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及其施工方法.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168A43申请公布日20130918CN103306168ACN103306168A21申请号201210064510622申请日20120313E01B1/00200601E01B19/00200601E01B29/0020060171申请人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地址266108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空港工业聚集区金刚山路7号申请人尹学军72发明人白廷辉毕湘利尹学军宋键刘加华平轶王建立刘扬黄俊飞董国宪范利辉孔祥斐薛松王乾安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巩同海54发明名称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铁。
2、路道床,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浮置板,特征是浮置板为长度128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连。本发明利用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替代传统25M长的浮置板,实现了浮置板的预制式生产和吊运式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7页附图2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
3、17页附图2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06168ACN103306168A1/3页21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包括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为沿钢轨纵向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振器,弹性隔振器内置在预制短板中或置于预制短板下方,预制短板与弹性隔振器之间还设置有。
4、调高垫片,预制短板由板端隔振装置及弹性隔振器共同弹性支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壁固定设置联结套筒,或者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安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一个板端隔振器的垂向刚度为一个弹性隔振器垂向刚度的155倍。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
5、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豁口,安装豁口处设有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对应的侧立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包括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12根据权利要求6。
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件和锁紧垫块,纵向限位件上包含导向槽,锁紧垫块设置在导向槽内。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锁紧垫。
7、块由至少两个子锁权利要求书CN103306168A2/3页3紧垫块组成。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设置缓冲垫。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设置调隙垫板。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金属橡塑复合弹簧或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包括粘滞型阻尼器、小孔节流型阻尼器或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内的阻尼元件为粘滞剪切型阻尼器或剪切型高分子材料固体。
8、阻尼器,其由阻尼材料、柱塞和阻尼外筒构成。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中设置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限位行程小于10MM。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器集成为一体。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中,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元件集成为一体。2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之间设置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26根据权利要求25。
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由限位柱和缓冲件构成,限位柱固定在基础上或与基础设置成一体,缓冲件设置在限位柱与预制短板之间。2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间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具体为板端隔振装置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地脚螺栓,或者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定位销,或者底板与基础之间设置的防滑垫板,或者底板底面设置的向基础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2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与预制短板之间设置调高垫板。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
10、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用于装配板端隔振装置的预留槽。3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构成至少二个沿钢轨纵向无间隙的浮置板组,浮置板组之间设置伸缩缝。31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设计图纸在地面生产场所制作预制短板;2在道床基础上标出预制短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3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测量板端隔振装置顶面标高,必要时,按照该处设计标高要求在顶板表面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权利要求书CN103306168A3/3页44将养护好的预制短板运输至施工地点,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运送至预定摆放位置附近;。
11、5将预制短板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短板的平面位置;6通过测量预制短板顶面基准点处的标高,调整板端隔振装置与预制短板之间设置的调高垫板的总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7完成钢轨和扣件的组装和几何尺寸调整;8利用剪力铰将相邻预制短板连接在一起,构成道床;9在道床上继续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后,即得到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32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设计图纸在地面生产场所制作预制短板;2在道床基础上标出预制短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3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测量板端隔振装置顶面标高,必要时,按照该处设计标高要求在顶板表面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
12、4将养护好的预制短板运输至施工地点,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运送至预定摆放位置附近;5将预制短板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短板的平面位置;6安装弹性隔振器,在弹性隔振器与支承挡块之间设置调高垫片,通过分别调整调高垫板和调高垫片的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7完成钢轨和扣件的组装和几何尺寸调整;8利用剪力铰将预制短板连接在一起,构成道床;9在道床上继续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后,即得到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权利要求书CN103306168A1/17页5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铁路道床,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的轨道结构,具体可以是铁路、地铁、城市铁路、高架轻轨、高速铁路。
13、等道床。背景技术0002振动和噪声是人们公认的影响面最为广泛的一种公害,也是近年来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是构件浮置技术,典型的是浮置道床技术,其隔振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专利号为ZL200410035441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置式浮置道床结构。但是现有浮置道床的施工周期普遍较长,标准浮置板长度为25M,最早全部在隧道内进行施工的速度只能实现平均每个工作组每天完成5M;而后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和青岛隔而固公司共同研发出预制钢筋笼施工工艺,即在地面先绑扎好钢筋笼后再吊装进入隧道内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方法,将每个工。
14、作组每天的工作进度提高到30M左右。可是由于钢筋笼尺寸较大,向隧道内运输时经常需要在隧道上开设专门的通道,十分不便,另外,钢筋笼施工法虽然大幅提高了施工进度,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工期的要求,许多地铁隔振地段因工期无法满足而被迫放弃使用浮置道床隔振技术,造成振动扰民的隐患。目前在其他领域有一些预制形式的高效施工方法,例如高架桥梁建设中普遍采用了分段预制桥身,然后现场吊装施工的技术方法,显著提高了施工速度。但是传统25M长度的浮置板一块重达70吨以上,现有隧道内吊装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只有10吨,相差太大,整体预制无法运输;即使可以运输,由于隧道内空间狭窄,多数是曲线地段,预制的长板很难适应。
15、多变的曲线要素,因此预制板技术一直无法在钢弹簧浮置板这类点支承浮置道床工程建设中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已经成为制约浮置道床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业内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减振环保要求,又可以实现预制浮置板构件,从而大幅提高施工速度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0004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为沿钢轨纵向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
16、连。0005为了提高平稳性,同时减少板端隔振装置的数量,可以利用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另外,为了控制预制短板的板体变形量,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还可以增设弹性隔振器用于支撑预制短板,弹性隔振器内置在预制短板中或置于预制短板下方,预制短板与弹性隔振器之间还设置有调高垫片,预制短板由板端隔振装置及弹性隔振器共同弹性支承。相应的,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壁固定设置联结套筒,或者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安说明书CN103306168A2/17页6置槽。另外,当同时使用板端隔振装置和弹性隔振器时,优选的,一个板端隔振装置的垂向刚度。
17、为一个弹性隔振器垂向刚度的155倍。这是因为,对于同样的预制短板端部最大下沉量,支撑点越靠外就越节省弹性元件,有利于降低成本,这种非均匀的垂向刚度分配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济性更佳。0006所述板端隔振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时,为了使板端隔振装置对相邻预制短板的支撑能力实现基本均衡,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也就是说,尽可能保证每块预制短板下方的弹性无件和阻尼元件的数量相同。在此,所述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与。
18、相邻预制短板之间缝隙的延伸方向相同。板端隔振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弹性元件可以是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金属橡塑复合弹簧或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包括粘滞型阻尼器、小孔节流型阻尼器或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其中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具体可以是橡胶高阻尼元件或聚氨酯高阻尼元件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也可以集成为一体,例如采用高弹性、高阻尼的橡胶弹簧,既作为弹性元件使用,同时也作为阻尼元件使用。0007出于充分利用空间和方便维修更换板端隔振装置的考虑,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豁口,安装豁口处。
19、设有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对应的侧立面,通过安装豁口可以实现对板端隔振装置的装取。所述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所述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还包括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0008实际应用时,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中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及板端纵向限位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可以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也可以由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构成;板端横向限位装置还可以由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构成。板端。
20、纵向限位装置可以由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构成,或由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构成;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也可以是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板端纵向限位装置还可以由纵向限位件和锁紧垫块构成,纵向限位件上包含导向槽,锁紧垫块设置在导向槽内。为了调整方便,锁紧垫块由至少两个子锁紧垫块组成,根据实际需要,不同的子锁紧垫块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本发明的板端隔振装置中,顶板与底板之间还可以设置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优选的,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元件集成为一体。当然,也可以预制短板之间设置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作为一种典型结构,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可以由限位柱和缓。
21、冲件构成,限位柱固定在基础上或与基础设置成一体,缓冲件设置在限位柱与预制短板之间。0009为了补偿间隙、避免损伤和防止噪声,可以在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设置缓冲垫。另外,为了方便调整和消除间隙,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还可以设置调隙垫板。0010出于安全的考虑,板端隔振装置中还可以设置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以防止弹簧意外失效后,预制短板下沉量过大给轨道车辆运营安全形成的重大隐患,为保证实现上说明书CN103306168A3/17页7述目的,一般来说,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的限位行程小于10MM。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可以将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
22、尼器集成为一体。例如,板端隔振装置内的阻尼元件为粘滞剪切型阻尼器或剪切型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器,其由阻尼材料、柱塞和阻尼外筒构成,适当控制柱塞与板端隔振装置的底板之间的配合间隙或阻尼外筒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使配合间隙满足行程小于10MM的技术要求,即可以实现将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器集成为一体。0011可以在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间设置连接装置以防止板端隔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窜动,连接装置的结构多种多样,例如连接装置具体可以是板端隔振装置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地脚螺栓,利用地脚螺栓通过联接通孔可以实现将板端隔振装置固定在基础上,当然基于这种原理,。
23、连接装置也可以是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定位销,利用定位销与联接通孔配合实现将板端隔振装置固定在基础上;连接装置也可以是在板端隔振装置底板与基础之间设置防滑垫板;连接装置还可以是底板底面设置的向基础方向突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可以是利用点焊堆成的锥体状的尖刺等具体形式。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板端隔振装置的限位,还可以在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用于装配板端隔振装置的预留槽。0012为了便于调整预制短板的工作高度,板端隔振装置与预制短板之间还可以设置调高垫板,通过调整调高垫板的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当预制短板由板端隔振装置和弹性隔振器共同支撑时,不仅需要调整板端隔振。
24、装置与预制短板之间调高垫板的厚度,还要相应调整预制短板与弹性隔振器之间调高垫片的厚度,进而才能完全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另外,为了优化预制短板、板端隔振装置及弹性隔振器的受力,可以利用预制短板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构成至少二个沿钢轨纵向无间隙的浮置板组,浮置板组之间设置伸缩缝。一般来说,一个浮置板组的长度与一列地铁车辆的长度相同或略长,按目前的列车长度,一般在25M左右。0013特别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其中“水平向”的含义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水平方向,而是特指同一线路的两根钢轨轨顶所处的平面方向,该平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与传统的水平方向并不重合,例如,在轨道的曲线段时,其。
25、与传统的水平方向就呈现一定的夹角。0014根据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是否包含弹性隔振器,其施工方法有所不同。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包含弹性隔振器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151按照设计图纸在地面生产场所制作预制短板;00162在道床基础上标出预制短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00173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测量板端隔振装置顶面标高,必要时,按照该处设计标高要求在顶板表面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00184将养护好的预制短板运输至施工地点,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运送至预定摆放位置附近;00195将预制短板放。
26、置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短板的平面位置;00206通过测量预制短板顶面基准点处的标高,调整板端隔振装置与预制短板之间设置的调高垫板的总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说明书CN103306168A4/17页800217完成钢轨和扣件的组装和几何尺寸调整;00228利用剪力铰将相邻预制短板连接在一起,构成道床;00239在道床上继续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后,即得到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002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弹性隔振器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00251按照设计图纸在地面生产场所制作预制短板;00262。
27、在道床基础上标出预制短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00273将板端隔振装置摆放在预定位置,测量板端隔振装置顶面标高,必要时,按照该处设计标高要求在顶板表面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00284将养护好的预制短板运输至施工地点,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运送至预定摆放位置附近;00295将预制短板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短板的平面位置;00306安装弹性隔振器,在弹性隔振器与支承挡块之间设置调高垫片,通过分别调整调高垫板和调高垫片的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00317完成钢轨和扣件的组装和几何尺寸调整;00328利用剪力铰将预制短板连接在一起,构成道床;00339在道床上继续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
28、后,即得到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具有如下特点00351将浮置板的长度从传统的25M缩短至128M,彻底解决目前隧道空间受限和吊装工具承载不足的问题,运输和吊装都十分方便快捷;00362浮置板采用预制短板,其制造工艺由传统的隧道内灌注改为地面预制,生产过程不再受隧道内空间的限制,节省了养护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加工难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更容易保证;00373在相邻的预制短板板端下方设置了板端隔振装置,一方面提高了局部承载能力,克服了单块预制短板较传统浮置板长度缩短后重量变轻,车辆从一端进入时另一端容易产生翻翘的不良影响,限制。
29、了钢轨的变形;另一方面,板端隔振装置上设置的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还可以有效限制车辆运行过程中、浮置状态下预制短板的晃动,因此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00384试铺实验表明,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速度可以实现每个工作组每天完成50M以上,施工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00395浮置板采用预制短板,向隧道内运输时从任何一个施工入口都可以实现,不需要再设置专门的运输通道,更加方便,也更经济;00406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的板端,对于相同的板端最大下沉量,将隔振装置设置预制短板板体的板端与设置在板体其他位置相比,隔振装置的承载性能发挥得更为充分,所需弹性元件最少,稳定性也更好,性价。
30、比更高。0041综上所述,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利用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替代传统25M长的浮置板,实现了浮置板的预制式生产和吊运式施工,通过在相邻预制短板之间设置板端隔振装置,利用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实现了预制短板的纵向及横向限位,又利用剪力铰实现预制短板之间的纵向连接和传力,从而保障了浮置道床结构在行车过程中的稳定性说明书CN103306168A5/17页9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施工方法,不仅更容易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具有实用性强和易操作等优点。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实用性强,安全可靠。
31、,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0042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44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4为图3的俯视图。0046图5为图1的C部放大图。0047图6为图1的AA剖视图。0048图7为图1的BB剖视图。0049图8为实施例二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50图9为应用图8所示预制短板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51图10为图9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52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0053。
32、图12为图9的D部放大图。0054图13为图9的EE剖视图。0055图14为实施例三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56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0057图16为应用图14所示板端隔振装置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58图17为实施例四中不包含板端纵向限位装置的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59图18为图17的俯视图。0060图19为实施例四中纵向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0061图20为实施例四中锁紧垫块的结构示意图。0062图21为实施例四中组装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后的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63图22为实施例四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64图23为图22的G部放大。
33、图。0065图24为实施例五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66图25为图24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67图26为图24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68图27为图26的俯视图。0069图28为图24的H部放大图。0070图29为图24的J向视图。0071图30为实施例六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72图31为实施例七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73图32为应用图31所示预制短板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74图33为图32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3306。
34、168A6/17页100075图34为图33的俯视图。0076图35为图32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组合结构原理图。0077图36为图32的K部放大图。0078图37为实施例八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79图38为图37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80图39为图38的左视图。0081图40为图37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82图41为图40的俯视图。0083图42为图37的L部放大图。0084图43为图42的MM剖视图。0085图44为实施例九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86图45为图44的左视图。0087图46为应。
35、用图44所示预制短板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88图47为图46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89图48为图47的俯视图。0090图49为图46的N部放大图。0091图50为实施例十中板端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92图51为图50的仰视图。0093图52为应用图50所示板端隔振装置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0094图53为图52所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的结构示意图。0095图54为图52的P部放大图。0096图55为实施例十一中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97实施例一0098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发。
36、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一段典型结构,以采用图2所示结构的预制短板作为浮置板为例,预制短板长度为357M,预制短板上一体化设置有锚固件9,此外,每块预制短板上还设置有四个预留通孔8,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豁口60,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用于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预留槽61。为了便于说明,将预制短板依次编号为1、2和3,下面结合对预制短板2的剖视对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给予具体说明。如图1和图7所示,钢轨17设置在预制短板上,通过钢轨扣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预制短板上,每块预制短板由四个内置式隔振装置5及四个板端隔振装置6给予弹性支承,相邻的预制短板再通过剪力。
37、铰4实现纵向连接,进而拼接成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中,如图7所示,内置式隔振装置5包括弹性隔振器25及预制短板的预留通孔8内壁上一体化设置联结套筒22,弹性隔振器25通过调高垫片24支承在联结套筒22中固定设置的支承挡块23上,从而实现内置于预制短板中并对预制短板给予弹性支承。0099板端隔振装置6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弹性元件12和阻尼元件13,弹性元件12及阻尼元件13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10与底板11之间,本例中弹性元说明书CN103306168A107/17页11件12具体为八个螺旋钢弹簧,阻尼元件13具体为粘滞剪切式阻尼器,弹性元件12及阻尼元件13沿板端隔振装置的。
38、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另外,顶板10上还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由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和板端纵向限位装置组成。其中,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为顶板10上焊接固定的横向限位凸起14,横向限位凸起14对应图2中安装豁口60处的侧立面80设置;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为顶板10上焊接固定的纵向限位凸起15,纵向限位凸起15对应图2中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81设置。0100以板端隔振装置应用于预制短板1和2之间为例,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应用时,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着预制短板1和2的相邻板端,板端隔振装置中的横向限位凸起14分别挡靠在预制短板1和2端部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80上,板端隔振装置中的纵向限位凸起。
39、15分别挡靠在预制短板1和2端部的侧立面81上。为了补偿工作时浮置板振动产生的间隙,同时避免损伤和防止噪声,横向限位凸起14与预制短板1和2的侧立面80之间设置橡胶材料制成的缓冲垫18,纵向限位凸起15与预制短板1和2的侧立面81之间设置橡胶材料制成的缓冲垫19。从图5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着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这也是要求弹性元件12及阻尼元件13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的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对每块预制短板的弹性支承力尽可能一致。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21之间,预制短板的每一端设置二个,二个板端隔振装置沿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对称设置,并且每一个板端隔振装置。
40、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2端部的下方,为了防止板端隔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窜动,定位完毕后,利用地脚螺栓20通过底板11上设置的联接通孔16将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21固连在一起。为了方便调整预制短板的工作高度,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10与预制短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高度的调高垫板7。这样,每一块预制短板分别由四个内置于板体内的弹性隔振器25和四个位于板下的板端隔振装置6共同支承,从而离开基础21表面,形成浮置结构,通过调整调高垫片24及调高垫板7的厚度可以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相邻的预制短板间再通过剪力铰4相连,剪力铰4分别连接固定在相邻预制短板的锚固件9上,实现。
41、相邻预制短板之间的传力,进而构成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维护板端隔振装置6时,可以借助千斤顶等工具,通过安装豁口60实现取出或装入板端隔振装置6,过程中不需要拆卸钢轨,因此利用轨道车辆运营的天窗时间就可以完成,十分方便。0101具体施工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01021按照设计图纸在地面生产场所制作预制短板;01032在道床基础上标出预制短板和板端隔振装置的平面位置;01043将板端隔振装置6摆放在预定位置,测量板端隔振装置顶面标高,必要时,按照该处设计标高要求在顶板表面放置适当厚度的调高垫板7;01054将养护好的预制短板运输至施工地点,再利用吊装运输设备运送至预定摆放位置附近;0106。
42、5将预制短板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上,调整好预制短板的平面位置;01076安装弹性隔振器25,在弹性隔振器25与支承挡块23之间设置调高垫片24,通过分别调整调高垫板7和调高垫片24的厚度,实现预制短板的调高和调平;01087完成钢轨17和扣件图中未具体示出的组装和几何尺寸调整;01098利用剪力铰4将预制短板连接在一起,构成道床;说明书CN103306168A118/17页1201109在道床上继续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后,即得到所述预制式浮置板道床。0111本例所述的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利用长度为357M的预制短板替代传统25M长的浮置板,实现了浮置板的预制式生产和隧道内吊运式施工,通过在相邻。
43、预制短板之间设置板端隔振装置,利用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实现了预制短板的纵向及横向限位,又利用剪力铰实现预制短板之间的纵向连接和传力,从而保障了浮置道床结构在行车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0112需要指出的是,本例以全部采用长度为357M、设置有四个预留通孔8的预制短板作为浮置板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预制短板的长度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适当变化,但为了便于在隧道内进行吊运施工,同时兼顾开设预留通孔后对板体强度的影响,一般来说预制短板的长度控制在28M范围内。。
44、此外,根据预制短板的长度不同,板体上设置的预留通孔数量也可以适当变化,例如对于2M长的预制短板,可以在板体上设置二个预留通孔8;对于6M长的预制短板,可以在板体上设置八个预留通孔8。另外,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段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也可以采用不同长度的预制短板。0113在本例的技术方案描述中,以弹性元件12为螺旋钢弹簧,阻尼元件13为粘滞剪切式阻尼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弹性元件可以是碟簧等其他钢弹簧、橡胶弹簧、橡胶金属复合弹簧、聚氨酯弹簧或空气弹簧等;阻尼元件可以是粘滞型阻尼器或者是小孔节流型阻尼器,还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例如由。
45、高阻尼橡胶或高阻尼聚氨酯等固体阻尼材料直接构成的阻尼元件。特别要指出的是,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也可以集成为一体,例如采用高弹性、高阻尼的橡胶弹簧,即作为弹性元件使用,同时也作为阻尼元件使用。只要能够满足隔振的需要,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之中。另外,为了便于实施高度调整,调高垫板7与调高垫片24一样,也可以设置多块,并且厚度也可以有所不同。0114本例中,利用地脚螺栓20通过底板11上设置的联接通孔16将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21固连在一起,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利用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定位销配合将二者固连在一起,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不再另外附图给予说明。0115实施例二0116如图9所。
46、示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图8所示结构的预制短板作为浮置板,每块预制短板上设置有四个与弹性隔振器配合的安置槽27,此外在预制短板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二个中置式的剪力铰31。为了便于说明,将预制短板依次编号为28、29和30,下面结合对预制短板29的剖视对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的结构给予具体说明。如图9和图13所示,每块预制短板由四个弹性隔振器25及四个板端隔振装置32联合给予弹性支撑,相邻的预制短板再通过剪力铰4实现纵向连接,进而拼接成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中,弹性隔振器25侧置在预制短板的安置槽27内,并通过调高垫板39支承着预制短板;板端隔振装置32的具体结构如。
47、图10和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板端隔振装置不同,本例中,板端隔振装置32共设置二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每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由纵向限位板33、调节螺栓35和锁紧螺母34构成,调节螺栓35贯穿支撑板36设置,支撑板36与横向限位凸起14焊接固定在一起。应用时如图12所示,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撑在预制短板28和29的相邻端部,板端隔振装置中的横向限位凸起14分别支撑说明书CN103306168A129/17页13在预制短板28和29中安装豁口60处的侧立面80上,横向限位凸起14与预制短板28和29的侧立面80之间设置弹性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缓冲垫38,二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中的纵向限位板33分别支撑。
48、在预制短板28和29中安装豁口60处的侧立面82上,纵向限位板33与侧立面82之间设置弹性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缓冲垫37。0117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板端隔振装置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具有位置可调的优点,因此可以降低对板端隔振装置摆放位置精度的要求,沿预制短板纵向的少量摆放误差可以通过调整调节螺栓35给予修正,再利用锁紧螺母34锁定位置,更加方便实用。要说明的是,板端纵向限位装置除了本例所述利用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构成外,也可以利用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构成,调整调节螺栓顶紧侧立面82后,在支撑板与纵向限位板间嵌入调隙垫片,从而将位置锁定,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由于均为常用技术,。
49、在此不再额外附图,仅以文字给予说明,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0118另外,由于本例采用了中置式的剪力铰,因此在施工时,摆放预制短板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剪力铰的装配连接,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中描述的施工过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0119实施例三0120基于实施例二所述技术原理,如图14和图15所示,与实施例二中的板端隔振装置不同,本例中板端隔振装置除设置二组分别由纵向限位板33、调节螺栓35和锁紧螺母34构成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外,还设置二组分别由横向限位板40、调节螺栓42和锁紧螺母41构成的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其中,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中的调节螺栓42贯穿支撑板43设置,支撑板43与顶板10及支撑板36分别焊接固连在一起。应用本例所述的板端隔振器替代图9中的板端隔振器32构成本发明预制式浮置板道床时,如图16所示,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撑在预制短板28和29的相邻端部,板端隔振装置上二组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中的横向限位板40分别挡靠在预制短板28和29的侧立面80上,横向限位板40与预制短板28和29的侧立面80之间设置弹性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垫38;二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中的纵向限位板33分别挡靠在预制短板28和29中安装豁口60处的侧立面82上,纵向限位板33与侧立面82之间设置弹性发泡材料制成的缓冲垫37。0121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板端隔振装置中的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及板端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