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906292.0 (22)申请日 2017.12.29 (73)专利权人 北京安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朱房路16号 (72)发明人 刘永才 渠伟 李新年 尤洁 吕明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14105 代理人 茹牡花 (51)Int.Cl. A62B 2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正压氧。
2、气呼吸器检测 仪, 属于个人呼吸保护用安全装备的性能检测装 置技术领域。 技术方案包括小流量计、 分流阀、 大 流量计、 小流量气路接口、 箱体、 气源开关、 高压 气路接口、 中压接口、 正负压开关、 换向阀、 小泵 开关、 大泵开关、 电源开关、 箱体连接支架、 上下 面板气路接口A、 低压接口、 大流量气路接口、 水 位调节旋钮、 水位计、 逆流开关、 外部气路气源接 口、 高压表、 调压阀、 中压表、 正负压气路接口、 上 下面板气路接口B、 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正压 氧气呼吸器及气瓶的低压、 高压以及标准规定的 技术性能的检测, 同时便于携带、 易于维护等优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898778 U 2018.09.25 CN 207898778 U 1.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其特征是: 包括小流量计(1)、 分流阀(2)、 大流量计 (3)、 小流量气路接口(4)、 箱体(5)、 气源开关(6)、 高压气路接口(7)、 中压接口(8)、 正负压 开关(9)、 换向阀(10)、 小泵开关(11)、 大泵开关(12)、 电源开关(13)、 箱体连接支架(14)、 上 下面板气路接口A(15)、 低压接口(16)、 大流量气路接口(17)、 水位调节旋钮(18)、 水位计 (19)、 逆流开关(20)、 外部气路气源接口(21)、 高。
4、压表(22)、 调压阀(23)、 中压表(24)、 正负 压气路接口(25)、 上下面板气路接口B(26)、 注水口(27); 所述小流量计(1)固定在位于箱体 (5)上盖面板左侧上方的小流量计孔槽内, 所述小流量气路接口(4)位于小流量计(1)的正 下方并固定在小流量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计(3)对应固定在上盖面板右侧上方的 大流量计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气路接口(17)位于大流量计(3)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大流量气 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15)固定在大流量气路接口(17)下方的上下面板 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分流阀(2)固定在分流阀孔槽内, 且位于小流量计(1)与大流量计。
5、(3) 的中间, 所述水位计(19)固定在箱体(5)上盖面板右侧的水位计孔槽内, 水位调节旋钮(18) 固定在水位调节旋钮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计(19)的左下方, 所述低压接口(16)固定在低压接 口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调节旋钮(18)的下方; 所述逆流开关(20)固定在箱体(5)上盖面板右 上方的逆流开关孔槽内; 所述高压表(22)固定在箱体(5)下壳左侧上方的高压表孔槽内, 所 述中压表(24)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右侧上方的中压表孔槽内, 所述正负压气路接口 (25)固定在中压表(24)右侧上方的正负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调压阀(23)固定在高压表 (22)和中压表(24)的下方且位于中间的。
6、调压阀孔槽内, 所述气源开关(6)固定在箱体(5)下 壳面板左侧下方的气源开关孔槽内, 所述外部气路气源接口(21)固定在箱体(5)下壳外左 侧居中位置的外部气路气源接口孔槽内, 所述高压气路接口(7)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下 方的高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中压接口(8)固定在与高压气路接口(7)平行且位于右侧的 中压接口孔槽内, 所述换向阀(10)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换向阀孔槽 内, 所述正负压开关(9)固定在换向阀(10)正下方的正负压开关孔槽内; 所述大泵开关(12) 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大泵开关凹槽内, 所述小泵开关(11)固定在小 泵开关凹槽。
7、内且位于大泵开关的右侧, 所述电源开关(13)固定在位于大泵开关(12)及小泵 开关(11)正上方的电源开关凹槽内; 所述小流量计(1)、 大流量计(3)与分流阀(2)进行气路 连接, 所述水位计(19)通过设在箱体(5)上盖面板上的水箱与注水口(27)以及左下侧的水 位调节旋钮(18)进行连接; 所述气源开关(6)、 高压气路接口(7)与高压表(22)通过铜管与 调压阀(23)的高压接口连接; 中压表(24)、 中压接口8通过铜管与调压阀(23)的中压接口连 接;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15)通过快插拔软管与上下面板气路接口B(26)连接; 所述电 源开关(13)与外部电源连接, 大泵开关。
8、(12)与箱体(5)下壳面板内置的大泵通过电路连接, 小泵开关(11)与箱体(5)下壳面板内置的气泵通过电路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98778 U 2 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呼吸保护用安全装备的性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国内市场上, 正压氧气呼吸器是使用量大面广的个体安全防护用品, 也是 各级抢险救援人员必备装置, 而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采用的是测量 差压流量工作原理, 存在测量精度低、 操作繁琐、 压力计和流量计对大气和温度没有补偿性。
9、 能、 检测结果需要与标准参数对比、 维护保养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实现正压氧气呼吸器及气瓶的低压、 高压以及标准规定的 技术性能的检测, 同时便于携带、 易于维护, 而提供的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其 中: 包括小流量计、 分流阀、 大流量计、 小流量气路接口、 箱体、 气源开关、 高压气路接口、 中 压接口、 正负压开关、 换向阀、 小泵开关、 大泵开关、 电源开关、 箱体连接支架、 上下面板气路 接口A、 低压接口、 大流量气路接口、 水位调节旋钮、 水位计、 。
10、逆流开关、 外部气路气源接口、 高压表、 调压阀、 中压表、 正负压气路接口、 上下面板气路接口B、 注水口; 所述小流量计固定 在位于箱体上盖面板左侧上方的小流量计孔槽内, 所述小流量气路接口位于小流量计的正 下方并固定在小流量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计对应固定在上盖面板右侧上方的大流 量计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气路接口位于大流量计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大流量气路接口孔槽 内;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固定在大流量气路接口下方的上下面板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 分流阀固定在分流阀孔槽内, 且位于小流量计与大流量计的中间, 所述水位计固定在箱体 上盖面板右侧的水位计孔槽内, 水位调节旋钮固定在水位调节。
11、旋钮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计的 左下方, 所述低压接口固定在低压接口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调节旋钮的下方; 所述逆流开关 固定在箱体上盖面板右上方的逆流开关孔槽内; 所述高压表固定在箱体下壳左侧上方的高 压表孔槽内, 所述中压表固定在箱体下壳面板右侧上方的中压表孔槽内, 所述正负压气路 接口固定在中压表右侧上方的正负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调压阀固定在高压表和中压表 的下方且位于中间的调压阀孔槽内, 所述气源开关固定在箱体下壳面板左侧下方的气源开 关孔槽内, 所述外部气路气源接口固定在箱体下壳外左侧居中位置的外部气路气源接口孔 槽内, 所述高压气路接口固定在箱体下壳面板下方的高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中压。
12、接口 固定在与高压气路接口平行且位于右侧的中压接口孔槽内, 所述换向阀固定在箱体下壳面 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换向阀孔槽内, 所述正负压开关固定在换向阀正下方的正负压开关孔 槽内; 所述大泵开关固定在箱体下壳面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大泵开关凹槽内, 所述小泵开 关固定在小泵开关凹槽内且位于大泵开关的右侧, 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在位于大泵开关及小 泵开关正上方的电源开关凹槽内; 所述小流量计、 大流量计与分流阀进行气路连接, 所述水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98778 U 3 位计通过设在箱体上盖面板上的水箱与注水口以及左下侧的水位调节旋钮进行连接; 所述 气源开关、 高压气路接口与高压表。
13、通过铜管与调压阀的高压接口连接; 中压表、 中压接口通 过铜管与调压阀的中压接口连接;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通过快插拔软管与上下面板气 路接口B连接; 所述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 大泵开关与箱体下壳面板内置的大泵通过电 路连接, 小泵开关与箱体下壳面板内置的气泵通过电路连接。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6 第一, 本实用新型选用气泵作为主要气源, 取消了手动给气装置, 节省空间, 减少 了复杂的外部连接。 0007 第二, 不仅可用于正压氧气呼吸器的技术指标检测, 同时也可以对产品零部件进 行有关压力和流量方面的各种检测。 0008 第三, 本实用新型采用。
14、特制的机箱, 其防震、 防潮、 抗压的性能好, 方便携带、 适合 流动使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下壳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检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 图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其中: 包括小流量计 1、 分流阀2、 大流量计3、 小流量气路接口4、 箱体5、 气源开关6、 高压气路接口7、 中压接口8、 正负压开关9、 换向阀10、 小泵开关11、 大泵开关12、 电源开关13、 箱体连接支架14、 上下面板 气路接口A15、 低压接口16、 大流量气。
15、路接口17、 水位调节旋钮18、 水位计19、 逆流开关20、 外 部气路气源接口21、 高压表22、 调压阀23、 中压表24、 正负压气路接口25、 上下面板气路接口 B26、 注水口27; 所述小流量计1固定在位于箱体5上盖面板左侧上方的小流量计孔槽内, 所 述小流量气路接口4位于小流量计1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小流量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 计3对应固定在上盖面板右侧上方的大流量计孔槽内, 所述大流量气路接口17位于大流量 计3的正下方并固定在大流量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15固定在大流量气 路接口17下方的上下面板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分流阀2固定在分流阀孔槽内, 且位。
16、于小流 量计1与大流量计3的中间, 所述水位计19固定在箱体5上盖面板右侧的水位计孔槽内, 水位 调节旋钮18固定在水位调节旋钮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计19的左下方, 所述低压接口16固定在 低压接口孔槽内且位于水位调节旋钮18的下方; 所述逆流开关20固定在箱体5上盖面板右 上方的逆流开关孔槽内; 所述高压表22固定在箱体5下壳左侧上方的高压表孔槽内, 所述中 压表24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右侧上方的中压表孔槽内, 所述正负压气路接口25固定在中 压表24右侧上方的正负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调压阀23固定在高压表22和中压表24的下 方且位于中间的调压阀孔槽内, 所述气源开关6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
17、左侧下方的气源开关 孔槽内, 所述外部气路气源接口21固定在箱体5下壳外左侧居中位置的外部气路气源接口 孔槽内, 所述高压气路接口7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下方的高压气路接口孔槽内, 所述中压 接口8固定在与高压气路接口7平行且位于右侧的中压接口孔槽内, 所述换向阀10固定在箱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98778 U 4 体5下壳面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换向阀孔槽内, 所述正负压开关9固定在换向阀10正下方的 正负压开关孔槽内; 所述大泵开关12固定在箱体5下壳面板折弯处右侧下方的大泵开关凹 槽内, 所述小泵开关11固定在小泵开关凹槽内且位于大泵开关的右侧, 所述电源开关13固 定在。
18、位于大泵开关12及小泵开关11正上方的电源开关凹槽内; 所述小流量计1、 大流量计3 与分流阀2进行气路连接, 所述水位计19通过设在箱体5上盖面板上的水箱与注水口27以及 左下侧的水位调节旋钮18进行连接; 所述气源开关6、 高压气路接口7与高压表22通过铜管 与调压阀23的高压接口连接; 中压表24、 中压接口8通过铜管与调压阀23的中压接口连接; 所述上下面板气路接口A15通过快插拔软管与上下面板气路接口B26连接; 所述电源开关13 与外部电源连接, 大泵开关12与箱体5下壳面板内置的大泵通过电路连接, 小泵开关11与箱 体5下壳面板内置的气泵通过电路连接。 0013 如图3所示, 本。
19、实用新型整机检测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正压氧气呼吸器检测仪, 可 以检测正压氧气呼吸器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性能。 当本实用新型启动后, 首先讲调压阀 调至松开位置, 而后进行水位调零,当水位计19水柱水位不在零点时, 则调节水位调节旋钮 18。 水位调节旋钮18向左旋转, 水柱水位上升, 当水位调节旋钮18不动时且水位低于零点, 说明水盒存水量不够, 需要在注水口27处加入适量的纯净水; 向右旋转, 水位计19水柱水位 下降。 当水位调节旋钮18到极限水位高于零点, 说明水盒存水量太多, 需要从低压口处将水 吹出。 0014 当本实用新型启动后, 需进行气密检验, 首先打开电源开关13, 将检验。
20、接头的一根 管与正负压接口9相连, 另一根管与低压接口16相连。 按下小泵开关11, 再将换气阀10打开, 之后将正负压开关9打开到正位置, 向系统内抽气, 此时水位计19的压力开始下降, 当压力 达到-800Pa时, 立即用弹簧夹夹住进气管, 关闭换气阀10, 待稳定后再观察水柱是否上升, 并开始计时, 在一分钟内压力上升不超过30Pa, 表明气密性良好。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9877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898778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898778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898778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