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21193A43申请公布日20130925CN103321193ACN103321193A21申请号201310252042X22申请日20130624E02B8/0820060171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31001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72发明人王旭航陈建林丁明明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代理人韩小燕54发明名称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以解决部分高坝水库无法在坝下附近区域布设地面过鱼设施的问题,保障鱼类在通过。
2、大坝时尽可能减少伤害,为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创造过坝条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下游水平运输系统、垂直运输系统、上游输放鱼系统和一体化运鱼箱。本发明适用于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21193ACN103321193A1/1页21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下游水平运输系统、垂直运输系统、上游输放鱼系统和一体化运鱼箱,其中下游水平运输系统由导流隧洞(1)改造而来,导流隧洞。
3、底部设置运输轨道(2),轨距与所述一体化运鱼箱的轮距相匹配,运输轨道一端位于导流隧洞出口附近的诱鱼系统旁,运输轨道的另一端位于垂直运输系统的竖井(5)下方;垂直运输系统通过开挖垂直竖井(5)形成,竖井上端面位于坝轴线上游,竖井上游高程位于坝址处校核洪水位以上,竖井顶部安装垂直升降机(6);上游输放鱼系统采用新开挖平洞(7)与竖井(5)顶部相衔接,平洞内设有运输轨道(2),平洞上游端经过一集鱼池(8)连接斜向下的放鱼槽(9),集鱼池两侧配备输水水泵(10)并在出口处设水位控制闸(11),放鱼槽截面为U形,底面光滑,上部段坡度在15左右,临近下游正常蓄水位附近坡度逐渐降低至2左右;一体化运鱼箱(3。
4、)呈半封闭的长方体形状,顶部开口,四周及底部封闭,运鱼箱底部圆弧形下凹并在最低处设有放鱼口(31),运鱼箱底部装有两对与运输轨道(2)相匹配的滚轮(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水平运输系统采用电动牵引车(4)驱动运鱼箱,导流隧洞内部设有通风、供电、照明和排水设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运输系统中的垂直升降机(6)配有运输轨道(2),该运输轨道下端与下游水平运输系统的运输轨道相衔接,上端与上游输放鱼系统中的运输轨道相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鱼槽(9)往下延伸到库区死水位以下1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系。
5、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运鱼箱(3)箱体前后及两侧各设置一个牵引钩(33),箱体后侧底部安装增氧设备(34)和水循环设备(35),箱体前侧底部安装蓄电池(36),箱体前侧上部安装光照设备(37);水循环设备的进水口(351)位于箱体前侧下部,水循环设备的出水口(352)位于箱体的后侧中部;增氧设备有2个增氧口(341),位于箱体后侧下部;所述放鱼口(31)上设有阀门并通过遥控控制启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闸(11)呈U形,下部为基本圆形的过鱼断面,闸门(12)由左右两扇组成,各自向下游水平开启,开启程度可控制放鱼槽(9)内水深和流速大小。权利要求书CN1033。
6、21193A1/3页3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适用于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背景技术0002大坝的修建将河流上下游自由连通的水生生境进行了人为阻隔,使鱼类洄游、种群交流等正常生活过程受影响。过鱼设施是沟通阻隔河段、恢复水生生物交流的重要设施,对于鱼类的上溯、种群交流尤为重要。目前,过鱼设施主要包括鱼道、鱼闸、升鱼机和集运鱼系统等几种方案,鱼道、鱼闸、升鱼机多应用于中低高度的拦河坝,且常需要与坝体相结合,而拱坝等部分坝型则因泄洪安全或两侧地形等因素而无法布设。集运鱼系统则由于涉及集运鱼船等专业设施的辅助,而这些设施的制造和运行均有一。
7、定的局限性,且对于下游为峡谷河道的,由于水流急、河面窄等原因,集鱼作业不易实施;此外,在运输环节,集运鱼系统一般采用车辆运输,其需要通过多次的转置才能实现在上游的下放,其间可能对鱼类产生一定伤害。可见,如何在高坝水库上下游之间进行快速有效的过鱼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以解决部分高坝水库无法在坝下附近区域布设地面过鱼设施的问题,保障鱼类在通过大坝时尽可能减少伤害,为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创造过坝条件。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下游水平运输系统、垂直运输。
8、系统、上游输放鱼系统和一体化运鱼箱,其中下游水平运输系统由导流隧洞改造而来,导流隧洞底部设置运输轨道,轨距与所述一体化运鱼箱的轮距相匹配,运输轨道一端位于导流隧洞出口附近的诱鱼系统旁,运输轨道的另一端位于垂直运输系统的竖井下方;垂直运输系统通过开挖垂直竖井形成,竖井上端面位于坝轴线上游,竖井上游高程位于坝址处校核洪水位以上,竖井顶部安装垂直升降机;上游输放鱼系统采用新开挖平洞与竖井顶部相衔接,平洞内设有运输轨道,平洞上游端经过一集鱼池连接斜向下的放鱼槽,集鱼池两侧配备注水水泵并在出口处设水位控制闸,放鱼槽截面为U形,底面光滑,上部段坡度在15左右,临近下游正常蓄水位附近坡度逐渐降低至2左右,直。
9、至到死水位以下末端;一体化运鱼箱呈半封闭的长方体形状,顶部开口,四周及底部封闭,运鱼箱底部圆弧形下凹并在最低处设有放鱼口,运鱼箱底部装有两对与运输轨道相匹配的滚轮。0005所述下游水平运输系统采用电动牵引车驱动运鱼箱,导流隧洞内部设有通风、供电、照明和排水设施。0006所述垂直运输系统中的垂直升降机配有运输轨道,该运输轨道下端与下游水平运输系统的运输轨道相衔接,上端与上游输放鱼系统中的运输轨道相衔接。说明书CN103321193A2/3页40007所述放鱼槽往下延伸到库区死水位以下12M。0008所述一体化运鱼箱箱体前后及两侧各设置一个牵引钩,箱体后侧底部安装增氧设备和水循环设备,箱体前侧底部。
10、安装蓄电池,箱体前侧上部安装光照设备;水循环设备的进水口位于箱体前侧下部,水循环设备的出水口位于箱体的后侧中部;增氧设备有2个增氧口,位于箱体后侧下部;所述放鱼口上设有阀门并通过遥控控制启闭。0009所述水位控制闸呈U形,下部为基本圆形的过鱼断面,闸门由左右两扇组成,各自向下游水平开启,开启程度可控制放鱼槽内水深和流速大小。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充分利用建设过程中部分临时洞室,辅以增设配套的地下洞室和设施,实现主动地下过鱼的形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2、可以使鱼类在进入运鱼箱后不经过转运,直接运达坝址上游,减少对鱼类的二次机械伤害。3、运鱼箱集成了供氧系统、水循环系统、光照系统,可。
11、有效保证运输途中鱼类生存环境保持基本稳定。4、本发明中水平方向运输系统采用有轨运输系统,可使运输过程平稳,减少二次伤害。5、垂直运输系统采用垂直升降机,上升速度快、过程平稳。6、输放鱼系统采用U形放鱼槽深入库区死水位以下,满足不同运行水位时的输放鱼需要。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发明中放鱼槽的平面布置示意图。0013图3为本发明中放鱼槽的侧视图。0014图4为本发明中放鱼槽的剖视图。0015图5为本发明中运鱼箱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为本发明中运鱼箱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通过地下竖井过鱼的综合系统,由下游水平运输系统、垂直运输。
12、系统、上游输放鱼系统和一体化运鱼箱3组成。0018下游水平运输系统由导流隧洞1改造而来,导流隧洞1底部设置运输轨道2,轨距与一体化运鱼箱3相配套,运输轨道2一端位于导流隧洞1出口附近的诱鱼系统旁,另一端位于垂直运输系统下方,下游水平运输系统采用电动牵引车4进行驱动,带动一体化运鱼箱3,导流隧洞1内部设置通风、供电、照明、排水等系统。0019垂直运输系统通过开挖垂直竖井5形成,竖井平面上位于坝轴线上游,竖井上游高程位于坝址处校核洪水位以上,竖井顶部安装垂直升降机6,用于起吊一体化运鱼箱3。0020上游输放鱼系统采用新开挖平洞7形式与垂直运输系统的竖井5顶部相连接,平洞内设有运输轨道2,并与竖井5。
13、、导流隧洞1内的运输轨道2相衔接,以便运鱼箱顺利进出升降机轿厢。如图2图4所示,平洞7上游端经过集鱼池8连接斜向下的放鱼槽9,其中集鱼池8两侧配备输水水泵10并在出口处设水位控制闸11,放鱼槽9截面采用U形,底面光滑。在运鱼箱放鱼时,放鱼槽9内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流速,满足鱼类平稳进入库区的需要,放鱼槽9往下延伸至库区死水位以下12M,满足不同库水位时的放鱼需要。0021所述水位控制闸11呈U形,下部为圆弧形的过鱼断面,闸门12由左右两扇组成,说明书CN103321193A3/3页5各自向下游水平开启,开启程度可控制放鱼槽9内水深和流速大小。0022如图5、图6所示,一体化运鱼箱3是实现鱼类暂存。
14、、转运、放鱼的重要载体,考虑采用半封闭形式,顶部开口,四周及底部均为封闭形式。箱体四周采用长方体构造,底部采用下圆弧形下凹结构并在最低处设有放鱼口31;箱体前后两侧各设置牵引钩33;箱体下部采用与运输轨道2相匹配的两轴滚轮32,分别安装于箱体的前部和后部。箱体内安装增氧设备34、水循环设备35和光照设备37,箱体自带蓄电池36,上述设备用于暂养和运输途中的增氧、水体流动和光照需求,满足在箱内鱼类临时活动的需要。其中水循环设备35的进水口351位于箱体前侧下部,出水口352位于后侧中部。增氧设备34具有2个增氧口341,位于箱体后侧下部。光照设备37置于箱体前上部,光源为近自然光。本例中放鱼口3。
15、1内设有阀门,并可通过遥控开启和关闭。0023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一体化运鱼箱3在下游导流隧洞1附近的诱鱼系统旁等候,待诱鱼系统诱集到鱼类后,通过小型摇臂式吊机将鱼类送入运鱼箱暂养。箱内的鱼类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电动牵引车4牵引运鱼箱3,沿着下游水平轨道2至垂直升降机6。在暂养期间,循环水牵引和增氧牵引持续运行,光照牵引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在昼间运鱼期间自动开启,夜间运鱼期间关闭。00242、垂直升降机6采用两侧开门方式,电动牵引车4牵引运鱼箱3通过垂直升降机6的轿厢,后将电动牵引车4与运鱼箱3脱开,并对运鱼箱3进行防滚固定,关闭垂直升降机6两侧的安全门,启动升降机,运鱼箱3随着升降机。
16、平稳上升。00253、当垂直升降机6到达竖井5顶部时,一侧轿厢门开启,采用设置于竖井前方平洞顶部的卷扬机13牵引钢缆前部挂钩钩住运鱼箱3前部的牵引钩33,将运鱼箱3从轿厢中牵引出并到达制动区域,关闭运鱼箱3中的增氧设备、循环水设备,集鱼池8内水泵10同时开始注水,池内水深达到30CM左右时关闭水泵10,运鱼箱3底部放鱼口31的阀门开启,向集鱼池8中放鱼,待运鱼箱3放鱼完毕后,开启集鱼池8的水位控制闸门11,通过放鱼槽9向水库放鱼,同时集鱼池8中的水泵10开启,向放鱼槽9中补充水量,根据鱼类的个体大小,使放鱼槽9中的最大水深维持在10CM30CM之间,鱼类个体随着水流平稳进入库区。00264、放鱼完成后,关闭箱体放鱼口的阀门,通过卷扬机13将运鱼箱3牵引至竖井平台附近,后通过人工方式将运鱼箱3推送至升降机轿厢并进行防滑固定,开启升降机,运鱼箱随着轿厢降至底部,后下游侧轿厢门开启,将电动牵引车4与运鱼箱3连接好,后将运鱼箱3送至下游集鱼系统附近,等待实施下一次运鱼过程。说明书CN103321193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21193A2/3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321193A3/3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32119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