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2374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0517.0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号:

CN104533015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C 3/2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20申请日:20141212|||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20

主分类号:

E04C3/2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河北省送变电公司

发明人:

高瑞芳; 袁全富; 刘同军; 李国华

地址:

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使得可以保护垫块不易损坏,并且解决了梁底部以及梁侧露钢筋、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质量问题。包括:梁模板的支设以及梁钢筋的绑扎,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以及梁两侧模板;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以及垫块的厚度;确定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在梁上层主钢筋下放置支撑钢筋,在支撑钢筋下、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并垫起支撑钢筋;在梁模板内以及顶模板上端浇筑混凝土。本发明适于对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时采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主要由梁钢筋和混凝土构成,包括混凝土在梁钢筋周围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梁及与梁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顶板,还包括支撑钢筋(4)和垫块(5),所述梁钢筋包括梁上层主钢筋(1)、梁底部主钢筋(2)、箍筋(3);
梁上层主钢筋(1)位于梁的上端,梁底部主钢筋(2)位于梁的下端,箍筋(3)将所述梁上层主钢筋(1)以及所述梁底部主钢筋(2)固定在一起,支撑钢筋(4)位于所述梁上层主钢筋(1)下方支撑所述梁上层主钢筋(1),垫块(5)置于所述支撑钢筋(4)下方、梁侧混凝土保护层(6)上端;
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A,梁模板的支设以及梁钢筋的绑扎,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以及梁两侧模板;
步骤B,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以及垫块的厚度;
步骤C,确定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所述垫块的长度以及宽度为定值;
步骤D,在所述梁上层主钢筋下放置支撑钢筋;
步骤E,在所述支撑钢筋下、所述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并垫起所述支撑钢筋;
步骤F,在所述梁模板内以及顶模板上端浇筑混凝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计算垫块厚度是:
根据计算所述垫块的厚度,其中,表示垫块的厚度,表示顶板厚度,表示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示箍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梁上层主钢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计算支撑钢筋长度是:
根据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其中,表示支撑钢筋的长度,表示梁横截面的宽度,表示垫块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长50毫米、宽50 毫米。

说明书

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有顶板的建筑物的梁进行施工时,在有梁的部位,架设钢筋及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在梁和顶板下面及周围支设好梁模板及顶模板,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梁两侧模板。然后将梁钢筋及顶板钢筋架设到相应梁模板和顶模板内,并用箍筋将梁钢筋固定,通常梁上部设置有梁上层主钢筋,梁底部设有梁底部主钢筋,即用箍筋将梁上层主钢筋和梁底部主钢筋绑扎固定在一起。在架设梁钢筋前要在梁底部主钢筋以及箍筋下放置一些垫块,以垫起梁钢筋,并使梁钢筋和顶板钢筋的位置对应,一般情况下梁钢筋上表面应该与顶板钢筋的上表面齐平;然后在梁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使得梁、梁钢筋以及垫块与顶板成为一个整体。需要说明的是,垫块为混凝土垫块,垫块以及梁模板内浇筑的混凝土可以保护梁钢筋不易腐蚀,成为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为长度以及宽度确定的混凝土垫块,其厚度依据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确定。
在现有技术中,将垫块放置在梁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内,梁钢筋的最下面,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垫块需要承受梁钢筋以及梁的全部重量,容易使得垫块被压坏、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移位;同时,由于垫块放置在梁钢筋下方,尤其是建筑物的梁截面积大、自重大,容易使得梁钢筋外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不均匀,即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均匀。在拆除梁模板后,容易出现梁底部以及梁侧露钢筋、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使得可以保护垫块不易损坏,并且解决了梁底部以及梁侧露钢筋、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质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主要由梁钢筋和混凝土构成,包括混凝土在梁钢筋周围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梁及与梁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顶板,还包括支撑钢筋和垫块,所述梁钢筋包括梁上层主钢筋、梁底部主钢筋、箍筋;
梁上层主钢筋位于梁的上端,梁底部主钢筋位于梁的下端,箍筋将所述梁上层主钢筋以及所述梁底部主钢筋固定在一起,支撑钢筋位于所述梁上层主钢筋下方支撑所述梁上层主钢筋,垫块置于所述支撑钢筋下方、梁侧混凝土保护层上端;
所述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A,梁模板的支设以及梁钢筋的绑扎,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以及梁两侧模板;
步骤B,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以及垫块的厚度;
步骤C,确定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所述垫块的长度以及宽度为定值;
步骤D,在所述梁上层主钢筋下放置支撑钢筋;
步骤E,在所述支撑钢筋下、所述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并垫起所述支撑钢筋;
步骤F,在所述梁模板内以及顶模板上端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B计算垫块厚度是:
根据计算所述垫块的厚度,其中,表示垫块的厚度,表示顶板厚度,表示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示箍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梁上层主钢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B计算支撑钢筋长度是:
根据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其中,表示支撑钢筋的长度,表示梁横截面的宽度,表示垫块的宽度。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垫块长50毫米、宽50 毫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通过将垫块置于梁上层主钢筋以及支撑钢筋下,使得垫块承受支撑钢筋、梁上层主钢筋以及部分梁等的重量,从而可以减少垫块的承重,延长垫块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通过改变垫块的放置位置,使得拆除梁模板后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可以保护梁底部以及梁两侧的钢筋不外露,可以控制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完成后的梁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施工完成后的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其中,1、梁上层主钢筋,2、梁底部主钢筋,3、箍筋,4、支撑钢筋,5、垫块,6、顶板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A,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对梁模板进行支设,然后根据支设的梁模板绑扎梁钢筋。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梁两侧模板,附图2A中,梁底部以及两侧的黑线条表示梁模板。梁钢筋包括梁上层主钢筋、梁底部主钢筋以及箍筋。
对梁模板支设的过程中,先支设梁底部模板,然后梁上层主钢筋、梁底部主钢筋以及箍筋,再支设梁两侧的模板以及顶模板,至此梁模板全部支设完成。
步骤B,此步骤用于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以及垫块的厚度,以便选取合适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
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时,需要根据梁横截面的宽度以及垫块的宽度计算,垫块的宽度以及长度为一个确定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垫块的长度为50毫米、宽度为50毫米。支撑钢筋的直径比较大,以便可以承受梁上层主钢筋、顶板钢筋以及部分梁的重量。
计算垫块的厚度时,需要获得顶板厚度、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顶板钢筋的直径、梁上层主钢筋的直径以及支撑钢筋的直径。从附图2A中可以看出,根据计算获得垫块的厚度,其中,表示垫块的厚度,表示顶板厚度,顶板厚度指如图2A中标注6所示,表示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示箍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梁上层主钢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支撑钢筋的直径。附图2A中未显示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
步骤C,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所述垫块的长度以及宽度为定值。支撑钢筋选取长度为步骤B中计算的长度,垫块的长度为50毫米、宽度为50毫米、厚度为步骤B中计算的厚度。
步骤D,此步骤用于放置支撑钢筋,在梁上层主钢筋下穿过支撑钢筋。
步骤E,支撑钢筋放置完成后,在支撑钢筋下、梁侧模板上端放置确定的垫块并垫起支撑钢筋。可以理解的,在支撑钢筋的两头分别放置一块垫块。
可选的,放置支撑钢筋以及垫块的施工过程还可以依照以下方式进行:在梁模板中的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可以理解的,需要在梁两侧模板上端以及顶模板上端分别放置一个垫块。其中,梁侧模板上端与顶模板在一个水平面上。在垫块上端、梁钢筋中的梁上层主钢筋下插入支撑钢筋,使得支撑钢筋可以撑起梁上层主钢筋,调整并固定支撑钢筋。
步骤F,在梁模板内以及顶模板上端浇筑混凝土。
如图2A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施工完成后的梁示意图,其中,梁主要由梁钢筋和混凝土构成,梁钢筋包括梁上层主钢筋1、梁底部主钢筋2以及箍筋3,现浇混凝土梁板包括梁、混凝土顶板、支撑钢筋4和垫块5,其中,梁为在梁钢筋周围形成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梁,混凝土顶板为与梁连接为一体的混凝土顶板。支撑钢筋4位于梁上层主钢筋1的下方,并支撑起梁上层主钢筋1,垫块5位于支撑钢筋4下方、梁侧混凝土保护层6上端,梁中一根支撑钢筋2两端各垫起一块垫块5,以使得支撑钢筋2处于平衡状态。梁上层主钢筋1位于梁的上端,梁的下端设置梁底部主钢筋2,箍筋3将梁上层主钢筋1以及梁底部主钢筋2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梁上层主钢筋1以及箍筋3上端穿插着顶板钢筋,梁上层主钢筋1以及箍筋3的上表面与顶板钢筋的上表面齐平。
这样施工完成后,垫块承受支撑钢筋、梁上层主钢筋以及部分梁等的重量,从而可以减少垫块的承重,延长垫块的使用寿命。如图2B所示采用现有技术施工完成后的梁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垫块5放置在梁底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内,需承受梁钢筋以及梁的全部重量,容易造成垫块压坏、移位的问题,另外如果垫块垫在梁底部主钢筋2下方,则箍筋3与梁底部主钢筋2的绑扎丝部分受力不均,容易断裂,如果垫块放置于箍筋3下方,那么靠近垫块5两侧的箍筋3与梁底部主钢筋2的绑扎丝易因受力大断开,因此,本技术通过改变垫块的放置位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垫块的放置位置易引起的问题。并且本技术通过改变垫块的放置位置,使得拆除梁模板后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可以保护梁底部以及梁两侧的钢筋不外露,可以控制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A1,梁底部模板的支设。
步骤A2,根据支设的梁底部的模板,绑扎梁钢筋。梁钢筋包括梁上层主钢筋、梁底部主钢筋以及箍筋。
步骤A3,梁两侧模板以及顶模板的支设。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1-步骤A3与现有技术中梁模板的支设以及梁钢筋的绑扎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B1,根据梁横截面的宽度以及垫块的宽度,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
例如,根据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其中,表示支撑钢筋的长度,表示梁横截面的宽度,表示垫块的宽度。
另外,在确定支撑钢筋的直径时,需要依据支撑钢筋上设置的梁上层主钢筋以及顶板钢筋等的重量以及支撑钢筋的承重。
步骤B2,计算垫块的厚度。
垫块长度和宽度是确定的,在本实施例中,垫块的长度为50毫米、宽度为50毫米。垫块的厚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来确定。在计算垫块的厚度时,根据计算,其中,表示垫块的厚度,表示顶板厚度,顶板位于绑扎梁的箍筋上,表示顶板上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示箍筋的直径,表示所述梁上层主钢筋的直径,表示支撑钢筋的直径。
步骤C,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可以理解的,此步骤为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为之后的放置工作做准备。
步骤D,在梁上层主钢筋下放置确定长度的支撑钢筋,即在梁上层主钢筋下吊起支撑钢筋。然后以确保保护层厚度为原则,并根据梁的大小来决定间距,依次吊起若干个支撑钢筋。
步骤E,在支撑钢筋下、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并垫起所述支撑钢筋。
在支撑钢筋下放置确定的垫块并垫起支撑钢筋。附图2A中所示,垫块位于支撑钢筋下、梁侧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后,调整垫块以确保垫块的牢固稳定。这样,垫块的位置使得垫块不必承受梁以及梁钢筋的全部重量,使得垫块不易损坏、移位。
步骤F,在梁模板内以及顶模板上端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包裹住梁钢筋,以防止梁钢筋腐蚀。待混凝土晾干后即可拆除梁模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方法,将垫块放置在梁上层主钢筋以及支撑钢筋下,使得垫块不易损坏、移位。并且拆模板后,建筑物所有梁无一露钢筋现象,保护层厚度均匀且符合要求,确保了施工质量,解决了梁底露钢筋和梁侧面露钢筋的质量问题。

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梁板中梁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领域,使得可以保护垫块不易损坏,并且解决了梁底部以及梁侧露钢筋、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质量问题。包括:梁模板的支设以及梁钢筋的绑扎,梁模板包括梁底部模板以及梁两侧模板;计算支撑钢筋的长度以及垫块的厚度;确定待放置的支撑钢筋以及垫块;在梁上层主钢筋下放置支撑钢筋,在支撑钢筋下、梁侧模板上端、顶模板上端放置垫块并垫起支撑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