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1693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7 CN 102316938 B *CN102316938B* (21)申请号 200980156767.0 (22)申请日 2009.10.07 MI2009A000279 2009.02.26 IT A62B 3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C.A.M.P. 股份公司 地址 意大利莱科 (72)发明人 A哥德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 韩龙 EP 1712259 A2,2006.10.18, FR 2750609 A1,1998.。
2、01.09, CN 1993158 A,2007.07.04, (54) 发明名称 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 (1) 的部 件的元件(6), 特别是用于连接大腿绑带(3)和腰 带 (2), 所述元件 (6) 包括主环圈 (13) 和安全环 (16), 主环圈 (13) 适合于可移动地连接到安全带 (1)的胸带(4), 安全环(16)用于连接到一个或多 个安全元件。元件 (6) 包括辅助环圈 (15), 辅助 环圈(15)区分于所述主环圈(13), 并布置在所述 主环圈(13)的内部, 所述安全环(16)具有环状连 接部分(17), 连接部分(1。
3、7)不可逆转地插入到所 述辅助环圈 (15) 内。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08.15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IT2009/000452 2009.10.07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097824 EN 2010.09.02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冯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16938 B CN 102316938 B *CN102316。
4、938B* 1/1 页 2 1. 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 (1) 的部件的元件 (6), 元件 (6) 包括主环圈 (13) 和安全环 (16), 主环圈 (13) 适合于可移动地连接到安全带 (1) 的胸带 (4), 安全环 (16) 用于连接到 一个或多个安全元件, 其特征在于, 元件包括辅助环圈 (15), 辅助环圈 (15) 区分于所述主 环圈 (13), 并布置在所述主环圈 (13) 的内部, 所述安全环 (16) 具有环状连接部分 (17), 在相对于安全带使用的正常情况下, 环状连接部分 (17) 不可逆转地插入到所述辅助环圈 (15) 内。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元件 (6)。
5、, 其中, 所述主环圈 (13) 位于所述元件 (6) 的上部, 所 述辅助环圈 (15) 位于所述主环圈 (13) 的下部。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主环圈 (13) 根据主环圈的轴线 (AP) 展开, 所述辅助环圈 (15) 根据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展开, 所述主环圈的轴线 (AP) 和辅助 环圈的轴线 (AA) 基本上彼此平行。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辅助环圈 (15) 沿所述辅助环圈的轴线 (AA)展开的长度基本上等于或稍微小于所述主环圈(13)沿所述主环圈的轴线(AP)方向展 开的长度。 5. 如权利要求。
6、 4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主环圈 (13) 和所述辅助环圈 (15) 分别由 交叠在所述主环圈 (23) 和辅助环圈 (24) 上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划定边界, 以形成各自 的主环圈 (13) 和辅助环圈 (15)。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主环圈 (23) 和辅助环圈 (24) 的织物带或 织物带部分分别包括主环圈的织物带 (23 , 23” ) 和辅助环圈的织物带 (24 , 24” ), 所述主 环圈的织物带 (23 , 23” ) 和辅助环圈的织物带 (24 , 24” ) 分别缝合在主环圈的缝制区域 (23” ) 和辅助环圈的缝制区域 (。
7、24” ) 处, 辅助环圈的织物带 (24 , 24” ) 以如下方式布 置在主环圈的织物带 (23 , 23” ) 之间 : 主环圈的缝制区域 (24” ) 与辅助环圈的缝制区域 (23” ) 部分重叠。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安全环 (16) 包括由分隔元件 (20) 彼此间 隔的主环圈(21)和辅助环圈(22), 所述辅助环圈(21)由所述环状连接部分(17)和所述分 隔元件 (20) 划定边界。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安全环 (16) 以如下方式连接到元件 (6) : 安全环的分隔元件 (20) 位于相对于主环圈 (1。
8、3) 和辅助环圈 (15) 的外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辅助环圈 (22) 和所述环状连接部分 (17) 以如下方式配置 : 所述安全环 (16) 能够相对于元件 (6) 围绕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旋转。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安全环 (16) 的分隔元件 (20) 以干扰所 述主环圈 (23)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的方式布置, 以使得所述安全环 (16) 围绕所述辅助 环圈轴线 (AA) 的旋转动作在横向方向上受限制。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安全环 (16) 和所述辅助环圈 (。
9、15) 以如 下方式布置 : 安全环 (16) 基本上被阻止相对于元件 (6)、 围绕除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之外 的其他轴线旋转。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元件 (6), 其中, 所述安全环 (16) 和所述辅助环圈 (15) 以如 下方式布置 : 安全环 (16) 基本上被阻止相对于元件 (6) 作平移运动。 13. 一种安全带 (1), 包括有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元件 (6)。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16938 B 2 1/6 页 3 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 以及一种具有这种连接元件的安 全。
10、带。 背景技术 0002 安全带用于在预定环境下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例如, 安全带用于在运动或专业性 活动中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在所述运动或专业性运动中, 使用者会暴露于坠落、 登山、 远离 地面的作业或高山营救行动以及高度方向上的杂技作业的风险中。 0003 公知类型的安全带包括腰带和一对大腿绑带。 所述腰带和大腿绑带通过可移动的 连接元件在前方连接, 并通过一对带在后方连接。 一旦戴上安全带, 安全环允许使用者具有 挂接点, 所述挂接点基本上处于使用者的重心的高度上。安全绳可通过合适的连接元件连 接到这种挂接点上。 0004 安全环通常为固定类型, 即不可开启的类型, 所述安全环通过连接元件。
11、所提供的 专门的环圈连接到安全带上。 0005 胸带可连接到安全带上, 所述胸带提供有适合于包裹使用者的肩膀的肩带。所述 胸带通常连接在腰带的前方和后方, 所述胸带至少是部分可拆的, 以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 地穿戴所述安全带。 出于这种目的, 胸带包括有连接到连接元件的前方中心元件, 所述连接 元件插入到安全带的环圈 ( 与容纳安全环相类似 ), 所述环圈具有容纳安全环和用于闭合 胸带的连接元件的双重功能。 0006 然而, 这种公知的安全带已披露有一些缺陷。 0007 考虑到连接元件环圈同时容纳安全环和用于闭合胸带的连接元件, 这样就不可避 免地使得安全环和连接元件彼此干扰, 并相对于彼此产生。
12、撞击和缠绕。 0008 首要地是, 这样就意味着可能的损耗和急剧磨损, 继而产生损坏的风险, 因此对于 使用者而言缺乏安全性。 0009 此外, 考虑到连接元件的这种构型, 安全环经常在环圈内部产生任意地移动, 获取 相对于安全功能的错误位置。这种问题在安全带未设有胸带的情况下得以进一步加剧。事 实上, 在这种情况下, 环圈单独地容纳安全环, 因此安全环的移动具有更宽的范围, 从而产 生获取非理想位置和相对于安全功能而言并不理想的位置的风险。 0010 安全环的错误定位的另一后果是对连接元件环圈造成损坏, 这是由于负荷集中在 给定区域内, 而不是均匀地分配。 发明内容 0011 因此, 本发明。
13、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部件的连接元件, 以至少部 分地克服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12 具体地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安全元件的元件, 所述元件能在使 用时确保安全环正确和稳固的定位, 并在不论安全带是否连接到胸带的情况下, 维持上述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3 2/6 页 4 功能。 00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的部件的元件, 能够实现这些或其他 目的。 0014 从属权利要求反映了本发明进一步的有利方面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概述本发明的优点, 随附上本发明的典型和非限制性实 施方式的。
14、描述, 参阅随附的附图, 其中 : 0016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连接元件的安全带的前视图 ; 0017 图 2 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的前视图 ; 0018 图 3 为图 2 中连接元件的一个部分的侧视图 ; 0019 图 4 为图 2 中处于具体使用情况下的连接元件的一个部分的侧视图 ; 0020 图 5 为图 2 中连接元件的详细截面示意图 ; 0021 图 6 为图 2 中连接元件的一个组件的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参阅附图, 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安全带在整体上由标号 1 标识。安全带 1 可用于将 使用者暴露于坠落的危险中的体育运动, 例如登山运动或专业性运动。 002。
15、3 根据图 1 中所示的实施方式, 安全带 1 包括腰带 2 和一对大腿绑带 3。在使用时, 所述腰带2用于包裹在使用者的腰部(图中未示出), 同时所述大腿绑带3用于包裹在使用 者的大腿部。 0024 可选地是, 安全带 1 可能包括胸带 4, 优选地是, 所述胸带为可移动的。所述胸带 4 包括用于包裹使用者肩膀的两个肩带 4 和 4” 。优选地是, 胸带 4 连接到腰带 2 的前方和后 方的位置。用于将胸带 4 连接到腰带 2 前方的可能的方法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 0025 应当注意地是, 在本发明和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术语 “前方” 、“后方” 以及 “上方” 和 “下方” 习惯上参考使。
16、用者穿戴所述安全带的情况。因此, 术语 “上方” 用于指代安全带的 对应于使用者头部的一侧, 术语 “下方” 用于指代安全带的对应于使用者脚部的一侧, 术语 “前方” 用于指代安全带的对应于使用者胸部的一侧, 术语 “后方” 用于指代安全带的对应于 使用者背部的一侧。 0026 大腿绑带 3 连接或可连接到腰带 2。具体来说, 优选地是, 大腿绑带 3 通过例如有 弹性或无弹性的带 5 连接到腰带的后方。 0027 为了实现大腿绑带3和腰带2的前方连接关系, 有利地是, 安全带还提供有根据本 发明的连接元件 6。 0028 有利地是, 出于这种目的, 连接元件 6 包括用于连接到大腿绑带 3 。
17、的部分 7 和用于 连接到腰带 2 的部分 8。 0029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用于连接到大腿绑带3的部分7包括带9, 优选地是, 所 述带 9 由纺织材料制成, 所述带具有相对伸长的外形, 采用如下方式形成翻转的 “V” 形, 即 采用从连接元件的上方区域彼此间隔以朝向下方区域的布置方式。优选地是, 用于连接到 大腿绑带 3 的带 9 包括位于其下端处的环圈 9 和 9” , 所述大腿绑带 3 能够插入到所述环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4 3/6 页 5 圈 9 和 9” 中。事实上, 大腿绑带 3 通常配置为纺织带, 优选地是加强型和 / 或填充型纺织 带, 大腿绑。
18、带 3 具有公知的闭合装置 10, 所述闭合装置通常为可调节, 以此来改变大腿绑带 的外周以适应使用者的身体特点。 0030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用于连接到腰带2的部分8包括两个延伸的带11, 例如 所述带 11 由纺织材料制成 ( 关于此处, 可参阅图 2)。可选地是, 用于连接到腰带 2 的部分 8 可能包括单独的带, 所述带提供有带状部分 11, 优选地是, 所述带状部分也由纺织材料制 成。优选地是, 这种用于连接到腰带 2 上的带或带状部分 11 相对于带 9 横向布置, 每一个 带 9 侧向地伸出以连接到大腿绑带 3。更优选地是, 用于连接到腰带 2 的带或带状部分 11 布置。
19、在靠近于用于连接到大腿绑带 3 的带 9 的区域, 即, 接近连接元件 6 的上区域的区域。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用于连接到腰带2上的带或带状部分11缝制到带9, 优选地是缝 制到带 9 的后方, 其中所述带 9 用于连接到大腿绑带 3。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用于连接到腰 带 2 上的带或带状部分 11 的端部 12 为自由端, 并能够通过专门的公知连接装置 25 连接到 腰带 2 上, 优选地, 连接装置 25 是可调节的。 0031 连接元件不仅具有将腰带 2 和大腿绑带 3 连接在一起的功能, 同时还具有允许胸 带 4 前方位置的可逆闭合的功能, 由于提供有这种功能, 安全带 1 能。
20、够容易地被使用者穿 戴。 0032 出于这种目的, 连接元件 6 包括主环圈 13, 用于连接到安全带 1 的胸带 4。这种连 接关系能够通过专门的可移动连接装置来实现。例如, 通过连接元件 14 插入到连接元件 6 的主环圈 13 中, 连接元件 6 能够实现连接到胸带 4 上 ( 参阅图 1 和 4)。 0033 为了便于使用者穿戴安全带1, 优选地是, 主环圈13布置在连接元件6的上部位置 处。甚至更优选地是, 这种主环圈 13 设置在连接元件 6 的最上部的位置处, 并高于连接到 腰带 2 的部分 8, 特别是高于连接到腰带 2 的带或带状物部分 11, 由于主环圈如此布置以从 高位部。
21、分伸出, 当使用者穿戴安全带时, 主环圈能够容易地从连接元件 14 中连接或拆卸。 0034 在使用中, 优选地是, 连接元件 6 布置在相对于使用者的前方, 正如连接元件 6 和 连接元件 14 在前方实现的连接关系。在腰带 2 和胸带 4 之间的后方还提供有另外的连接 装置 ( 图中未示出 )。这种连接装置可以是固定的, 即不可移动的, 或者可选地, 是可移动 的, 由此能够配合具有或不具有胸带 4 的安全带 1 使用。 0035 连接元件6包括辅助环圈15和安全环16, 以用于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安全元件。 例 如, 安全环16可用于将连接元件6连接到防坠锚固装置(图中来示出), 因此安全带。
22、1与连 接元件 6 相连。 0036 辅助环圈 15 相对于主环圈 13 是区分开的, 通过一种环状连接部分 17 不可逆地插 入到辅助环圈 15, 安全环 16 能够实现不可逆地连接到连接元件 6( 参阅图 3 和图 4)。 0037 应当注意地是,“不可逆地连接” 是相对于安全带使用的正常情况而言的。当在挂 持时, 使用者的重量通过安全环和辅助环圈转移到安全带上。因此, 清楚地是, 在这种情况 下, 位于安全环和辅助环圈之间的连接抵抗力必须得以保证。 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安全 环在安全元件制造时就得以插入到辅助环圈中, 由此, 连接元件在未受到损坏或改变时, 安 全环不会被手动地拔出。。
23、 0038 在使用情况下, 由于安全元件6的配置方式, 特别是由于用于容纳连接元件14(或 相类似的连接装置 ) 的主环圈 13 和用于容纳安全环 16 的辅助环圈 15 相对于彼此间是区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5 4/6 页 6 分开的, 从而能够避免连接元件 14 和安全环 16 之间产生干扰。 0039 此外, 考虑到安全环不可逆转地容纳在辅助环圈中, 设计辅助环圈的尺寸并定位 安全环是可行的, 由此安全环保持在使用安全带时的最合适的位置处。 0040 最终,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连接元件的安全带是否使用胸带, 并不会显著地损害安 全带的功能。事实上, 考虑到辅助环圈和主。
24、环圈彼此区分, 连接元件是否位于主环圈中, 并 不会对安全环在辅助环圈中的合适定位产生影响。 0041 根据本发明特殊的有利方面, 辅助环圈 15 布置在主环圈 13 中。这样就减少了连 接元件的整体尺寸。优选地是, 辅助环圈 15 定位在主环圈 13 的低位处, 优选地是, 如上所 述的主环圈处于连接元件 6 的高位处, 甚至更优选地是, 设置在用于连接到腰带 2 的带 11 的上方。 0042 优选地是, 主环圈 13 和辅助环圈 15 分别由各自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划定边界 ( 参阅图 3 和图 5)。 0043 为了分别获取辅助环圈15在主环圈低位处进入主环圈13的位置, 举例来说, 。
25、主环 圈23和辅助环圈24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的如下布置方式是可行的。 主环圈23和辅助环 圈 24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在其上交叠, 由此分别划定主环圈 23 和辅助环圈 24 的边界。 对于每一主环圈 23 和辅助环圈 24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 两个各自的织物带能够通过缝 制从而彼此靠近地缝合并连接到一起。具体来说, 主环圈 13 能够通过两个带 23 和 23” 彼 此靠近地拉拽并在缝制区域 23 ” 处缝合的方式交叠在其上, 相类似地, 辅助环圈 15 也能够 通过两个带 24 和 24” 彼此靠近地拉拽并在缝制区域 24 ” 处缝合的方式交叠在其上。有 利地是, 辅助环圈 15 。
26、的织物带 24 和 24” 布置并缝合在主环圈 13 的织物带 23 和 23” 之 间。因此, 主环圈 13 的织物带 23 和 23” 依次与设置在期间的辅助环圈 15 的织物带 24 和 24” 彼此缝合在一起。这样, 使得主环圈 13 的缝制区域 23 ” 和辅助环圈 15 的缝制区域 24 ” 相互重叠在一起。为了不可逆转地将安全环 16 连接到连接元件 6 上, 环状连接部分 17 接近于辅助环圈 24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而设, 所述辅助环圈 24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 分围绕所述环状连接部分, 并如上述方式缝合。 0044 应当注意地是, 作为一种缝制方法, 能够产生单独的线缝,。
27、 以连接主环圈 13 和辅 助环圈 15 的织物带。除此之外, 为了进一步增加环圈的抵抗力, 可以首先缝合辅助环圈的 织物带, 随后从外部缝合主环圈的织物带, 以及辅助环圈的织物带。 0045 优选地是, 主环圈 13 和辅助环圈 15 根据直线轴展开。具体来说, 主环圈 13 根据 主环圈的轴线 AP 展开, 辅助环圈 13 根据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展开。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 式, 主环圈的轴线 AP 和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基本上彼此平行。有利地是, 在使用中所述轴线 以如下方式进一步取向, 即, 当使用者穿戴所述安全带 1 时, 所述轴线基本上正交于使用者 自身的轴线 ( 即, 沿着使。
28、用者高度方向展开的轴线 ), 以及近似平行于横向穿过使用者肩膀 和腿部的中间平面 ( 图中未示出 )。 0046 优选地是, 辅助环圈15沿辅助环圈的轴线AA展开一定长度, 所述长度近似于相同 或稍微小于主环圈 13 沿主环圈的轴线 AP 展开的长度。在这种方式下, 从辅助环圈 15 伸出 的安全环 6 的部分基本上处于相对于主环圈 13 的外部。 0047 为了获得这种配置方式, 有利地是, 安全环 16 包括环状部分 18, 所述环状部分横 向地划定了所述安全环的边界。环状部分 18 包括环状连接部分 17 和大致的弯曲部分 19,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6 5/6 页。
29、 7 所述环状连接部分 17 插入到辅助环圈中, 所述弯曲部分 19 使环状连接部分 17 的端部相互 连接。 0048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安全环16包括分隔元件20, 所述分隔元件将安全环16 划分为两个部分。优选地是, 分隔元件 20 连接到安全环 16 的环状部分 18 的两个对称的相 对端处。由于分隔元件 20 的存在, 使安全环 16 上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环圈, 具体来说, 为主 环圈 21 和辅助环圈 22。主环圈 21 由弯曲部分 19 在上部和侧部划定边界, 并由分隔元件 20 在下部划定边界。辅助环圈 22 由分隔元件 20 在上方划定边界, 由环状连接部分 17 在下。
30、 部划定边界, 由弯曲部分 19 在侧部划定边界。 0049 安全环的这种布置方式, 使其不可逆转地连接到连接元件 6, 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安全地保持在预定位置的内部。 0050 有利地是, 事实上, 安全环20通过如下方式连接到连接元件6, 即安全环16的分隔 元件 20 处于主环圈 13 和辅助环圈 15 的外部。 0051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这种位置是通过将主环圈 13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 23 插入到安全环 16 的辅助环圈 23 并随后如上述方式缝合得以获取的。在这种方式下, 一 旦连接元件 6 得以组装, 环状连接部分 17 以不可移动的方式插入到辅助环圈 16 中, 。
31、所述辅 助环圈由辅助环圈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 24 划定边界, 因此安全环能绕辅助环圈的轴线 AA旋转。 这种旋转通过主环圈23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被部分地阻碍和限制, 其中所述主 环圈 23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能够干扰安全环 16 的分隔元件 20。 0052 优选地是, 辅助环圈 15 和环状连接部分 17 具有相对于彼此互补的部分。这种配 置方式可通过织物的柔韧性得以实现, 所述织物形成了辅助环圈 24 的织物带或织物带部 分, 所述织物带或织物带部分能够粘附到环状连接部分 17 的外壁。在这种方式下, 安全环 16 基本上不会进行除围绕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旋转之外的旋转。换言之, 。
32、安全环 16 能相对 于连接元件 6 仅绕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旋转。 0053 有利地是, 环状连接部分 17 的长度近似等同于沿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的辅助环圈 15 的延伸部分的长度。甚至更有利地是, 安全环 16 的分隔元件 20 近似平行于辅助环圈的 轴线 AA 展开, 安全环 16 的分隔元件 20 的长度近似等于或稍微小于主环圈 13 的织物带或 织物带部分 23 的宽度。由于这种配置方式, 安全环 15 基本上被阻止进行平移运动, 特别是 相对于连接元件 6 沿辅助环圈的轴线 AA 进行平移。 0054 应当注意地是, 当在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 “织物” 或 “。
33、纺织材 料” , 大致上指代一种纺织材料, 所述纺织材料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或工序, 和/或编制方 式, 以能够保证安全性能和抵抗力的稳固性和合适性 ( 所述抵抗力大致上大于使用者的重 量, 一旦发生意外坠落并且具有相当大的惯性力时, 所述抵抗力能够支撑使用者 ), 连接元 件 6 和提供有这种元件的安全带能够发挥作用。此外, 优选地是, 纺织材料能够抵抗由岩 石、 金属结构物、 混凝土或类似物反作用的摩擦力, 以及由于暴露于强烈紫外线、 高温远足 等等所导致的表面磨损。 0055 通过上述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得知如何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允许安全环 与可能的另外的连接元件隔离, 例如用于。
34、闭合胸带的连接元件。 事实上, 在使用中无论哪种 元件将会容纳在主环圈中 ( 例如, 另外的连接元件 ), 与主环圈相区分的辅助环圈使得安全 环可仅装配一次。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7 6/6 页 8 0056 因此, 安全环能稳固地维持在保证使用者安全性的理想位置处, 而不具有将其移 到危险位置的偶然移动的风险。通过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环的正确定位, 也可降低因应力集 中所导致辅助环圈断裂的风险。 0057 最后, 由于主环圈和辅助环圈彼此区分, 安全环和其他连接元件之间的彼此干扰 的风险相当低, 所述其他连接元件例如为容纳在主环圈中的连接元件。 0058 根据上述涉及用于安。
35、全带的部件的连接元件的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特定条件的需 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作较多的添加、 改动或替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 但并不背离随 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59 属于特定实施方式的每一特征的描述能够独立于其他所述的实施方式而获取。 说 明 书 CN 102316938 B 8 1/5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6938 B 9 2/5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6938 B 10 3/5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6938 B 11 4/5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6938 B 12 5/5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6938 B 13 。