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855748.3 (22)申请日 2018.06.04 (73)专利权人 长阳黎维大鲵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443501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 治县龙舟坪镇郑家榜村二组 (72)发明人 周晓黎 汪应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代理人 彭娅 (51)Int.Cl. A01K 67/02(2006.01) A01K 7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 池 (5。
2、7)摘要 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 投放池, 它包括投放池、 捕捉机构和投放机构, 通 过在投放池内养殖活体鱼虾, 通过投放池的池底 设置投放口与投放机构配合, 投放口上部设置可 上下滑动的捕捉机构, 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捕捉板 沿投放池向下滑动与池底接触捕获鱼虾, 通过伸 缩机构驱动闸板开启投放口泄出鱼虾。 本实用新 型克服了原娃娃鱼繁殖时喂料需要靠近, 种鲵干 扰后不易主动交配, 喂食死体动物不易激发野 性, 种鲵性腺发育受到影响的问题, 具有结构简 单, 无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扰, 种鲵容易主 动交配, 活体鱼虾可在投放池内自然繁殖饲养并 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活动量和。
3、野性, 激发 性腺发育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8490636 U 2019.02.15 CN 208490636 U 1.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它包括投放池 (1) 、 捕 捉机构 (2) 和投放机构 (3) ; 所述捕捉机构 (2) 位于投放池 (1) 上部与其连接, 投放机构 (3) 位 于投放池 (1) 底部外侧面与其连接; 所述投放机构 (3) 的闸板 (31) 与投放池 (1) 的投放口 (11) 配合伸缩; 所述捕捉机构 (2) 的捕捉板 (21) 位于投放池 (1) 的投放口 (11) 上部与投放池 (1) 配。
4、合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投放池 (1) 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投放口 (11) 贯穿于池底, 闸板 (31) 与侧面水平贯穿于投 放口 (11) 的密封口配合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投放口 (11) 位于投放池 (1) 中间靠近池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捕捉机构 (2) 包括捕捉板 (21) 、 升降机构 (22) 和固定板 (23) ; 捕捉板 (21) 与投放池 (1) 连接 。
5、固定, 升降机构 (22) 与固定板 (23) 和捕捉板 (21)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捕捉板 (21) 包括与支撑轴两端连接的平板, 平板与投放池 (1) 侧壁上的滑槽配合滑动; 所述 升降机构 (22) 为气缸, 升降轴与支撑轴配合; 所述固定板 (23) 为平板, 与投放池 (1) 两侧的 池沿连接固定, 气缸固定在固定板 (23) 的上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捕捉板 (21) 为实心的平板, 下侧面设有凹进的滑槽孔, 与滑槽孔配合有可滑动的缕空板 。
6、(24)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投放池 (1) 底部位于投放口 (11) 的两侧设有隔离板 (12) , 隔离板 (12) 位于缕空板 (24) 的正 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其特征是: 所述 投放机构 (3) 包括与闸板 (31) 连接的伸缩机构 (32) ; 所述的闸板 (31) 为平板, 一端设有轴 柱; 所述的伸缩机构 (32) 为气缸, 伸缩轴与闸板 (31) 的轴柱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90636 U 2 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
7、鱼虾的投放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 放池。 背景技术 0002 娃娃鱼也称大鲵, 主要生长在水质清、 凉的溪谷洞穴中, 目前, 采用人工养殖较为 普及, 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自然繁殖困难, 其问题在于, 人工饲养过 程中靠近种鲵活动区投放饵料动作大, 喂料过程容易长期受到干扰, 种鲵不易主动交配, 或 者交配后卵巢不易受精, 且投放的饵料多为死体动物, 难以激发种鲵的性腺发育, 造成种鲵 野性降低, 雌性卵巢发育不良, 雄性精子活动量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
8、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 的投放池, 结构简单, 采用在投放池内养殖活体鱼虾, 池底设置投放口, 投放口上部设置捕 捉机构, 捕捉板上下滑动与投放池的池壁和池底配合捕获鱼虾, 投放机构伸缩投放位于捕 捉板内的鱼虾, 无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扰, 种鲵容易主动交配, 活体鱼虾可在投放池 内自然繁殖并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 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它包括投放池、 捕捉机构和投放机构; 所述捕捉机构位于投放池 上部与其连接, 投放机构位于投放池底部外侧面与其连接; 所述投放机。
9、构的闸板与投放池 的投放口配合伸缩; 所述捕捉机构的捕捉板位于投放池的投放口上部与投放池配合上下滑 动。 0005 所述投放池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投放口贯穿于池底, 闸板与侧面水平贯穿于 投放口的密封口配合伸缩。 0006 所述投放口位于投放池中间靠近池壁的一侧。 0007 所述捕捉机构包括捕捉板、 升降机构和固定板; 捕捉板与投放池连接固定, 升降机 构与固定板和捕捉板连接。 0008 所述捕捉板包括与支撑轴两端连接的平板, 平板与投放池侧壁上的滑槽配合滑 动; 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 升降轴与支撑轴配合; 所述固定板为平板, 与投放池两侧的池沿 连接固定, 气缸固定在固定板的上侧面。 0。
10、009 所述捕捉板为实心的平板, 下侧面设有凹进的滑槽孔, 与滑槽孔配合有可滑动的 缕空板。 0010 所述投放池底部位于投放口的两侧设有隔离板, 隔离板位于缕空板的正下方。 0011 所述投放机构包括与闸板连接的伸缩机构; 所述的闸板为平板, 一端设有轴柱; 所 述的伸缩机构为气缸, 伸缩轴与闸板的轴柱连接。 0012 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它包括投放池、 捕捉机构和投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8490636 U 3 放机构; 捕捉机构位于投放池上部与其连接, 投放机构位于投放池底部外侧面与其连接; 投 放机构的闸板与投放池的投放口配合伸缩; 捕捉机构的。
11、捕捉板位于投放池的投放口上部与 投放池配合上下滑动。 结构简单, 通过在投放池内养殖活体鱼虾, 通过投放池的池底设置投 放口与投放机构配合, 投放口上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捕捉机构, 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捕捉板 沿投放池向下滑动与池底接触捕获鱼虾, 通过伸缩机构驱动闸板开启投放口泄出鱼虾, 无 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扰, 种鲵容易主动交配, 活体鱼虾可在投放池内自然繁殖饲养并 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13 在优选的方案中, 投放池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投放口贯穿于池底, 闸板与侧面 水平贯穿于投放口的密封口配合伸缩。 结构简单, 闸板伸缩开闭投放口, 由捕捉。
12、机构截获的 鱼虾位于捕捉板内, 闸板伸展开启投放口泄出活体鱼虾供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捕食的活动 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14 在优选的方案中, 投放口位于投放池中间靠近池壁的一侧。 结构简单, 位于投放池 中间靠近池壁的投放口与闸板配合的距离更短, 从而减小了闸板伸缩的行程, 动作灵敏, 鱼 虾泄出更快, 避免鱼虾逃逸。 0015 在优选的方案中, 捕捉机构包括捕捉板、 升降机构和固定板; 捕捉板与投放池连接 固定, 升降机构与固定板和捕捉板连接。 结构简单, 捕捉时, 升降机构驱动捕捉板沿投放池 上下滑动截获鱼虾。 0016 在优选的方案中, 捕捉板包括与支撑轴两端连接的平板, 平板。
13、与投放池侧壁上的 滑槽配合滑动; 升降机构为气缸, 升降轴与支撑轴配合; 固定板为平板, 与投放池两侧的池 沿连接固定, 气缸固定在固定板的上侧面。 结构简单, 升降机构的气缸驱动支撑轴向下运动 带动捕捉板与投放池侧壁和底部接触形成闭合通道, 限制闭合通道内的鱼虾外逃捕获鱼 虾, 待鱼虾排出后升降机构驱动捕捉板复位, 气缸驱动捕捉板下滑快捷, 防止鱼虾受惊后逃 逸。 0017 在优选的方案中, 捕捉板为实心的平板, 下侧面设有凹进的滑槽孔, 与滑槽孔配合 有可滑动的缕空板。 结构简单, 捕捉时, 捕捉板下滑与投放池底部接触过程中, 缕空板先与 投放池池底接触, 此时, 鱼虾受惊, 会逃逸, 较。
14、小的鱼虾可以从缕空板逃逸出, 较大的鱼虾被 缕空板阻挡在捕捉板内后排出喂食种鲵, 排出后捕捉板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复位, 较小的 留在投放池继续长大, 形成良性养殖投喂。 0018 在优选的方案中, 投放池底部位于投放口的两侧设有隔离板, 隔离板位于缕空板 的正下方。 结构简单, 缕空板下滑时与隔离板抵触, 之后捕捉板逐步与隔离板接触隔离投放 池内的水体, 排空时, 鱼虾和水体从投放口一起下泄排出, 之后, 缕空板在升降机构的驱动 下由捕捉板带动向上复位。 0019 在优选的方案中, 投放机构包括与闸板连接的伸缩机构; 闸板为平板, 一端设有轴 柱; 伸缩机构为气缸, 伸缩轴与闸板的轴柱连接。 。
15、结构简单, 平板结构的闸板滑动平稳灵活, 采用气缸驱动闸板, 动作迅捷灵敏, 捕获鱼虾时动作快, 鱼虾不易逃出, 伸缩轴与闸板的轴 柱直接连接, 连接方便, 动作时同步反应更快。 0020 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它包括投放池、 捕捉机构和投 放机构, 通过在投放池内养殖活体鱼虾, 通过投放池的池底设置投放口与投放机构配合, 投 放口上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捕捉机构, 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捕捉板沿投放池向下滑动与池底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8490636 U 4 接触捕获鱼虾, 通过伸缩机构驱动闸板开启投放口泄出鱼虾。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娃娃鱼 繁殖时喂料需要靠近。
16、, 种鲵干扰后不易主动交配, 喂食死体动物不易激发野性, 种鲵性腺发 育受到影响的问题, 具有结构简单, 无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扰, 种鲵容易主动交配, 活 体鱼虾可在投放池内自然繁殖饲养并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 发育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0025 图4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0026 图5为图2的A-A处剖视示意图。 0027 图中: 投放池1, 投放口11, 隔离板 (12) , 捕捉机构2。
17、, 捕捉板21, 升降机构22, 固定板 23, 缕空板24, 投放机构3, 闸板31, 伸缩机构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图5中, 一种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它包括投放池1、 捕捉机构2和投放机构3; 所述捕捉机构2位于投放池1上部与其连接, 投放机构3位于投放池 1底部外侧面与其连接; 所述投放机构3的闸板31与投放池1的投放口11配合伸缩; 所述捕捉 机构2的捕捉板21位于投放池1的投放口11上部与投放池1配合上下滑动。 结构简单, 通过在 投放池1内养殖活体鱼虾, 通过投放池1的池底设置投放口11与投放机构3配合, 投放口11上 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捕捉机。
18、构2, 通过升降机构22驱动捕捉板21沿投放池1向下滑动与池底 接触捕获鱼虾, 通过伸缩机构32驱动闸板31开启投放口11泄出鱼虾, 无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扰, 种鲵容易主动交配, 活体鱼虾可在投放池内自然繁殖饲养并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 高种鲵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29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投放池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投放口11贯穿于池底, 闸板 31与侧面水平贯穿于投放口11的密封口配合伸缩。 结构简单, 闸板31伸缩开闭投放口11, 由 捕捉机构2截获的鱼虾位于捕捉板21内, 闸板31伸展开启投放口11泄出活体鱼虾供种鲵捕 食, 提高种鲵捕食的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
19、腺发育。 0030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投放口11位于投放池1中间靠近池壁的一侧。 结构简单, 位于 投放池1中间靠近池壁的投放口11与闸板31配合的距离更短, 从而减小了闸板31伸缩的行 程, 动作灵敏, 鱼虾泄出更快, 避免鱼虾逃逸。 0031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捕捉机构2包括捕捉板21、 升降机构22和固定板23; 捕捉板21 与投放池1连接固定, 升降机构22与固定板23和捕捉板21连接。 结构简单, 捕捉时, 升降机构 22驱动捕捉板21沿投放池1上下滑动截获鱼虾。 0032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捕捉板21包括与支撑轴两端连接的平板, 平板与投放池1侧壁 上的滑槽配合滑动; 所述升。
20、降机构22为气缸, 升降轴与支撑轴配合; 所述固定板23为平板, 与投放池1两侧的池沿连接固定, 气缸固定在固定板23的上侧面。 结构简单, 升降机构22的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8490636 U 5 气缸驱动支撑轴向下运动带动捕捉板21与投放池1侧壁和底部接触形成闭合通道, 限制闭 合通道内的鱼虾外逃捕获鱼虾, 待鱼虾排出后升降机构22驱动捕捉板21复位, 气缸驱动捕 捉板21下滑快捷, 防止鱼虾受惊后逃逸。 0033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捕捉板21为实心的平板, 下侧面设有凹进的滑槽孔, 与滑槽孔 配合有可滑动的缕空板24。 结构简单, 捕捉时, 捕捉板21下滑与投放池1。
21、底部接触过程中, 缕 空板24先与投放池1池底接触, 此时, 鱼虾受惊, 会逃逸, 较小的鱼虾可以从缕空板24逃逸 出, 较大的鱼虾被缕空板阻挡在捕捉板21内后排出喂食种鲵, 排出后捕捉板21在升降机构 22的驱动下复位, 较小的留在投放池1继续长大, 形成良性养殖投喂。 0034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投放池1底部位于投放口11的两侧设有隔离板12, 隔离板12位 于缕空板24的正下方。 结构简单, 缕空板24下滑时与隔离板12抵触, 之后捕捉板21逐步与隔 离板12接触隔离投放池1内的水体, 排空时, 鱼虾和水体从投放口11一起下泄排出, 之后, 缕 空板24在升降机构22的驱动下由捕捉板2。
22、1带动向上复位。 0035 优选的方案中, 所述投放机构3包括与闸板31连接的伸缩机构32; 所述的闸板31为 平板, 一端设有轴柱; 所述的伸缩机构32为气缸, 伸缩轴与闸板31的轴柱连接。 结构简单, 平 板结构的闸板31滑动平稳灵活, 采用气缸驱动闸板31, 动作迅捷灵敏, 捕获鱼虾时动作快, 鱼虾不易逃出, 伸缩轴与闸板31的轴柱直接连接, 连接方便, 动作时同步反应更快。 0036 如上所述的适用于娃娃鱼繁殖期投喂活体鱼虾的投放池, 操作使用时, 在投放池1 内养殖活体鱼虾, 通过投放池1的池底设置投放口11与投放机构3配合, 投放口11上部设置 可上下滑动的捕捉机构2, 通过升降机。
23、构22驱动捕捉板21沿投放池1向下滑动与池底接触捕 获鱼虾, 通过伸缩机构32驱动闸板31开启投放口11泄出鱼虾, 无需近距离喂食种鲵, 避免干 扰, 种鲵容易主动交配, 活体鱼虾可在投放池内自然繁殖饲养并投放给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 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37 闸板31伸缩开闭投放口11, 由捕捉机构2截获的鱼虾位于捕捉板21内, 闸板31伸展 开启投放口11泄出活体鱼虾供种鲵捕食, 提高种鲵捕食的活动量和野性, 激发性腺发育。 0038 位于投放池1中间靠近池壁的投放口11与闸板31配合的距离更短, 从而减小了闸 板31伸缩的行程, 动作灵敏, 鱼虾泄出更快, 避免鱼虾逃逸。 。
24、0039 捕捉时, 升降机构22驱动捕捉板21沿投放池1上下滑动截获鱼虾。 0040 升降机构22的气缸驱动支撑轴向下运动带动捕捉板21与投放池1侧壁和底部接触 形成闭合通道, 限制闭合通道内的鱼虾外逃捕获鱼虾, 待鱼虾排出后升降机构22驱动捕捉 板21复位, 气缸驱动捕捉板21下滑快捷, 防止鱼虾受惊后逃逸。 0041 捕捉时, 捕捉板21下滑与投放池1底部接触过程中, 缕空板24先与投放池1池底接 触, 此时, 鱼虾受惊, 会逃逸, 较小的鱼虾可以从缕空板24逃逸出, 较大的鱼虾被缕空板阻挡 在捕捉板21内后排出喂食种鲵, 排出后捕捉板21在升降机构22的驱动下复位, 较小的留在 投放池1。
25、继续长大, 形成良性养殖投喂。 0042 缕空板24下滑时与隔离板12抵触, 之后捕捉板21逐步与隔离板12接触隔离投放池 1内的水体, 排空时, 鱼虾和水体从投放口11一起下泄排出, 之后, 缕空板24在升降机构22的 驱动下由捕捉板21带动向上复位。 0043 平板结构的闸板31滑动平稳灵活, 采用气缸驱动闸板31, 动作迅捷灵敏, 捕获鱼虾 时动作快, 鱼虾不易逃出, 伸缩轴与闸板31的轴柱直接连接, 连接方便, 动作时同步反应更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8490636 U 6 快。 0044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 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 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 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 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8490636 U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8490636 U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8490636 U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8490636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