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78242.0 (22)申请日 2017.04.25 (71)申请人 张勋 地址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樊羊路69号院 亿城天筑20-3-401室 (72)发明人 张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77 代理人 李芙蓉 冯建基 (51)Int.Cl. A62B 1/14(2006.01) A62B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 。
2、用方法, 所述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包括: 安全背心, 所述安全背心包括前部和后部, 所述前部和后部 的上端通过肩带连接, 前部的两侧设置有松紧卡 扣, 后部的两侧设置有扣接件, 所述前部的下部 设置有绳包, 所述绳包中装有安全逃离绳索, 所 述后部固定有绳索制动构件。 本发明利用安全逃 离绳索和绳索制动构件的相互配合, 逃离时可实 现快速安全从发生灾难的高楼上迅速逃离, 在下 降逃离过程中, 逃离者可手动控制绳索制动构件 控制下降的速度, 这样保证了安全性, 另外, 安全 背心上携带有医疗包、 军刀包、 对讲机包等设备, 安全背心下边还连接有半身吊带, 更加保障了逃 离过程中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3、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6880909 A 2017.06.23 CN 106880909 A 1.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包括: 安全背心, 所述 安全背心包括前部和后部, 所述前部和后部的上端通过肩带连接, 前部的两侧设置有松紧 卡扣, 后部的两侧设置有扣接件, 所述前部的下部设置有绳包, 所述绳包中装有安全逃离绳 索, 所述后部固定有绳索制动构件,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从绳包中伸出后固定在所述 前部下端的安全钩吊环上,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的另一端从绳包中伸出后经过绳索制动构件 上的通过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并从绳索制动构件的右侧上端开口伸出。 。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制动构件包括外 壳、 制动轴和可偏转部件, 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开孔板, 开孔板上具有开孔, 所述开孔板上 开孔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安全背心的后部, 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挡耳和 右挡耳, 所述外壳在左挡耳和右挡耳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口, 所述可偏转部 件和所述制动轴位于外壳内, 所述可偏转部件的下部通过旋转轴可偏转安装至外壳底面 上, 所述旋转轴在外壳外侧连接有手动杆, 所述可偏转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钳口和右钳 口, 所述可偏转部件上部中间设有穿孔, 所述制动轴穿过穿孔固定至外壳内的底面和顶面 上, 所述制。
5、动轴与左钳口和右钳口之间分别形成一段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从绳包中伸出的安全逃离 绳索从所述左挡耳上端开口进入外壳内, 经所述制动轴与所述左钳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 的行程路径从左挡耳下端开口伸出外壳, 穿过开孔板上的开孔后从所述右挡耳下端开口进 入外壳内, 经所述制动轴与所述右钳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从右挡耳上端开口 伸出外壳并固定至逃离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挡耳上端开口和下 端开口、 所述右挡耳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所述左钳口、 所述右钳口和所述制动轴与安全逃 离绳索接触的。
6、位置分别设有绳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偏转部件上端中部 设置有凸起, 所述外壳内部底面上位于所述可偏转部件的凸起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止 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安全逃离装置还 包括半身吊带, 所述半身吊带包括腿部吊带和腰部吊带, 所述腰部吊带通过吊带卡扣连接 至所述前部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为两 条, 所述绳包和所述绳索制动构件分别为两个, 两个绳包分别位于所述前部的下部的两侧, 每个绳包中装有一条安全逃离绳索, 每。
7、条安全逃离绳索穿过一个绳索制动构件上的通过摩 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还设置有医疗 包、 军刀包、 对讲机包, 所述医疗包位于前部的下部, 所述军刀包位于所述前部的左上部, 所 述对讲机包位于所述前部的右上部; 所述后部还设置有水袋、 杂物包、 腰斧袋, 所述水袋位 于后部的中部, 所述杂物包位于后部的左下部, 所述腰斧袋位于所述后部的右下部, 所述水 袋连接有饮水管, 所述饮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前部的右上部, 并在右侧的肩带上设置有软管 绑带。 9.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权 利 要 求 。
8、书 1/2 页 2 CN 106880909 A 2 穿戴安全背心, 通过前部两侧的松紧卡扣调试松紧后分别连接至后部两侧的扣接件; 将从绳包中伸出的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固定至前部下端的安全钩吊环上; 将从右挡耳上端开口伸出外壳的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固定至逃离位置; 快速下降逃离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转动使制动轴位于可偏转部件穿孔的中间位 置; 和 制动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转动从而控制可偏转部件向左或向右偏转; 其中, 所述可偏转部件位于中间位置时, 制动轴与左钳口和右钳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 引的行程路径上摩擦导引力最小, 所述可偏转部件向左偏转时, 制动轴将安全逃离绳索向 右钳口压紧并制动, 所述。
9、可偏转部件向右偏转时, 制动轴将安全逃离绳索向左钳口压紧并 制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方法在穿戴安 全背心后还包括: 穿戴半身吊带, 将半身吊带的腿部吊带和腰部吊带分别穿戴至腿部和腰 部, 将腰部吊带的吊带卡扣连接至前部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880909 A 3 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空救生逃离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 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工作并生活在高层建筑中, 城市中火。
10、 灾也频频发生, 而遇到灾难时, 人们目前只能从楼梯或高楼中的消防通道撤离, 如果想从窗 户逃离, 只能等待消防救援人员到达后通过高空救援车才能实现, 但是, 当灾难发生时一般 需要紧急逃离, 因此, 往往由于逃离不及时使高楼发生灾难时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严重。 0003 另外, 在高空逃离行动中, 往往需要用到众多的辅助工具, 目前的救生逃离装置没 有放置这些工具的空间, 给逃离行动带来不便。 特别是, 在救援过程中, 救援者自身处于危 险的环境中, 现有的设备无法携带饮用水等设备, 逃离者自身的安全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高空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及其使用。
11、方法, 用以解决现 有的高空逃离装备不能快速逃离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包括: 安全背心, 所述安全背心包括前部和后部, 所述前部和后部的上端通过肩带连接, 前 部的两侧设置有松紧卡扣, 后部的两侧设置有扣接件, 所述前部的下部设置有绳包, 所述绳 包中装有安全逃离绳索, 所述后部固定有绳索制动构件,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从绳包 中伸出后固定在所述前部下端的安全钩吊环上,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的另一端从绳包中伸出 后经过绳索制动构件上的通过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并从绳索制动构件的右侧上端开口伸 出。 0006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
12、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绳索制动构件包括外壳、 制动轴 和可偏转部件, 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开孔板, 开孔板上具有开孔, 所述开孔板上开孔的上部 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安全背心的后部, 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挡耳和右挡耳, 所 述外壳在左挡耳和右挡耳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口, 所述可偏转部件和所述制 动轴位于外壳内, 所述可偏转部件的下部通过旋转轴可偏转安装至外壳底面上, 所述旋转 轴在外壳外侧连接有手动杆, 所述可偏转部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钳口和右钳口, 所述可偏 转部件上部中间设有穿孔, 所述制动轴穿过穿孔固定至外壳内的底面和顶面上, 所述制动 轴与左钳口和右钳口之间分别形成一段摩。
13、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0007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从绳包中伸出的安全逃离绳索从所述 左挡耳上端开口进入外壳内, 经所述制动轴与所述左钳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从左挡耳下端开口伸出外壳, 穿过开孔板上的开孔后从所述右挡耳下端开口进入外壳内, 经所述制动轴与所述右钳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从右挡耳上端开口伸出外壳 并固定至逃离位置。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6880909 A 4 0008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左挡耳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所 述右挡耳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所述左钳口、 所述右钳口和所述制动轴与安全逃离绳索接 触。
14、的位置分别设有绳槽。 0009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可偏转部件上端中部设置有凸 起, 所述外壳内部底面上位于所述可偏转部件的凸起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止挡。 0010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快速安全逃离装置还包括半身吊 带, 所述半身吊带包括腿部吊带和腰部吊带, 所述腰部吊带通过吊带卡扣连接至所述前部 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 0011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安全逃离绳索为两条, 所述绳包 和所述绳索制动构件分别为两个, 两个绳包分别位于所述前部的下部的两侧, 每个绳包中 装有一条安全逃离绳索, 每条安全逃离绳索穿过一个绳索制。
15、动构件上的通过摩擦导引的行 程路径。 0012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 所述前部还设置有医疗包、 军刀包、 对 讲机包, 所述医疗包位于前部的下部, 所述军刀包位于所述前部的左上部, 所述对讲机包位 于所述前部的右上部; 所述后部还设置有水袋、 杂物包、 腰斧袋, 所述水袋位于后部的中部, 所述杂物包位于后部的左下部, 所述腰斧袋位于所述后部的右下部, 所述水袋连接有饮水 管, 所述饮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前部的右上部, 并在右侧的肩带上设置有软管绑带。 0013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的使用方法,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穿戴安 全背心, 通过前部两侧的松紧卡扣调试松紧后分。
16、别连接至后部两侧的扣接件; 将从绳包中 伸出的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固定至前部下端的安全钩吊环上; 将从右挡耳上端开口伸出外 壳的安全逃离绳索的一端固定至逃离位置; 快速下降逃离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转动使 制动轴位于可偏转部件穿孔的中间位置; 和制动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转动从而控制可 偏转部件向左或向右偏转; 其中, 所述可偏转部件位于中间位置时, 制动轴与左钳口和右钳 口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上摩擦导引力最小, 所述可偏转部件向左偏转时, 制动 轴将安全逃离绳索向右钳口压紧并制动, 所述可偏转部件向右偏转时, 制动轴将安全逃离 绳索向左钳口压紧并制动。 0014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一种快。
17、速安全逃离装置的使用方法, 所述使用方法在穿戴安全 背心后还包括: 穿戴半身吊带, 将半身吊带的腿部吊带和腰部吊带分别穿戴至腿部和腰部, 将腰部吊带的吊带卡扣连接至前部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 001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 本发明利用安全逃离绳索和绳索制动构件的相互配合, 逃离时可实现快速安全从 发生灾难的高楼上迅速逃离, 在下降逃离过程中, 逃离者可手动控制绳索制动构件控制下 降的速度, 这样保证了安全性, 另外, 安全背心上携带有医疗包、 军刀包、 对讲机包等设备, 安全背心下边还连接有半身吊带, 更加保障了逃离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快速安。
18、全逃离装置的安全背心的结构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的安全背心上的绳索制动构件的剖视 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6880909 A 5 0019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的半身吊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参考图1,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包括: 安全背心01, 安全背心 01包括前部02和后部03, 前部02和后部03的上端通过肩带04连接, 前部02的两侧设置有松 紧卡扣05, 后部03的两侧设置有扣接件06, 松紧卡扣0。
19、5和扣接件06为配对的快速活扣, 扣接 件06与后部03的两侧通过尼龙织带连接, 尼龙织带的长度可以调整, 可以快速解脱的同时 满足不同体形的逃离者, 所述前部02和后部03上设置有反光条07, 可以起到提醒、 识别作 用。 前部02的下部设置有绳包08, 绳包08中装有安全逃离绳索09, 后部03固定有绳索制动构 件10, 绳包08上有两个出绳孔11, 两个出绳孔中露出安全逃离绳索09的两个端头, 安全逃离 绳索09的一端从绳包08中伸出后固定在前部02下端的安全钩吊环12上, 安全逃离绳索09的 另一端从绳包08中伸出后经过绳索制动构件10上的通过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并从绳索制 动构件10的。
20、右侧上端开口伸出。 0023 参考图2, 绳索制动构件10包括外壳13、 制动轴14和可偏转部件15, 外壳13下部设 置有开孔板16, 开孔板16上具有开孔17, 开孔板16上开孔17的上部通过螺栓18固定至安全 背心01的后部03, 外壳13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挡耳19和右挡耳20, 外壳13在左挡耳19和 右挡耳20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分别设有开口, 可偏转部件15和制动轴14位于外壳13内, 可偏转部件15的下部通过旋转轴21可偏转安装至外壳13底面上, 旋转轴21在外壳13外侧连 接有手动杆(图中未示出), 可偏转部件15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钳口22和右钳口23, 可偏转部 件15上部中。
21、间设有穿孔24, 制动轴14穿过穿孔24固定至外壳13内的底面和顶面上, 制动轴 14与左钳口22和右钳口23之间分别形成一段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可偏转部件15上端中部 设置有凸起25, 外壳13内部底面上位于可偏转部件15的凸起25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止 挡26。 0024 如图2所示, 从绳包08中伸出的安全逃离绳索09从左挡耳19上端开口进入外壳13 内, 经制动轴14与左钳口22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从左挡耳19下端开口伸出外壳 13, 穿过开孔板16上的开孔17后从右挡耳20下端开口进入外壳13内, 经制动轴14与右钳口 23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从右挡耳20上端开口。
22、伸出外壳13并固定至逃离位置。 其 中, 左挡耳19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右挡耳20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 左钳口22、 右钳口23和 制动轴14与安全逃离绳索09接触的位置分别设有绳槽(图中未示出)。 0025 另外, 如上所述的安全逃离绳索09可以为两条, 绳包08和绳索制动构件10也可以 分别为两个, 两个绳包08分别位于前部02的下部的两侧, 每个绳包08中装有一条安全逃离 绳索09, 每条安全逃离绳索09穿过一个绳索制动构件10上的通过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 0026 如图1所示, 前部02还设置有医疗包27、 军刀包28、 对讲机包29, 医疗包27位于前部 02的下部, 军刀包28位。
23、于前部02的左上部, 对讲机包29位于前部02的右上部; 后部03还设置 有水袋30、 杂物包31、 腰斧袋32, 水袋30位于后部03的中部, 杂物包31位于后部03的左下部, 腰斧袋32位于后部03的右下部, 水袋30连接有饮水管33, 饮水管33的末端延伸至前部02的 右上部, 并在右侧的肩带04上设置有软管绑带34。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6880909 A 6 0027 参考图3, 快速安全逃离装置还包括半身吊带35, 半身吊带35的腰部吊带36通过吊 带卡扣38连接至前部02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39。 0028 参考图1至3, 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安全逃离装置的使用。
24、方法包括: 穿戴安全背心 01, 通过前部02两侧的松紧卡扣05调试松紧后分别连接至后部03两侧的扣接件06; 穿戴半 身吊带35, 将半身吊带35的腿部吊带37和腰部吊带36分别穿戴至腿部和腰部, 将腰部吊带 36的吊带卡扣38连接至前部02下端中间的半身吊带前扣39上; 将从绳包08中伸出的安全逃 离绳索09的一端固定至前部02下端的安全钩吊环12上; 将从右挡耳20上端开口伸出外壳13 的安全逃离绳索09的一端固定至逃离位置; 快速下降逃离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21转动 使制动轴14位于可偏转部件15穿孔24的中间位置; 和制动时通过手动杆控制旋转轴21转动 从而控制可偏转部件15向左或。
25、向右偏转; 其中, 可偏转部件15位于中间位置时, 制动轴14与 左钳口22和右钳口23之间形成的摩擦导引的行程路径上摩擦导引力最小, 可偏转部件15向 左偏转时, 制动轴14将安全逃离绳索09向右钳口23压紧并制动, 可偏转部件15向右偏转时, 制动轴14将安全逃离绳索09向左钳口22压紧并制动。 0029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在本 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6880909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6880909 A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688090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