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03996.5 (22)申请日 2015.07.1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045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9.16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21115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 江苏省林科院 (72)发明人 王红玲 施士争 隋德宗 韩杰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2、 (56)对比文件 CN 101322470 A,2008.12.17, CN 101743882 A,2010.06.23, CN 103392456 A,2013.11.20, CN 103843559 A,2014.06.11, 白善军等.沿海滩涂竹柳直插造林技术. 现 代农业科技 .2010, 审查员 李谨 (54)发明名称 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 插造林方法, 包括品种选择、 林地地下水位控制、 土壤改良、 作床、 地膜覆盖、 造林、 管理。 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雨季降雨多、 造林地 盐碱胁迫效应小,。
3、 柳树易于发芽生长, 到雨季结 束后, 柳树已经可以生长到高度1米, 通过适当密 植, 可以有效覆盖林地, 抑制林地盐分表渗作用; 雨季造林, 可以有效规避春旱的影响, 对于无淡 水浇灌的沿海滩涂造林地, 雨季扦插造林优势特 别明显; 此外, 采用扦插造林, 插条完全插入土 中, 柳条的保水能力更强, 提高沿海盐碱地柳树 造林成活率; 采取扦插造林, 消耗造林材料少, 种 条采集、 运输过程快, 造林成本低、 并且便于造林 各环境的紧密衔接, 提高造林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904556 B 2018.09.11 CN 104904556 B 1.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
4、扦插造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 选用灌木柳苏柳52-2、 苏柳2345、 乔木柳苏柳1011、 苏柳1010、 其他耐盐碱 速生柳树品种中的一种; 2)林地地下水位控制: 针对需要造林的地块, 贯通林地内外排水系统, 灌木品种造林地 下水位控制在0.6米以下, 乔木品种造林地下水位控制在1米以下; 3)土壤改良: 提前1年开始土壤改良, 第1年11月中旬施用鲜重8吨以上的牛粪、 有机肥2 吨以上, 深翻40厘米, 次年种植白三叶6公斤/亩, 施30公斤过磷酸钙; 5月份深翻入土、 整平 土地; 4)作床: 7月上旬雨季前采取高床造林, 造林地每隔30米挖40厘米深。
5、、 60厘米宽的排水 沟, 扦插床床面宽1.2米、 长30米, 相邻两床间挖30厘米宽、 20厘米深的小沟, 作床前, 每亩施 用保水剂3公斤/亩; 5)地膜覆盖: 筑床完成后, 用黑色易降解地膜覆盖苗床; 6)造林: 7月中旬雨季开始时造林, 在雨季开始时扦插, 采用一年生苗干剪取插穗, 种条 随剪随插, 种条剪成小头直径1厘米以上、 长15厘米且直径和条长标准差不超过10的插穗 扦插造林, 扦插时芽向上、 直插、 插穗上端与床面平齐, 每床纵向扦插两行, 株距0.4米, 行距 不小于1.0米, 造林后用细土压实地膜破损口, 最后行间覆盖5厘米厚的碎稻草覆盖保墒; 7)管理: 扦插造林后, 。
6、3到5天后柳树发芽, 发芽后及时拨开稻草、 使不影响苗木生长, 地 膜降解破损后, 杂草萌生时, 用小型机械在行间旋耕松土和除草, 年底补植缺株后, 全部平 茬。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904556 B 2 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造林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沿海盐碱地林木可利用土层浅, 土壤瘠薄、 板结、 透气性差, 土壤含盐量较高, 同时 易受干旱、 淹水和台风影响, 又缺乏灌溉条件, 这些不利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沿海盐 碱地造林失败。 因此, 沿海盐碱地造林一直是世。
7、界范围内的技术难点。 为突破沿海盐碱地造 林的 “禁区” ,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造林品种选择、 盐碱地改良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 0003 1、 造林品种选择 0004 我国耐盐树种选育研究的树种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乔木树种。 已经开展过相关研 究或有研究成果的树种有杨树、 刺槐、 水杉、 柳树、 黑松、 桉树、 胡杨、 落羽杉、 白蜡、 国槐、 桑 树、 苦楝和红树林树种等树种。 在适于沿海地区造林的灌木树种方面, 研究报道很少, 仅在 2000年后, 才开始出现相关文献, 如仲崇禄(2000)提出了木麻黄要从种、 种源、 家系、 无性系 各水平开展树种选择; 郝金标等(2004)分析了限制山。
8、东沿海防护林树种选择的5个方面的 障碍因素, 分别就山东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可选用的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资源作了介绍。 0005 总体上看, 近30年来, 除柽柳外, 目前可在江苏滨海盐碱地规模化造林的材料只有 刺槐、 白榆、 苦楝、 中山杉等有限几个树种的良种, 均为乔木。 乔木树种树体高大、 根系深, 而 沿海困难地有效土层浅, 林木可利用的土层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下层土壤板结、 盐分高, 树 木根系不能伸入, 这是沿海困难地乔木树种难以生长的主要原因。 江苏林科院10多年的研 究表明, 如果不采用高强度的工程措施, 在江苏沿海0.3及以上含盐量的立地, 目前尚没 有乔木树种可以生长。 。
9、目前可在沿海经济开发区应用的重盐碱地造林技术均为高强度的工 程造林技术, 高成本、 高强度、 环保性差, 不适于规模化造林生产。 0006 2、 灌木柳树的造林优势 0007 灌木类树种由于根系很浅、 横向须根发达, 可以密植造林, 一年即可郁闭。 一些如 柳树等灌木类树种比乔木树种具有更大的单位面积生物量, 同时根系、 枝叶生长量占比大, 营养返还多。 而灌木营养返还量大和郁闭快的特点又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盐分表渗, 促 进土壤改良, 有利于形成土壤改良与灌木生长的良性循环。 这些特点均决定了灌木类树种 在沿海困难地造林比乔木类树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0008 此外, 灌木柳可以平茬收割, 。
10、生长周期短、 林分经营周期灵活, 轮伐期可从1年到3 年。 可以有效规避可有效抵御沿海偶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危害。 0009 3、 降盐改土措施 0010 水利工程师常用的盐碱地降盐改土措施, 采用水利工程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住 地下水位。 降盐水利工程一般采取沿海农业 “干、 支、 斗、 毛” 配套的技术模式, 为防止盐水倒 灌, 需要配置强排设施。 由于林木根系深、 生长周期长, 因此, 沿海林业水利工程的标准一般 应高于农业标准。 对于乔木树种, 需把地下水位控制在1米以下; 对于灌木树种, 地下水位需 要控制在0.6米以下。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904556 B 3。
11、 0011 在没有淡水灌溉的地区, 主要通过自然降雨淋盐、 围堰蓄水洗盐, 并通过抑盐措施 降低土壤盐浓度。 由于土壤会随着盐分下降而碱化, 一般需要施用有机肥、 酸性肥料以及磷 肥等物质降碱。 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研究表明, 加入含钙物质, 可降低碱化土壤碱度, 目前 采用石膏改良碱土已得到应用。 工业废料也可用于大规模改良盐碱地, 国内报道利用磷石 膏、 柠檬酸渣、 脱硫石膏以及沼气残渣、 沼液等改良碱土, 都有显著作用。 0012 生物质改良措施可以起到增加土壤肥力和微生物, 改善土壤结构、 抑制土壤水分 蒸发等多种效果, 有利于实现盐渍环境下农林生态的良性循环。 常用的生物质改良措施有 。
12、施用厩肥、 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植物翻耕培肥, 其中种植绿肥是比较经济、 有效的改良措 施, 常用的耐盐绿肥植物主要有苜蓿、 田菁、 棉花、 玉米等。 绿肥改土的应用范围受到植物自 身对盐碱、 涝渍和干旱耐受能力的限制。 0013 4、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0014 沿海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主要是围绕避盐、 保墒、 提高林分耐干旱、 耐盐、 耐瘠薄 能力开展。 应用较多有抬田造林、 浅栽高培土、 地膜覆盖和根围覆盖压盐等技术。 这些技术 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淋盐隔盐效果, 对于长周期生长的乔木树种, 由于忽视了林木深根、 生 长周期很长的特点, 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树木的生长环境, 如不与其他技术集成应。
13、用, 一般三 五年后, 下层土壤容易返盐, 林木生长衰弱或死亡, 乔木还易受海风影响而风倒。 但适用于 浅耕类的灌木树种。 0015 现有技术每平方米造林成本在120元到200元之间, 无法用于规模化造林生产, 暗 沟工程技术造林地需要引入大量砂石、 塑料管等异质性难降解物质, 林木无法与下层土壤 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虽然能够隔盐, 但是即使在今后下层土壤自然降盐后, 林木根系也无 法从地下吸收水分和营养, 林分需要定期浇水, 否则容易受到干旱胁迫, 现有工程技术由于 铺设隔盐层后, 林木的生长土层仅有60cm左右, 影响到将来大乔木的高生长, 现有技术由于 植物层 “不接地气” , 造林后。
14、需要较多的灌溉管护成本, 而且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无法应 用。 0016 沿海地区用于营造生态林的区域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差, 没有灌溉条件; 而江苏 沿海地区雨季分布于7月份和8月份, 春季时常会遇到干旱, 这个特点是沿海地区造林容易 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0017 柳树喜水, 蒸腾量大, 耗水快。 采用植苗造林时, 在没有淡水浇灌的条件下或浇水 不及时, 造林苗木很容易丧失水分。 因此, 造林生产中常见到柳树造林枯梢现象, 沿海地区 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沿海盐碱地柳树造 林成活率、 显著降低重盐土造林绿化成本、 林分郁闭迅速、 。
15、生长整齐的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 扦插造林方法。 0019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20 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品种选择: 选用灌木柳苏柳52-2、 苏柳2345以及乔木柳苏柳1011或苏柳1010或 其他耐盐碱速生柳树品种中的一种;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904556 B 4 0022 2)林地地下水位控制: 针对需要造林的地块, 贯通林地内外排水系统, 灌木品种造 林时地下水位控制在0.6米以下、 乔木品种造林时地下水位控制在1米以下; 0023 3)土壤改良: 提前1年开始土壤改良, 第1年11月。
16、中旬施用鲜重8吨以上的牛粪、 有 机肥2吨以上, 深翻40厘米, 次年种植白三叶6公斤/亩, 施30公斤过磷酸钙; 5月份深翻入土、 整平土地。 0024 4)作床: 7月上旬雨季前采取高床造林, 造林地每隔30米挖40厘米深、 60厘米宽的 排水沟, 扦插床床面宽1.2米、 长30米, 相邻两床间挖30厘米宽、 20厘米深的小沟, 作床前, 每 亩施用保水剂3公斤/亩; 0025 5)地膜覆盖: 筑床完成后, 用黑色易降解地膜覆盖苗床; 0026 6)造林: 7月中旬, 在雨季开始时造林, 种条随剪随插, 采用一年生苗干剪取插穗, 小头直径1厘米以上、 长15厘米且直径和条长标准差不超过10。
17、的插穗扦插造林, 扦插时芽 向上、 直插、 插穗上端与床面平齐, 每床纵向扦插2行(乔木品种扦插1行), 株距0.4米, 行距 不小于1.0米, 造林后用细土压实地膜破损口, 尤其是插穗和栽植苗根部地膜的破损口, 最 后行间覆盖5厘米厚的碎稻草覆盖保墒; 0027 7)管理: 扦插造林后, 3到5天后柳树发芽, 发芽后及时拨开稻草、 使不影响苗木生 长, 地膜降解破损后, 杂草萌生时, 用小型机械在行间旋耕松土和除草。 年底补植缺株后, 全 部平茬。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9 1、 雨季降雨多、 造林地盐碱胁迫效应小, 柳树易于发芽生长, 到雨季结束后, 柳树 。
18、已经可以生长到高度1米, 通过适当密植, 可以有效覆盖林地, 抑制林地盐分表渗作用; 0030 2、 雨季造林, 可以有效规避春旱的影响, 对于无淡水浇灌的造林地, 雨季扦插造林 优势特别明显。 此外, 采用扦插造林, 插条完全插入土中, 柳条的保水能力更强, 提高沿海盐 碱地柳树造林成活率; 0031 3、 采取扦插造林, 消耗造林材料少, 种条采集、 运输过程快, 造林成本低、 并且便于 造林各环境的紧密衔接, 提高造林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 用来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3 一种盐碱地。
19、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4 1)品种选择: 选用灌木柳苏柳52-2、 苏柳2345以及乔木柳苏柳1011或苏柳1010或 其他耐盐碱速生柳树品种中的一种; 0035 2)林地地下水位控制: 针对需要造林的地块, 贯通林地内外排水系统, 灌木品种造 林时地下水位控制在0.6米以下、 乔木品种造林时地下水位控制在1米以下; 0036 3)土壤改良: 提前1年开始土壤改良, 第1年11月中旬施用鲜重8吨以上的牛粪、 有 机肥2吨以上, 深翻40厘米, 次年种植白三叶6公斤/亩, 施30公斤过磷酸钙; 5月份深翻入土、 整平土地; 0037 4)作床: 7月上旬雨季前采取高床造林。
20、, 造林地每隔30米挖40厘米深、 60厘米宽的 排水沟, 扦插床床面宽1.2米、 长30米, 相邻两床间挖30厘米宽、 20厘米深的小沟, 作床前, 每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904556 B 5 亩施用保水剂3公斤/亩; 0038 5)地膜覆盖: 筑床完成后, 用黑色易降解地膜覆盖苗床; 0039 6)造林: 7月中旬, 在雨季开始时造林, 种条随剪随插, 采用一年生苗干剪取插穗, 小头直径1厘米以上、 长15厘米且直径和条长标准差不超过10的插穗扦插造林, 扦插时芽 向上、 直插、 插穗上端与床面平齐, 每床纵向扦插两行, 株距0.4米, 行距不小于1.0米, 造林 后。
21、用细土压实地膜破损口, 尤其是插穗和栽植苗根部地膜的破损口, 最后行间覆盖5厘米厚 的碎稻草覆盖保墒; 0040 7)管理: 植苗造林后, 3到5天后柳树发芽, 发芽后及时拨开稻草、 使不影响苗木生 长, 地膜降解破损后, 杂草萌生时, 用小型机械在行间旋耕松土和除草。 年底补植缺株后, 全 部平茬。 0041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2009年、 2010年和2011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草庙镇 沿海含盐量0.5以上的重盐土立地, 采用本发明分别营建灌木柳林60亩、 20亩和40亩, 每 亩造林4000株/亩, 柳树成活率分别达到85、 93和95, 当年苗高分别达到0.9米、 1.3米 和1.2米, 平均地径1.0厘米到1.4厘米, 造林次年林分完全郁闭, 超过了国家生态公益林的 相关标准。 004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 出的技术变形,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904556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