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发明人:

郭惠东,万鲁长,任鹏飞,任海霞,曲玲,黄春燕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优先权:

CN201810436089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包括氯溴异氰尿酸、壳聚寡糖、丙酸钙,按照质量比5:5:1配比。原料充分混匀,用纯净水稀释成基质改良剂溶液,纯净水质量为原料的800‑1000倍,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在二次发酵的最后一次翻堆时,均匀喷施基质改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良剂用量为550克;然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的发酵料上床铺料接种。本发明广谱高效、无毒无残留、绿色安全,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有效改善基质料的理化性状和益生菌环境,诱导菌丝体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消杀作用,防效达99.9%以上。

权利要求书

1.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氯溴异氰尿酸、壳聚寡糖、丙酸钙,按照质量比5:5:1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原料的有效含量分别为:50%氯溴异氰尿酸;100%壳聚寡糖;100%丙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氯溴异氰尿酸、壳聚寡糖、丙酸钙充分混匀,用纯净水稀释成基质改良剂溶液,纯净水质量为原料的800-1000倍,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在二次发酵的最后一次翻堆时,均匀喷施基质改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良剂用量为550克;然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溶液的发酵料上床铺料,用于接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草腐性食用菌是食用菌的一大类,主要包括双孢菇、草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巴西蘑菇等。是一类以种养废弃物畜禽粪便(牛粪、鸡粪、猪粪、羊粪等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秸秆)为主料添加豆粕、玉米面、麸皮、石灰等辅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栽培基质中生长的一类食用菌。

草腐性食用菌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理生长。营养生长即菌丝体生长,又称发菌期,是草腐性食用菌栽培的基础和关键时期,发菌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的产量与品质,决定着栽培的成败。因此发菌期病害的有效防控在草腐菌栽培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引起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竞争性杂菌、细菌和病毒种类达50多种。各种病原菌在食用菌不同的生长阶段、特别是发菌期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与空间,侵害菌丝体正常健康生长。全国每年有20%以上的栽培基质因此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针对食用菌特别是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甚少,主要是借鉴、移植大田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但食用菌的栽培有其特殊性,食用菌本身就是一种大型真菌,它与其它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菌群容易共生。草腐食用菌的基质发酵料、覆土材料也是病原菌类的温床,适宜病原菌的生长与传播。由于草腐性食用菌以粪草为栽培主料,栽培原料种类多、数量大、基质配方复杂多变且技术性强、基质发酵工艺滞后、发酵环境难以精准控制,致使栽培基质发酵质量差且营养失衡,进而导致发菌期病害严重发生。另外,草腐菌不像其它木腐菌,栽培基质可通过高压灭菌熟料栽培。因此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特别是绿色防控存在一定难度。在目前国内草腐性食用菌栽培实践中,发菌期病害防控主要是在发酵料中添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敌畏等剧毒高残留杀虫杀菌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防病效果,但由于不合理滥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使食用菌病害产生耐药性,对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提升创新栽培基质发酵设施,如隧道仓发酵。隧道仓发酵能显著提高基质的发酵质量,发菌期病害控制在3%以内,但隧道仓发酵建造成本高,需要配套大型机械设备,只能局限在少数大型双孢菇企业使用,其他种植户如果购买工厂化隧道仓发酵基质,无形中增加了种植成本,影响了菇农的栽培效益和积极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草腐菌发菌期病害防治措施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在充分调研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以病害种类、发生规律、侵染机理与传播途径为切入点,筛选出绿色安全、无毒、无残留化合物原料,配制成一种绿色防控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基质改良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氯溴异氰尿酸、壳聚寡糖、丙酸钙,按照质量比5:5:1配比。

各个原料的有效含量分别为:50%氯溴异氰尿酸;100%壳聚寡糖;100%丙酸钙。

原料氯溴异氰尿酸、壳聚寡糖、丙酸钙充分混匀,用纯净水稀释成基质改良剂溶液,纯净水质量为原料的800-1000倍,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在二次发酵的最后一次翻堆时,均匀喷施基质改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良剂用量为550克;然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的发酵料上床铺料,厚度在20厘米左右,当料温降至25℃左右时接种,每平方米接种量400g左右,菌种要求菌丝浓白健壮、生命力强、无退化、无杂菌污染,从正规有资质的供种单位购买。然后进入正常的发菌管理。

为确保改良剂的效果,使用基质改良剂对栽培原料、产地环境及栽培设施的要求:

栽培原料作物秸秆,比如麦秸、稻草、玉米秸、玉米芯等,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卵,经机器碾压后预湿2天,含水量达75%以上。畜禽粪便,比如鸡粪、牛粪、猪粪,要求新鲜无杂质,无虫卵、暴晒干燥后粉碎、过筛去杂后使用。

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生产区与生活区应严格分离;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仓库区应合理分区。每季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发菌料和废土,对出菇环境严格消毒,并开展菌糠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循环利用。

栽培设施应建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方。设施内环境干净卫生,温、湿、气、光可控,门窗安装缓冲间及防虫网。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

50%氯溴异氰尿酸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水溶性好,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安全的氧化性消毒剂,能迅速有效净化水体,对各种真菌、细菌(芽孢或繁殖体)、病毒和藻类等有害微生物具有强力消杀和抑制作用。具有杀菌力强,稳定性好,安全低毒,不产生污染,便于贮存运输,使用方便等特点。

壳聚寡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化得到的壳聚糖经降解而成的种聚合度在2-20之间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等优点的寡糖产品。能防治病虫害,改变发酵料内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还可诱导菌丝体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对栽培基质中的重金属有吸附作用。

丙酸钙为白色轻质鳞片状晶体、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批准使用的一种新型、安全、高效可靠的食品级抑菌防霉剂。对草腐性食用菌栽培基料内的各类霉菌、酵母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好氧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丙酸钙分解的钙离子也是菌丝生长必需的钙元素,促进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快且健壮,有效保护和提高食用菌菌丝体抗病免疫力。

本发明提供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广谱高效、无毒无残留、绿色安全,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每立方米基质栽培料投入仅4元左右。无论是隧道发酵料还是传统发酵料添加这种基质改良剂后均能有效改善基质料的理化性状和益生菌环境,诱导菌丝体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消杀作用,对栽培基质中的重金属有吸附作用。添加后菌丝发菌快、长势强,可提前4-6天完成发菌期,缩短了发菌时间,减少了病害发生机会,同时缩短了草腐菌的栽培周期,提高了菇房的周年利用率。子实体商品性好,防病效果可达99.9%以上,产量提高15-25%,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从根本上解决了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发生,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实施例1:基质改良剂在双孢菇隧道发酵料中对发菌期病害的防控效果试验

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与2016年9月至12月在山东莘县一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地进行。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双孢蘑菇W192,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制作提供;栽培原料由基地企业购买提供,基质配方为:干牛粪50%左右,干小麦秸秆45%,饼肥1.5%,过磷酸钙0.5%,石膏1%,石灰2%。栽培设施为智能化可控菇房、层架式栽培。

试验方法:本试验基质料发酵采用隧道式发酵,具体实施方案遵照隧道发酵技术。基质改良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遵照上述发明内容。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T1:隧道发酵料不加基质改良剂;处理T2:隧道发酵料添加基质改良剂。每处理10m2,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观察记录菌丝长势及速度,发病程度,子实体商品性,统计前二潮菇总产量,取平均值。并进行效益比较分析,如表1。

表1不同处理对双孢菇发菌、防病、子实体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备注:1、“++”表示子实体洁白光亮,圆润,个别有褐色病斑;“+++”表示子实体洁白光亮,圆润,几乎无病斑;2、增加效益26元/m2=增加产量2.7Kg/m2×鲜品参考价10元/Kg-改良剂折算成本1元/m2。

结果分析:由表1可见,以双孢菇工厂化栽培为例,同样是隧道式发酵料,当加入基质改良剂后,菌丝体长势好,发菌快,能提前4天完成发菌期,缩短了发菌时间,减少了病害发生的机会,同时能缩短了双孢菇的整个栽培周期,提高了智能温室的周年利用率,加入基质改良剂后防病效果达99.9%,增产15%,商品性好,扣除基质改良剂成本每平方米种植效益提高26元。

实施例2:基质改良剂在草菇传统发酵料中对发菌期病害的防控效果

试验时间与地点:本试验与2016年6月至8月在山东济宁一草菇规模种植户进行。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草菇Vp53,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制作提供;栽培原料由种植户购买提供,基质配方为:干鸡粪30%左右,干小麦秸秆60%,饼肥3.5%,尿素0.5%,石膏1%,石灰5%;栽培设施为简易可控菇房、层架式栽培出菇。

试验方法:本实验基质料发酵采用传统建堆式发酵,具体实施方案遵照传统建堆式发酵技术;基质改良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遵照上述发明内容;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T1:传统发酵料不加基质改良剂;处理T2:传统发酵料添加基质改良剂。每处理10m2,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观察记录菌丝长势及速度,发病程度,子实体商品性,统计前二潮菇总产量,取平均值。并进行效益比较分析,如表2。

表2不同处理对草菇发菌、防病、子实体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备注:1、“++”表示子实体饱满紧实,部分有褐色病斑;“+++”表示子实体完整饱满、紧实有弹性,很少有病斑;2、增加效益46元/m2=增加产量3Kg/m2×鲜品参考价15元/Kg-改良剂折算成本1元/m2+节省农药成本2元/m2。

结果分析:由表2可见,以草菇传统式发酵栽培为例,同样是传统发酵方式,当把基质改良剂替换化学农药加入栽培基质后,菌丝体长势好,发菌快,能提前5天完成发菌期,缩短了发菌时间,减少了病害发生的机会,同时能缩短了草菇的整个栽培周期,基质改良剂替代化学农药后防病效果达99.9%,增产25%,商品性好,每平方米种植效益提高46元。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36089.4 (22)申请日 2018.05.09 (71)申请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所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72)发明人 郭惠东 万鲁长 任鹏飞 任海霞 曲玲 黄春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41 代理人 李鹏 (51)Int.Cl. A01N 43/64(2006.01) A01N 43/16(2006.01) A01N 37/02(2006.01) A01P 1/。

2、00(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A01G 18/00(2018.01) (54)发明名称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 及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领 域, 具体为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 良剂及使用方法, 包括氯溴异氰尿酸、 壳聚寡糖、 丙酸钙, 按照质量比5:5:1配比。 原料充分混匀, 用纯净水稀释成基质改良剂溶液, 纯净水质量为 原料的800-1000倍, 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 在二次发酵的最后一次翻堆时, 均匀喷施基质改 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 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

3、良 剂用量为550克; 然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的发酵 料上床铺料接种。 本发明广谱高效、 无毒无残留、 绿色安全, 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有效改善基质 料的理化性状和益生菌环境, 诱导菌丝体的抗病 性,对多种真菌、 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消杀作 用, 防效达99.9以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450472 A 2018.08.28 CN 108450472 A 1.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氯 溴异氰尿酸、 壳聚寡糖、 丙酸钙, 按照质量比5:5:1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 其特征。

4、在于, 各个 所述的原料的有效含量分别为: 50氯溴异氰尿酸; 100壳聚寡糖; 100丙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氯溴异氰尿酸、 壳聚寡糖、 丙酸钙充分混匀, 用纯净水稀释成基 质改良剂溶液, 纯净水质量为原料的800-1000倍, 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 在二次发酵的 最后一次翻堆时, 均匀喷施基质改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 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良剂用量 为550克; 然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溶液的发酵料上床铺料, 用于接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50472 A 2 草腐性食。

5、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领域, 具体为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 控基质改良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草腐性食用菌是食用菌的一大类, 主要包括双孢菇、 草菇、 鸡腿菇、 大球盖菇、 巴西 蘑菇等。 是一类以种养废弃物畜禽粪便(牛粪、 鸡粪、 猪粪、 羊粪等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水 稻、 小麦、 玉米、 花生等作物秸秆)为主料添加豆粕、 玉米面、 麸皮、 石灰等辅料经微生物发酵 而成的栽培基质中生长的一类食用菌。 0003 草腐性食用菌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理生长。 营养生长即菌丝体生长, 又称发 菌期, 是草腐性食用。

6、菌栽培的基础和关键时期, 发菌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的产量与品质, 决 定着栽培的成败。 因此发菌期病害的有效防控在草腐菌栽培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 据不完全统计, 引起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竞争性杂菌、 细菌和病毒种类达 50多种。 各种病原菌在食用菌不同的生长阶段、 特别是发菌期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与空间, 侵 害菌丝体正常健康生长。 全国每年有20以上的栽培基质因此报废, 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 元以上。 0005 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 针对食用菌特别是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绿色防控技 术研究甚少, 主要是借鉴、 移植大田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 但食用菌的栽培有其特殊性, 食 用菌本身就。

7、是一种大型真菌, 它与其它病原真菌、 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菌群容易共生。 草腐 食用菌的基质发酵料、 覆土材料也是病原菌类的温床, 适宜病原菌的生长与传播。 由于草腐 性食用菌以粪草为栽培主料, 栽培原料种类多、 数量大、 基质配方复杂多变且技术性强、 基 质发酵工艺滞后、 发酵环境难以精准控制, 致使栽培基质发酵质量差且营养失衡, 进而导致 发菌期病害严重发生。 另外, 草腐菌不像其它木腐菌, 栽培基质可通过高压灭菌熟料栽培。 因此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特别是绿色防控存在一定难度。 在目前国内草腐性食用 菌栽培实践中, 发菌期病害防控主要是在发酵料中添加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敌敌畏等剧。

8、毒 高残留杀虫杀菌剂,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防病效果, 但由于不合理滥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不仅 增加了生产成本, 还使食用菌病害产生耐药性, 对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 破坏。 近年来,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装备, 提升创新栽培基质发 酵设施, 如隧道仓发酵。 隧道仓发酵能显著提高基质的发酵质量, 发菌期病害控制在3以 内, 但隧道仓发酵建造成本高, 需要配套大型机械设备, 只能局限在少数大型双孢菇企业使 用, 其他种植户如果购买工厂化隧道仓发酵基质, 无形中增加了种植成本, 影响了菇农的栽 培效益和积极性。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草腐菌发菌期病害防治措施的缺。

9、陷与不足, 本发明在充分调研草腐性食 用菌发菌期病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 以病害种类、 发生规律、 侵染机理与传播途径为切入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450472 A 3 点, 筛选出绿色安全、 无毒、 无残留化合物原料, 配制成一种绿色防控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 病害的基质改良剂。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08 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 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氯溴异氰尿 酸、 壳聚寡糖、 丙酸钙, 按照质量比5:5:1配比。 0009 各个原料的有效含量分别为: 50氯溴异氰尿酸; 100壳聚寡糖; 100丙酸钙。 0010 原料氯溴异氰尿酸、 壳聚寡糖、。

10、 丙酸钙充分混匀, 用纯净水稀释成基质改良剂溶 液, 纯净水质量为原料的800-1000倍, 用于隧道发酵或传统发酵, 在二次发酵的最后一次翻 堆时, 均匀喷施基质改良剂溶液到发酵料内, 每立方米发酵料基质改良剂用量为550克; 然 后把加入基质改良剂的发酵料上床铺料, 厚度在20厘米左右, 当料温降至25左右时接种, 每平方米接种量400g左右, 菌种要求菌丝浓白健壮、 生命力强、 无退化、 无杂菌污染, 从正规 有资质的供种单位购买。 然后进入正常的发菌管理。 0011 为确保改良剂的效果, 使用基质改良剂对栽培原料、 产地环境及栽培设施的要求: 0012 栽培原料作物秸秆, 比如麦秸、 。

11、稻草、 玉米秸、 玉米芯等, 要求新鲜干燥、 无霉变、 无 虫卵, 经机器碾压后预湿2天, 含水量达75以上。 畜禽粪便, 比如鸡粪、 牛粪、 猪粪, 要求新 鲜无杂质, 无虫卵、 暴晒干燥后粉碎、 过筛去杂后使用。 0013 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 水质优良、 无有毒有害污染源; 生产区与生活区应 严格分离; 生产区的堆料场、 制种、 发酵、 发菌及出菇区、 仓库区应合理分区。 每季栽培结束 后及时清理发菌料和废土, 对出菇环境严格消毒, 并开展菌糠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循环利 用。 0014 栽培设施应建在地势平坦、 通风良好、 便于排水的地方。 设施内环境干净卫生, 温、 湿、 气、 。

12、光可控, 门窗安装缓冲间及防虫网。 0015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 0016 50氯溴异氰尿酸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 水溶性好, 是一种新型广谱、 高效、 安全的氧化性消毒剂, 能迅速有效净化水体, 对各种真菌、 细菌(芽孢或繁殖体)、 病毒和藻 类等有害微生物具有强力消杀和抑制作用。 具有杀菌力强, 稳定性好, 安全低毒, 不产生污 染, 便于贮存运输, 使用方便等特点。 0017 壳聚寡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化得到的壳聚糖经 降解而成的种聚合度在2-20之间水溶性较好、 功能作用大、 生物活性高等优点的寡糖产品。 能防治病虫害, 改变发酵料内菌群,促进有益菌。

13、的生长, 还可诱导菌丝体的抗病性,对多种 真菌、 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 对栽培基质中的重金属有吸附作用。 0018 丙酸钙为白色轻质鳞片状晶体、 颗粒或粉末, 易溶于水,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批准使用的一种新型、 安全、 高效可靠的食品级抑菌防霉剂。 对草腐 性食用菌栽培基料内的各类霉菌、 酵母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好氧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同时丙酸钙分解的钙离子也是菌丝生长必需的钙元素, 促进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快 且健壮, 有效保护和提高食用菌菌丝体抗病免疫力。 0019 本发明提供的草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防控基质改良剂, 广谱高效、 无毒无。

14、残留、 绿色安全, 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每立方米基质栽培料投入仅4元左右。 无论是隧道发酵料 还是传统发酵料添加这种基质改良剂后均能有效改善基质料的理化性状和益生菌环境, 诱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450472 A 4 导菌丝体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 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消杀作用, 对栽培基质中的重金属 有吸附作用。 添加后菌丝发菌快、 长势强, 可提前4-6天完成发菌期, 缩短了发菌时间, 减少 了病害发生机会, 同时缩短了草腐菌的栽培周期, 提高了菇房的周年利用率。 子实体商品性 好, 防病效果可达99.9以上, 产量提高15-25, 节能减排, 提质增效, 从根本上解。

15、决了草 腐性食用菌发菌期病害的发生, 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0021 实施例1: 基质改良剂在双孢菇隧道发酵料中对发菌期病害的防控效果试验 0022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与2016年9月至12月在山东莘县一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基 地进行。 0023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双孢蘑菇W192,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 所制作提供; 栽培原料由基地企业购买提供, 基质配方为: 干牛粪50左右, 干小麦秸秆 45, 饼肥1.5, 过磷酸钙0.5, 石膏1, 石灰2。 栽培设施为智能化可控菇房、 层架式 栽培。 00。

16、24 试验方法: 本试验基质料发酵采用隧道式发酵, 具体实施方案遵照隧道发酵技术。 基质改良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遵照上述发明内容。 试验设2个处理, 分别为处理T1: 隧道发 酵料不加基质改良剂; 处理T2: 隧道发酵料添加基质改良剂。 每处理10m2, 每处理3次重复, 随机排列。 观察记录菌丝长势及速度, 发病程度, 子实体商品性, 统计前二潮菇总产量, 取平 均值。 并进行效益比较分析, 如表1。 0025 表1不同处理对双孢菇发菌、 防病、 子实体性状、 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0026 0027 备注: 1、“+” 表示子实体洁白光亮, 圆润, 个别有褐色病斑;“+” 表示子实体洁白 光亮,。

17、 圆润, 几乎无病斑; 2、 增加效益26元/m2增加产量2.7Kg/m2鲜品参考价10元/Kg 改良剂折算成本1元/m2。 0028 结果分析: 由表1可见, 以双孢菇工厂化栽培为例, 同样是隧道式发酵料, 当加入基 质改良剂后, 菌丝体长势好, 发菌快, 能提前4天完成发菌期, 缩短了发菌时间, 减少了病害 发生的机会, 同时能缩短了双孢菇的整个栽培周期, 提高了智能温室的周年利用率, 加入基 质改良剂后防病效果达99.9, 增产15, 商品性好, 扣除基质改良剂成本每平方米种植效 益提高26元。 0029 实施例2: 基质改良剂在草菇传统发酵料中对发菌期病害的防控效果 0030 试验时间。

18、与地点: 本试验与2016年6月至8月在山东济宁一草菇规模种植户进行。 003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草菇Vp53,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制 作提供; 栽培原料由种植户购买提供, 基质配方为: 干鸡粪30左右, 干小麦秸秆60, 饼肥 3.5, 尿素0.5, 石膏1, 石灰5; 栽培设施为简易可控菇房、 层架式栽培出菇。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450472 A 5 0032 试验方法: 本实验基质料发酵采用传统建堆式发酵, 具体实施方案遵照传统建堆 式发酵技术; 基质改良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遵照上述发明内容; 试验设2个处理, 分别为处 理T1: 传统发酵料。

19、不加基质改良剂; 处理T2: 传统发酵料添加基质改良剂。 每处理10m2, 每处 理3次重复, 随机排列。 观察记录菌丝长势及速度, 发病程度, 子实体商品性, 统计前二潮菇 总产量, 取平均值。 并进行效益比较分析, 如表2。 0033 表2不同处理对草菇发菌、 防病、 子实体性状、 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0034 0035 备注: 1、“+” 表示子实体饱满紧实, 部分有褐色病斑;“+” 表示子实体完整饱满、 紧实有弹性, 很少有病斑; 2、 增加效益46元/m2增加产量3Kg/m2鲜品参考价15元/Kg改 良剂折算成本1元/m2+节省农药成本2元/m2。 0036 结果分析: 由表2可见, 以草菇传统式发酵栽培为例, 同样是传统发酵方式, 当把基 质改良剂替换化学农药加入栽培基质后, 菌丝体长势好, 发菌快, 能提前5天完成发菌期, 缩 短了发菌时间, 减少了病害发生的机会, 同时能缩短了草菇的整个栽培周期, 基质改良剂替 代化学农药后防病效果达99.9, 增产25, 商品性好, 每平方米种植效益提高46元。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450472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