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杯底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玻璃杯底座.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06315.8 (22)申请日 2016.05.11 (71)申请人 程彬彬 地址 541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 区西城大道佳登宝科技工业园 (72)发明人 程彬彬 庞静娜 (51)Int.Cl. A47G 2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玻璃杯底座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杯底座, 包括: 托盘、 隔层、 底座立柱、 底座手柄、 玻璃杯立柱、 玻璃杯 托, 所述托盘位于最下方, 承担上述的各部分; 所 述隔层在托盘上方, 其。
2、材料为质地较软的工程塑 料, 可有效缓解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底座立 柱底部与托盘结合, 其上方有底座手柄, 以方便 人们的日常取用; 所述玻璃杯立柱位于隔层内, 其下部与托盘结合; 所述玻璃杯托位于玻璃杯立 柱的上方, 用于放置玻璃杯。 该底座整体结构合 理、 使用方便, 可以有效的防止玻璃杯之间的碰 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5708282 A 2016.06.29 CN 105708282 A 1.一种玻璃杯底座, 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包括: 托盘 (1) 、 隔层 (2) 、 底座立柱 (3) 、 底座手 柄 (4) 、 玻璃杯立柱 (5) 、 玻璃杯托 。
3、(6) , 所述托盘 (1) 位于最下方, 承担上述的各部分; 所述隔 层 (2) 在托盘 (1) 上方, 其材料为质地较软的工程塑料, 可有效缓解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 底座立柱 (3) 底部与托盘 (1) 结合, 其上方有底座手柄 (4) , 以方便人们的日常取用; 所述玻 璃杯立柱 (5) 位于隔层 (2) 内, 其下部与托盘 (1) 结合; 所述玻璃杯托 (6) 位于玻璃杯立柱 (5) 的上方, 用于放置玻璃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08282 A 2 一种玻璃杯底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居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杯底座。 背景技术 00。
4、02 玻璃杯底座是一种常用的家居用品, 当使用完玻璃杯后, 一般将其放在玻璃杯底 座上, 这样可以保持茶几的美观, 节省大量的空间。 现有的底座不包含玻璃杯之间的隔层, 由于玻璃杯材料较脆, 在拿动底座或者茶具发生振动时, 玻璃杯之间常发生碰撞而导致玻 璃杯破碎, 甚至划伤皮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底座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 可有效防止玻璃 杯破碎的底座。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杯底座, 该底座包括: 托盘、 隔层、 底座立柱、 底座手柄、 玻 璃杯立柱、 玻璃杯托。 所述托盘位于最下方, 承担上述的各部分; 所述隔层在托盘上方, 其材 料为质地较软的。
5、工程塑料, 可有效缓解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底座立柱底部与托盘结合, 其上方有底座手柄, 以方便人们的日常取用; 所述玻璃杯立柱位于隔层内, 其下部与托盘固 定结合; 所述玻璃杯托位于玻璃杯立柱的上方, 用于放置玻璃杯。 000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杯底座, 其有益效果在于: 整体结构合理、 相关材料成本低 廉, 使用方便, 可以有效的防止玻璃杯之间的碰撞。 附图说明 0006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 附图中: 1.托盘; 2.隔层; 3.底座立柱; 4.底座手柄; 5.玻璃杯立柱; 6.玻璃杯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
6、 参照图1, 一种玻璃杯底座, 该底座包括: 托盘1、 隔层2、 底座立柱3、 底座手柄4、 玻 璃杯立柱5、 玻璃杯托6, 所述托盘1位于最下方, 承担上述的各部分; 所述隔层2在托盘1上 方, 其材料为质地较软的工程塑料, 可有效缓解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底座立柱3底部与 托盘1结合, 其上方有底座手柄4, 以方便人们的日常取用; 所述玻璃杯立柱5位于隔层2内, 其下部与托盘1结合; 所述玻璃杯托6位于玻璃杯立柱5的上方, 用于放置玻璃杯。 0010 当使用完玻璃杯并沥干水后, 将玻璃杯依次倒置放在玻璃杯托上, 玻璃杯之间的 隔层避免了它们之间的碰撞。 0011 本发明的主要功能是: 放置玻璃杯并避免玻璃杯之间的碰撞, 该底座运用隔层、 玻 璃杯立柱、 玻璃杯托等很好的完成了所需功能, 整体结构简单, 制造方便, 成本低廉。 0012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708282 A 3 式,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对其作出各种变形, 此变形仍然属于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708282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570828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