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78841.8 (22)申请日 2018.01.17 (73)专利权人 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新城 路2号24幢C1735室 (72)发明人 刘敏 (51)Int.Cl. A01H 4/00(2006.01) A61L 2/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灭菌领域, 公开了一种 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包括培养皿、 用于放置 培养皿并进行灭菌的灭菌室、。
2、 将培养皿送入灭菌 室的推送机构以及用于运输培养皿的输送机构; 通过设置灭菌室、 推送机构以及输送机构, 在培 养皿育苗之前, 输送机构将培养皿输送到灭菌室 处, 推送机构将培养皿推送至灭菌室内, 灭菌室 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后期新苗的成活 率, 育苗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08446305 U 2019.02.01 CN 208446305 U 1.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培养皿(1)、 用于对所述培养皿(1)进 行灭菌处理的灭菌室(3)、 将所述培养皿(1)送入所述灭菌室(3)的推送机构以及用于运输 所述培养皿(1)的输送机构;。
3、 其中,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培养皿架(5), 所述培养皿架(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2)以及 连接垂直于所述培养皿架(5)运动方向的两个所述滚轮(52)的滚轮轴(55);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推送车(6)、 用于固定所述推送车(6)与灭菌室(3)的第一限位组件 (7)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推送车(6)与推送机构的第二限位组件(8), 所述推送车(6)的置物面 与所述灭菌室(3)的内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室(3)为高温 灭菌室, 所述灭菌室(3)包括室本体(31), 所述室本体(31)开口并设置有灭菌门(32), 所述 灭菌室(3)还包括。
4、用于启闭所述灭菌门(32)的启闭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闭组件(4)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灭菌门(32)外侧的手轮(41), 所述手轮(41)转动铰接有多个启闭杆(42), 所述灭菌门(32)外侧与多个所述启闭杆(42)一一对应设置有滑移套(44), 多个所述启闭杆 (42)一一贯穿多个所述滑移套(44)设置, 所述灭菌室(3)于其门口处与多个所述启闭杆 (42)一一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启闭杆(42)套设的启闭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培灭菌装置还包 括培养皿盘 (2) , 所述培养皿(。
5、1)有多个, 多个所述培养皿(1)置于所述培养皿盘(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皿架(5)包括 铁丝网底板(51)以及设置在所述铁丝网底板(51)四个角处的立柱(53), 相邻两根所述立柱 (53)间连接有挡梁(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 包括配合卡接以固定的卡块(71)以及卡槽(72), 所述卡块(71)转动设置在所述推送车(6) 上, 所述卡槽(72)开设在所述灭菌室(3)上,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还包括驱动所述卡块 (71)转动以卡入或者旋出所述卡槽(72)的推拉杆(。
6、73), 所述推拉杆(73)与所述推送车(6) 沿所述培养皿(1)的推送方向滑移设置, 所述推拉杆(73)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推拉杆(73)自 动恢复原位的弹性件(74), 所述弹性件(74)沿其弹性形变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拉杆 (73)以及所述推送车(6)固定连接; 当所述弹性件(74)处于正常状态时, 所述卡块(71)卡入所述卡槽(72)内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8) 包括相互配合以卡接固定的卡接杆以及卡接块(81), 所述卡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 上, 所述卡接块(81)转动设置在所述推送车(6)上, 所述卡接块(81)一。
7、体成型设置有把手 (8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皿(1)由透明 玻璃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46305 U 2 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灭菌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组织培养技术, 又叫植物克隆, 是指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 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 获得新苗 (克隆苗) 的过程。 0003 现代农业中, 为了实现工厂化育苗, 提高育苗的效率, 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使用 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 0004 在组培过程中, 用于培。
8、育新苗的培养皿中培育空间灭菌强度低, 从而导致新苗成 活率低, 因此, 需要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育苗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实际运用中培养皿中培育空间的灭菌强度低, 从而导致新苗成活率低, 育苗 效低这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具体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包括培养皿、 用于对所述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的灭 菌室、 将所述培养皿送入所述灭菌室的推送机构以及用于运输所述培养皿的输送机构。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培养皿育苗之前, 输送机构将培养皿输送到灭菌室处, 推送 机构将培养皿推送至灭菌室内, 灭菌室对培养皿。
9、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后期新苗的成活率, 育 苗效率高。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灭菌室为高温灭菌室, 所述灭菌室包括室本体, 所述室本体开口并 设置有灭菌门, 所述灭菌室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灭菌门的启闭组件。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灭菌室为高温灭菌室, 对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 灭菌效果好。 关闭启闭组件以进行封闭式灭菌, 灭菌效果好, 进而提高后期育苗的成活率。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灭菌门外侧的手轮, 所述手轮转动 铰接有多个启闭杆, 所述灭菌门外侧与多个所述启闭杆一一对应设置有滑移套, 多个所述 启闭杆一一贯穿多个所述滑移套设置, 所述灭菌室于其门口处。
10、与多个所述启闭杆一一对应 开设有供所述启闭杆套设的启闭槽。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转动手轮, 驱使多个启闭杆转动, 从而使得启闭杆沿着滑移套 滑移, 启闭杆伸进启闭槽内以关闭灭菌门或者启闭杆脱离启闭槽以打开灭菌门。 启闭组件 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简单实用。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组培灭菌装置还包括培养皿盘, 所述培养皿有多个, 多个所述培养 皿置于所述培养皿盘中。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培养皿盘将多个培养皿集中放置, 一起送入灭菌室进行灭菌, 灭菌室可同时对多个培养皿进行灭菌, 提高培养皿的灭菌效率。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培养皿由透明玻璃制成。 0015 通过上。
11、述技术方案, 透明玻璃制成的培养皿无毒、 安全, 有利于后期新苗在培养皿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8446305 U 3 中吸收阳光, 新苗的生长环境好, 从而提高育苗效率。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培养皿架, 所述培养皿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以及连 接垂直于所述培养皿架运动方向的两个所述滚轮的滚轮轴。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培养皿架具有滚轮, 推动或者拉动培养皿架时方便省力, 有利 于将培养皿架快速、 准确的推进推出, 进而有利于提高灭菌效率。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培养皿架包括铁丝网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铁丝网底板四个角处的 立柱, 相邻两根所述立柱间连接有。
12、挡梁。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铁丝网底板、 挡梁的设置最大限度减少培养皿架的耗材以及 培养皿架的密封性, 有利于灭菌室集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推送车、 用于固定所述推送车与灭菌室的第一限位 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推送车与推送机构的第二限位组件, 所述推送车的置物面与所述灭 菌室的内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推送车与灭菌室, 方便稳定的将培养 皿推送到灭菌室内, 省时省力, 方便作业。 第二限位组件用于固定推送车与推送机构, 方便 推送车将推送机构以及培养皿稳定运输, 省时省力, 保护培养皿。 0022 进。
13、一步的,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配合卡接以固定的卡块以及卡槽, 所述卡块转 动设置在所述推送车上, 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灭菌室上, 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还包括驱动所 述卡块转动以卡入或者旋出所述卡槽的推拉杆, 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送车沿所述培养皿的 推送方向滑移设置, 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推拉杆自动恢复原位的弹性件, 所述弹 性件沿其弹性形变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拉杆以及所述推送车固定连接; 0023 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正常状态时, 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槽内设置。 002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拉动推拉杆, 驱动卡块转动, 卡块对准卡槽。 松开推拉杆, 弹性 件驱动推拉杆恢复原位, 进而驱动卡块恢复原。
14、位, 卡块卡入卡槽内以固定推送车与灭菌室 或者旋出卡槽以松开推送车与灭菌室。 驱动方式简单, 操作方便。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以卡接固定的卡接杆以及卡接块, 所 述卡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推送机构上, 所述卡接块转动设置在所述推送车上, 所述卡接块 一体成型设置有把手。 002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抓住把手, 驱动卡接块转动, 将卡接块与推送机构上的滚轮轴 卡接固定, 进而固定推送车以及推送机构,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8 (1) 通过设置灭菌室、 推送机构以及输送机构, 在培养皿育苗之前, 输送机构将。
15、培 养皿输送到灭菌室处, 推送机构将培养皿推送至灭菌室内, 灭菌室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后期新苗的成活率, 育苗效率高; 0029 (2) 通过设置培养皿由透明玻璃制成, 利用透明玻璃无毒、 安全、 卫生, 透明度和透 光度高等特点, 有利于培养皿的灭菌, 也有利于后期新苗在培养皿中吸收阳光, 新苗的生长 环境好, 从而提高育苗效率。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一) ;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8446305 U 4 0031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略去部分结构后的整体示意图 (二) ; 0033 图4为图3中B。
16、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5为图3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5 图6为图3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6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37 附图标记: 1、 培养皿; 2、 培养皿盘; 3、 灭菌室; 31、 室本体; 32、 灭菌门; 4、 启闭组件; 41、 手轮; 42、 启闭杆; 43、 启闭槽; 44、 滑移套; 5、 培养皿架; 51、 铁丝网底板; 52、 滚轮; 53、 立 柱; 54、 挡梁; 55、 滚轮轴; 6、 推送车; 7、 第一限位组件; 71、 卡块; 72、 卡槽; 73、 推拉杆; 74、 弹 性件; 75、 手柄; 76、 转动杆; 77、 转动板。
17、; 8、 第二限位组件; 81、 卡接块; 82、 把手; 83、 转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不仅限于此。 0039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 下、 左、 右、 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 针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 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 方案的特别限定。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农业育苗组培灭菌装置, 包括培养皿1、 培养皿盘2、 灭菌室 3、 推送机构以及输送机构。 其中, 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培养皿1靠近或者远离灭菌室3, 推送机 构用于将培养皿1推至或者。
18、推出灭菌室3内, 灭菌室3对培养皿1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后期新 苗的成活率, 育苗效率高。 0041 如图2所示, 培养皿1有多个, 多个培养皿1排布紧密的放置在培养皿盘2中、 并被送 入灭菌室3进行灭菌, 灭菌室3可同时对多个培养皿1进行灭菌, 提高培养皿1的灭菌效率。 同 时, 多个培养皿1置于培养皿盘2中, 使得培养皿1与培养皿1之间排布紧密、 不易发生碰撞, 保护培养皿1, 进而提高培养皿1的灭菌效率。 0042 培养皿1由透明玻璃制成, 利用透明玻璃无毒、 安全、 卫生, 透明度和透光度高等特 点, 有利于培养皿1的灭菌, 也有利于后期新苗在培养皿1中吸收阳光, 新苗的生长环境好, 。
19、从而提高育苗效率。 0043 优选的, 灭菌室3为高温灭菌室, 对培养皿1进行高温灭菌, 灭菌效果更好。 如图1所 示, 灭菌室3包括室本体31, 室本体31开口并设置有灭菌门32以及用于启闭灭菌门32的启闭 组件4 (图7) 。 关闭启闭组件4以进行封闭式灭菌, 灭菌效果好, 进而提高后期育苗的成活率。 0044 如图3和图7所示, 启闭组件4包括手轮41以及配合使用的启闭杆42与启闭槽43, 启 闭杆42与启闭槽43均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对应。 手轮41转动设置在灭菌门32的外侧, 多个启 闭杆42的一端与手轮41转动铰接, 另一端用于伸入或者滑出启闭槽43内。 为了对启闭杆42 进行限位, 。
20、灭菌门32的外侧设置有与多个启闭杆42一一对应的多个滑移套44, 多个启闭杆 42一一滑移贯穿滑移套44设置。 转动手轮41, 驱使多个启闭杆42转动, 从而使得启闭杆42沿 着滑移套44滑移, 启闭杆42伸进启闭槽43内以关闭灭菌门32或者启闭杆42脱离启闭槽43以 打开灭菌门32。 启闭组件4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简单实用。 灭菌室3的灭菌门32整体造型 没有缺口, 有利于灭菌门32与室本体31严密闭合, 从而提高灭菌室3的密封性, 密闭灭菌, 提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8446305 U 5 高培养皿1的灭菌效率, 进而提高后期育苗的效率。 0045 如图1、 图2和。
21、图3所示, 推送机构包括培养皿架5, 培养皿架5包括铁丝网底板51、 滚 轮52、 立柱53、 挡梁54以及连接两个滚轮52的滚轮轴55, 滚轮轴55垂直于培养皿架5的推送 方向。 立柱53竖立设置在铁丝网底板51的四个角处, 挡梁54架设在相邻的两根立柱53间。 铁 丝网底板51、 挡梁54的设置最大限度减少培养皿架5的耗材以及培养皿架5的密封性, 有利 于灭菌室3集中对培养皿1进行灭菌。 同时, 培养皿架5材料少, 高温灭菌后, 培养皿架5上的 热量能够尽快消散, 方便工人尽早将培养皿架5拉出, 缩小灭菌流程的时间, 从而提高灭菌 效率。 0046 输送机构包括推送车6、 第一限位组件7以。
22、及第二限位组件8。 第一限位组件7用于 固定推送车6与灭菌室3, 方便稳定的将培养皿1推送到灭菌室3内, 省时省力, 方便作业。 第 二限位组件8用于固定推送车6与推送机构, 方便推送车6将推送机构以及培养皿1稳定运 输, 省时省力, 保护培养皿1。 0047 推送车6的置物面与灭菌室3的内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方便推送车6的推进退出, 避免培养皿1发生剧烈碰撞而损坏培养皿1, 保护培养皿1, 进而提高灭菌效率。 0048 如图4和图5所示, 第一限位组件7包括配合卡接的卡块71与卡槽72、 转动设置在推 送车6上的转动杆76、 固定在转动杆76上的转动板77以及驱动转动杆76转动以将卡块71。
23、卡 入或者旋出卡槽72的推拉杆73, 推拉杆73远离卡块7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5, 便于人手抓握 与操作。 卡块71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转动板77, 推拉杆73与推送车6沿培养皿1的推送方向 滑移设置。 推拉杆73上设置有用于使推拉杆73自动恢复原位的弹性件74。 本实施例中, 弹性 件74为弹簧。 弹性件74沿其弹性形变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推拉杆73以及推送车6固定连接。 当 弹性件74处于自然状态时, 卡块71卡入卡槽72内; 当弹性件74处于压缩状态时, 卡块71旋出 卡槽72。 0049 拉动推拉杆73, 驱动转动杆76转动, 进而带动转动板77转动, 并驱动卡块71转动, 卡块71对准卡槽。
24、72。 松开推拉杆73, 弹性件74驱动推拉杆73恢复原位, 进而驱动转动杆76恢 复原位, 卡块71卡入卡槽72内以固定推送车6与灭菌室3或者旋出卡槽72以松开推送车6与 灭菌室3。 驱动方式简单, 操作方便。 0050 如图6所示, 第二限位组件8包括相互配合以卡接固定的卡接杆以及卡接块81, 本 实施例中, 卡接杆为滚轮轴55, 卡接块81通过转动销83转动设置在推送车6上, 卡接块81一 体成型设置有便于手握的把手82。 抓住把手82, 驱动卡接块81转动, 将卡接块81与推送机构 上的滚轮轴55卡接固定, 进而固定推送车6以及推送机构,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0051 本实用新型的。
25、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0052 将放置有培养皿1的培养皿架5置于推送车6的置物面上, 抓住把手82, 驱动卡接块 81转动, 将卡接块81与培养皿架5上的滚轮轴55卡接固定, 进而固定推送车6以及培养皿架 5。 0053 推动推送车6, 将放置有培养皿1的培养皿盘2推送到灭菌室3处。 0054 转动手轮41, 驱动启闭杆42滑出启闭槽43, 拉开灭菌门32。 0055 拉动推拉杆73, 驱动转动杆76, 进而驱动转动板77微小转动后带动卡块71转动, 卡 块71对准卡槽72。 松开推拉杆73, 弹性件74驱动推拉杆73恢复原位, 进而驱动转动杆76以及 转动板77恢复原位, 卡块71卡入卡。
26、槽72内以固定推送车6与灭菌室3。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8446305 U 6 0056 抓住把手82, 驱动卡接块81转动, 松开卡接块81与培养皿架5。 0057 将培养皿架5以及放置有培养皿1的培养皿盘2通过滚轮52推送至灭菌室3内, 转动 手轮41以关闭灭菌门32。 0058 灭菌室3进行灭菌。 0059 灭菌完毕, 将培养皿架5以及放置有培养皿1的培养皿盘2推出到推送车6上。 0060 拉动推拉杆73, 驱动卡块71旋出卡槽72, 松开推送车6与灭菌室3。 0061 抓住把手82, 驱动卡接块81与培养皿架5上的滚轮轴55卡接固定, 进而固定推送车 6以及放置有培养。
27、皿1的培养皿架5。 0062 推送车6将培养皿架5以及灭菌后的培养皿1运输走。 006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灭菌室3、 推送机构以及输送机构, 在培养皿1育苗之前, 输送 机构将培养皿1输送到灭菌室3处, 推送机构将培养皿1推送至灭菌室3内, 灭菌室3对培养皿 1进行灭菌处理, 提高后期新苗的成活率, 育苗效率高。 006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28、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8446305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8 CN 208446305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9 CN 208446305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0 CN 208446305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1 CN 208446305 U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2 CN 208446305 U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3 CN 208446305 U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4 CN 208446305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