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加工生产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粽子加工生产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89992.5 (22)申请日 2015.11.30 A23L 5/10(2016.01) (73)专利权人 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 正阳东路 199 号 (72)发明人 邵建国 (54) 实用新型名称 粽子加工生产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粽子加工生产线, 包括蒸 煮装置、 蒸煮框、 输送带、 吊杆、 钩杆、 输送台以及 电动葫芦, 钩杆用于拖动位于输送带上的蒸煮框, 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 第二输送带、 第三输送 带、 第四输送带以及粽子冷却输送带, 吊杆包括。
2、第 一吊杆、 第二吊杆以及第三吊杆, 电动葫芦第一电 动葫芦、 第二电动葫芦、 第三电动葫芦, 粽子冷却 输送带为上、 下两层结构, 上层为蒸煮框放置输送 带, 下层为粽子输送带, 粽子由蒸煮框放置输送带 掉落至粽子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粽子加 工生产线, 通过多条输送带相配合的设计, 使得生 产过程中的蒸煮框持续保留在输送带上, 实现循 环利用, 降低了工人的数量以及减少了蒸煮框的 使用数量, 单个蒸煮框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214115 U 2016.05。
3、.11 CN 205214115 U 1.粽子加工生产线, 包括蒸煮装置、 蒸煮框、 输送带、 吊杆、 钩杆、 输送台以及电动葫芦, 其特征在于, 钩杆用于拖动位于输送带上的蒸煮框, 输送带包括位于输送台下方的第一输 送带和输送台前侧的第二输送带、 用于输送蒸煮框的第三输送带、 第四输送带以及粽子冷 却输送带, 粽子冷却输送带连接冷却生产线, 粽子冷却输送带连接冷却生产线, 吊杆包括用 于将多个蒸煮框叠加的第一吊杆、 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吊入/吊出蒸煮装置的第二吊杆 以及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进行拆分使粽子与蒸煮框分离的第三吊杆, 电动葫芦包括用于 控制第一吊杆的第一电动葫芦、 用于控制第二吊杆。
4、的第二电动葫芦、 用于控制第三吊杆的 第三电动葫芦, 粽子冷却输送带为上、 下两层结构, 上层为蒸煮框放置输送带, 下层为粽子 输送带, 粽子由蒸煮框放置输送带掉落至粽子输送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粽子加工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第三输送带上安装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粽子加工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蒸煮框叠加时使用的垫 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14115 U 2 粽子加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粽子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粽子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粽子生产线, 粽子包好后人工放置进蒸煮框内, 待其内装满后通。
5、过电动葫 芦将其吊入蒸煮装置内, 煮熟后吊出将粽子与蒸煮框分离, 分离后蒸煮框置于一侧, 同时运 输, 这一生产过程中, 需要准备大量的蒸煮框尤其是生产旺季, 蒸煮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 某一地方停留较长时间, 占用生产场地, 且单个蒸煮框的利用率低, 生产过程中造成资源浪 费而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粽子加工生产线, 通过多条输送带相配 合的设计, 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蒸煮框持续保留在输送带上, 实现循环利用, 降低了工人的数 量以及减少了蒸煮框的使用数量, 单个蒸煮框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
6、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粽子加工生产线, 包括 蒸煮装置、 蒸煮框、 输送带、 吊杆、 钩杆、 输送台以及电动葫芦, 钩杆用于拖动位于输送带上 的蒸煮框, 输送带包括位于输送台下方的第一输送带和输送台前侧的第二输送带、 用于输 送蒸煮框的第三输送带、 第四输送带以及粽子冷却输送带, 粽子冷却输送带连接冷却生产 线, 吊杆包括用于将多个蒸煮框叠加的第一吊杆、 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吊入/吊出蒸煮装 置的第二吊杆以及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进行拆分使粽子与蒸煮框分离的第三吊杆, 电动 葫芦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吊杆的第一电动葫芦、 用于控制第二吊杆的第二电动葫芦、 用于控 制第三吊杆的第三电动葫芦, 粽子冷却输送。
7、带为上、 下两层结构, 上层为蒸煮框放置输送 带, 下层为粽子输送带, 粽子由蒸煮框放置输送带掉落至粽子输送带上。 0005 第三输送带上安装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驱动滚筒转动。 0006 还包括蒸煮框叠加时使用的垫板, 垫板的存在可避免将蒸煮框置于地面上进行叠 加导致的污染、 碰撞等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粽子加工生产线, 通过多条输送带 相配合的设计, 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蒸煮框持续保留在输送带上, 实现循环利用, 降低了工人 的数量以及减少了蒸煮框的使用数量, 单个蒸煮框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8、 1、 第一输送带, 2、 第三输送带, 3、 粽子冷却输送带, 4、 第四输送带, 5、 蒸煮装 置, 6、 垫板, 7、 第二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214115 U 3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1 如图1所示, 粽子加工生产线, 包括蒸煮装置、 蒸煮框、 输送带、 吊杆、 钩杆、 输送台 以及电动葫芦, 钩杆用于拖动位于输送带上的蒸煮框, 输送带包括位于输送台下方的第一 输送带和输送台前侧的第二输送带、 用于输送蒸煮框的第三输送带、 第四输送带以及粽子 冷却输送带, 粽子冷却输送带连接冷却生产线,。
9、 吊杆包括用于将多个蒸煮框叠加的第一吊 杆、 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吊入/吊出蒸煮装置的第二吊杆以及用于将叠加后的蒸煮框进 行拆分使粽子与蒸煮框分离的第三吊杆, 电动葫芦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吊杆的第一电动葫 芦、 用于控制第二吊杆的第二电动葫芦、 用于控制第三吊杆的第三电动葫芦, 粽子冷却输送 带为上、 下两层结构, 上层为蒸煮框放置输送带, 下层为粽子输送带, 粽子由蒸煮框放置输 送带掉落至粽子输送带上。 0012 其中, 输送带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固定架以及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且垂直于固定 架的滚筒。 0013 其中, 第一电动葫芦、 第二电动葫芦以及第三电动葫芦安装在置于车间内的横梁 上。 001。
10、4 第一输送带、 第二输送带以及第四输送带上均不安装驱动电机, 避免动力传输造 成的蒸煮框相互挤压的问题。 0015 第三输送带上安装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驱动滚筒转动, 从而带动蒸煮框向前移动。 0016 还包括蒸煮框叠加时使用的垫板, 可避免蒸煮框直接置于地面造成的污染和碰 撞。 0017 使用时, 包好的粽子经输送台自动输送并掉落至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蒸煮框内, 当该蒸煮框内装满粽子时, 启动第一电动葫芦控制第一吊杆将该蒸煮框吊出放至垫板/地 面上, 同时, 工人用钩杆将下一个蒸煮框钩至输送台上粽子掉落处, 带粽子装满时, 启动第 一电动葫芦控制第一吊杆将这一个蒸煮框吊出叠加至上一个蒸煮框上。
11、, 循环上述动作, 蒸 煮框经多次叠加后, 启动第二电动葫芦控制第二吊杆将叠加后的蒸煮框吊至蒸煮装置内, 待粽子煮熟后, 启动第二电动葫芦控制第二吊杆将叠加后的蒸煮框吊出至第四输送带, 启 动第三电动葫芦控制第三吊杆将叠加后的蒸煮框逐个吊至蒸煮框放置输送带并将粽子卸 至粽子输送带, 工人用钩杆将粽子卸出的蒸煮框钩至第三输送带, 循环上述动作, 第三输送 带上的驱动电机持续工作, 将蒸煮框输送至输送台附近, 工人用钩杆将其钩至第一输送带, 整个过程循环进行, 实现蒸煮框的自动输送。 0018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 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21411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21411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