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2479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12340.6

申请日:

2013.05.31

公开号:

CN103306709A

公开日:

2013.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F 5/02申请公布日:201309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5/02申请日:20130531|||公开

IPC分类号:

E21F5/02

主分类号:

E21F5/02

申请人:

武汉广益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守中; 高巍; 王军; 李洁; 屈双双; 朱亮; 朱小康; 霍旭东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长城园三路光谷精工园D座F1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消防系统,具体应用在寒区隧道安全消防领域。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位于地面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和储水容器进口,与储水容器进口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和泵,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传输部分的泵、自动切断阀门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本发明不仅节能降耗,且构造简易,施工及维护方便,具有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表下层,储水容器位于地面(11)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和储水容器进口(4),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容积式泵或叶轮式泵。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出口(3)位于储水容器的顶部或一侧底部,储水容器进口(4)位于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

说明书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消防系统,具体应用在寒区隧道安全消防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的国家,在交通隧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作为主要灾害的火灾也频繁发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和高海拔地区,寒冷天气不仅使隧道饱受冻害困扰甚至报废,而且阻碍消防用水的正常供给。为防止寒冷天气下消防管内的水结冰,采取最多的方式是在隧道的高位消防池内布设加热电阻丝,同时在通往隧道内各消防栓的消防输水管道内也须布设加热电阻丝,在气温小于零度后,为防止消防用水的结冰, 每天都须24小时的供电加热以保持消防池及消防管道内消防水的常态不冻。这样,在寒冷季节因隧道的运营使用,为安全消防的目的,势必造成很大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寒区隧道防冻措施造成极大能源消耗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构造简易,施工及维护方便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面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顶部位于当地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和储水容器进口4(储水容器出口3位于储水容器的顶部或一侧底部,储水容器进口4位于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
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
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
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
所述泵为容积式泵或叶轮式泵。
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利用地热防止寒冷天气下消防用水结冰,当火灾发生时,烟雾传感器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开启泵和自动切断阀门,释放储水容器中消防用水以达到扑灭火灾行为。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不仅施工、维护简易(方便),构造简易,而且可以避免未发生火灾时预防性措施引起的能源浪费,节能,即需即用反应迅捷,真正到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储水容器、3‑储水容器出口、4‑储水容器进口、5‑管道、6‑泵(水泵)、7‑自动切断阀门、8‑烟雾传感器、9‑第一阀门、10‑补水口、11‑地面,12‑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表下层,储水容器位于地面冻深线以下(以储水容器顶端为准),储水容器的顶部或一侧底部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设有储水容器进口4,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泵(6)的扬程根据隧道实际情况选择,泵提供压力不小于0.4mpa];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
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所述泵为容积式泵或叶轮式泵。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
控制器1的作用是根据烟雾传感器8发出的信号,自动关闭或开启消防管道5与消防栓连接处的自动切断阀7以及泵6。
火灾未发生时,本发明系统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传统消防系统的预防性措施发生的能源消耗;一旦火灾发生,本发明系统通过控制器1开启,保证消防用水的不断供给。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709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8CN103306709ACN103306709A21申请号201310212340622申请日20130531E21F5/0220060171申请人武汉广益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30070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长城园三路光谷精工园D座F10272发明人冯守中高巍王军李洁屈双双朱亮朱小康霍旭东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代理人唐万荣54发明名称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消防系统,具体应用在寒区隧道安全消防领域。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

2、;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位于地面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和储水容器进口,与储水容器进口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和泵,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传输部分的泵、自动切断阀门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本发明不仅节能降耗,且构造简易,施工及维护方便,具有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709ACN103306709A1/1页21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

3、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表下层,储水容器位于地面(11)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和储水容器进口(4),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

4、、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容积式泵或叶轮式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出口(3)位于储。

5、水容器的顶部或一侧底部,储水容器进口(4)位于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权利要求书CN103306709A1/2页3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消防系统,具体应用在寒区隧道安全消防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的国家,在交通隧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作为主要灾害的火灾也频繁发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和高海拔地区,寒冷天气不仅使隧道饱受冻害困扰甚至报废,而且阻碍消防用水的正常供给。为防止寒冷天气下消防管内的水结冰,采取最多的方式是在隧道的高位消防池内布设加热电阻丝,同时在通往隧道内各消防栓的消防输水管道内也须。

6、布设加热电阻丝,在气温小于零度后,为防止消防用水的结冰,每天都须24小时的供电加热以保持消防池及消防管道内消防水的常态不冻。这样,在寒冷季节因隧道的运营使用,为安全消防的目的,势必造成很大能源消耗。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寒区隧道防冻措施造成极大能源消耗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构造简易,施工及维护方便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000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面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顶部位于当地冻深线以下),储水容器上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和储水容器进口4(储水容器出口3位于储水容器。

7、的顶部或一侧底部,储水容器进口4位于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0005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0006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0007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0008所述泵为容。

8、积式泵或叶轮式泵。0009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0010本发明通过利用地热防止寒冷天气下消防用水结冰,当火灾发生时,烟雾传感器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开启泵和自动切断阀门,释放储水容器中消防用水以达到扑灭火灾行为。0011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不仅施工、维护简易(方便),构造简易,而且可以避免未发生火灾时预防性措施引起的能源浪费,节能,即需即用反说明书CN103306709A2/2页4应迅捷,真正到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1控制器、2储水容器、3储水容器出口、4储水容器进口、5管道、。

9、6泵(水泵)、7自动切断阀门、8烟雾传感器、9第一阀门、10补水口、11地面,12第二阀门。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0015参见图1,寒区隧道节能消防系统,它包括供水部分、传输部分和自动感应部分;所述的供水部分包括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置于地表下层,储水容器位于地面冻深线以下(以储水容器顶端为准),储水容器的顶部或一侧底部设有储水容器出口3,储水容器的另一侧顶部设有储水容器进口4,与储水容器进口4相连通的补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9;所述的传输部分包括管道5和泵6,管道5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12并与储水容器出口3相连通,管道5的另一端与隧道内消防栓连接并设有。

10、自动切断阀门7,管道5上设有泵6泵(6)的扬程根据隧道实际情况选择,泵提供压力不小于04MPA;所述的自动感应部分包括烟雾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置于隧道底部,烟雾传感器8之间间隔10米布置安装;供水部分的第一阀门9、传输部分的泵6、自动切断阀门7和自动感应部分的烟雾传感器8均由导线连入控制器1。0016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控制器。所述储水容器为混凝土或碳钢或不锈钢容器。所述管道为碳钢或不锈钢管。所述泵为容积式泵或叶轮式泵。所述烟雾传感器为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0017控制器1的作用是根据烟雾传感器8发出的信号,自动关闭或开启消防管道5与消防栓连接处的自动切断阀7以及泵6。0018火灾未发生时,本发明系统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传统消防系统的预防性措施发生的能源消耗;一旦火灾发生,本发明系统通过控制器1开启,保证消防用水的不断供给。0019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说明书CN103306709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067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