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24578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93086.7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8293708A

公开日:

2018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15,A01G22/25,A01G17/00,A01G9/029,C05F3/00,A01G24/22,A01G24/10,A01G24/20,A01G24/28,A01G24/15

主分类号:

A01G22/15,A01G22/25,A01G17/00,A01G9/029,C05F3/00,A01G24/22,A01G24/10,A01G24/20,A01G24/28,A01G24/15

申请人:

红河州丰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会莲

地址:

66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北京路风尚国际玫瑰堡411号商铺

优先权:

CN20161079308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郑自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场地选择、三叶青专用袋制作、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三叶青种苗种植、栽培管理、采收和轮作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栽培方法,三叶青专用袋由麻布缝合而成,环境友好,无需进行打孔,方法更为简单,成本更低,加入一定比例的果树叶,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果树叶来源方便,本发明种植的三叶青产量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5~0.8的果林地作为栽种场地;步骤(2),三叶青专用袋制作: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容积为10000~50000cm,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所述缝合线为麻线;步骤(3),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由营养基质、果树叶、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2:10~1:4:30配制,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发酵鸡粪40~60份、泥炭土15~20份、蛭石5~10份、草木灰5~10份、过磷酸钙5~10份;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10cm,在已装袋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步骤(5),栽培袋的摆放: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袋与袋之间挨紧,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20cm,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步骤(6),栽培管理:每2~3个月除草、施肥,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0.4米时去顶,在袋内插3~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超过1.0米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并剪去茂盛枝叶;步骤(7)采收:栽培3~5年后进行采收,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将缝合线抽去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果林地为下列林地之一:桃子、橙子、番石榴、香梨、枇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经20~4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翻堆2~4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0℃~70℃,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栽培管理:所述除草为人工除草,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叶面钾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专用袋外套一略大的竹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竹筐代替所述专用袋,所述竹筐为圆柱形,容积为10000~50000cm;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然后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9cm,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所述竹筐中,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叶青栽培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三叶崖爬藤、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老鼠,属鼠李目,葡萄科草质藤本。三叶青是我国一种名贵植物药材,全草均可入药,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全年可进行采收,晒干或鲜用均可。其性平、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主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小儿高热惊厥等疾病。现代医学发现,三叶青还可以用来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治疗急性交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肠炎、胆道感染及眼险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甚至预防及治疗癌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叶青产品,大多都是采用野生的品种为原料药材,由于人工栽培的技术条件要求高,生长条件苛刻,导致产量有限。因此,中药材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当前的人工种植多采用仿野生种植,多选择山坡地,如山区良田或朝北的梯田,,选择沙壤土耕作(CN102919013A、CN103999677A),也有林地下选择含有腐殖质丰富或石灰质的山地土壤进行种植(CN103782762A),也有在果林地上进行套种,采用袋式栽培,该栽培袋或多或少都含有化纤成分,例如涤纶,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了避免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选用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制作栽培容器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本发明可避免环境污染,生产成本低,取材方便,透气性透水性好,三叶青产量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5~0.8的果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步骤(2),三叶青专用袋制作: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容积为10000~50000cm3,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步骤(3),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由营养基质、果树叶、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2:10~1:4:30配制,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发酵鸡粪40~60份、泥炭土15~20份、蛭石5~10份、草木灰5~10份、过磷酸钙5~10份;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10cm,在已装袋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步骤(5),栽培袋的摆放: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袋与袋之间挨紧,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20cm,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步骤(6),栽培管理:每2~3个月除草、施肥,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0.4米时去顶,在袋内插3~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超过1.0米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并剪去茂盛枝叶;

步骤(7)采收:栽培3~5年后进行采收,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将缝合线抽去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果林地为下列林地之一:桃子、橙子、番石榴、香梨、枇杷。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经20~4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翻堆2~4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0℃~70℃,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25%。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6)栽培管理:所述除草为人工除草,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肥。

进一步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叶面钾肥。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专用袋外套一略大的竹筐。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竹筐代替所述专用袋,所述竹筐为圆柱形,容积为10000~50000cm3;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然后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9cm,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所述竹筐中,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进一步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进一步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还有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麻布,环境友好,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2)本发明采用麻布,透气透水性好,无需进行打孔,方法更为简单;

(3)本发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果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果树叶来源方便,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叶,更为环保;

(5)本发明采用喷施叶面肥,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5)本发明采用竹筐代替专用袋或专用袋外套竹筐,便于移动,且来源方便;

(6)本发明采用发酵鸡粪代替羊粪等,肥力更强

若毗邻林场养鸡,可以解决达到有机防虫,且肥料来源方便,进一步提高果林地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65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步骤(2),三叶青专用袋制作: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容积为10000cm3,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所述缝合线为麻线;所述采用麻布制作专用袋,环境友好,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无需打孔,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步骤(3),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由营养基质、果树叶、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2:10配制,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发酵鸡粪60份、泥炭土20份、蛭石10、草木灰10份、过磷酸钙10份;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经4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翻堆4次使发酵堆温升至70℃,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20%,加入果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果树叶来源方便,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叶,更为环保;采用发酵鸡粪,肥力更强。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cm,在已装袋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2棵;

步骤(5),栽培袋的摆放: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袋与袋之间挨紧,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cm,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步骤(6),栽培管理:每2个月除草、施肥,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4米时去顶,在袋内插3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超过1.0米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并剪去茂盛枝叶,及时对三叶青去顶,并及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加强管理,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钾肥,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步骤(7)采收:栽培3年后进行采收,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将缝合线抽去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0g。

步骤(8)轮作: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5的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步骤(2),三叶青专用袋制作: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容积为30000cm3,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所述缝合线为麻线;所述采用麻布制作专用袋,环境友好,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无需打孔,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步骤(3),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由营养基质、果树叶、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3:20配制,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发酵鸡粪50份、泥炭土18份、蛭石6、草木灰8份、过磷酸钙8份;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经3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翻堆3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5℃,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加入果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果树叶来源方便,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叶,更为环保;采用发酵鸡粪,肥力更强。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8cm,在已装袋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3棵;

步骤(5),栽培袋的摆放: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袋与袋之间挨紧,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5cm,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步骤(6),栽培管理:每2个月除草、施肥,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米时去顶,在袋内插4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超过1.0米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并剪去茂盛枝叶;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钾肥;

步骤(7)采收:栽培4年后进行采收,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将缝合线抽去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280g。

步骤(8)轮作: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郁闭度0.8的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步骤(2),三叶青专用袋制作: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容积为50000cm3,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所述缝合线为麻线;所述采用麻布制作专用袋,环境友好,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无需打孔,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步骤(3),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由营养基质、果树叶、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4:30配制,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发酵鸡粪40份、泥炭土15份、蛭石5、草木灰5份、过磷酸钙5份;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经2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发酵过程中翻堆2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0℃,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25%,加入果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果树叶来源方便,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叶,更为环保;采用发酵鸡粪,肥力更强。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10cm,在已装袋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5棵;

步骤(5),栽培袋的摆放: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袋与袋之间挨紧,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20cm,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步骤(6),栽培管理:每3个月除草、施肥,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4米时去顶,在袋内插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超过1.0米时,对强壮侧枝摘心,并剪去茂盛枝叶;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钾肥,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步骤(7)采收:栽培5年后进行采收,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将缝合线抽去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320g。

步骤(8)轮作: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专用袋外套一竹筐,所述竹筐为圆柱形,容积为11000m3。

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拆卸缝合线,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专用袋外套竹筐,便于移动,且来源方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用竹筐代替专用袋,所述竹筐为圆柱形,容积为10000m3。

步骤(4),三叶青种苗种植: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然后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cm,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所述竹筐中,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2棵。

步骤(8)轮作:去除竹筐,配制新的栽培基质、种上新三叶青种苗,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竹筐代替专用袋便于移动,且来源方便。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50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场地为橙子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5g。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场地为橙子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50g。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场地为番石榴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5g。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场地为番石榴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0g。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场地为香梨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0g。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场地为香梨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35g。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场地为枇杷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70g。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场地为枇杷林地。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0g。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93086.7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红河州丰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66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蒙自市北京路风尚国际玫瑰堡411 号商铺 (72)发明人 杨会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1)Int.Cl. A01G 22/15(2018.01) A01G 22/25(2018.01) A01G 17/00(2006.01) A01G 9/。

2、029(2018.01) C05F 3/00(2006.01) A01G 24/22(2018.01) A01G 24/10(2018.01) A01G 24/20(2018.01) A01G 24/28(2018.01) A01G 24/15(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 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场地选择、 三叶青专用袋 制作、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三叶青种苗种 植、 栽培管理、 采收和轮作等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 的栽培方法, 三叶青专用袋由麻布缝合而成, 环 境友好, 无需进行打孔, 方法更为。

3、简单, 成本更 低, 加入一定比例的果树叶, 种植过程中不容结 块, 果树叶来源方便, 本发明种植的三叶青产量 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8293708 A 2018.07.20 CN 108293708 A 1.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场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0.50.8的果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步骤(2), 三叶青专用袋制作: 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 容积为10000 50000cm3, 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 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步骤(3),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由营养基质、 果。

4、树叶、 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 2: 10 1: 4: 30配制, 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 发酵鸡粪4060份、 泥炭土1520份、 蛭石5 10份、 草木灰510份、 过磷酸钙510份;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10cm, 在已装袋的 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 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步骤(5), 栽培袋的摆放: 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 袋与袋之间挨 紧, 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20cm, 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步骤(6), 栽培管理: 每23个月除草、 施肥, 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0。

5、.4米时去顶, 在 袋内插3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 超过1.0米时, 对强壮侧枝摘心, 并剪去茂盛枝叶; 步骤(7)采收: 栽培35年后进行采收, 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 将缝合线抽去 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果林地为下列林地之一: 桃子、 橙子、 番石榴、 香梨、 枇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 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 经204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 发酵过程中翻堆24次使发酵堆 温升至6070, 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25。

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6)栽培管理: 所述除草为人工除 草, 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叶面钾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有步骤(8)轮作: 拆 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 叶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所述专用袋外套一略大的 竹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用竹筐代替所述专用袋, 所述竹筐为圆柱形, 容积为100。

7、0050000cm3;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 然后将三叶青专 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9cm, 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所述 竹筐中, 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有步骤(8)轮作: 去 除竹筐,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 作栽培三叶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有步骤(8)轮作: 去 除竹筐,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

8、叶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293708 A 2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叶青栽培方法, 具体地, 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又名三叶崖爬藤、 金线吊葫 芦、 蛇附子、 石老鼠, 属鼠李目, 葡萄科草质藤本。 三叶青是我国一种名贵植物药材, 全草均 可入药, 以地下块根和果实的药用效果最好, 全年可进行采收, 晒干或鲜用均可。 其性平、 味 微苦, 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化痰、 活血止痛等功效, 主治毒蛇。

9、咬伤、 扁桃体炎、 淋巴结结核、 跌 打损伤、 小儿高热惊厥等疾病。 现代医学发现, 三叶青还可以用来治疗病毒性脑膜炎、 治疗 急性交气管炎、 肺炎、 咽喉炎、 肠炎、 胆道感染及眼险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 甚至预防及治 疗癌症。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叶青产品, 大多都是采用野生的品种为原料药材, 由于人工栽 培的技术条件要求高, 生长条件苛刻, 导致产量有限。 因此, 中药材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状 况。 0003 当前的人工种植多采用仿野生种植, 多选择山坡地, 如山区良田或朝北的梯田, , 选择沙壤土耕作(CN102919013A、 CN103999677A), 也有林地下选择含有腐殖质丰富或。

10、石灰 质的山地土壤进行种植(CN103782762A), 也有在果林地上进行套种, 采用袋式栽培, 该栽培 袋或多或少都含有化纤成分, 例如涤纶, 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避 免环境污染, 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选用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制作栽培容器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 地栽培方法。 本发明可避免环境污染, 生产成本低, 取材方便, 透气性透水性好, 三叶青产量 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0006 步骤(1), 场地选择:。

11、 选择郁闭度0.50.8的果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0007 步骤(2), 三叶青专用袋制作: 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 容积为 1000050000cm3, 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 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0008 步骤(3),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由营养基质、 果树叶、 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 2: 101: 4: 30配制, 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 发酵鸡粪4060份、 泥炭土1520份、 蛭 石510份、 草木灰510份、 过磷酸钙510份; 0009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10cm, 在已装 袋的栽培基质。

12、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 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0010 步骤(5), 栽培袋的摆放: 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 袋与袋之 间挨紧, 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20cm, 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293708 A 3 0011 步骤(6), 栽培管理: 每23个月除草、 施肥, 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0.4米时去 顶, 在袋内插3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 超过1.0米时, 对强壮侧枝摘心, 并剪去茂盛枝 叶; 0012 步骤(7)采收: 栽培35年后进行采收, 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 将缝合线 抽去或剪。

13、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0013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果林地为下列林地之一: 桃子、 橙子、 番石榴、 香 梨、 枇杷。 0014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 合, 经204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 发酵过程中翻堆24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070, 发酵 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25。 0015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6)栽培管理: 所述除草为人工除草, 所述施肥为喷施叶 面肥。 0016 进一步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为叶面钾肥。 0017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有步骤(8)轮作。

14、: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 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18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所述专用袋外套一略大的竹筐。 0019 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用竹筐代替所述专用袋, 所述竹筐为圆柱形, 容 积为1000050000cm3; 0020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 然后将三叶 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9cm, 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 所述竹筐中, 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15棵。 0021 进一步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

15、有步骤(8)轮作: 去除竹筐, 拆卸缝 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22 进一步优选的, 其特征在于步骤(7)采收后, 还有步骤(8)轮作: 去除竹筐, 配制新 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 (1)本发明采用麻布, 环境友好, 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0025 (2)本发明采用麻布, 透气透水性好, 无需进行打孔, 方法更为简单; 0026 (3)本发明加入一定比例的果树叶, 透水透气性更佳, 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 果树 叶来源方便, 。

16、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叶, 更为环保; 0027 (5)本发明采用喷施叶面肥, 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0028 (5)本发明采用竹筐代替专用袋或专用袋外套竹筐, 便于移动, 且来源方便; 0029 (6)本发明采用发酵鸡粪代替羊粪等, 肥力更强 0030 若毗邻林场养鸡, 可以解决达到有机防虫, 且肥料来源方便, 进一步提高果林地经 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293708 A 4 人员来。

17、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4 步骤(1), 场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0.65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0035 步骤(2), 三叶青专用袋制作: 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 容积为 10000cm3, 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 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所述采用 麻布制作专用袋, 环境友好, 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无需打孔, 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0036 步骤(3),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由营养基质。

18、、 果树叶、 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 2: 10配制, 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 发酵鸡粪60份、 泥炭土20份、 蛭石10、 草木灰10份、 过磷酸钙10份; 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 经40天的堆积发酵制 得, 发酵过程中翻堆4次使发酵堆温升至70, 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20, 加 入果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 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 果树叶来源方便, 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 树叶, 更为环保; 采用发酵鸡粪, 肥力更强。 0037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5cm, 在已装袋的 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

19、中, 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2棵; 0038 步骤(5), 栽培袋的摆放: 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 袋与袋之 间挨紧, 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0cm, 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0039 步骤(6), 栽培管理: 每2个月除草、 施肥, 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4米时去顶, 在袋内 插3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 超过1.0米时, 对强壮侧枝摘心, 并剪去茂盛枝叶, 及时对三叶 青去顶, 并及时对强壮侧枝摘心, 加强管理, 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所述施肥为喷施叶面钾 肥, 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0040 步骤(7)采收: 栽培3年后进行采收, 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 将缝。

20、合线抽去 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0g。 0041 步骤(8)轮作: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 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4 步骤(1), 场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0.5的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0045 步骤(2), 三叶青专用袋制作: 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 容积为 30000cm3, 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 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所述采用 麻布制作专用袋, 环境。

21、友好, 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无需打孔, 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0046 步骤(3),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由营养基质、 果树叶、 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 3: 20配制, 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 发酵鸡粪50份、 泥炭土18份、 蛭石6、 草木灰8份、 过 磷酸钙8份; 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 经3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 发酵过程中翻堆3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5, 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15, 加入果 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 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 果树叶来源方便, 且不再需要焚烧处理果树 叶, 更为环保; 采用发酵鸡粪, 肥力更强。 0047 步骤(4)。

22、, 三叶青种苗种植: 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8cm, 在已装袋的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293708 A 5 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 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3棵; 0048 步骤(5), 栽培袋的摆放: 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 袋与袋之 间挨紧, 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15cm, 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0049 步骤(6), 栽培管理: 每2个月除草、 施肥, 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3米时去顶, 在袋内 插4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 超过1.0米时, 对强壮侧枝摘心, 并剪去茂盛枝叶; 所述施肥为 喷施叶面钾肥; 005。

23、0 步骤(7)采收: 栽培4年后进行采收, 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 将缝合线抽去 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280g。 0051 步骤(8)轮作: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 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叶青仿野生果林地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4 步骤(1), 场地选择: 选择郁闭度0.8的桃子林地作为栽种场地; 0055 步骤(2), 三叶青专用袋制作: 采用底面和侧面两块麻布缝合成圆柱形, 容积为 50000cm3, 所述底面和侧面由一根。

24、缝合线可拆卸式缝合而成; 所述缝合线为麻线; 所述采用 麻布制作专用袋, 环境友好, 可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 无需打孔, 且透气透水性俱佳; 0056 步骤(3), 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制作: 由营养基质、 果树叶、 果林地表土按质量比1: 4: 30配制, 所述营养基质质量组成如下: 发酵鸡粪40份、 泥炭土15份、 蛭石5、 草木灰5份、 过 磷酸钙5份; 所述的发酵鸡粪由鲜鸡粪与草木灰按质量比7:3混合, 经20天的堆积发酵制得, 发酵过程中翻堆2次使发酵堆温升至60, 发酵结束后摊晒使水份含量降低到25, 加入果 树叶透水透气性更佳, 种植过程中不容结块, 果树叶来源方便, 且不再需要焚。

25、烧处理果树 叶, 更为环保; 采用发酵鸡粪, 肥力更强。 0057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将三叶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袋口下方10cm, 在已装袋 的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栽培袋中, 每袋种植三叶青种苗5棵; 0058 步骤(5), 栽培袋的摆放: 种植好三叶青的栽培袋放置在果林地土表面, 袋与袋之 间挨紧, 周边用果林地表土培土20cm, 袋与袋之间的缝隙用果林地表土塞满; 0059 步骤(6), 栽培管理: 每3个月除草、 施肥, 当三叶青藤长超过0.4米时去顶, 在袋内 插5根树枝供三叶青藤攀附, 超过1.0米时, 对强壮侧枝摘心, 并剪去茂盛枝叶; 所述施肥为 喷施。

26、叶面钾肥, 避免翻动土壤的不便; 0060 步骤(7)采收: 栽培5年后进行采收, 三叶青块根全部长在栽培袋内, 将缝合线抽去 或剪开后拆开栽培袋松土即可获得完整的三叶青块根,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320g。 0061 步骤(8)轮作: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 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青。 0062 实施例4、 006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专用袋外套一竹筐, 所述竹筐为圆柱形, 容积为 11000m3。 0064 步骤(8)轮作: 去除竹筐, 拆卸缝合线, 清理移去旧的栽培袋,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叶。

27、青。 0065 专用袋外套竹筐, 便于移动, 且来源方便。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293708 A 6 0066 实施例5、 006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用竹筐代替专用袋, 所述竹筐为圆柱形, 容积为 10000m3。 0068 步骤(4), 三叶青种苗种植: 先在所述竹筐的底面上铺2cm厚的果树叶, 然后将三叶 青专用栽培基质装至框口下方4cm, 在已装筐的栽培基质上挖孔, 将三叶青种苗栽种在所述 竹筐中, 每竹框种植三叶青种苗2棵。 0069 步骤(8)轮作: 去除竹筐, 配制新的栽培基质、 种上新三叶青种苗, 实现轮作栽培三 叶青。 0070 竹筐代替专用。

28、袋便于移动, 且来源方便。 0071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50g。 0072 实施例6、 007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橙子林地。 0074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5g。 0075 实施例7、 007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橙子林地。 0077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50g。 0078 实施例8、 007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番石榴林地。 0080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5g。 0081 实施例9、 008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番石榴林地。 0083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0g。 0084 实施例10、 008。

29、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香梨林地。 0086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40g。 0087 实施例11、 008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香梨林地。 0089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35g。 0090 实施例12、 009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枇杷林地。 0092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70g。 0093 实施例13、 009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 场地为枇杷林地。 0095 每袋采收三叶青块根约160g。 009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29370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