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24587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729169.6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号:

CN207612858U

公开日:

2018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3/00

主分类号:

A01G33/00

申请人: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发明人:

陈鸿鹏

地址: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人民大道中30号

优先权:

CN201721729169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瑶云;陈伟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锚钉、第一支撑杆、第一拉杆、培育箱和过滤网,所述锚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所述培育箱的内部位于横杆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钩连接有第二拉杆,且固定钩固定在第二拉杆的上端上,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培育箱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下端安装有软管。本实用新型有利于人工培育,有效的避免了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锚钉(1)、第一支撑杆(2)、第一拉杆(6)、培育箱(12)和过滤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1)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4),且第二支撑杆(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上,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端固定有培育箱(12),所述培育箱(12)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13),所述培育箱(12)的内部位于横杆(13)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14),所述培育箱(12)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10),所述培育箱(12)的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10)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通过固定钩(8)连接有第二拉杆(7),且固定钩(8)固定在第二拉杆(7)的上端上,所述第二拉杆(7)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6),所述培育箱(12)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11),所述氧气管(11)的下端安装有软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共设有四个,且第一支撑杆(2)均焊接在培育箱(12)的下端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1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氧气管(11)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6)的下端呈圆锥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南海藻类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海蒿子是植物标本。藻体主干圆柱形,直立,直径2--7mm,小枝互生,凋落后于主干上残留圆柱形迹,藻体褐色,高一般30-60CM,可达1M。固着器盘状,上有单生,偶有双生或三生的圆柱状的主干。初生分枝自主干钝角羽状出生,为一年生,完成生殖任务后即行凋落,但在主干表面上遗留一个清晰的圆锥形突起,第二年,新枝在突起上部生出,初发生时,部分旧枝仍然残留在主干上,主干自顶端逐年增长,圆锥形的突起也逐渐增多。目前国内海参年产量达 10万吨,产值约200多亿元,海参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也使得海蒿子资源供不应求,沿海人们大量采集而导致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从而开发海蒿子人工育苗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具备便于人工培育,及增加阳光和氧气的优点,解决了大量采集而导致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锚钉、第一支撑杆、第一拉杆、培育箱和过滤网,所述锚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通过固定扣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所述培育箱的内部位于横杆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钩连接有第二拉杆,且固定钩固定在第二拉杆的上端上,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所述培育箱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下端安装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共设有四个,且第一支撑杆均焊接在培育箱的下端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氧气管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氧气管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呈圆锥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能够起到固定培育箱,且调节培育箱高度的效果,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通过锚钉固定在水体的底部,将第二支撑杆套接在第一支撑杆上,且通过固定扣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固定,有利于培育箱的固定,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通过固定扣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上可调节培育箱的高度,有利于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网,能够在将培育箱放入水中,可过滤水且避免泥沙被过滤的效果,在人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内,为海蒿子的生长提供养分,将培育箱放入水中后有利于对水的过滤,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滤,保证了海蒿子的成长,同时将培育箱固定后,两侧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对培育箱起到稳定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氧气管,能够在海蒿子生长过程中提供氧气的效果,人工培育海蒿子为了提高效益,加快海蒿子的成长速度,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增加氧气,将岸上的增氧泵打开,氧气通过软管输送到水下,且氧气由氧气管排到水中,可为始终增加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钉;2-第一支撑杆;3-固定扣;4-第二支撑杆;5-固定孔;6-第一拉杆;7-第二拉杆;8-固定钩;9-固定环;10-把手;11-氧气管;12-培育箱;13-横杆;14-过滤网;1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包括锚钉1、第一支撑杆2、第一拉杆6、培育箱12和过滤网14,锚钉1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的下端,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4,且第二支撑杆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上,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5,第一支撑杆2上端固定有培育箱12,第一支撑杆2共设有四个,且第一支撑杆2均焊接在培育箱12的下端四角处,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2通过锚钉1固定在水体的底部,将第二支撑杆4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上,且通过固定扣3将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4进行固定,有利于培育箱12的固定,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5上可调节培育箱12的高度,有利于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培育箱12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13,培育箱12的内部位于横杆13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14,通过横杆13有利于放置过滤网14,在人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12内,为海蒿子的生长提供养分,将培育箱12放入水中后过滤网14有利于对水的过滤,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滤,保证了海蒿子的成长,培育箱12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10,通过把手10便于培育箱12在水下的固定,培育箱12的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10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9,固定环9通过固定钩8连接有第二拉杆7,且固定钩8固定在第二拉杆7的上端上,第二拉杆7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6,第一拉杆6的下端呈圆锥状,将培育箱12固定后,将第一拉杆6固定在水体的下端,通过第二拉杆7连接第一拉杆6和培育箱12,通过第一拉杆6和第二拉杆7对培育箱12起到稳定作用,培育箱12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11,氧气管1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氧气管11之间相互连通,氧气管11的下端安装有软管15,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增加氧气,将岸上的增氧泵打开,氧气通过软管15输送到水下,且氧气由氧气管11排到水中,可为始终增加氧气。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2通过锚钉1固定在水体的底部,将第二支撑杆4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上,且通过固定扣3将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4进行固定,有利于培育箱12的固定,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5上可调节培育箱12的高度,有利于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通过横杆13有利于放置过滤网14,在人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12内,为海蒿子的生长提供养分,将培育箱12放入水中后过滤网14有利于对水的过滤,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滤,将培育箱12固定后,将第一拉杆6固定在水体的下端,通过第二拉杆7连接第一拉杆6和培育箱12,通过第一拉杆6和第二拉杆7对培育箱12起到稳定作用,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增加氧气,将岸上的增氧泵打开,氧气通过软管15输送到水下,且氧气由氧气管11排到水中,可为始终增加氧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29169.6 (22)申请日 2017.12.13 (73)专利权人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地址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人民大 道中30号 (72)发明人 陈鸿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刘瑶云 陈伟斌 (51)Int.Cl. A01G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 装置, 包括锚钉、 第一支撑杆、 。

2、第一拉杆、 培育箱 和过滤网, 所述锚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下端,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 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培育箱, 所述培育箱的底 部等距安装有横杆, 所述培育箱的内部位于横杆 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 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上端中 间处固定有把手, 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中间处位于 把手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 钩连接有第二拉杆, 且固定钩固定在第二拉杆的 上端上, 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 一拉杆, 所述培育箱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 所述氧气管的下端安装有软管。 本实用新型有利 于人工培育, 有效的避免了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 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612858 U 2018.07.17 CN 207612858 U 1.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包括锚钉 (1) 、 第一支撑杆 (2) 、 第一拉杆 (6) 、 培育箱 (12) 和过滤网 (1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 (1) 焊接在第一支撑杆 (2) 的下端, 所述第一支撑 杆 (2) 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 (4) , 且第二支撑杆 (4) 通过固定扣 (3) 固定在第一支撑杆 (2) 上, 所述第一支撑杆 (2) 上端固定有培育箱 (12) , 所述培育箱 (12) 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 杆 (13) , 所述培育箱 (12) 的内部位于横杆。

4、 (13) 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 (14) , 所述培育箱 (12) 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 (10) , 所述培育箱 (12) 的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 (10) 的下端固 定有固定环 (9) , 所述固定环 (9) 通过固定钩 (8) 连接有第二拉杆 (7) , 且固定钩 (8) 固定在第 二拉杆 (7) 的上端上, 所述第二拉杆 (7) 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 (6) , 所述培育箱 (12) 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 (11) , 所述氧气管 (11) 的下端安装有软管 (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 (2) 共设有四个。

5、, 且第一支撑杆 (2) 均焊接在培育箱 (12) 的下端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气管 (11) 共 设有四个, 且四个氧气管 (11) 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杆 (6) 的下端呈圆锥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 (4) 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 (5)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12858 U 2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南海藻类培育技术领域, 具。

6、体为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海蒿子是植物标本。 藻体主干圆柱形, 直立, 直径2-7mm, 小枝互生, 凋落后于主干 上残留圆柱形迹, 藻体褐色, 高一般30-60CM, 可达1M。 固着器盘状, 上有单生, 偶有双生或三 生的圆柱状的主干。 初生分枝自主干钝角羽状出生, 为一年生, 完成生殖任务后即行凋落, 但在主干表面上遗留一个清晰的圆锥形突起, 第二年, 新枝在突起上部生出, 初发生时, 部 分旧枝仍然残留在主干上, 主干自顶端逐年增长, 圆锥形的突起也逐渐增多。 目前国内海参 年产量达 10万吨, 产值约200多亿元, 海参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 也使得海蒿子资源。

7、供不应 求, 沿海人们大量采集而导致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 从而开发海蒿子人工育苗技术势在必 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具备便于人工培育, 及 增加阳光和氧气的优点, 解决了大量采集而导致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包 括锚钉、 第一支撑杆、 第一拉杆、 培育箱和过滤网, 所述锚钉焊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下端, 所述 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 且第二支撑杆通过固定扣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 所 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培育箱, 所述培育箱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 。

8、所述培育箱的内部 位于横杆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 所述培育箱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 所述培育箱的 两侧中间处位于把手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 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钩连接有第二拉杆, 且固 定钩固定在第二拉杆的上端上, 所述第二拉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 所述培育 箱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 所述氧气管的下端安装有软管。 0005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支撑杆共设有四个, 且第一支撑杆均焊接在培育箱的下端四角 处。 0006 优选的, 所述氧气管共设有四个, 且四个氧气管之间相互连通。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呈圆锥状。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

9、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能够起到固定培育箱, 且调节 培育箱高度的效果, 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通过锚钉固定在水体的底部, 将第二支撑杆套接 在第一支撑杆上, 且通过固定扣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固定, 有利于培育箱的固 定, 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 通过固定扣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上可调节培育箱的高度, 有利于 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 0011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网, 能够在将培育箱放入水中, 可过滤水且避免泥沙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612858 U 3 被过滤的效果, 在人。

10、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内, 为海蒿子的生长提供养分, 将培育箱 放入水中后有利于对水的过滤, 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滤, 保证了海蒿子的成长, 同时将培育 箱固定后, 两侧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对培育箱起到稳定作用。 0012 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氧气管, 能够在海蒿子生长过程中提供氧气的效果, 人工 培育海蒿子为了提高效益, 加快海蒿子的成长速度, 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 增加氧气, 将岸上的增氧泵打开, 氧气通过软管输送到水下, 且氧气由氧气管排到水中, 可 为始终增加氧气。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1、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拉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锚钉; 2-第一支撑杆; 3-固定扣; 4-第二支撑杆; 5-固定孔; 6-第一拉杆; 7- 第二拉杆; 8-固定钩; 9-固定环; 10-把手; 11-氧气管; 12-培育箱; 13-横杆; 14-过滤网; 15- 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12、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至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海蒿子的人工培育装置, 包括 锚钉1、 第一支撑杆2、 第一拉杆6、 培育箱12和过滤网14, 锚钉1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的下端, 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套接有第二支撑杆4, 且第二支撑杆4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 上, 第二支撑杆4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固定孔5, 第一支撑杆2上端固定有培育箱12, 第一支撑 杆2共设有四个, 且第一支撑杆2均焊接在培育箱12的下端四角处, 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2通 过锚钉1固定在水体的底部, 将第二支撑杆4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上, 。

13、且通过固定扣3将第一 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4进行固定, 有利于培育箱12的固定, 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 通过固定 扣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5上可调节培育箱12的高度, 有利于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 培育 箱12的底部等距安装有横杆13, 培育箱12的内部位于横杆13的上部敷设有过滤网14, 通过 横杆13有利于放置过滤网14, 在人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12内, 为海蒿子的生长提 供养分, 将培育箱12放入水中后过滤网14有利于对水的过滤, 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滤, 保证 了海蒿子的成长, 培育箱12的两侧上端中间处固定有把手10, 通过把手10便于培育箱12在 水下的固定, 培育箱12的两侧。

14、中间处位于把手10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9, 固定环9通过固定 钩8连接有第二拉杆7, 且固定钩8固定在第二拉杆7的上端上, 第二拉杆7的下端通过螺纹连 接有第一拉杆6, 第一拉杆6的下端呈圆锥状, 将培育箱12固定后, 将第一拉杆6固定在水体 的下端, 通过第二拉杆7连接第一拉杆6和培育箱12, 通过第一拉杆6和第二拉杆7对培育箱 12起到稳定作用, 培育箱12的四角处均固定有氧气管11, 氧气管11共设有四个, 且四个氧气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612858 U 4 管11之间相互连通, 氧气管11的下端安装有软管15, 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 增加氧气, 将岸上的。

15、增氧泵打开, 氧气通过软管15输送到水下, 且氧气由氧气管11排到水 中, 可为始终增加氧气。 0020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中, 在使用时第一支撑杆2通过锚钉1固定在水体的底 部, 将第二支撑杆4套接在第一支撑杆2上, 且通过固定扣3将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4进 行固定, 有利于培育箱12的固定, 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 通过固定扣3固定在不同的固定孔5 上可调节培育箱12的高度, 有利于保证海蒿子的生长温度, 通过横杆13有利于放置过滤网 14, 在人工培育之前将泥沙装入培育箱12内, 为海蒿子的生长提供养分, 将培育箱12放入水 中后过滤网14有利于对水的过滤, 同时避免了泥沙被过。

16、滤, 将培育箱12固定后, 将第一拉杆 6固定在水体的下端, 通过第二拉杆7连接第一拉杆6和培育箱12, 通过第一拉杆6和第二拉 杆7对培育箱12起到稳定作用, 在海蒿子生长过程需要不断的向水中增加氧气, 将岸上的增 氧泵打开, 氧气通过软管15输送到水下, 且氧气由氧气管11排到水中, 可为始终增加氧气。 002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61285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612858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61285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