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防盗锁.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2370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6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20127.8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533188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E05B 71/0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71/00申请日:20141226|||公开

IPC分类号:

E05B71/00; E05B49/00

主分类号:

E05B71/00

申请人:

洪东纯; 宋荣贵; 洪晖钏

发明人:

洪东纯; 宋荣贵; 洪晖钏

地址:

325800浙江省苍南县凤池乡大坡村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其能够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上锁以及解锁等操作,即便切断电源,还能够使电动车防盗锁保持在上锁的状态。该电动车防盗锁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可滑动地设有锁栓,在锁栓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所述齿轮通过一可自锁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电机装配在壳体上;遥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将从电动车电门锁前接入的电源经降压后输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和执行元件工作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用于接收遥控器指令从而控制电机正反转,使锁栓相对于壳体伸出或缩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可滑动地设有锁栓,在锁栓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所述齿轮通过一可自锁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电机装配在壳体上;遥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将从电动车电门锁前接入的电源经降压后输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和执行元件工作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用于接收遥控器指令从而控制电机正反转,使锁栓相对于壳体伸出或缩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电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MOS管的漏极电连接,MOS管的源极经第九电阻接地,MOS管的栅极经第五电阻与第一单片机的第六脚电连接;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MOS管的漏极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四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后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级管的负极经第一电感线圈与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在第四二极管与第一电感线圈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五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电感线圈之间的公共端为执行元件工作电源输出节点,三端稳压管的接地端接地,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与第六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第六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均与第六电解电容并联,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六电解电容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节点;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电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单片机的第五脚接地;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脚经第四电阻与第一单片机的第八脚电连接,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脚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八脚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脚经第七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源极与第九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脚与第七电阻之间的 公共端上,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第九电阻和MOS管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线圈、第五电解电容之间的公共端依次经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接地,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二脚电连接,第三电阻与第九电容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一脚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单片机,遥控接收单片机的信号线与第三单片机的第十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十一脚接地,第三单片机的第三脚经第十七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第三单片机的第十四脚经第十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两接线端子分别连接在第三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上;第三单片机的第四脚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五脚与第四单片机的第五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六脚与第四单片机的第六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七脚经第四电阻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第七脚、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端经第一开关接地,第四单片机的第一脚、第二脚、第三脚、第四脚均接地,第四单片机的第七脚接地,第四单片机的第八脚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并接后经第十六电阻接地,第十六电阻的高电位端与第三单片机的第一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八脚经用于和磁体配合的第一干簧管接地,第三单片机的第十三脚经用于和磁体配合的第二干簧管接地。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第三单片机的第十二脚经第六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扬声器的一接线端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九脚经第十三电阻与扬声器的另一接线端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第三单片机的第二脚通过第十五电阻与电动车电门锁后电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单片机的第七脚电连接,第十四电容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十五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之间的公共端上。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簧管由第一微动开关或第一拨动开关代替;所述第二干簧管由第二微动开关或第二拨动开关代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直齿轮,所述传动机构为直接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的蜗杆。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固定有导向套,导向套供锁栓穿过,导向套与锁栓形成滑动配合,在导向套内固定密封圈,密封圈供锁栓穿过,密封圈与锁栓相贴并且密封圈与锁栓形成滑动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锁,其特征在于:锁板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锁板与壳体分体形成,锁板与壳体之间形成装配腔,罩壳与壳体固定连接,罩壳与壳体分体形成,罩壳与壳体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控制系统装配在该容纳腔内。

说明书

电动车防盗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的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车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动车所配备的防盗装置有机械式电动车防盗锁和电子式电动车防盗锁。 其中,机械式电动车防盗锁主要由锁体、锁芯和钥匙组成。这种结构的防盗锁需要手动操作 来对防盗锁进行上锁和开锁,其使用不方便。电子式电动车防盗锁有多种结构,有直接采用 止动盘抱死后轮的,也有通过向电机提供短暂反向电流以锁定后轮的。例如公开号为 CN201334062、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盗锁,该电 动车防盗锁,包括锁体总成、止动盘、电气控制系统及遥控信号发射器,所述锁体总成、止 动盘及电气控制系统设于电动车主动轮内部,所述锁体总成和止动盘分别设于主动轮的驱动 电机定子和转子上,电气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锁体总成电连接用于控制锁体总成与止动盘的 锁具功能,所述遥控信号发射器用于向电气控制系统发送操作指令。虽然其设于电动车主动 轮内部,使盗窃者无从下手,但是当切断电源后,丧失防盗能力,从而降低了防盗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其能够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上锁以及解锁等操 作,即便切断电源,还能够使电动车防盗锁保持在上锁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可滑动地设有 锁栓,在锁栓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所述齿轮 通过一可自锁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电机装配在壳体上;遥控控制系统包括控 制电路和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将从电动车电门锁前 接入的电源经降压后输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和执行元件工作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控 制电路用于接收遥控器指令从而控制电机正反转,使锁栓相对于壳体伸出或缩进。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包括 变压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电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 MOS管的漏极电连接,MOS管的源极经第九电阻接地,MOS管的栅极经第五电阻与第一单 片机的第六脚电连接;第三二级管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MOS管的漏极 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四电容与第二电阻并联后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变 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变压 器次级线圈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级管的负极经第一电感线圈与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在第四二极管与第一电感线圈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五电解电容的负 极接地,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电感线圈之间的公共端为执行元件工作电源输出节点, 三端稳压管的接地端接地,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与第六电解电容的正极电连接,第六电解电 容的负极接地,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均与第六电解电容并联,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六电 解电容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节点;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电 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电解 电容的正极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 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阻的 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电连接;第二 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二二 极管的负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解电容 的负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的第七脚之间的公 共端上,第一单片机的第五脚接地;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脚经第四电阻与第一单片机的第八脚 电连接,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四脚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一 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八脚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上, 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脚经第七电阻连接在MOS管的源极与第九电阻 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脚与第七电阻之间的公共端 上,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第九电阻和MOS管之 间的公共端上,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极管、第一电感线圈、第五电解电容之间的 公共端依次经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接地,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之间的公共端与第一单片 机的第二脚电连接,第三电阻与第九电容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第十一电阻、第十电阻之间的公 共端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的第一脚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单片机, 遥控接收单片机的信号线与第三单片机的第十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十一脚接地,第三 单片机的第三脚经第十七电阻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 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在 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执行元件工作 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的第二静触 点接地;第三单片机的第十四脚经第十二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 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二继 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第六二极管 的正极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 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两接线端子分别连接在第三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 继电器的动触点上;第三单片机的第四脚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 第五脚与第四单片机的第五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六脚与第四单片机的第六脚电连接,第 三单片机的第七脚经第四电阻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第七脚、第四 电阻之间的公共端经第一开关接地,第四单片机的第一脚、第二脚、第三脚、第四脚均接地, 第四单片机的第七脚接地,第四单片机的第八脚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 第二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并接后经第十六电阻接地,第十六电阻的高电位端与第三单片机的 第一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八脚经用于和磁体配合的第一干簧管接地,第三单片机的第 十三脚经用于和磁体配合的第二干簧管接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单片机的第十二脚经第六电阻与 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继电器的 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继 电器的静触点与扬声器的一接线端电连接,第三单片机的第九脚经第十三电阻与扬声器的另 一接线端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单片机的第二脚通过第十五电阻 与电动车电门锁后电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单片 机的第七脚电连接,第十四电容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十五电阻、第一 稳压二极管之间的公共端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干簧管由第一微动开关或第 一拨动开关代替;所述第二干簧管由第二微动开关或第二拨动开关代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齿轮为直齿轮,所述传动机构为 直接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的蜗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壳体上固定有导向套,导向套供锁 栓穿过,导向套与锁栓形成滑动配合,在导向套内固定密封圈,密封圈供锁栓穿过,密封 圈与锁栓相贴并且密封圈与锁栓形成滑动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锁板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锁板 与壳体分体形成,锁板与壳体之间形成装配腔,罩壳与壳体固定连接,罩壳与壳体分体形 成,罩壳与壳体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控制系统装配在该容纳腔内。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动车防盗锁,该电动车防盗锁中的电机接受遥控控制系统的控制,其电 子防盗与机械防盗于一体而作为电动车的防盗装置,大大地提高了电动车的防盗性能;再 者,由于电动车防盗锁采用了可自锁的传动机构,即便遥控控制系统的电源被切断,也不 能使锁栓缩进,进一步保证了该电动车防盗锁的锁的防盗性能。
2、本发明的电动车防盗锁采用了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其可对48V~100V电源 降压,使得该电动车防盗锁适用范围广,可装配到不同的规格的电动车上;此外,其在待机 时耗电量低,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也保障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3、本发明的电动车防盗锁采用学习型控制电路、学习型遥控器。
4、本发明的电动车防盗锁的控制电路可监测瓶车防盗锁的电机是否有堵转,并且在 出现堵转时,进行提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明中所描述的第一到第十七并不是对相关元件的数量限制,只是为 区分元件而做的命名。
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包括壳体1,在壳体上可滑动地设有锁栓2。通常,在壳体1上 固定有导向套3,导向套3供锁栓2穿过,导向套3与锁栓2形成滑动配合。为达到密封 防尘的目的,在导向套3内固定密封圈4,密封圈4供锁栓穿过,密封圈4与锁栓2相贴 并且密封圈4与锁栓2形成滑动配合。在锁栓2上设有齿条。在本实施例中,该齿条5与 锁栓2为一体结构。与此相等同的,齿条与锁栓为分体结构。齿条5与齿轮6相啮合,所 述齿轮6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内;电机7装配在壳体1上。优选地,电机采用带减速器的 电机。所述齿轮6通过一传动机构与电机7形成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所述齿轮6为直 齿轮,所述传动机构为直接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的蜗杆8。如图2中所示,齿条5和蜗杆8 直位于直齿轮的两侧,并且齿条5与蜗杆8均直接啮合在直齿轮上,以使蜗杆带动齿轮转 动(其二者形成非标的蜗轮蜗杆机构),齿轮带动锁栓轴向移动。蜗杆与直齿轮形成无隙 啮合,提高了传动精准性,再者,蜗杆与直齿轮具有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特性,此外,还 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精准的效果。作为该结构的直接变形,齿轮可与蜗杆蜗轮机构的蜗轮 相连接,借助蜗轮来带动齿轮转动。
锁板9与壳体1分体形成,锁板9与壳体1之间形成装配腔10,锁板与壳体通过螺栓 固定连接,并借助将螺栓锁板与壳体箍紧于电动车体上。
罩壳11与壳体1分体形成,罩壳11与壳体1围成封闭的容纳腔,罩壳与壳体固定连 接,在该容纳腔内装配有控制系统。
通常,壳体、锁板、罩壳和锁栓采用硬度较高的铝合金材料制成,其机械强度较高, 抗破坏能力强,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车防盗锁的防盗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而正反转。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 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将从电动车电门锁前接入的电 源经降压后形成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和执行元件工作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电机接受控 制电路的控制而正反转,使锁栓相对于壳体伸出或缩进。装配到电动车上后,当锁栓伸出, 使得锁栓插在电动车轮的轮辐间,即处于上锁状态;当锁栓缩进,锁栓离开轮辐,即处于 开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为5V直流电源,执行元件工作电源为 12V直流电源。
参见图3,所述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Q1,变压器Q1初级线圈的第一 端连接电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T1,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MOS管Q2的漏极电连接, MOS管Q2的源极经第九电阻R9接地,MOS管Q2的栅极经第五电阻R5与第一单片机IC1 的第六脚电连接;第三二级管D3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与MOS管Q2的漏 极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四电容C4与第二电阻R2并联后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电连接、 另一端与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变压器Q1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 正极电连接,变压器Q1次级线圈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级管D4的负极经第一电感线圈L1 与三端稳压管V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五电解电容C5的正极连接在第四二极管D4与第一电 感线圈L1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五电解电容C5的负极接地,第五电解电容C5的正极与第一 电感线圈L1之间的公共端为执行元件工作电源输出节点,三端稳压管V1的接地端接地,三 端稳压管V1的输出端与第六电解电容C6的正极电连接,第六电解电容C6的负极接地,第 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均与第六电解电容C6并联,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和第六电 解电容C6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为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输出节点;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 极与电动车电门锁前接线端T2电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C3的第一 端连接在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与变压器Q1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三电容 C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容C1的第一端与变压器Q1初级线圈 的第一端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第一二极 管D1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七脚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在变压器次级线 圈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 D1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七脚之间的公共端上;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第一 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七脚之间的公共端上, 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五脚接地;第一单片机IC1的第四脚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单片机IC1 的第八脚电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IC1的第四脚与第四电阻R4之 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接在第一单片机IC1 的第八脚与第四电阻R4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单片机IC1的 第三脚经第七电阻R7连接在MOS管Q2的源极与第九电阻R9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二电 容C1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三脚与第七电阻R7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十二电 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和MOS管 Q2之间的公共端上,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感线圈L1、第五 电解电容C5之间的公共端依次经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接地,第十一电阻R11、第 十电阻R10之间的公共端与第一单片机IC1的第二脚电连接,第三电阻R3与第九电容C9并 联后一端连接在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之间的公共端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单片机 IC1的第一脚上。通常,第一单片机采用UC3842芯片。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在工 作时,将电动车电门锁前的电源先经第二电解电容滤波、第一电阻降压后向第一单片机提供 启动电压;启动后,由变压器次级线圈所输出的并经第二二极管整流以及第一电解电容滤波 后向该第一单片机提供正常工作电压。第一单片机的第三脚为电流信号采样脚,经第七电阻、 第十二电容滤波后反馈给第一单片机,避免MOS管过流损坏。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经第十一 电阻、第十电阻分压后反馈给第一单片机的第二脚,当反馈电压经第一单片机对比后较高时, 第六脚输出占空比较低的信号,使输出电压相应降低,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变压 器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经第四二极管整流、第一电感线圈和三端稳压管,并经第六电解电容、 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的滤波,以输出稳定的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其中,第一电感线圈 用来储能,以进一步降低待机能耗,从而保证装配有本发明的电动车防盗锁的续航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单片机IC2、第三单片机IC3和第四单片机 IC4。其中,第四单片机中具有ROM和RAM。将用于对比的上锁(锁栓伸出)编码、开锁 编码(锁栓缩进)以及找车编码存储在ROM中,遥控器密码编码存储在RAM中,以使该控 制电路具有学习、自适应的特点,而成为学习型控制电路。优选地,遥控器也采用学习型遥 控器。遥控接收单片机IC2的信号线与第三单片机IC3的第十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3的 第十一脚接地,第三单片机IC3的第三脚经第十七电阻R17与第三三极管G3的基极电连接, 第三三极管G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G3的集电极经第三继电器RL3的线圈与执行元 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在第三三极管G3的集电极与第三继电器RL3 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RL3 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第二静触点接地;第三单片机 IC3的第十四脚经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二三极管G2的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G2的发射 极接地,第二三极管G2的集电极经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 二继电器RL2的第一静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二继电器RL2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在第二三极管G2的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之间公共端上,第 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两接线端子T6、T5分别连接 在第三继电器RL3的动触点和第二继电器RL2的动触点上;第三单片机IC3的第四脚与控 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3的第五脚与第四单片机IC4的第五电连接, 第三单片机IC3的第六脚与第四单片机IC4的第六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3的第七脚经第 四电阻R4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3第七脚、第四电阻之间的公 共端经第一开关K1接地,第四单片机IC4的第一脚、第二脚、第三脚、第四脚均接地,第 四单片机IC4的第七脚接地,第四单片机IC4的第八脚与控制电路单片机工作电源电连接。 该控制系统工作时,遥控接收单片机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送给第三单片机, 再由第三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解码后输送给第四单片机,继而由第四单片机将其与存储于第 四单片机串码进行对比,再由第四单片机向第三单片机发出指令,使第三单片机控制执行 元件。第三单片机对电机的控制过程为:第三单片机从第十四脚输出高电平、第三脚输出 低电平,使得第二三极管接通,相应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使得该第二继电器从动触 点与第二静触点相吸合的状态转换到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吸合的状态;与此同时,第三 三极管截止,相应地第三继电器的动触点保持与第二静触点吸合的状态。由此可见,通过 第二继电器向电机输入电压,通过第三继电器使电机接地,从而使电机转动。第三单片机 从第十四脚输出低电平、第三脚输出高电平,使得电机反向转动。使用时,通过闭合第一 开关来达到用于拭除储存于RAM中的密码编码以及用于学习、记录遥控器中密码的目的。 较佳地,可通过写入单片机中的程序来设定学习时间,若未能在设定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习, 则控制系统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以避免学习中断后仍一直处于学习状态而引发的能耗。
在上述结构的控制电路基础上,所述第三继电器RL3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 RL2的第二静触点并接后经第十六电阻R16接地,第十六电阻R16的高电位端与第三单片机 IC3的第一脚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3的第八脚经第一干簧管G11接地,第三单片机IC3的 第十三脚经第二干簧管G12接地,第一干簧管G11和第二干簧管G12用于和磁体配合而引发 闭合。其中,磁体通常被装配在锁栓上。这种结构的控制电路,从第十六电阻的高电位端采 集信号反馈给第三单片机,当第三单片机在若干秒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干簧管或第二干簧管 的反馈信号,借此,第三单片机可判断出电机出现堵转,第三单片机向控制电路中的报警电 路发出控制信号,以提示处于堵转状态。作为上述结构的直接变形,所述第一干簧管由第一 微动开关或第一拨动开关代替;所述第二干簧管由第二微动开关或第二拨动开关代替。
在上述结构的控制电路基础上,第三单片机IC3的第十二脚经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 管G1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G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G1的集电极经第一继电器 RL1的线圈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动触点与执行元件工作电源电连 接,第一继电器RL1的静触点与扬声器的一接线端T3电连接。第三单片机IC的第九脚经第 十三电阻R13与扬声器的另一接线端T4电连接。第三单片机从第十二脚输出高电平,使得 第一三极管接通,相应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使得该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吸 合,以使扬声器发声。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在上锁、开锁、堵转和找车时用于提示 声音。通常,可通过声音的节奏或次数进行区分。
在上述结构的控制电路基础上,第三单片机IC3的第二脚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电动车 电门锁后电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接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与第三单片机 IC3的第七脚电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接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十五 电阻R15、第一稳压二极管Z1之间的公共端上。当第三单片机的第七脚检测到电压,第三单 片机的第三脚以及第十四脚保持低电平,使锁栓无法伸出,避免电动车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误 操作而使锁栓伸出,提高了电动车使用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 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电动车防盗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动车防盗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动车防盗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车防盗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车防盗锁.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盗锁,其能够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上锁以及解锁等操作,即便切断电源,还能够使电动车防盗锁保持在上锁的状态。该电动车防盗锁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可滑动地设有锁栓,在锁栓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内;所述齿轮通过一可自锁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形成传动连接,电机装配在壳体上;遥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该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电路将从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