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种植装置.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230064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434215.X

申请日:

20171031

公开号:

CN207639304U

公开日:

2018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8,A01G7/06

主分类号:

A01G17/08,A01G7/06

申请人:

重庆醉美东山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斌

地址:

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湖滨路25号1单元2-4

优先权:

CN201721434215U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成艳;黄书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猕猴桃种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第一夹持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转动连接有移动件,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手持件,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且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手持件上,转动环上设有第一螺纹,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本装置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固定在水泥柱上,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权利要求书

1.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转动连接有移动件,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手持件,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且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手持件上,所述转动环上设有第一螺纹,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位于转动环的内壁上,移动件穿过转动环并滑动连接在手持件的外壁上,所述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与转动环内壁正对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滑槽,移动件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上均开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件的内部中空,手持件与底座焊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猕猴桃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猕猴桃的树干比较柔软,当猕猴桃树冠比较茂盛或者猕猴桃结果时,此时猕猴桃树干需要承受较大的重力,猕猴桃树干往往会发生弯曲,甚至出现折断,影响猕猴桃树的正常生长。

为了防止猕猴桃树因承受较大的重力而折断,通常会在猕猴桃种植的地面上设置水泥柱,使用绳索或者钢丝将猕猴桃的树干捆绑在水泥柱上。而绳索或者钢丝都比较细,用力较大容易损坏猕猴桃的树干,并且,使用绳索或者钢丝捆绑将猕猴桃树干捆绑在水泥柱上时,需要反复将绳索或者钢丝打结绑紧,操作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猕猴桃种植装置,以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固定在水泥柱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猕猴桃种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第一夹持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转动连接有移动件,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手持件,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且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手持件上,转动环上设有第一螺纹,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夹持体上的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体上的第二夹持槽正对用以将猕猴桃树干夹持在水泥柱上。第二夹持体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可绕底座自由转动。当转动转动环时,转动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配合带动移动件移动,移动件再通过与连接片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二夹持体绕底座转动,从而控制夹持机构的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之间的张开和闭合,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夹持在水泥柱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正向转动转动环,可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张开,便于将水泥柱和猕猴桃树干放入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中,反向转动转动环,可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闭合,从而将水泥柱和猕猴桃树干夹持在一起,只需转动转动环即可实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张开和闭合,与绳索或者钢丝捆绑,无需缠绕和打结,操作简单。并且,通过转动转动环,也可调节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之间的夹持力度,防止夹持的力度过大,将猕猴桃树干损坏。

进一步,第一螺纹位于转动环的内壁上,移动件穿过转动环并滑动连接在手持件的外壁上,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与转动环内壁正对的容纳槽。移动件穿过转动环,并与手持件滑动连接,转动环将移动环和手持件套在一起,可减少移动件空间占用率,使本装置更加便携。第一螺纹可位于容纳槽内,防止转动环转动时第一螺纹与手持件的外壁摩擦,从而防止了第一螺纹的磨损。

进一步,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柔性层与猕猴桃树干相贴,柔性层的表面比较柔软,防止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夹持力度较大而将猕猴桃树干损坏。

进一步,手持件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可通过手提把手拿持本装置,便于本装置的携带和操作。

进一步,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滑槽,移动件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轨。滑槽和滑轨配合,滑槽的槽壁和滑轨相抵,可对移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利于猕猴桃树干的透气,利于猕猴桃树干的生长,并且,给猕猴桃树干输液时,输液针头可通过通孔扎在树干上,无需将本装置拆下,操作简单。

进一步,手持件的内部中空,手持件与底座焊接。手持件的内部中空,减少了手持件的耗材,降低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并且,手持件内部中空,减少了本装置的重量,重量较轻,便于拿持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猕猴桃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包括:第二夹持体1、柔性层2、通孔3、铁片4、移动件5、滑轨6、第二螺纹7、转动环8、底座9、凸块10、手持件11、容纳槽12、第一螺纹13。

如图1-2所示,猕猴桃种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半圆弧状的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上均开有两个通孔3,第一夹持体的右侧部焊接有底座9,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体1的右侧部焊接有铁片4,底座9上焊接有凸块10,铁皮通过插杆转动连接在底座9上,第二夹持体1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2,柔性层2为海绵制成,第二夹持体1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移动件5,底座9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手持件11,手持件11上套有转动环8,且转动环8转动连接在手持件11上,转动环8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13,移动件5上设有与第一螺纹13配合的第二螺纹7,移动件5上设有滑轨6,手持件11的顶部设有滑槽,滑轨6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手持件11的外壁上开有容纳槽12,第一螺纹13与容纳槽12正对,手持件11的底部设有把手,把手位于转动环8的左侧。

使用本装置时,正向转动转动环8,转动环8通过第一螺纹13和第二螺纹7的配合带动移动件5向右移动,移动件5的左端拉动连接片,连接片使第二夹持体1围绕凸块10顺时针转动,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张口变大,然后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放于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中。

反向转动转动环8,转动环8通过第一螺纹13和第二螺纹7的配合带动移动件5向左移动,移动件5的左端向左推动连接片,连接片使第二夹持体1围绕凸块10逆时针转动,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张口变小,从而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夹紧。

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夹持的过紧时,通过转动转动环8,使移动件5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夹紧力变小。

当需要对树干输液时,可使针头穿过通孔3扎入到树干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猕猴桃种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猕猴桃种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猕猴桃种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猕猴桃种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猕猴桃种植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434215.X (22)申请日 2017.10.31 (73)专利权人 重庆醉美东山生态观光农业开发 有限公司 地址 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湖滨 路25号1单元2-4 (72)发明人 吴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成艳 黄书凯 (51)Int.Cl. A01G 17/08(2006.01) A01G 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猕猴桃种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

2、树种植技术领域, 尤其涉 及猕猴桃种植装置, 包括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 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 第一夹持体的 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 持槽, 第二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第 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 槽, 第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连接 片上转动连接有移动件, 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圆柱 状的手持件, 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 且转动环转 动连接在手持件上, 转动环上设有第一螺纹, 移 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本装置 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固定在水泥柱上, 操作简单, 携带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

3、639304 U 2018.07.24 CN 207639304 U 1.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 夹持体, 所述第一夹持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 所述第二 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第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 第 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连接片上转动连接有移动件,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 圆柱状的手持件, 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 且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手持件上, 所述转动环上设有 第一螺纹, 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

4、在于: 所述第一螺纹位于转动环的内 壁上, 移动件穿过转动环并滑动连接在手持件的外壁上, 所述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与转动 环内壁正对的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 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件上固定连接有把 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滑 槽, 移动件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 上均开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猕猴桃种植装。

5、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件的内部中空, 手持 件与底座焊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39304 U 2 猕猴桃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猕猴桃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猕猴桃的树干比较柔软, 当猕猴桃树冠比较茂盛或者猕猴桃结果时, 此 时猕猴桃树干需要承受较大的重力, 猕猴桃树干往往会发生弯曲, 甚至出现折断, 影响猕猴 桃树的正常生长。 0003 为了防止猕猴桃树因承受较大的重力而折断, 通常会在猕猴桃种植的地面上设置 水泥柱, 使用绳索或者钢丝将猕猴桃的树干捆绑在水泥柱上。 而绳索或者钢丝都比较。

6、细, 用 力较大容易损坏猕猴桃的树干, 并且, 使用绳索或者钢丝捆绑将猕猴桃树干捆绑在水泥柱 上时, 需要反复将绳索或者钢丝打结绑紧, 操作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猕猴桃种植装置, 以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固定在水泥柱 上。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 猕猴桃种植装置,包括夹持机 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 第一夹持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第一 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 第二夹持体的侧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第二夹持体上设有与第 一夹持槽正对的第二夹持槽, 第二夹持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连接片上转动连接有 移。

7、动件, 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手持件, 手持件上套有转动环, 且转动环转动连接在手 持件上, 转动环上设有第一螺纹, 移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 0006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夹持体上的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体上的第二夹持槽 正对用以将猕猴桃树干夹持在水泥柱上。 第二夹持体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可绕底座自由转 动。 当转动转动环时, 转动环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配合带动移动件移动, 移动件再通 过与连接片的转动连接带动第二夹持体绕底座转动, 从而控制夹持机构的第一夹持体和第 二夹持体之间的张开和闭合, 便于将猕猴桃树干夹持在水泥柱上。 000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 正向转动。

8、转动环, 可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张开, 便于 将水泥柱和猕猴桃树干放入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中, 反向转动转动环, 可使第一夹 持体和第二夹持体闭合, 从而将水泥柱和猕猴桃树干夹持在一起, 只需转动转动环即可实 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张开和闭合, 与绳索或者钢丝捆绑, 无需缠绕和打结, 操作简 单。 并且, 通过转动转动环, 也可调节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之间的夹持力度, 防止夹持 的力度过大, 将猕猴桃树干损坏。 0008 进一步, 第一螺纹位于转动环的内壁上, 移动件穿过转动环并滑动连接在手持件 的外壁上, 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与转动环内壁正对的容纳槽。 移动件穿过转动环, 并与手。

9、持 件滑动连接, 转动环将移动环和手持件套在一起, 可减少移动件空间占用率, 使本装置更加 便携。 第一螺纹可位于容纳槽内, 防止转动环转动时第一螺纹与手持件的外壁摩擦, 从而防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639304 U 3 止了第一螺纹的磨损。 0009 进一步, 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 柔性层与猕猴桃树干 相贴, 柔性层的表面比较柔软, 防止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夹持力度较大而将猕猴桃 树干损坏。 0010 进一步, 手持件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通过手提把手拿持本装置, 便于本装置的携 带和操作。 0011 进一步, 手持件的外壁上设有滑槽, 移动件。

10、上设有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轨。 滑槽 和滑轨配合, 滑槽的槽壁和滑轨相抵, 可对移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 0012 进一步, 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上均开有通孔, 通孔利于猕猴桃树干的透气, 利 于猕猴桃树干的生长, 并且, 给猕猴桃树干输液时, 输液针头可通过通孔扎在树干上, 无需 将本装置拆下, 操作简单。 0013 进一步, 手持件的内部中空, 手持件与底座焊接。 手持件的内部中空, 减少了手持 件的耗材, 降低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 并且, 手持件内部中空, 减少了本装置的重量, 重量较 轻, 便于拿持本装置。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猕猴桃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

11、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附图标记包括: 第二夹持体1、 柔性层2、 通孔3、 铁片4、 移动件5、 滑轨6、 第二螺纹7、 转动环8、 底座9、 凸块10、 手持件11、 容纳槽12、 第一螺纹13。 0018 如图1-2所示, 猕猴桃种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半圆弧状的第 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 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上均开有两个通孔3, 第一夹持体的右 侧部焊接有底座9, 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夹持槽, 第二夹持体1的右侧部焊接有铁片4, 底 座9上焊接有凸块10, 铁皮通过插杆转动连接在底座9上, 第二夹持。

12、体1上设有与第一夹持槽 正对的第二夹持槽, 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的槽壁上均设有柔性层2, 柔性层2为海绵制 成, 第二夹持体1外壁上焊接有连接片, 连接片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移动件5, 底座9上固 定连接有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手持件11, 手持件11上套有转动环8, 且转动环8转动连接在 手持件11上, 转动环8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13, 移动件5上设有与第一螺纹13配合的第二 螺纹7, 移动件5上设有滑轨6, 手持件11的顶部设有滑槽, 滑轨6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手持件 11的外壁上开有容纳槽12, 第一螺纹13与容纳槽12正对, 手持件11的底部设有把手, 把手位 于转动环8的左侧。 00。

13、19 使用本装置时, 正向转动转动环8, 转动环8通过第一螺纹13和第二螺纹7的配合带 动移动件5向右移动, 移动件5的左端拉动连接片, 连接片使第二夹持体1围绕凸块10顺时针 转动, 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张口变大, 然后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放于第一 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中。 0020 反向转动转动环8, 转动环8通过第一螺纹13和第二螺纹7的配合带动移动件5向左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639304 U 4 移动, 移动件5的左端向左推动连接片, 连接片使第二夹持体1围绕凸块10逆时针转动, 使第 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张口变小, 从而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夹紧。

14、。 0021 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将猕猴桃树干和水泥柱夹持的过紧时, 通过转动转 动环8, 使移动件5向右移动, 从而使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1之间的夹紧力变小。 0022 当需要对树干输液时, 可使针头穿过通孔3扎入到树干上。 002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 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 形状、 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63930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63930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