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2313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2198.X

申请日:

2013.11.08

公开号:

CN10463217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43/27申请公布日:2015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7申请日:20131108|||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7; E21B37/06

主分类号:

E21B43/27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营; 马宏; 陈宏涛; 田启武; 王少亭; 刘向伟; 张红岗; 李兵; 郑玉倩

地址:

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3

代理人:

张少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属于油水井酸化返排、负压解堵的技术领域。上接头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连接外筒、分流接头,中间接头的内腔连接扩散管、喉管,分流接头的内腔连接喷嘴和导锥,分流接头的外圆周连接反洗阀、下接头,锁环连接在中间接头与扩散管之间。本发明的优点是分体式结构,增大了内部挤酸通道,提高了挤酸效率。本装置解决了挤酸压力过高、暂堵+剂容易堵住喉管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其特征在于上接头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连接外筒、分流接头,中间接头的内腔连接扩散管、喉管,分流接头的内腔连接喷嘴和导锥,分流接头的外圆周连接反洗阀、下接头,锁环连接在中间接头与扩散管之间。 

2.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负压返排器做成分体式结构,将喉管及扩散管独立出来,在措施作业完成后,投入喉管,实现负压返排功能; 
工作流体从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喉管入口处因周围的液体被射流卷走而形成真空,被输送的流体即被吸入;两股流体在喉管中混合并进行动量交换,使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增加,最后通过扩散管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酸化时,外管与措施管柱连接下入预定位置,按工序实施酸化,挤活性水过程中,投入中心管总成及钢球,打压使中心管总成与外管结合成完整负压反排器;井口按正洗连接管线,进行正洗或顶替作业,进行正挤作业,关井反应后,从井口投入中心管总成及钢球,打压使中心管总成与外筒结合紧密,井口按反洗井连接管线,等待时间不少于20min,大排量反洗井,实现负压返排作业。 

说明书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属于油水井酸化返 排、负压解堵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油井开发各个阶段的各种作业都会导致 各种外界流体进入地层。进入油层的外界流体与地层岩石、流体的温度、 离子成分、pH值、矿化度不配伍,造成地层伤害,导致地层微粒运移、 无机垢沉淀、有机垢沉淀,从而引起近井地带地层堵塞,油井生产能力迅 速下降,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水平。实施有效的酸化解堵,能有效地提高单 井产量。但是在酸化过程中会出现地层倒吸、二次沉淀等问题,而复压返 排工艺,可以提高地层返排率,有效防止地层倒吸及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 艺方法。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工艺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将负压返排器做成分体式结构,将喉管及扩散管独立出来,在措施作 业完成后,投入喉管,实现负压返排功能;
投入喉管前,负压返排器内径最大可达40mm,较原一体式返排器增大 了29.3mm,有效的解决了挤酸压力高、暂堵剂酸化时暂堵剂卡住喉管的 问题;实现了大粒径暂堵剂的顺利通过,以及具备投球功能;
在原有负压返排器基础上,将其结构做成分体式结构,增大措施作业 的液流通道,解决了因喉管过流通径小、注入压力高、不具备大粒径固体 颗粒通过等问题,与滑套配合使用可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革新分层酸 化工艺;
工作流体从喷嘴高速喷出时,在喉管入口处因周围的液体被射流卷走 而形成真空,被输送的流体即被吸入。两股流体在喉管中混合并进行动量 交换,使被输送流体的动能增加,最后通过扩散管将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 力能;
酸化时,外管与措施管柱连接下入预定位置,按工序实施酸化,挤活 性水过程中,投入中心管总成及钢球,打压使中心管总成与外管结合成完 整负压反排器。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上接头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连接外筒、 分流接头,中间接头的内腔连接扩散管、喉管,分流接头的内腔连接喷嘴 和导锥,分流接头的外圆周连接反洗阀、下接头,锁环连接在中间接头与 扩散管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分体式结构,增大了内部挤酸通道,提高了挤酸效率。
2、本装置解决了挤酸压力过高、暂堵+剂容易堵住喉管的问题。
3、结合滑套球座,成功实现不动管柱分层酸化与负压返排的联作, 减少施工工序,降低安全风险。
4、本装置用途广泛,在国内油田企业均可使用,用此原理制作的负 压返排器,措施后排液效果较好,降低了残液对地层的伤害,非常适合油 水井措施的需要。
5、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现场安装方便,可以 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 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 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 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负压返排装置的原理,制作成可投 送喉管的分体式负压返排器。这种分体式结构,增大了液体的流通通道, 解决了挤酸压力过高、暂堵剂容易堵住喉管的问题;通过与滑套配合使用, 可实现分层负压返排酸化。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是由上接头1、锁环2、中间 接头3、扩散管4、喉管5、喷嘴6、反洗阀7、分流接头8、外筒9、下 接头10、导锥11、等零件组合而成,上接头1连接中间接头3,中间接 头3连接外筒9、分流接头8,中间接头3的内腔连接扩散管4、喉管5, 分流接头8的内腔连接喷嘴6和导锥11,分流接头8的外圆周连接反洗 阀7、下接头10,锁环2连接在中间接头3与扩散管4之间。
酸化时,外管与措施管柱连接下入预定位置,井口按正洗连接管线, 进行正洗或顶替作业,进行正挤作业,关井反应后,从井口投入中心管总 成及钢球,打压使中心管总成与外筒结合紧密,井口按反洗井连接管线, 等待时间不少于20min,大排量反洗井,实现负压返排作业。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它主要是由上接头、锁环、中间接头、扩散 管、喉管、喷嘴、反洗阀、分流接头、外筒、下接头、导锥等件组合而成, 将负压返排器做成分体式结构,解决了挤酸压力过高、暂堵剂容易堵住喉 管的问题,增大了内部通道,提高了挤酸效率。该负压返排器具有结构独 特、高度集成、制造成本低、适应性强、安全、操作方便等特点,有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 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分体式负压返排器及工艺方法,属于油水井酸化返排、负压解堵的技术领域。上接头连接中间接头,中间接头连接外筒、分流接头,中间接头的内腔连接扩散管、喉管,分流接头的内腔连接喷嘴和导锥,分流接头的外圆周连接反洗阀、下接头,锁环连接在中间接头与扩散管之间。本发明的优点是分体式结构,增大了内部挤酸通道,提高了挤酸效率。本装置解决了挤酸压力过高、暂堵+剂容易堵住喉管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