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724090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08169.6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号:

CN109287374A

公开日:

2019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主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申请人:

湖州蝉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新刚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环城北路137号6号楼201室

优先权:

CN201811008169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虫生真菌进行干燥;收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并保存;培养基处理;将孢子粉接种到培养基;将培养基支起,底部提供光照照射使孢梗束能往培养基的上下两面生长。本发明能实现双面培养,具有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时间的基础上,提高孢梗束产量和培养基菌丝含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虫生真菌,对其进行低温除湿、干燥处理,其中低温除湿的条件是温度20℃以下、湿度40%以下;2)收集经过步骤1)处理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孢子粉,并将孢子粉进行低温保存;3)培养基处理:将富含淀粉的基质进行121℃高温灭菌处理;4)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以1:10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在温度15-25℃、湿度在65-85%下进行培养;5)培养5-10天时,将培养基支起,从培养基底部对培养基提供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200-500LX,继续培养10-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11cm时进行采收;6)采收培养物,所述培养物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虫生真菌为蛹虫草、蝉花虫草和蚕蛹虫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富含淀粉的基质为剥壳小麦或大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高温灭菌处理前,将富含淀粉的基质与啤酒酵母粉按重量比为5-10:1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预留培养基支起的底部空间高度在7-15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光照为白光或蓝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属于虫生真菌的人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虫生真菌,是一种寄生在昆虫、蜘蛛等幼虫或成虫上的真菌,能侵入昆虫体内寄生、使昆虫发病致死的真菌称为昆虫病原真菌(或虫生真菌)(entomophagousfungus)。昆虫病原真菌是最大的昆虫病原微生物类群,共有800种以上,寄主范围广泛。用实验手段证明昆虫由微生物感染致病,就是从病原真菌开始的。很早就为人所知道的Cordyceps sobo-lifera和棒束孢属(Isaria)等冬虫夏草的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以及常粘附在甲虫类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子囊菌纲的小虫囊目(Laboulbenial-es),寄生于蝇类等的接合菌纲的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另外还有虫生真菌还包括蝉拟青霉、蛹虫草拟青霉、白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绿僵菌、中华被毛孢等。

在虫生真菌运用最多的为麦角菌科真菌在多种鳞翅目昆虫蛹及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生长的复合体,这类虫生真菌统称为虫草,目前发现有500多种,如冬虫夏草、蝉花虫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藿克虫草、蛹虫草等。天然虫草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含有丰富的虫草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B12、麦角甾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据实验研究表明,天然虫草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作用、抗疲劳、抗病毒、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多种药用功效。天然野生虫草资源有限,由于过度挖掘,虫草生长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人工栽培的应时而发,近年来,利用真菌工业发酵技术将为广泛,将虫草菌进行液体或固体发酵培养,市场表明其发酵产物在食品和医药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例如蛹虫草、蝉花虫草,目前市场上的蛹虫草、蝉花虫草等都是人工单面培养的,培养时间基本在20-40天,本发明的双面培养不仅可以增加孢梗束的产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培养基的菌丝含量,本发明在增产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培养时间,也没有增加培养基的量,可谓增加的部分为纯利润,给社会、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具有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时间的基础上,提高孢梗束产量和培养基菌丝含量,该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分来完成: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0: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5-10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或蓝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200-500LX,预留下部空间7-15cm,继续培养10-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11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附图说明

图1单面培养图片

图2双面培养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批生产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案例1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5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200LX,预留下部空间7cm,继续培养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2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7: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7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X,预留下部空间10cm,继续培养15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9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3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10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X,预留下部空间14cm,继续培养13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8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4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10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X,预留下部空间15cm,继续培养15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5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10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X,预留下部空间15cm,继续培养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10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6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5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X,预留下部空间7-15cm,继续培养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7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5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蓝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200LX,预留下部空间7cm,继续培养20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实施案例8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提选孢子粉较多的、颜色较白的,用低温除湿(20℃以下、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用时取用;生产中若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接种,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4)培养基处理: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7:1比例混合,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备用;

5)接种:按照孢子粉: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房内,控制温度在15-25℃,控制湿度在65-85%,进行培养;

6)培养7天时,将培养基支起,底部用蓝光灯带进行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X,预留下部空间10cm,继续培养15天,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9cm时进行采收;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含:孢梗束、孢子粉、培养基及菌丝混合物。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08169.6 (22)申请日 2018.08.31 (71)申请人 湖州蝉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 道环城北路137号6号楼201室 (72)发明人 李新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吴双 (51)Int.Cl. A01G 18/00(2018.01) A01G 18/2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虫生真菌双面。

2、培养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虫生真菌进行干燥; 收 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并保存; 培养基 处理; 将孢子粉接种到培养基; 将培养基支起, 底 部提供光照照射使孢梗束能往培养基的上下两 面生长。 本发明能实现双面培养, 具有不增加成 本、 不增加时间的基础上, 提高孢梗束产量和培 养基菌丝含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9287374 A 2019.02.01 CN 109287374 A 1.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虫生真菌, 对其进行低温除湿、 干燥处理, 其中低温除湿的条件是温度20以 下、 湿度40以下。

3、; 2)收集经过步骤1)处理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孢子粉, 并将孢子粉进行低温保存; 3)培养基处理: 将富含淀粉的基质进行121高温灭菌处理; 4)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以1:10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在温度15-25、 湿度在65- 85下进行培养; 5)培养5-10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从培养基底部对培养基提供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 200-500LX, 继续培养10-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11cm时进行采收; 6)采收培养物, 所述培养物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 丝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

4、在于, 虫生真菌为蛹虫草、 蝉花虫草和蚕蛹虫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富含淀 粉的基质为剥壳小麦或大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在高温 灭菌处理前, 将富含淀粉的基质与啤酒酵母粉按重量比为5-10:1的比例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预留培养基 支起的底部空间高度在7-15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的光照为白 光或蓝光。 权 利 要 求 书 1/。

5、1 页 2 CN 109287374 A 2 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属于虫生真菌的人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虫生真菌, 是一种寄生在昆虫、 蜘蛛等幼虫或成虫上的真菌, 能侵入昆虫体内寄 生、 使昆虫发病致死的真菌称为昆虫病原真菌(或虫生真菌)(entomophagousfungus)。 昆虫 病原真菌是最大的昆虫病原微生物类群, 共有800种以上, 寄主范围广泛。 用实验手段证明 昆虫由微生物感染致病, 就是从病原真菌开始的。 很早就为人所知道的Cordyceps sobo lifera和棒束孢属(Isaria)等。

6、冬虫夏草的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 以及常粘附在甲虫类体表 营寄生生活的子囊菌纲的小虫囊目(Laboulbeniales), 寄生于蝇类等的接合菌纲的虫霉 目(Entomophthorales), 另外还有虫生真菌还包括蝉拟青霉、 蛹虫草拟青霉、 白僵菌、 子 囊菌、 担子菌、 半知菌、 绿僵菌、 中华被毛孢等。 0003 在虫生真菌运用最多的为麦角菌科真菌在多种鳞翅目昆虫蛹及幼虫的子座及幼 虫尸体生长的复合体, 这类虫生真菌统称为虫草, 目前发现有500多种, 如冬虫夏草、 蝉花虫 草、 亚香棒虫草、 凉山虫草、 新疆虫草、 分枝虫草、 藿克虫草、 蛹虫草等。 天然虫草含有各种各 样的生物活性物。

7、质含有丰富的虫草酸、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B12、 麦角甾醇、 六碳糖醇、 生 物碱等。 据实验研究表明, 天然虫草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抗肿瘤作用、 抗疲劳、 抗病毒、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等多种药用功效。 天然野生虫草资源有限, 由于过度挖掘, 虫草生长 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从而人工栽培的应时而发, 近年来, 利用真菌工业发酵技术将为 广泛, 将虫草菌进行液体或固体发酵培养, 市场表明其发酵产物在食品和医药上有很好的 应用价值, 例如蛹虫草、 蝉花虫草, 目前市场上的蛹虫草、 蝉花虫草等都是人工单面培养的, 培养时间基本在20-40天, 本发明的双面培养不仅可以增加孢梗束的产量而。

8、且还可以增加 培养基的菌丝含量, 本发明在增产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培养时间, 也没有增加培养基的量, 可 谓增加的部分为纯利润, 给社会、 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虫生真菌双面培养的方法, 具有不增加成本、 不增加 时间的基础上, 提高孢梗束产量和培养基菌丝含量, 该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分来完成: 0005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06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07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

9、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08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0:1比 例混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287374 A 3 0009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10 6)培养5-10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或蓝光灯带进行光照,。

10、 光照强度控制 在200-500LX, 预留下部空间7-15cm, 继续培养10-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11cm时进 行采收; 0011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附图说明 0012 图1单面培养图片 0013 图2双面培养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以批生产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0015 实施案例1 0016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17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18 3)收集后的孢子。

11、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19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 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20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21 6)培养5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200LX, 预。

12、留下部空间7cm, 继续培养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0022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23 实施案例2 0024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25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26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

13、0027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7:1比例混 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28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287374 A 4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29 6)培养7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X, 预留下部空间10cm, 继续培养15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9cm时进行采收; 0030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

14、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31 实施案例3 0032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33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34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35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 混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

15、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36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37 6)培养10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X, 预 留下部空间14cm, 继续培养13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8cm时进行采收; 0038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39 实施案例4 0040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16、、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41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42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43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 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44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

17、进行培养; 0045 6)培养10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400LX, 预留下部空间15cm, 继续培养15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0046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47 实施案例5 0048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49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9287374 A 5 0050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

18、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51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 混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52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53 6)培养10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X, 预留下。

19、部空间15cm, 继续培养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10cm时进行采收; 0054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55 实施案例6 0056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57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58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

20、0059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10:1比例 混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60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61 6)培养5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白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500LX, 预留下部空间7-15cm, 继续培养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0062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21、 0063 实施案例7 0064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65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66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67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5:1比例混 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68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22、: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69 6)培养5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蓝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200LX, 预留下部空间7cm, 继续培养20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7cm时进行采收;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287374 A 6 0070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0071 实施案例8 0072 1)收集或采购到的野生虫生真菌, 提选孢子粉较多的、 颜色较白的, 用低温除湿 (20以下。

23、、 湿度40以下)的方法进行干燥; 0073 2)将干燥后的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收集; 0074 3)收集后的孢子粉于零度冰箱保存(长期保存时低温冷冻), 用时取用; 生产中若 没有野生虫生真菌孢子粉时也可用人工生产中获取的虫生真菌孢子粉作为起始种子进行 接种, 产率与品质与野生菌孢子粉几乎一致; 0075 4)培养基处理: 按照剥壳小麦(或大米): 啤酒酵母粉(或者单独的小麦)7:1比例混 合, 再进行121高温灭菌(蒸煮)处理、 备用; 0076 5)接种: 按照孢子粉: 培养基1:10000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培养基放置于培 养房内, 控制温度在15-25, 控制湿度在65-85, 进行培养; 0077 6)培养7天时, 将培养基支起, 底部用蓝光灯带进行光照, 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X, 预留下部空间10cm, 继续培养15天, 待上下两面孢梗束长至9cm时进行采收; 0078 7)培养物的收集即为人工虫生真菌获取物, 含: 孢梗束、 孢子粉、 培养基及菌丝混 合物。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287374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9287374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928737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