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具.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724397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084199.4

申请日:

20180118

公开号:

CN207836564U

公开日:

2018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97/10,A01K83/00,A01K87/00

主分类号:

A01K97/10,A01K83/00,A01K87/00

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发明人:

方华华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优先权:

CN201820084199U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侯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钓具,提高钓鱼成功率和钓鱼效率。所述一种钓具包括钓竿、钓线、漂浮器和钓钩组件,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主轴、可转动套管;环形钩架固连于套管底端,环形钩架上设有多个钓钩;主轴顶端连接钓线且主轴上设有限位结构;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钓竿支撑架包括支撑管和可折叠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钓鱼成功率和效率得到提高,且增大鱼脱钩的难度,且操作省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钓具,包括钓竿、钓线、漂浮器和钓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主轴、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部并以所述主轴为转动轴可转动的套管;所述环形钩架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固连于所述套管的底端,且所述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所述主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钓线且所述主轴上设有限制所述套管上下方向自由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钓具包括还钓竿支撑架,所述钓竿支撑架包括用于与所述钓竿的握持端插接的支撑管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及所述支撑管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主轴的顶端处固定设置的连接环和在所述主轴的底端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所述主轴由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钩架包括环形架和位于环形架内部的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固连所述环形架,另一端固连所述套管的底端,所述钓钩设置在所述环形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竿的握持端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支撑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卡槽,所述钓竿与所述支撑管插接时,所述弹性卡扣卡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的锥形端,所述可折叠支撑架为可折叠三脚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竿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所述电子称重装置包括挂钩、拉力传感器、ADC转换模块、芯片和显示屏,所述ADC转换模块位于所述芯片上,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挂钩固定连接,且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C转换模块的引脚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所述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数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竿上设有刻度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钓鱼活动,既是文化娱乐,又是综合性的体育锻炼活动,陶冶性情,增进身心健康。加之工具简单,老少皆宜,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常见的钓鱼用钓具包括钓竿、收线器、钓绳线、钓钩和浮标器,其钓钩通常是单钩形式,当几条鱼同时咬鱼饵时,就有可能把鱼饵咬掉,而没钓到鱼,这时又得重新上鱼饵,且单钩形式的钓钩,覆盖范围小,钓鱼的成功率低,且无论是否钓到鱼只要鱼饵被咬掉均需要收线提起钓钩更换鱼饵,耽误钓鱼时间,钓鱼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钓具,提高钓鱼成功率和钓鱼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钓具,包括钓竿、钓线、漂浮器和钓钩组件,所述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主轴、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部并以所述主轴为转动轴可转动的套管;所述环形钩架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固连于所述套管的底端,且所述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所述主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钓线且所述主轴上设有限制所述套管上下方向自由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所述钓竿支撑架包括用于与所述钓竿的握持端插接的支撑管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及所述支撑管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撑架。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主轴的顶端处固定设置的连接环和在所述主轴的底端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所述主轴由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钓线。

所述环形钩架包括环形架和位于环形架内部的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固连所述环形架,另一端固连所述套管的底端,所述钓钩设置在所述环形架上。

所述钓竿的握持端上设有弹性卡扣,所述支撑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卡槽,所述钓竿与所述支撑管插接时,所述弹性卡扣卡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所述支撑管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的锥形端,所述可折叠支撑架为可折叠三脚架。

所述钓竿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所述电子称重装置包括挂钩、拉力传感器、ADC转换模块、芯片和显示屏, 所述ADC转换模块位于所述芯片上,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挂钩固定连接,且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C转换模块的引脚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所述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数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所述钓竿上设有刻度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则增大了钓鱼时钓钩的覆盖面积,增加了钓鱼的数量,提高了钓鱼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单鱼钩需要重复放鱼饵耽误时间的问题,提高了钓鱼效率;

2、环形钩架固连在一个可转动的套管上,使得环形钩架可随套管转动,进而使钓钩可转动,则鱼咬钩挣扎晃动时顺着鱼晃动方向环形钩架带动钓钩可自由旋转,增大鱼脱钩的难度,即进一步提高钓鱼成功率,且环形钩架可随套管转动,则便于转动环形钩架以更换鱼饵;

3、本实用新型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可在垂钓时将钓竿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无需垂钓者手持钓竿垂钓,操作省力,弥补了由于增设套管及具有多个钓钩的环形钩架使钓钩组件重量增加使垂钓者长时间握持钓竿费力这一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钓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钓具的钓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种钓具,包括钓竿1、钓线2、漂浮器3和钓钩组件4,钓钩组件4包括环形钩架4.1、主轴4.2、套设在主轴4.2的外部并以主轴4.2为转动轴可转动的套管4.3;环形钩架4.1与套管4.3同轴设置且固连于套管4.3的底端,则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4.3相对主轴4.2转动,环形钩架4.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4.4;主轴4.2的顶端连接钓线2且主轴4.2上设有限制套管4.3上下方向自由度的限位结构,使套管4.3可绕主轴4.2转动但不会脱离主轴4.2;同时,本实施例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5,钓竿支撑架5包括用于与钓竿1的握持端插接的支撑管5.1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1及支撑管5.1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撑架5.2。

本实施例一种钓具,其钓钩组件4包括环形钩架4.1,环形钩架4.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4.4,则增大了钓鱼时钓钩的覆盖面积,增加了钓鱼的数量,提高了钓鱼成功率,同时也避免了单钓钩需要重复放鱼饵耽误时间的问题,提高了钓鱼效率;环形钩架4.1固连在可转动的套管4.3上,使得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4.3转动,进而带动钓钩4.4可转动,则鱼咬钩挣扎晃动时顺着鱼晃动方向环形钩架4.1带动钓钩4.4可自由旋转,增大鱼脱钩的难度,即进一步提高钓鱼成功率,且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4.3转动,则便于转动环形钩架4.1以更换鱼饵;同时,通过设置钓竿支撑架5,可在垂钓时将钓竿1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无需垂钓者手持钓竿垂钓,操作省力,弥补了由于增设套管4.3及具有多个钓钩4.4的环形钩架4.1使钓钩组件4相比现有技术单个钓钩重量增加使垂钓者长时间握持钓竿费力这一缺陷,垂钓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使用钓竿支撑架5,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在主轴4.2的顶端处固定设置的连接环4.2.1和在主轴4.2的底端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4.2.2,主轴4.2由连接环4.2.1连接钓线2,连接环4.2.1及止挡块4.2.2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主轴4.2上,连接环4.2.1既作为主轴4.2与钓线2的连接件,又作为套管4.3的止挡件,一件两用,利于简化钓钩组件4的结构。

环形钩架4.1具体包括环形架4.1.1和位于环形架4.1.1内部的多个连接筋4.1.2,连接筋4.1.2的一端固连环形架4.1.1,另一端固连套管4.3的底端,钓钩4.4设置在环形架4.1.1上。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环形钩架4.1有助于减轻其重量,进一步降低环形钩架4.1重量较大对垂钓方便性的不利影响。

对于钓竿1与支撑管5.1之间的插接,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钓竿1的握持端上设有弹性卡扣1.1,支撑管5.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卡槽5.1.1,钓竿1与支撑管5.1插接时,弹性卡扣1.1卡设在其中一个卡槽5.1.1内,可根据需要选择弹性卡扣1.1具体卡设在哪个卡槽5.1.1内,方便使用。

由于垂钓一般在海边或河边,地面土壤较松软,为牢固支撑管5.1,可将其一端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由可折叠支撑架5.2支撑其另一端,支撑管5.1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的锥形端5.1.2,可折叠支撑架5.2优选可折叠三脚架,其结构同现有技术可折叠三脚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为丰富本实施例钓具的功能,并增加垂钓趣味性,在钓竿1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电子称重装置包括挂钩6、拉力传感器7、ADC转换模块、芯片和显示屏8,ADC转换模块位于芯片上,ADC转换模块和芯片置于钓竿1内部,则图1中未示出,显示屏8外露于钓竿1上,以便于观察,而拉力传感器7与挂钩6固定连接,且拉力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ADC转换模块的引脚连接,拉力传感器7输出的电压信号经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数值显示在显示屏8上,则便于得知所钓的鱼的重量,在垂钓竞技比赛时,便于评比垂钓者所钓的鱼的重量,便于评比,增加垂钓趣味性。

当然,也可以在钓竿1上设置刻度尺,来评估所钓鱼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钓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钓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钓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钓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钓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84199.4 (22)申请日 2018.01.18 (73)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 700号 (72)发明人 方华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侯艳艳 (51)Int.Cl. A01K 97/10(2006.01) A01K 83/00(2006.01) A01K 8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钓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钓具, 提高。

2、钓鱼成功率 和钓鱼效率。 所述一种钓具包括钓竿、 钓线、 漂浮 器和钓钩组件, 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 主轴、 可 转动套管; 环形钩架固连于套管底端, 环形钩架 上设有多个钓钩; 主轴顶端连接钓线且主轴上设 有限位结构; 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 钓竿支撑 架包括支撑管和可折叠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钓鱼 成功率和效率得到提高, 且增大鱼脱钩的难度, 且操作省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836564 U 2018.09.11 CN 207836564 U 1.一种钓具, 包括钓竿、 钓线、 漂浮器和钓钩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钓钩组件包括环形 钩架、 主轴、 套设在所。

3、述主轴的外部并以所述主轴为转动轴可转动的套管; 所述环形钩架与 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固连于所述套管的底端, 且所述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 多个钓钩; 所述主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钓线且所述主轴上设有限制所述套管上下方向自由度 的限位结构; 所述钓具包括还钓竿支撑架, 所述钓竿支撑架包括用于与所述钓竿的握持端 插接的支撑管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及所述支撑管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 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主轴的顶端处固 定设置的连接环和在所述主轴的底端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 所述主轴由所述连接环连接所 述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

4、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钩架包括环形架和位于环形架内 部的多个连接筋, 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固连所述环形架, 另一端固连所述套管的底端, 所述钓 钩设置在所述环形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钓竿的握持端上设有弹性卡扣, 所述 支撑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卡槽, 所述钓竿与所述支撑管插接时, 所述弹性卡 扣卡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管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的 锥形端, 所述可折叠支撑架为可折叠三脚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钓竿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 所述电子 称重装置包括挂钩。

5、、 拉力传感器、 ADC转换模块、 芯片和显示屏, 所述ADC转换模块位于所述 芯片上, 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挂钩固定连接, 且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C转换模块 的引脚连接, 所述拉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所述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数值 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钓竿上设有刻度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36564 U 2 一种钓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钓鱼活动, 既是文化娱乐, 又是综合性的体育锻炼活动, 陶冶性情, 增进身心健康。 加之工具简单, 。

6、老少皆宜, 受到人们的喜爱。 目前常见的钓鱼用钓具包括钓竿、 收线器、 钓绳 线、 钓钩和浮标器, 其钓钩通常是单钩形式, 当几条鱼同时咬鱼饵时, 就有可能把鱼饵咬掉, 而没钓到鱼, 这时又得重新上鱼饵, 且单钩形式的钓钩, 覆盖范围小, 钓鱼的成功率低, 且无 论是否钓到鱼只要鱼饵被咬掉均需要收线提起钓钩更换鱼饵, 耽误钓鱼时间, 钓鱼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钓具, 提高钓鱼成功率和钓鱼效率。 0004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钓具, 包括钓竿、 钓线、 漂浮 器和钓钩组件, 所述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 主轴、 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部并以所述。

7、主轴为 转动轴可转动的套管; 所述环形钩架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固连于所述套管的底端, 且所 述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 所述主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钓线且所述主 轴上设有限制所述套管上下方向自由度的限位结构; 所述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 所述钓 竿支撑架包括用于与所述钓竿的握持端插接的支撑管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及所述 支撑管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撑架。 0005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主轴的顶端处固定设置的连接环和在所述主轴的底端 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 所述主轴由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钓线。 0006 所述环形钩架包括环形架和位于环形架内部的多个连接筋, 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固 。

8、连所述环形架, 另一端固连所述套管的底端, 所述钓钩设置在所述环形架上。 0007 所述钓竿的握持端上设有弹性卡扣, 所述支撑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 卡槽, 所述钓竿与所述支撑管插接时, 所述弹性卡扣卡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卡槽内。 0008 所述支撑管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内的锥形端, 所述可折叠支撑架为可折叠三 脚架。 0009 所述钓竿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 所述电子称重装置包括挂钩、 拉力传感器、 ADC转 换模块、 芯片和显示屏, 所述ADC转换模块位于所述芯片上, 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挂钩固定连 接, 且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C转换模块的引脚连接, 所述拉力传感器输出的电 压。

9、信号经所述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数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0010 所述钓竿上设有刻度尺。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 1、 钓钩组件包括环形钩架, 环形钩架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 则增 大了钓鱼时钓钩的覆盖面积, 增加了钓鱼的数量, 提高了钓鱼成功率, 同时也避免了单鱼钩 需要重复放鱼饵耽误时间的问题, 提高了钓鱼效率;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36564 U 3 0013 2、 环形钩架固连在一个可转动的套管上, 使得环形钩架可随套管转动, 进而使钓 钩可转动, 则鱼咬钩挣扎晃动时顺着鱼晃动方向环形钩架带动。

10、钓钩可自由旋转, 增大鱼脱 钩的难度, 即进一步提高钓鱼成功率, 且环形钩架可随套管转动, 则便于转动环形钩架以更 换鱼饵; 0014 3、 本实用新型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 可在垂钓时将钓竿支撑在垂钓处地面上, 无需垂钓者手持钓竿垂钓, 操作省力, 弥补了由于增设套管及具有多个钓钩的环形钩架使 钓钩组件重量增加使垂钓者长时间握持钓竿费力这一缺陷。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钓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钓具的钓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18 图4为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11、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0 参照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一种钓具, 包括钓竿1、 钓线2、 漂浮器3和钓钩组件4, 钓钩 组件4包括环形钩架4.1、 主轴4.2、 套设在主轴4.2的外部并以主轴4.2为转动轴可转动的套 管4.3; 环形钩架4.1与套管4.3同轴设置且固连于套管4.3的底端, 则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 4.3相对主轴4.2转动, 环形钩架4.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4.4; 主轴4.2的顶 端连接钓线2且主轴4.2上设有限制套管4.3上下方向自由度的限位结构, 使套管4.3可绕主 轴4.2转动但不会脱离主轴4.2; 同时, 本实施例钓具还包括钓竿支撑架。

12、5, 钓竿支撑架5包括 用于与钓竿1的握持端插接的支撑管5.1和用于将插接为一体的钓竿1及支撑管5.1支撑在 垂钓处地面上的可折叠支撑架5.2。 0021 本实施例一种钓具, 其钓钩组件4包括环形钩架4.1, 环形钩架4.1上沿其圆周方向 均匀分布有多个钓钩4.4, 则增大了钓鱼时钓钩的覆盖面积, 增加了钓鱼的数量, 提高了钓 鱼成功率, 同时也避免了单钓钩需要重复放鱼饵耽误时间的问题, 提高了钓鱼效率; 环形钩 架4.1固连在可转动的套管4.3上, 使得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4.3转动, 进而带动钓钩4.4可 转动, 则鱼咬钩挣扎晃动时顺着鱼晃动方向环形钩架4.1带动钓钩4.4可自由旋转, 。

13、增大鱼 脱钩的难度, 即进一步提高钓鱼成功率, 且环形钩架4.1可随套管4.3转动, 则便于转动环形 钩架4.1以更换鱼饵; 同时, 通过设置钓竿支撑架5, 可在垂钓时将钓竿1支撑在垂钓处地面 上, 无需垂钓者手持钓竿垂钓, 操作省力, 弥补了由于增设套管4.3及具有多个钓钩4.4的环 形钩架4.1使钓钩组件4相比现有技术单个钓钩重量增加使垂钓者长时间握持钓竿费力这 一缺陷, 垂钓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使用钓竿支撑架5, 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0022 进一步地, 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在主轴4.2的顶端处固定设置的 连接环4.2.1和在主轴4.2的底端处固定设置的止挡块4.2.。

14、2, 主轴4.2由连接环4.2.1连接 钓线2, 连接环4.2.1及止挡块4.2.2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主轴4.2上, 连接环4.2.1既作为主 轴4.2与钓线2的连接件, 又作为套管4.3的止挡件, 一件两用, 利于简化钓钩组件4的结构。 0023 环形钩架4.1具体包括环形架4.1.1和位于环形架4.1.1内部的多个连接筋4.1.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36564 U 4 连接筋4.1.2的一端固连环形架4.1.1, 另一端固连套管4.3的底端, 钓钩4.4设置在环形架 4.1.1上。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环形钩架4.1有助于减轻其重量, 进一步降低环形钩架4.1重 量。

15、较大对垂钓方便性的不利影响。 0024 对于钓竿1与支撑管5.1之间的插接, 优选地, 如图1和图3所示, 钓竿1的握持端上 设有弹性卡扣1.1, 支撑管5.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多个卡槽5.1.1, 钓竿1与支撑管 5.1插接时, 弹性卡扣1.1卡设在其中一个卡槽5.1.1内, 可根据需要选择弹性卡扣1.1具体 卡设在哪个卡槽5.1.1内, 方便使用。 0025 由于垂钓一般在海边或河边, 地面土壤较松软, 为牢固支撑管5.1, 可将其一端插 入垂钓处地面内, 由可折叠支撑架5.2支撑其另一端, 支撑管5.1具有便于插入垂钓处地面 内的锥形端5.1.2, 可折叠支撑架5.2优选可折叠三脚。

16、架, 其结构同现有技术可折叠三脚架 结构, 在此不再赘述。 0026 为丰富本实施例钓具的功能, 并增加垂钓趣味性, 在钓竿1上设有电子称量装置, 如图1和图4所示, 电子称重装置包括挂钩6、 拉力传感器7、 ADC转换模块、 芯片和显示屏8, ADC转换模块位于芯片上, ADC转换模块和芯片置于钓竿1内部, 则图1中未示出, 显示屏8外 露于钓竿1上, 以便于观察, 而拉力传感器7与挂钩6固定连接, 且拉力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 ADC转换模块的引脚连接, 拉力传感器7输出的电压信号经ADC转换模块转换为表示重量的 数值显示在显示屏8上, 则便于得知所钓的鱼的重量, 在垂钓竞技比赛时, 便于评比。

17、垂钓者 所钓的鱼的重量, 便于评比, 增加垂钓趣味性。 0027 当然, 也可以在钓竿1上设置刻度尺, 来评估所钓鱼的大小。 0028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3656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836564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836564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83656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