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鸽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鸽垫.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52186.X (22)申请日 2018.09.10 (71)申请人 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 区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侨新区47号 三楼 (72)发明人 葛洪伟 龙凤 李剑锋 杨素芳 韩杰 刘大利 王洪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51)Int.Cl. A01K 31/04(2006.01) A01K 31/24(2006.01) A01K 1/00(。
2、2006.01) (54)发明名称 乳鸽垫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鸽垫, 包括: 乳鸽垫本 体, 其包括透气性的正面片和反面片; 固定组件, 其包括倒置圆台状的外筒体和设于所述外筒体 内且与其同轴设置的内筒体, 所述外筒体上下端 呈开口状, 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沿其周向与所述 反面片固接, 所述内筒体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倒 置圆台状结构, 所述内筒体直径较小的一端沿其 周向与所述正面片固接; 垫料层, 其为填充于所 述正面片与反面片之间的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且所述垫料层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正面片的高 度。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乳鸽粪便的分解, 而且 可以使粪便及时与乳鸽进行分离, 减少乳鸽。
3、与粪 便的接触时间, 降低乳鸽的死亡率, 同时还可减 少劳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9169387 A 2019.01.11 CN 109169387 A 1.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乳鸽垫本体, 其包括网状结构的正面片和反面片; 固定组件, 其包括倒置圆台状的外筒体和设于所述外筒体内且与其同轴设置的内筒 体, 所述外筒体上下端呈开口状, 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沿其周向与所述反面片固接, 所述内 筒体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倒置圆台状结构, 所述内筒体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外筒体靠近 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的内侧壁固接, 所述内筒体直径较小的一端沿其周向与所述正面片固 接;。
4、 垫料层, 其为填充于所述正面片与反面片之间的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且所述垫料层 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正面片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料为高吸水性树脂, 生物菌群吸附 在高吸水树脂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的网眼为圆形的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料层的顶端覆盖有第一过滤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体包括倒置圆台状的网状部和底 端与所述网状部顶端固接的倒置圆台状的板状部, 所述网状部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体 底部的直径; 还包括: 透气机构, 所述透气机构包括罩。
5、设在所述正面片的部分孔体上且与孔体一一对应设置 的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凸起, 且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内筒体内, 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多个同轴设 置的环形杆和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杆的多个固定杆, 每个第一凸起中的多个环形杆 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且每个第一凸起中位于最下方的环形杆固设在与其相对应的孔 体的周向, 其中, 所述正面片的孔体中罩设有第一凸起的孔体的数量占据所述正面片的总 孔体数量的6070, 且多个第一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正面片上; 防堵塞机构, 所述外筒体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侧壁间隔贯穿设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直径较大的端部罩设在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外筒体内的一侧的类圆 锥。
6、形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的尖端高度低于与其相对应透气孔, 其中, 所述防护罩靠近所述 外筒体的侧壁设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内卡设有第二过滤网; 其中, 所述外筒体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筒体底部的直径, 所述第一过滤网顶面间隔 固设有多个类球形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为网状结构, 位于所述正面片下方的第二凸 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均一一对应设置, 且该第二凸起与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凸起同轴设置, 其 中, 所述第二凸起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正面的高度且不与所述第一凸起接触, 所述第二凸 起内填充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分解仓, 其为梯形体结构, 所述分 解。
7、仓上底面的面积大于下底面的面积, 且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罩固接, 上底面 为网状结构且远离所述防护罩设置, 在水平投影线的投射下, 所述分解仓在所述外筒体位 于所述透气孔下方的内侧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防护罩的投影, 其中, 所述分解仓内填充含 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乳鸽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孔内卡设有第三过滤网。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69387 A 2 乳鸽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饲养技术设备领域。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鸽垫。 背景技术 0002 鸽子属于晚成鸟, 不像鸡、 鸭、 鹅等早成鸟那样出壳即可自己采食,。
8、 鸽子在出壳后 还需要亲鸽哺育一段时间才能自行采食。 目前, 幼鸽在哺育期间, 一般是1对哺育鸽和2-4只 幼鸽都长期生活在哺育篮内, 哺育篮内放置棉布作为哺育垫, 但是使用过程中粪便会积累 在哺育垫上, 这样容易致使哺育篮内潮湿, 致使细菌滋生, 为避免细菌滋生需要经常更换垫 料, 尤其在南方梅雨季节, 如果不及时更换垫料, 哺育鸽和幼鸽很容易生病, 除了造成幼鸽 死亡, 同时, 频繁更换垫料, 也增加了劳动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乳鸽垫, 其不仅实现了对乳鸽粪便的分解, 而且 可以使。
9、粪便及时与乳鸽进行分离, 减少乳鸽与粪便的接触时间, 降低乳鸽的死亡率, 同时还 可减少劳动量。 0005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 提供了一种乳鸽垫, 包括: 0006 乳鸽垫本体, 其包括网状结构的正面片和反面片; 0007 固定组件, 其包括倒置圆台状的外筒体和设于所述外筒体内且与其同轴设置的内 筒体, 所述外筒体上下端呈开口状, 且所述外筒体的底部沿其周向与所述反面片固接, 所述 内筒体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倒置圆台状结构, 所述内筒体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外筒体靠 近其直径较大的一端的内侧壁固接, 所述内筒体直径较小的一端沿其周向与所述正面片固 接; 0008 垫料层, 其。
10、为填充于所述正面片与反面片之间的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且所述垫 料层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正面片的高度。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填料为高吸水性树脂, 生物菌群吸附在高吸水树脂内。 0010 优选的是, 所述正面片的网眼为圆形的孔体。 0011 优选的是, 所述垫料层的顶端覆盖有第一过滤网。 0012 优选的是, 所述内筒体包括倒置圆台状的网状部和底端与所述网状部顶端固接的 倒置圆台状的板状部, 所述网状部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体底部的直径; 0013 还包括: 0014 透气机构, 所述透气机构包括罩设在所述正面片的部分孔体上且与孔体一一对应 设置的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凸起, 且第一凸起位于所述内。
11、筒体内, 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多个同 轴设置的环形杆和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杆的多个固定杆, 每个第一凸起中的多个环 形杆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且每个第一凸起中位于最下方的环形杆固设在与其相对应 的孔体的周向, 其中, 所述正面片的孔体中罩设有第一凸起的孔体的数量占据所述正面片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9169387 A 3 的总孔体数量的6070, 且多个第一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正面片上; 0015 防堵塞机构, 所述外筒体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侧壁间隔贯穿设有多个透气 孔,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直径较大的端部罩设在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外筒体内的一侧的类 圆锥形的防护罩, 所述防。
12、护罩的尖端高度低于与其相对应透气孔, 其中, 所述防护罩靠近所 述外筒体的侧壁设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内卡设有第二过滤网; 0016 其中, 所述外筒体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筒体底部的直径, 所述第一过滤网顶面 间隔固设有多个类球形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凸起为网状结构, 位于所述正面片下方的第 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均一一对应设置, 且该第二凸起与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凸起同轴设 置, 其中, 所述第二凸起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正面片的高度且不与所述第一凸起接触, 所述 第二凸起内填充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0017 优选的是, 还包括: 分解仓, 其为梯形体结构, 所述分解仓上底面的面积大于下底 面的面积,。
13、 且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罩固接, 上底面为网状结构且远离所述防护 罩设置, 在水平投影线的投射下, 所述分解仓在所述外筒体位于所述透气孔下方的内侧壁 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防护罩的投影, 其中, 所述分解仓内填充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0018 优选的是, 所述透气孔内卡设有第三过滤网。 0019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0 第一、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乳鸽粪便的分解, 减少细菌的滋生, 而且可以使粪便及 时与乳鸽进行分离, 减少乳鸽与粪便的接触时间, 从而降低乳鸽的死亡率, 同时相比于现有 的棉布哺育垫, 本发明的乳鸽垫在哺育过程中不需要更换, 减少了工作量。 0021 第二、 本。
14、发明的乳鸽垫在使用过程中, 生物菌群在分解粪便时会产生一定热量, 不 仅可以使乳鸽垫的正面片保持一个干爽的状态, 而且还对乳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有效 提高乳鸽的成活率, 同时还可以还可以节约能源。 0022 第三、 设置固定机构, 设置固定组件, 一方面可以使正面片与垫料层之间形成一定 距离, 减少粪便堆积在正面片上, 进而减少粪便与乳鸽的接触,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过程 中乳鸽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 影响乳鸽粪便的分解效果, 设置成圆台状不仅可以使乳 鸽垫与哺育篮更贴合, 减少移动, 而且圆台状顶部开口较大, 有助于乳鸽垫上方空气的流 通。 0023 第四、 设置透气机构, 一方面可以。
15、增加内筒体内的空气流动, 改善乳鸽的哺育环 境, 同时还可以减少细菌滋生, 降低乳鸽发病率, 同时所述网状部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 体底部的直径, 这种设置结合透气组件可以使乳鸽附近的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提高了乳鸽 垫的透气性, 而且这种设置可以使粪便通过网状部落在第一过滤网上, 有效减少了粪便残 留在内筒体的内侧壁和外筒体的内侧壁, 另一方面设置第一凸起, 这种设置不仅可以增加 正面片上方的空气流动, 提高乳鸽的舒适度, 而且第一凸起包括多个环形杆, 相比于网状结 构, 这种设置更便于乳鸽和哺育鸽的站立。 0024 第五、 设置防堵塞机构, 这种设置在满足透气性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有效避免透气 。
16、孔的堵塞; 设置第二凸起, 可以有效缓解乳鸽粪便堆积在一起而影响粪便的分解; 设置分解 仓, 这种设置不仅可以对乳鸽粪便进行分解, 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乳鸽粪便堆积在防护罩上。 0025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9169387 A 4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乳鸽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乳鸽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17、4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防堵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术语 “上” 、“下”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并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3 如图1-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鸽垫, 包。
18、括: 0034 乳鸽垫本体, 其包括网状结构的正面片801和反面片802; 0035 固定组件, 其包括倒置圆台状的外筒体101和设于所述外筒体101内且与其同轴设 置的内筒体102, 所述外筒体101上下端呈开口状, 且所述外筒体101的底部沿其周向与所述 反面片802固接, 所述内筒体102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倒置圆台状结构, 所述内筒体102直径 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外筒体101靠近其(所述外筒体101)直径较大的一端的内侧壁固接, 所述 内筒体102直径较小的一端沿其周向与所述正面片801固接; 0036 垫料层, 其为填充于所述正面片801与反面片802之间的含有生物菌群的填料, 且 所述。
19、垫料层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正面片的高度。 0037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 乳鸽垫放置在哺育篮内, 生物菌群具体可为乳酸菌、 枯草芽孢 杆菌、 粪链球菌、 纤维素分解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填料具体可为木屑、 高吸水性树脂、 谷壳 粉、 椰子壳粉中的一种, 使用过程中, 首先, 将乳鸽垫放置在哺育篮中, 其次, 将刚孵育出的 乳鸽放在乳鸽垫上进行哺育。 采用该技术方案, 首先, 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乳鸽粪便的分 解, 减少细菌的滋生, 而且可以使粪便及时与乳鸽进行分离, 减少乳鸽与粪便的接触时间, 从而降低乳鸽的死亡率, 同时相比于现有的棉布哺育垫, 本发明的乳鸽垫在哺育过程中不 需要更换, 减少了工作量。
20、; 其次, 设置固定组件, 一方面可以使正面片801与垫料层之间形成 一定距离, 减少粪便堆积在正面片801上, 进而减少粪便与乳鸽的接触,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 使用过程中乳鸽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 影响乳鸽粪便的分解效果, 设置成圆台状不仅 可以使乳鸽垫与哺育篮更贴合, 减少移动, 而且圆台状顶部开口较大, 有助于乳鸽垫上方空 气的流通。 0038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填料为高吸水性树脂, 生物菌群吸附在高吸水树脂内。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 这种设置可以更多的吸附生物菌群, 提高分解效率。 0039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正面片801的网眼为圆形的孔体。 采用该技术方案, 便 于将粪。
21、便排入垫料层。 004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垫料层的顶端覆盖有第一过滤网301。 采用该技术, 在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9169387 A 5 实现分解粪便的同时, 还可以避免乳鸽垫在移动过程中垫料层发生移动, 影响正常使用。 004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内筒体102包括倒置圆台状的网状部104和底端与所述 网状部104顶端固接的倒置圆台状的板状部103, 所述网状部104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 体101底部的直径; 0042 还包括: 0043 透气机构, 所述透气机构包括罩设在所述正面片801的部分孔体上且与孔体一一 对应设置的多个半球形的第一凸起201,。
22、 且第一凸起201位于所述内筒体102内, 所述第一凸 起201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形杆202和用于连接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杆202的多个固定杆 203, 每个第一凸起201中的多个环形杆202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且每个第一凸起201 中位于最下方的环形杆202固设在与其相对应的孔体的周向, 其中, 所述正面片801的孔体 中罩设有第一凸起201的孔体的数量占据所述正面片801的总孔体数量的6070, 且多个 第一凸起201均匀分布在所述正面片801上; 0044 防堵塞机构, 所述外筒体10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01上方的侧壁间隔贯穿设有多 个透气孔401, 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直径较大的端。
23、部罩设在所述透气孔401位于所述外筒体 101内的一侧的类圆锥形的防护罩402, 所述防护罩402的尖端高度低于与其相对应透气孔 401(所述防护罩402的尖端具体可位于所述透气孔401的下方), 其中, 所述防护罩402靠近 所述外筒体101的侧壁设有出气孔(即所述出气孔具体位于所述透气孔401下端与所述防护 罩402的尖端之间, 以避免粪便堵塞第二过滤网404), 所述出气孔内卡设有第二过滤网404; 0045 其中, 所述外筒体101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筒体102底部的直径, 所述第一过滤 网301顶面间隔固设有多个类球形的第二凸起302, 所述第二凸起302为网状结构, 位于所述 正面。
24、片801下方的第二凸起302与所述第一凸起201均一一对应设置, 且该第二凸起302与与 其相对应的第一凸起201同轴设置, 其中, 所述第二凸起302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正面片801 的高度且不与所述第一凸起201接触, 避免乳鸽接触到垫料, 所述第二凸起302内填充含有 生物菌群的填料。 采用该技术方案, 首先, 设置透气机构, 一方面可以增加内筒体102内的空 气流动, 改善乳鸽的哺育环境, 同时还可以减少细菌滋生, 降低乳鸽发病率, 同时所述网状 部104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筒体101底部的直径, 这种设置结合透气组件可以使乳鸽附近 的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提高了乳鸽垫的透气性, 而且这种。
25、设置可以使粪便通过网状部104落 在第一过滤网301上, 有效减少了粪便残留在内筒体102的内侧壁和外筒体101的内侧壁, 另 一方面设置第一凸起201, 这种设置不仅可以增加正面片801上方的空气流动, 提高乳鸽的 舒适度, 而且第一凸起201包括多个环形杆202, 相比于网状结构, 这种设置更便于乳鸽和哺 育鸽的站立。 其次, 设置防堵塞机构, 这种设置在满足透气性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有效避免透 气孔401的堵塞, 设置第二凸起302, 可以有效缓解乳鸽粪便堆积在一起而影响粪便的分解。 0046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还包括: 分解仓403, 其为梯形体结构, 所述分解仓403上底 面的面积大。
26、于下底面的面积, 且下底面沿其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罩402固接, 上底面为网状 结构且远离所述防护罩402设置, 在水平投影线的投射下, 所述分解仓403在所述外筒体101 位于所述透气孔401下方的内侧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防护罩402的投影, 所述分解仓403高 端的高度高于所述透气孔401上端的高度, 其中, 所述分解仓403内填充含有生物菌群的填 料。 采用该技术方案, 设置分解仓403, 这种设置不仅可以对乳鸽粪便进行分解, 而且可以有 效减少乳鸽粪便堆积在防护罩402上。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9169387 A 6 0047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 所述透气孔401内卡设。
27、有第三过滤网。 0048 004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如图1所示的乳鸽垫, 2018年1月11日,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 县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该场将当天刚出壳的3286只乳鸽搬入哺育舍进行试验。 0050 将3286只乳鸽等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棉布垫进行哺育, 另一组 作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如图1所示的乳鸽垫进行哺育。 0051 结果发现, 对照组在哺育期平均5天更换一次棉布垫, 空气质量差且可明显感受到 氨气味和其他臭气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57只, 而实验组在哺育期没更换乳鸽垫, 且空气 质量较好, 并无明显的臭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12只。 005。
28、2 0053 2018年3月28日,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该场将当天 刚出壳的3662只乳鸽搬入哺育舍进行试验。 0054 将3662只乳鸽等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棉布垫进行哺育, 另一组 作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如图1所示的乳鸽垫进行哺育。 0055 结果发现, 对照组在哺育期平均2天更换一次棉布垫, 空气质量差且可明显感受到 氨气味和其他臭气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67只, 而实验组在哺育期没更换乳鸽垫, 且空气 质量较好, 并无明显的臭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11只。 0056 0057 2018年5月15日,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南宁利腾。
29、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该场将当天 刚出壳的4002只乳鸽搬入哺育舍进行试验。 0058 将4002只乳鸽等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棉布垫进行哺育, 另一组 作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如图1所示的乳鸽垫进行哺育。 0059 结果发现, 对照组在哺育期平均7天更换一次棉布垫, 空气质量差且可明显感受到 氨气味和其他臭气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52只, 而实验组在哺育期没更换乳鸽垫, 且空气 质量较好, 并无明显的臭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8只。 0060 006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如图2所示的乳鸽垫, 2018年3月20日,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 县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
30、该场将当天刚出壳的2058只乳鸽搬入哺育舍进行试验。 0062 将2058只乳鸽等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棉布垫进行哺育, 另一组 作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如图2所示的乳鸽垫进行哺育。 0063 结果发现, 对照组在哺育期平均3天更换一次棉布垫, 空气质量差且可明显感受到 氨气味和其他臭气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33只, 而实验组在哺育期没更换乳鸽垫, 且空气 质量较好, 并无明显的臭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5只。 0064 0065 2018年5月20日,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南宁利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该场将当天 刚出壳的3122只乳鸽搬入哺育舍进行试验。 0066 将。
31、3122只乳鸽等分为两组, 一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棉布垫进行哺育, 另一组 作为实验组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如图2所示的乳鸽垫进行哺育。 0067 结果发现, 对照组在哺育期平均6天更换一次棉布垫, 空气质量差且可明显感受到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9169387 A 7 氨气味和其他臭气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53只, 而实验组在哺育期没更换乳鸽垫, 且空气 质量较好, 并无明显的臭味, 哺育完成时乳鸽死亡8只。 0068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 对本发明乳鸽垫的 应用、 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69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9169387 A 8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9169387 A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9169387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