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23838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99612.4

申请日:

20150815

公开号:

CN105103856B

公开日:

2019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0,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17/00,A01C1/00

申请人:

青岛漾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漾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燕锋,姜峰

地址:

266723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田新路129号

优先权:

CN20151049961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其目的是为解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辣木存在气候不适应,种植发芽率低,种植生长较慢,鲜叶产量不高问题,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种植辣木,可使辣木在北方地区出芽率高,生长快速,且丰产高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与催芽处理:选择品种纯正、优质,无病虫害,果实成熟度好,籽粒饱满,无霉变,种子存放不超过1年的种子;播种前在恒温水浴锅45℃浸泡15-20小时,浸泡加0.1%的水溶性腐植酸,确保种子充分吸水;捞起凉干后,转移至恒温恒湿箱催芽,恒温恒湿箱的调节温度在25℃~30℃,湿度为80%~90%;催芽前,先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种子消毒;(2)苗床育苗:选用透气性强的泥炭作为育苗床,并采用6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育苗床进行消毒,然后穴床育苗,每穴一颗种子;出芽长度为3~5cm时,催芽阶段结束;通常苗床催芽时间为10~15天;苗床遮阴,保湿,温度控制在25~30℃;(3)营养袋育苗:幼苗呈3~5片叶片时,将其移植至营养袋;选用营养袋高度为8~12cm,直径为6~10cm,营养袋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钙镁磷混合物,移植前采用6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营养袋基质进行消毒;装有辣木籽的营养袋整齐摆列,置于大棚里,每隔2~3天淋水一次;肥分管理:在育苗10天后每15天喷1次1000倍水溶性腐植酸;(4)园区种植:待辣木苗长至10~20cm时,将辣木苗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植,下足基肥,开沟种植,行距为1.5m,株距为1.2m;为使辣木更适应北方气温,对辣木采取抗寒锻炼: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30~25℃,维持10天;在第二阶段时,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维持20天左右;在第三阶段,将温度逐渐降至10—15℃,维持30天左右;在气温低于15℃时,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避免10℃以下的低温;经过三个阶段的抗寒锻炼,辣木可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5)整枝矮化:为增加大棚种植辣木嫩叶的产量,对辣木进行矮化分支处理:当辣木苗长高至20cm时,对辣木采取第一次摘心处理,并喷施高效水溶性腐植酸,促进辣木生长更多分支;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采取第二次摘心;第二次摘心后,每枝保留分支3~4枝,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采取第三次摘心;每次摘心后,施足氮磷钾复合肥,使得辣木主干粗壮,根系发达;经过三次摘心后,整株辣木树高度为60cm~80cm;在摘心分支后,每经过10~20天,当分支上的嫩芽生长至30~40cm时,便可采摘10~15cm长的嫩枝叶作为辣木鲜菜,每次采摘后,喷洒高效叶面肥;每次采摘,摘心处保持同一水平位置;经过多次采摘,辣木树平整,新枝高度一致,便于机械化收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属于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成年辣木株高3~12米,树皮软木质;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小枝有短柔毛;辣木具有高钙、高蛋白质、高纤维、低脂等优秀特征,具有增强体力、治疗贫血、缓解糖尿病并发症、抑制病菌、驱除寄生虫等功效。辣木含有约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化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辣木所含蛋白质是牛奶的二倍,辣木所含钾是香蕉的三倍,辣木所含铁是菠菜的三倍,辣木所含维生素C是柑橘的七倍,辣木所含维生素A是(B胡萝卜)的四倍。其鲜嫩枝叶可直接作为蔬菜食用,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树。辣木喜光照,对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较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而对土壤条件和温度比较敏感,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辣木存在气候不适应,种植发芽率低,种植生长较慢,鲜叶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辣木存在气候不适应,种植发芽率低,种植生长较慢,鲜叶产量不高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其栽培方法便捷有效,可使辣木在北方地区稳定生长,且丰产高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选种与催芽处理:选择品种纯正、优质,无病虫害,果实成熟度好,籽粒饱满,无霉变,种子存放不超过1年的种子。播种前在恒温水浴锅45℃浸泡15-20小时,浸泡加0.1%的水溶性腐植酸,确保种子充分吸水。捞起凉干后,转移至恒温恒湿箱催芽,恒温恒湿箱的调节温度在25℃~30℃,湿度为80%~90%。催芽前,先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种子消毒。

(2)苗床育苗:选用透气性强的泥炭作为育苗床,并采用6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育苗床进行消毒,然后穴床育苗,每穴一颗种子。出芽长度为3~5cm时,催芽阶段结束。通常苗床催芽时间为10~15天。苗床遮阴,保湿,温度控制在25~30℃。

(3)营养袋育苗:幼苗呈3~5片叶片时,将其移植至营养袋。选用营养袋高度为8~12cm,直径为6~10cm,营养袋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钙镁磷混合物(各组分比例为8:1.6:0.4),移植前采用采用6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营养袋基质进行消毒。装有辣木籽的营养袋整齐摆列,置于大棚里,每隔2~3天淋水一次。肥分管理:在育苗 10 天后每 15天喷1次1000倍含腐殖质酸水溶性肥。

(4)园区种植:待辣木苗长至10~20cm时,将辣木苗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植,下足基肥,开沟种植,并加入行距为1.5m,株距为1.2m。为提高辣木更适应北方气温(10℃左右),对辣木采取抗寒锻炼: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30~25℃,维持10天;在第二阶段时,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维持20天左右;在第三阶段,逐步将温度逐渐降至10—15℃,维持30天左右。在气温低于15℃时,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避免10℃以下的低温。经过三个阶段的抗寒锻炼,辣木可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

(5)整枝矮化:为增加大棚种植辣木嫩叶的产量,对辣木进行矮化分支处理:当辣木苗长高至20cm时,对辣木采取第一次摘心处理,并喷施高效水溶性含腐植酸肥,促进辣木生长更多分支。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采取第二次摘心;第二次摘心后,每枝保留分支3~4枝,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采取第三次摘心;每次摘心后,施足氮磷钾复合肥,使得辣木主干粗壮,根系发达。经过三次摘心后,整株辣木树高度为60cm~80cm。在摘心分支后,每经过10~20天,当分支上的嫩牙生长至30~40cm时,便可采摘10~15cm长的嫩枝叶作为辣木鲜菜,每次采摘后,喷洒高效叶面肥。每次采摘,摘心处保持同一水平位置。经过多次采摘,辣木树数拳平整,新枝高度一致,便于机械化收割。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于2013年11月在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塑料大棚内进行。于11月3日育苗。育苗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用45℃的温水浸种5h(对照);处理2,用45℃的温水浸种15h;处理3,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5h;处理4,用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10h;处理5,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15h;处理6, 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20h。在苗床用“地虫杀净”和“多菌灵”进行土壤杀虫消毒后,于2008年3月6日将处理好的种子按3~5cm的种距均匀摆放于播种沟内,覆盖1~ 2cm的细河沙再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以促进辣木种子发芽。其实验结果如下表1。

表1 不同的浸种时间对辣木籽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育苗试验中,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15h出苗率最高为88%,比对照高33%;其次是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20h出苗率为85%。

实施例2

试验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塑料大棚内进行。选取生长一致的辣木苗长(株高17~20cm)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植,下足基肥,开沟种植,种植密度为行距为1.5m,株距为1.2m。处理1,对照处理,不对大棚里的气温进行调节;处理2,在大棚气温低于15度时,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20~25度,维持10天;在第二阶段时,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度,维持20天,在第三阶段,逐步将温度逐渐降至15度,维持30天。

表2 抗寒锻炼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处理2辣木的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三个阶段的抗寒锻炼,可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99612.4 (22)申请日 2015.08.1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1038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02 (73)专利权人 青岛漾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723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 田新路129号 专利权人 广州市漾花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郭燕锋 姜峰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C 1/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 104488539 A,2015.04.08, CN 103749130 A,2014.04.30, CN 104303938 A,2015.01.28, 刘昌芬等.多功能植物辣木栽培技术研究初 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07,第23卷(第6期),590- 593. 审查员 李皓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 法, 其目的是为解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辣木存 在气候不适应, 种植发芽率低, 种植生长较慢, 鲜 叶产量不高问题,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种植辣 木, 可使辣木在北方地区出芽率高, 生长快速, 且 丰产高效。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103856 B 2019.01.25 CN 105103856 B 1.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与催芽处理: 选择品种纯正、 优质, 无病虫害, 果实成熟度好, 籽粒饱满, 无霉 变, 种子存放不超过1年的种子; 播种前在恒温水浴锅45浸泡15-20小时, 浸泡加0.1的 水溶性腐植酸, 确保种子充分吸水; 捞起凉干后, 转移至恒温恒湿箱催芽, 恒温恒湿箱的调 节温度在2530, 湿度为8090; 催芽前, 先用5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进行种子消 毒; (2)苗床育苗: 选用透气性强的泥炭作为育苗床, 并。

4、采用6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对育苗 床进行消毒, 然后穴床育苗, 每穴一颗种子; 出芽长度为35cm时, 催芽阶段结束; 通常苗床 催芽时间为1015天; 苗床遮阴, 保湿, 温度控制在2530; (3)营养袋育苗: 幼苗呈35片叶片时, 将其移植至营养袋; 选用营养袋高度为8 12cm, 直径为610cm, 营养袋基质为泥炭土、 珍珠岩、 钙镁磷混合物, 移植前采用6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对营养袋基质进行消毒; 装有辣木籽的营养袋整齐摆列, 置于大棚里, 每隔2 3天淋水一次; 肥分管理: 在育苗10天后每15天喷1次1000倍水溶性腐植酸; (4)园区种植: 待辣木苗长至1020c。

5、m时, 将辣木苗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植, 下 足基肥, 开沟种植, 行距为1.5m, 株距为1.2m; 为使辣木更适应北方气温, 对辣木采取抗寒锻 炼: 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3025, 维持10天; 在第二阶段时, 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 , 维持20天左右; 在第三阶段, 将温度逐渐降至1015, 维持30天左右; 在气温低于15 时, 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 避免10以下的低温; 经过三个阶段的抗寒锻炼, 辣木可 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 (5)整枝矮化: 为增加大棚种植辣木嫩叶的产量, 对辣木进行矮化分支处理: 当辣木苗 长高至20cm时, 对辣木采取第一次摘心处理, 并喷施高。

6、效水溶性腐植酸, 促进辣木生长更多 分支; 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 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 采取第二次摘心; 第二次摘 心后, 每枝保留分支34枝, 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 采取第三次摘心; 每次摘心后, 施足氮磷钾复合肥, 使得辣木主干粗壮, 根系发达; 经过三次摘心后, 整株辣木树高度为 60cm80cm; 在摘心分支后, 每经过1020天, 当分支上的嫩芽生长至3040cm时, 便可采 摘1015cm长的嫩枝叶作为辣木鲜菜, 每次采摘后, 喷洒高效叶面肥; 每次采摘, 摘心处保 持同一水平位置; 经过多次采摘, 辣木树平整, 新枝高度一致, 便于机械化收割。 权 利 。

7、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103856 B 2 一种适宜在北方地区的辣木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栽培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辣木属于白花菜目辣木科, 原产于印度, 又称为鼓槌树, 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 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 成年辣木株高312米, 树皮软木质; 枝有明显的皮孔及叶痕, 小枝有 短柔毛; 辣木具有高钙、 高蛋白质、 高纤维、 低脂等优秀特征, 具有增强体力、 治疗贫血、 缓解 糖尿病并发症、 抑制病菌、 驱除寄生虫等功效。 辣木含有约20种氨基酸, 46种抗氧化剂, 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 辣木所含。

8、蛋白质是牛奶的二倍, 辣木所含钾是香蕉的三倍, 辣木所含铁是 菠菜的三倍, 辣木所含维生素C是柑橘的七倍, 辣木所含维生素A是 (B胡萝 卜 ) 的四倍。 其鲜嫩 枝叶可直接作为蔬菜食用, 被称为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树。 辣木喜光照, 对降雨量有很强的适 应性, 较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 而对土壤条件和温度比较敏感, 尤其在我国北方地 区种植辣木存在气候不适应, 种植发芽率低, 种植生长较慢, 鲜叶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辣木存在气候不适应, 种植发芽率低, 种植生长较慢, 鲜叶产量不高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宜在北方种植辣木的方法, 其栽培方法便捷有效, 可。

9、 使辣木在北方地区稳定生长, 且丰产高效。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1) 选种与催芽处理: 选择品种纯正、 优质, 无病虫害, 果实成熟度好, 籽粒饱满, 无 霉变, 种子存放不超过1年的种子。 播种前在恒温水浴锅45浸泡15-20小时, 浸泡加0.1%的 水溶性腐植酸, 确保种子充分吸水。 捞起凉干后, 转移至恒温恒湿箱催芽, 恒温恒湿箱的调 节温度在2530, 湿度为80%90%。 催芽前, 先用5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进行种子消毒。 0006 (2) 苗床育苗: 选用透气性强的泥炭作为育苗床, 并采用6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对 育苗床进行消。

10、毒, 然后穴床育苗, 每穴一颗种子。 出芽长度为35cm时, 催芽阶段结束。 通常 苗床催芽时间为1015天。 苗床遮阴, 保湿, 温度控制在2530。 0007 (3) 营养袋育苗: 幼苗呈35片叶片时, 将其移植至营养袋。 选用营养袋高度为8 12cm, 直径为610cm, 营养袋基质为泥炭土、 珍珠岩、 钙镁磷混合物 (各组分比例为8: 1.6: 0.4) , 移植前采用采用600倍的 “多菌灵” 溶液对营养袋基质进行消毒。 装有辣木籽的营养袋 整齐摆列, 置于大棚里, 每隔23天淋水一次。 肥分管理: 在育苗 10 天后每 15天喷1次 1000倍含腐殖质酸水溶性肥。 0008 (4)。

11、 园区种植: 待辣木苗长至1020cm时, 将辣木苗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 植, 下足基肥, 开沟种植, 并加入行距为1.5m, 株距为1.2m。 为提高辣木更适应北方气温 (10 左右) , 对辣木采取抗寒锻炼: 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3025, 维持10天; 在第二阶段 时, 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 维持20天左右; 在第三阶段, 逐步将温度逐渐降至1015 , 维持30天左右。 在气温低于15时, 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 避免10以下的低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103856 B 3 经过三个阶段的抗寒锻炼, 辣木可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 0009 (5) 。

12、整枝矮化: 为增加大棚种植辣木嫩叶的产量, 对辣木进行矮化分支处理: 当辣 木苗长高至20cm时, 对辣木采取第一次摘心处理, 并喷施高效水溶性含腐植酸肥, 促进辣木 生长更多分支。 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 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 采取第二次摘心; 第二次摘心后, 每枝保留分支34枝, 当分支从杈口处生长至20cm时, 采取第三次摘心; 每 次摘心后, 施足氮磷钾复合肥, 使得辣木主干粗壮, 根系发达。 经过三次摘心后, 整株辣木树 高度为60cm80cm。 在摘心分支后, 每经过1020天, 当分支上的嫩牙生长至3040cm时, 便可采摘1015cm长的嫩枝叶作为辣木鲜菜, 每次采。

13、摘后, 喷洒高效叶面肥。 每次采摘, 摘 心处保持同一水平位置。 经过多次采摘, 辣木树数拳平整, 新枝高度一致, 便于机械化收割。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试验于2013年11月在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塑料大棚内进行。 于11月3日育苗。 育 苗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 用45的温水浸种5h(对照); 处理2, 用45的温水浸种15h; 处理 3, 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5h; 处理4, 用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10h; 处理5, 0.1%的水溶 性腐植酸浸种15h; 处理6, 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20h。 在苗床用 “地虫杀净” 和 “多菌灵” 进行土壤杀虫消毒后, 于2008。

14、年3月6日将处理好的种子按35cm的种距均匀摆放于播种沟 内, 覆盖1 2cm的细河沙再浇水, 保持土壤湿度以促进辣木种子发芽。 其实验结果如下表 1。 0011 表1 不同的浸种时间对辣木籽发芽率的影响 0012 。 0013 结果表明:在育苗试验中, 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15h出苗率最高为88%,比对 照高33%; 其次是0.1%的水溶性腐植酸浸种20h出苗率为85%。 0014 实施例2 0015 试验于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塑料大棚内进行。 选取生 长一致的辣木苗长 (株高1720cm) 移植至冬暖立式大棚园区种植, 下足基肥, 开沟种植, 种 说。

15、 明 书 2/3 页 4 CN 105103856 B 4 植密度为行距为1.5m, 株距为1.2m。 处理1, 对照处理, 不对大棚里的气温进行调节; 处理2, 在大棚气温低于15度时, 对大棚里气温进行升温调节, 第一阶段将温度调节在2025度, 维 持10天; 在第二阶段时, 逐步将温度调节在1820度, 维持20天, 在第三阶段, 逐步将温度逐 渐降至15度, 维持30天。 0016 表2 抗寒锻炼对辣木生长的影响 0017 0018 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 处理2辣木的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过三个阶段的 抗寒锻炼, 可大大提高适应低温的能力。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103856 B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